癌症的起源,比你想像中的還要早

2020-08-14 BioArtReports

撰文 | Leon

責編 | 雪月


圖源:Royal Ontario Museum/McMaster University


這塊畸形的骨頭代表了第一次在恐龍身上診斷出的明顯的惡性腫瘤。這塊不完整的腓骨屬於約7600萬年前的一隻食草的尖角龍(Centrosaurus)。


古生物學家最初認為,這隻恐龍經歷骨折後癒合得不徹底,給骨頭留下了奇怪的形狀。但是,8月1日發表在Lancet Oncology上的一項研究找到了答案。通過比較恐龍化石和人類腫瘤患者的骨,科學家認為這隻恐龍患有骨肉瘤(osteosarcoma)(詳情點擊查看BioArtReports報導:Nat Comm | 中山大學康鐵邦團隊揭示CK1α/CBX4在骨肉瘤肺轉移中的作用機制 、BioArt報導 :NCB | 康鐵邦/陳堅/沈靖南合作發現骨肉瘤的肺轉移新靶標 )。這種癌症主要發生在青少年和年輕人身上,通常發現於腿的長骨內,表現為未成熟骨組織的腫瘤。



其實,這並不是人們第一次在化石殘骸中發現腫瘤的身影。科學家曾經在霸王龍(Tyrannosaurus rex)的化石中發現良性腫瘤【1】,在2億4千萬年前的海龜化石身上找到骨肉瘤【2】。這一次,研究者們第一次在細胞水平確認了恐龍癌症的存在。


古生物學家、病理學家、外科醫師和放射科醫師通力合作,用高解析度斷層掃描技術分析了化石的骨細胞結構。他們發現,腫瘤的惡性程度非常高,該恐龍可能已經飽受折磨。類似的情況如果發生在人身上,不加以治療,患者會失去生命。但是,根據發現該化石的地點,這隻恐龍更有可能死於洪水,而不是腫瘤。


圖源:Royal Ontario Museum/McMaster University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的發現說明,更高級的現代成像診斷技術可能有助於分析那些不尋常的化石。更仔細的觀察終究會取得成功,為疾病的進化起源提供新的見解。


原文連結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0/08/doctors-diagnose-advanced-cancer-dinosaur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onc/article/PIIS1470-2045(20)30171-6/fulltext


參考文獻


1. Rothschild BM, Tanke DH, Helbling M 2nd, Martin LD. Epidemiologic study of tumors in dinosaurs.Naturwissenschaften. 2003;90(11):495-500. doi:10.1007/s00114-003-0473-9

2. Haridy Y, Witzmann F, Asbach P, Schoch RR, Fröbisch N, Rothschild BM. Triassic Cancer-Osteosarcoma in a 240-Million-Year-Old Stem-Turtle. JAMA Oncol. 2019;5(3):425-426. doi:10.1001/jamaoncol.2018.6766

相關焦點

  • 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潛伏期比想像中還要短?為你科普
    近些年我國癌症進入了高發期,或許在你身邊、認識的人當中就有癌症患者。他們往往確診時就到了中晚期階段,經過長期治療、巨額花費後也無法挽回生命,最終走向了死亡結局!數據統計顯示,每年新被確診的癌症患者,達到了400萬左右。這些新確診的癌症患者有超過2/3都已經走到了晚期階段,只有1/3的患者尚在早期和局部浸潤階段。這也不禁讓人思考,為何癌症發現就是晚期,它是一種急性病嗎?
  • 恐龍也會得癌症!科學家發現尖角龍「變形」,揭開癌症起源之謎
    癌症被稱為絕症是有理由的,因為癌症早期潛伏不容易被發現,真正發病後以極快的速度將癌細胞散播開,從而導致更多身體部位被癌細胞感染。現代醫學研究發現,人和動物體內都存在著能夠誘導細胞癌變的基因,因此從本質上來看癌症是一種基因病。
  • 為什麼藍鯨不得癌症,結果可能比你想像的還要可怕
    癌症是一種令人毛骨悚然和神秘的東西,為了更好地消滅它,在試圖理解它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一個至今仍未解決的生物悖論——大型生物似乎對癌症免疫。這似乎沒有道理,更大的動物得癌症的概率應該更大才對。畢竟他們的細胞更多,癌細胞應該也更多才對。
  • PNAS:原生動物可以作為癌症起源研究的模型
    儘管針對癌症的研究已經進行了很多年,而且對於部分癌症在早期也有了針對性的治療方法,因為缺少相應的模式系統,以及不同癌症起源的複製性,導致我們對於癌症起源的機制還很不清晰。來自中國中山大學、英國索爾福德大學和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聯合課題組認為,單細胞寄生蟲(布氏錐蟲和剛地弓形蟲)與癌細胞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可以使用它們作為模式生物來研究癌症的起源。
  • 性吸引力的起源也許比你想像得還要古老
    愛荷華大學早期真核生物性行為專家約翰羅格斯頓(John Logsdon)指出:「假設你是個正在觀察地球的火星人,想知道人類是否會發生性行為。但如果你無法透過窗戶、看見屋裡的情況,你就幾乎不可能看見正在啪啪啪的人類。」許多單細胞生物都既能進行無性生殖(即克隆自身)、又能進行有性生殖(即自身DNA與另一個體結合、產生新的後代),而它們都更傾向於採用克隆方式。
  • 腫瘤存在的時間遠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久遠
    作為如今對人類健康威脅最嚴重的病魔之一,腫瘤存在的時間卻遠比我們想像中的要久遠。他表示,「在恐龍中診斷出這種侵襲性癌症的過程十分艱巨,需要醫學專業知識和多種分析水平才能正確識別」。實驗結果再次證明,這塊化石標本確實來自一隻癌症晚期的成年恐龍,其癌細胞可能已經入侵體內其它系統。
  • 「第一證」花落諾輝健康,癌症早篩迎來新時代
    這就表示,癌症早篩早診早治,是擋在癌症鬼門關前的最後一道防線。歐美發達國家的癌症患者生存率高,主要原因就在於早診早治比例較高。那老百姓如何能便捷地參與呢?「居家無創早篩」是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案。居家意味著不用去醫院,在家即可開展,降低使用門檻;無創即不用從患者體內取出相應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提高依從性。依託於液體活檢手段開展腫瘤早篩成為業界共同探索的方向。
  • 身上一旦有「3處變黑」,可能是「癌症」到訪的信號,早發現早有救
    隨著癌症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大家也越來越重視癌症的識別和預防。當身體內有癌症時,我們的身上確實會有一些變化的,那麼如果平時多留意,及早發現,治癒率也會更高。今天小編就來說說,身上一旦有「3處變黑」,可能是「癌症」到訪的信號,早發現早有救。
  • 基因檢測之癌症早篩行業深度報告:藍海市場,新興賽道
    癌症早篩是基因測序行業最為活躍的方向之一,主要通過檢測從腫瘤原發或轉移部位釋放到血液中的 ctDNA來檢測早期癌症,操作簡便,是癌症診斷從有創到無創的重大革新,近年 來正不斷得到政策支持和監管機構的認可。隨著國內部分早篩產品落地可期,早篩檢測將成為癌症市場的下一個爆發點。
  • 恐龍也患有癌症?
    在一塊於亞伯達省發現的距今7500萬年的恐龍骨化石中,專家們通過醫學檢查發現恐龍也會罹患如今同樣困擾著人類的癌症。在恐龍化石中發現骨肉瘤,對於研究癌症的起源與發展歷史具有重大意義。喬治華盛頓大學古生物學家Catherine Forster表示,「如果人類與恐龍患有相同類型的骨癌,可以證明早在3億年前哺乳動物與爬行動物譜系分裂之前,骨癌就已經擁有相當漫長的進化歷程。」
  • 三類癌症即使早發現,治療效果也不理想,關鍵是預防
    這幾個描述詞聯繫在一起,你會想到什麼疾病?大概只有兩個字:癌症!近幾十年我國癌症似乎進入了爆發期,每年新被確診的癌症患者達到了近400萬人。這是一種什麼概念?相當於平均每一分鐘,就有7人接到了診斷報告。正因如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恐懼癌症,通過網絡了解各種防癌、抗癌的內容!
  • 泛生子CEO王思振:癌症早篩行業已經進入了一個百花齊放的階段
    王思振:我們首先會開發的是單癌種的早篩產品。我們認為目前早篩更應該是先集中去做單個癌種,你可以做多個單癌種的早篩,因為這樣產品的性能和成本即成本價值才能達到最優化。但最終當這幾個單個癌種的產品都在同一個技術平臺上開發出來以後,我們未來也可以把它們合併一下,成為一個針對多癌種的產品。這是泛生子早篩產品開發的整體思路。
  • 吹口氣能測癌症? 杭州一醫院研究肺癌快速檢測
    吹氣檢測的原理來自狗鼻子說起吹口氣檢測癌症的原理,邵逸夫醫院呼吸科的胡燕婕醫生給我們講述了一個有趣的起源。美國科學家研究報導,經過訓練的犬,對腫瘤患者的氣味樣本,能夠作出異常反應,其準確率達到90%左右。
  • 喜獲國內「癌症早篩第一證」的背後 諾輝健康直擊結直腸癌早篩痛點...
    來源:智通財經網癌症早篩領域最近火爆全球。近段時間,前有癌症早篩獨角獸GRAIL被Illumina以80億美元收購,後有癌症篩查公司Thrive被腸癌早篩龍頭Exact Sciences以22億美元收購。這兩大合計近百億美元的收購案「引爆」了全球癌症早篩市場,也引發了全球業內和資本市場對於癌症早篩概念的熱切關注。
  • 狗狗能聞出血液中的癌症,準確率高達97%
    癌症是世界難題,而在這道難題中的關鍵點就是「癌症難以早發現」,假設狗可以嗅出癌症, 狗能聞出血液中的癌症,這是真的嗎? 其實,關於狗能聞出癌症的味道,已經有不止一處報導。除了上述的研究之外,這麼多年來,美國、英國、德國等多個國家經過對狗的研究,都時不時地證明狗是可以聞出人類是不是患有癌症。
  • 宇宙中真的有天堂嗎?別做夢了!不是你想像的那樣
    地球上至少有數億人相信天堂、佛國之類超自然的地方是存在的,這些地方有三個特點:這些地方只能特定的死人過去居住,活人是去不了的死人去了這些地方以後,就再也不會死了這些地方的建築和裝潢是很高級的,不比古代皇宮差關於前二點,海雲青飛 會在另外的創作中評論
  • 湖北流調顯示:肺癌是癌症「第一殺手」 早發現早診療是關鍵
    會上發布湖北惡性腫瘤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在湖北,肺癌是癌症中的「第一殺手」,位居發病率、死亡率榜首。  「早發現、早診療是關鍵,早期肺癌患者可獲得根治」,中國胸外科聯盟主席、首都醫科大學肺癌診療中心主任支修益教授提醒:50歲以上以及其他重點人群可拍首次胸部CT,為肺部留下一張底片,根據醫囑定期觀察。
  • 醫生在恐龍中診斷出癌症晚期
    這種變形的骨骼是在恐龍中診斷出的惡性腫瘤的第一個明確例子。腓骨的一部分-小腿的骨頭-屬於有角的食植物迅龍,大約生活在7600萬年前,現在在加拿大艾伯塔省南部的恐龍公園內。結論:該恐龍患有骨肉瘤,這種癌症在人類中主要侵襲青少年和年輕人。該病會引起未成熟的骨組織腫瘤,經常在腿的長骨中。
  • 窩牛裝修APP 我們比你想像的還要「大」
    窩牛裝修APP 我們比你想像的還要「大」 房天下   2015-11-23 11:14
  • 羽毛的出現可能比想像的要早,而且與飛行無關
    由於這些恐龍是比霸王龍生活的年代還要古老得多,化石保存得如此完好,確實令人驚嘆。而一項新研究發現,羽毛出現比鳥類早1億年,最早在翼龍身上就出現了羽毛,在翼龍上發現了四種單獨的羽毛類型,包括簡單的長絲、絲束、帶絨毛的長絲和羽絨。這些羽毛都相對較小,這不僅改變了我們對恐龍與鳥類的看法。也改變了我們對羽毛本身的看法,以及在進化過程中一些重大事件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