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著縫紉機「縫」出致富路

2021-01-08 環京津網

從背著縫紉機上門找生意,到開公司,這條路,貢井區艾葉鎮檬坳村村民趙興元和楊正華夫妻倆,走了30多年,他們用勤勞的雙手,白手起家,搭建起了一座致富金橋。

下定決心 踏上外出求學路

8月13日,細雨紛紛,自流井區馬吃水新堰塘小區內的一家汽車內飾加工坊裡,一片繁忙,八臺新式縫紉機馬不停蹄,幾名工人忙而不亂,開邊、磨皮、裁剪,一塊塊面料在縫紉機板上來回穿梭,正在為一批新訂單加足馬力。

這家加工坊是趙興元、楊正華夫妻二人一手創辦的,回想起以前,楊正華感慨萬千:「以前家裡窮,連張吃飯的桌子都沒有。」家裡幾畝薄田讓一家人生活捉襟見肘。兒子出生後,兩人改變現狀的決心越發強烈。

80年代初,改革開放的熱潮席捲我國沿海地區,這讓趙興元思緒萬千,也讓他萌生了外出求學另闢新路的想法。帶上一個帆布包,趙興元隻身來到了廣州。這裡不僅打開了趙興元的視野,也讓他真切觸摸到改革開放帶來的脈動。

學做沙發、賣服裝……很快,頭腦聰明,手腳勤快的趙興元在一家汽車座墊加工廠裡找到了門路:「八十年代,小車非常少,單位的公車也並不多,以後會慢慢發展起來的,現在農村拖拉機多,也是個獨門生意。」趙興元僅用幾個月時間就掌握了核心技術。

回到家鄉後,夫妻二人在貢井老街子租了房子,用打工掙來的錢,買了一臺老式縫紉機和一把剪刀。楊正華回憶:「毫不誇張地說,這臺縫紉機和這把剪刀,是我們的全部家當。」

勤勞雙手 搭建致富金橋

「沒有機會,我們給自己創造機會。」楊正華說,從此以後,他們就背著這身上百斤的行囊,把目光投向了單位公車,雖然被拒多次,但二人堅信,萬事開頭難。最終,在一家大型企業,收入了人生第一桶金——近400元。

「八十年代,幾百塊錢,對於我們來,就是個天文數字。我們承諾一輛車只收五塊錢,可人家見我們做得好,不僅給了更多生意,還給我們漲了價。」楊正華記憶猶新,當時正值過年,十多天裡,他們吃住都在廠裡,餓了啃麵包,渴了喝涼水。功夫不負有心人,趙興元嫻熟的技藝,獲得對方高度認可。喜出望外的兩人,做夢也沒想到,他們叩開的,不僅是廠裡的大門,更是開啟他們致富人生的新大門。

有了第一次成功的嘗試,夫妻二人起早貪黑,背著縫紉機開拓起拖拉機座墊生意。90年代初,他們靠著自己的勤勞,成為了村裡的萬元戶。隨著生意逐漸有了起色,也讓他們轉變了經營模式。

有了店鋪,這臺讓他們收穫第一桶金的縫紉機擺在了店裡。光陰似箭,歲月如梭,30多年來,二人不僅有了城裡人的身份,還買了房、車、店鋪,辦起了公司,經營修車、洗車,生產和銷售座墊等汽車美容生意,座墊還遠銷內江、宜賓、貴州、雲南等地,先後帶動上百人就業,生意最火爆時,公司年產值最高可達300萬元以上。「雖然艱辛,我們白手起家,卻趕上了改革開放這個好時代。」趙興元滿眼感激,讓他成為了這個時代的親歷者。

生意走上正軌,楊正華又熱心起社區公益,當起了居民小組長。「現在的日子越過越輕鬆,我也想為社區盡一份力。」楊正華樂呵呵地說。「兩口子能吃苦,手腳勤快,早就是我們這裡遠近聞名的榜樣了。」鹽都山水社區黨委書記江拓說。

走進這家加工坊,那臺老式縫紉機早已光榮下崗,取而代之的是八臺新式縫紉機和機械化裁剪機。從創業之初便跟著他們一路走來的工人楊平說,30多年來,他和那臺老式縫紉機,共同見證了他們的辛酸和淚水,幸福與微笑。(記者 王樂樂 攝影 葉衛東)

編輯:馬莉莎

相關焦點

  • 裁出新生活 縫出致富路
    2018年2月,在阿瓦提縣多浪鄉政府幫扶幹部潘叢壽的幫助下,她申請了1.5萬元小額貸款,買回了兩臺縫紉機、一臺鎖邊機和兩臺刺繡機,在家門口開起了裁縫店。  裁縫店開張後,因為帕臺木·吐孫手藝好效率高,價格又實惠,生意日漸紅火起來。為幫助村裡的人解決就業,帕臺木·吐孫開始在村裡招收學徒,鼓勵他們靠自己的雙手致富。
  • 縫紉機如何選購 縫紉機品牌推薦
    這些縫紉機的材質內部是鋁合金,外殼是樹脂,很小巧輕便,利用小馬達作動力,使用的時候很方便,但也容易出故障。縫製的效果相當好,完全能滿足普通家庭縫紉。三、電動電子家用縫紉機的價格相當高,比普通家用縫紉機高出兩倍到三四倍,但基本功能與普通家用機差不多,只是另外安裝了微電腦,多出一些自動剪線、繡花、精確控制速度等功能,這些功能對於從來沒有接觸縫紉機的生手來說有些幫助,上手困難度降低很多,但稍作練習就會發現這些功能並沒有太多實質性作用。
  • 聽說你想買個縫紉機
    必須要用的功能直線自然不必說啦,另外「之」字型線跡是很實用的線跡,比如簡單的鎖邊,雖然和包縫機的效果相差甚遠,但日常使用完全足夠了,當然,如果你想做衣服,我的建議是:買專業的包縫機和平縫機吧!調節「之」字型線跡針腳的長度和寬度,會變化出很多不同的效果,可以貼布縫或做為裝飾。
  • 縫紉機價格多少電動縫紉機多少錢一臺
    縫紉機是很多家庭或者是一些服裝廠的必備啊,因為一臺縫紉機的出現,大大的方便了很多人工製衣的快速,那麼縫紉機分腳踏式的和電動的,縫紉機價格多少,電動縫紉機多少錢一臺?電動縫紉機多少錢縫紉機是用一根或多根縫紉線,在縫料上形成一種或多種線跡,使一層或多層縫料交織或縫合起來的機器,縫紉機能縫製棉、麻、絲、毛、人造纖維等織物和皮革、塑料、紙張等製品,縫出的線跡整齊美觀、平整牢固,縫紉速度快、使用簡便,那麼縫紉機價格多少呢?
  • 東營市河口區:踩著縫紉機踏上致富路
    據悉,「巧娘家紡專業合作社」由裕民村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入股3萬元,41名村民自願入股17.5萬元,在文化大院設置了手工坊,購買了電動縫紉機、鎖邊機、熨燙機、布批和棉花等原材料,培養了專業巧娘10名。該合作社主要有手工棉被、蠶絲被、婚慶、都市簡約、輕奢公主風、嬰幼兒等系列30餘種產品。截至目前,已承接訂單12個,其中批量訂單1個,預計創收10萬元。
  • (Z字縫/鎖邊/沿邊縫/折邊縫/...
    來源:WLB服裝術  Z字縫  一般的家用縫紉機都會帶有或多或少的針跡。需要旋鈕調節,而z字針跡則是最基本的一個。主要用來彌補沒有包縫機的人也可以做簡單的邊部防脫絲處理。但是防護效果自然不是十分理想,但有總是要比沒有強一些的。
  • 傳統縫紉機老掉牙了,今年火爆的迷你縫紉機,美觀好用還賊便宜
    小型縫紉機家用多功能迷你電動臺式裁縫機簡易家用的一款可攜式迷你小型手持縫紉機,多功能十分的有用小型縫紉機家用多功能迷你電動臺式裁縫機可攜式的一款雙線雙速電動縫紉機,有快,慢兩檔可選,還帶有繞線功用,複雜又易操作縫紉機臺式家用電動多功能縫紉機迷你
  • 90後小媳婦,手工「鏊」出一條致富路
    90後小媳婦,手工「鏊」出一條致富路王亞菲(左)和婆婆製作鏊乾糧。在高臺縣宣化鎮,有一位90後小媳婦,面對家庭困難,不抱怨不放棄,用小手藝蹚出致富路,嫩肩膀扛起持家擔,與婆婆一起照顧失智的丈夫、年幼的孩子,用柴火灶做手工饃,傳承勤勞致富的家風。
  • 《縫紉機樂隊》:電影中縫紉機樂隊的名字,來源於是這個?
    程宮再次陷入了困境,夜晚,看郵箱,收到了一封來自集安的郵件,是成年的胡亮(喬杉)發來的一段自拍唱歌的視頻,並且邀請程宮到集安做他的經紀人,看在能賺錢的份上,程宮踏上了去集安的路。見到了胡亮,胡亮告訴程宮,自從破吉他樂隊解散了,搖滾樂也慢慢的被人們遺忘,政府打算把大吉他拆了,讓開發商蓋房,他不能放棄大吉他,他要想辦法讓集安人把搖滾的熱情找回來。
  • 縫紉機也能用5號電池 日本人的腦洞果然大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縫紉機的發明已經有二百多年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縫紉機可謂家家必備,老式縫紉機體型碩大,藏在一個桌子裡,使用時得先翻出來,還得腳踩踏板讓滾輪轉動,從而縫紉機才能工作。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家裡基本上不會用縫紉機了,即便是用,也是那種非常迷你的桌面縫紉機。
  • 海南 小小草龜「爬」出致富路(圖)
    依靠養龜,黃偉走上了一條致富路。他還帶領職工成立合作社共同致富,至今已吸引300多戶職工加入。  養殖草龜市場前景廣闊  黃偉告訴記者,草龜適應環境能力強,繁殖快。「你別看它長相普通,它在市場上十分受歡迎!」黃偉說,草龜肉味道鮮美,營養物質豐富,龜殼還有藥用價值。草龜養至3年左右,重量可達3斤多,市場收購價60元一斤,效益可觀。
  • 黎平茅貢鎮:特色鱘魚養殖 「鱘」出致富新路
    據養殖場負責人石運昌介紹,樟洞村地處長江與珠江的分水嶺,優質的水質資源不僅澆灌出香甜可口的稻米,也利於養殖冷水鱘魚。在駐村第一書記與村兩委的協商考察後,決定在村裡的上遊養殖中華鱘,由此「鱘」出了一條特色致富新路。中華鱘魚養殖基地「第一批項目養的鱘魚在兩年內完成全部銷售,收入達90多萬,老百姓已經得到分紅了,第二批工程我們又進了8萬尾魚苗,已完成全部投放。」石運昌介紹道。
  • 新手小白怎麼樣用布料縫衣服
    很喜歡給女兒縫衣服,因為可以縫出自己想要的樣子。一直想給她縫一套喜慶的衣服,穿著紅潤潤的,喜洋洋的,多好看。於是買了中式和風的紅色扇形布料,開始吧!我想做的是背心和褲子,首先要裁剪,我沒有那麼專業,就是業餘愛好,所以裁剪沒有打板什麼的,就是先把布料對摺一次,把她的一件舊背心放在布料上,粉筆畫出輪廓,然後直接就照著粉筆印子裁了。裁好後要注意,領口處還要用粉筆畫出個半圓,再動手剪出領口。背心是用三塊布料拼縫而成的,在用粉筆畫輪廓時要注意多留兩釐米縫線的位置,不然做出的背心會小。
  • Brother電動縫紉機GS2788元氣上市
    迎接11月購物狂歡節,Brother推出的元氣新品電動縫紉機GS2788已在天貓旗艦店開啟火熱預售。清新綠色的面板搭配白色機身,一體化的針跡面板上有一目了然的針跡選擇轉盤,面板上還精心設計了「四葉草」元素,元氣滿滿。
  • 山東諸城:藏香豬「拱」出致富路
    退役軍人鄒術好,建繁育基地,打特色品牌——山東諸城:藏香豬「拱」出致富路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宋學敏 通訊員 徐春光 濰坊報導三年前的12月15日,對於諸城市皇華鎮小尚峪村的鄒術好來說是一個值得驕傲的日子,他因養殖藏香豬榮獲了諸城市創新創業大賽暨雙創成果展三等獎。當年,合作社有8000頭藏香豬仔銷往全國各地,實現銷售收入近千萬元。
  • 小兔子蹦出致富路
    2020-11-25 17:10:17 來源: 和田日報 舉報   小兔子蹦出村民致富路
  • 通江縣迎春村:養兔走出致富路
    迎春村第一書記趙飛祥認為,只有因地制宜,通過發展支柱產業,才能拉動地方經濟發展,為老百姓鋪起一條致富路。  引進產業  探索致富脫貧路  雨後的天氣格外陰冷,但迎春村四川大巴山錦祥兔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榮的臉上卻是滿頭大汗,他一邊擦汗一邊打掃圈舍衛生。「兔子餵養要注意飼料和飲水衛生,必須保持新鮮、清潔。」劉榮向記者介紹。
  • 農村誰家還有這樣的縫紉機不要扔,好好放著,會發財
    現在結婚彩禮高的嚇人,但是在以前只要家裡有這三大件娶媳婦就是小意思,這三大件就是二八自行車、上海手錶,在就是縫紉機了,小編的奶奶曾經說過,當時嫁給小編的爺爺就是因為爺爺家裡有一臺縫紉機,當時一臺縫紉機的價格在120元,按照當時工資看,這算是一個普通工人將近兩個人月的工資了。
  • 刮目「鄉」看:羅源龍蝦螯舞出致富路
    刮目「鄉」看:羅源龍蝦螯舞出致富路 2020-10-21 17:22:17  來源:新華社
  • 家裡有老式縫紉機的別再閒置了,達人教你改造小創意,實用又復古
    相信很多80後的朋友都見過老式縫紉機,小時候穿的衣服都是奶奶用縫紉機縫的。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老式廢舊縫紉機都是閒置在家。有些人會當廢品賣掉,其實完全可以舊物改造變廢為寶的,一起來看看吧1、小書桌。利用廢舊的縫紉機改造成小書桌,把面板貼紙上色即可,這樣的書桌不僅顏值高,還獨一無二,放在家裡還是一件藝術品,真是一舉兩得2、花臺。 把縫紉機上面的面板拆下來,重新換上一個木板貼上喜歡的貼紙,擺上各種花卉,既能節省空間又美觀大方3、洗手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