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說|臺灣大同大學教授李福源:深厚工藝+先進設計思維,泉州文創...

2021-01-11 泉州市工業設計協會

他們講究靈感、富有激情、熱愛生活,

在細微之處洞悉創意

他們是一群不能輕易被定義的人

但他們並非遙不可及

他們就在這裡

《專家說》將通過真實的採訪乾貨,讓你感受各行各業專家的獨到見解,

看他們如何推動企業創新,促進產業升級。

融全球智力,促泉城發展

真知灼見,本期嘉賓——李福源。

讓我們用世界的眼光,看泉州!

現今若要刻意的強調屬於臺灣自己的風格,似乎稍嫌太早,不若等待各設計產業的基礎努力穩定之後,再以連結的方式出發,用策略性的方法創造團體效益,才有機會界定臺灣的獨特風格。

——李福源

專家簡介

大同大學工業設計學系教授;般若文創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向東流設計聯盟執行長;金寶山集團設計顧問;亞設王設計公司設計顧問;華山文創園區rot文創產業專家顧問。

李福源部分設計作品,左滑查看更多

專家聊設計

文化是創新及根源的種子

Q

都說臺灣文創產業處於領先,您覺得臺灣文創產業具體領先在哪些方面呢?

A:臺灣是保存中國傳統文化相對完整的地方,我們的教育是以儒家思想和傳統思想為主的。我們在小學課程中還有學四書五經、史記,在對於文化的涵養上,從小就耳濡目染。所以我認為臺灣文創產業領先的方面主要包含以下幾點:

一、文化涵養的差異:臺灣對於人文素養部分更注重細節,更探究源頭部分。在文創設計中,對於文化要素的轉換,會比較靈活,最重要是對於文化有著差異性的理解。

二、西方設計觀念的詮釋:很多海歸學者及設計師把很多西方的思潮帶到臺灣,文創者把西方的設計觀念轉換成現代設計,融入了中國文化元素,以東方傳統手法詮釋出來。

三、工藝化程度的提升:臺灣文化創意產業還在於工藝產業的運用,設計師跟工藝+合作,找出極簡的美感,跟時代接軌。所以在工藝+和時尚相結合時,變成了新的產業。透過量產讓設計變得大眾化,這樣產品可以銷售至全亞洲、全世界。

文化+科技的新時代

Q

看到您設計的作品當中,有許多運用了新技術、新材料,您認為科技的加持對文創設計起到什麼作用?文創和科技的融合將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A:對於科技應用這部分我覺得有利有弊,因為在科技應用當中或許會有時候失去了很多人性化的考量。沒有科技的時候,人是從物質本身、產品本身重新思考人存在價值以及使用者的有真正需要什麼,如今科技進展的非常快速,人並不知道自己需求什麼,就像我們手機系統當中多少APP多少的軟體,但用的還是固定那幾個,其他就變成了浪費。所以科技還是應該以人為本,就像在臺灣大賣的一款念佛珠,佛珠結合手機App,你念佛珠的時候,可以記載念過多少個佛號,不改變佛珠本身的使用習慣,又有實用的新功能,就會廣受歡迎。所以只要善加利用文化和科技是可以完美結合的。

專家談產業

博採眾長,提升設計能量

Q

您發起組織向東流設計聯盟透過多元的設計探索來反思臺灣村落社會的真實角落,通過工業設計對臺灣村落社會帶來了哪些改變,在大陸地區是否有可以借鑑之處?

A:當然是可以借鑑的,像向東流設計聯盟,我們一旦策展,所有設計師都會有針對性地開發產品,然後共同展覽,產品要做展覽的時候,要考慮到能夠生產上市,被消費者所接受,在聯盟的帶動下,慢慢的很多人鑑賞力提升了,同時策展的產品全都是跟當地文化元素相關,讓參觀的民眾有很大的迴響。這樣的經驗的確可以複製到中國內地,因為我們同文同宗,我們的生活習慣是一樣的,所以透過一樣的方法達到相同的效果,我們可以與大陸共同交流,把我們的創新方法轉化到產品設計上,讓咱們大陸地區整個文化層次跟設計能量更加提升。

實戰融入教學,迎接更多挑戰

Q

.除了單純的設計技能,您還希望您的學生從您這邊學習到哪些方面的知識?

A:我在12年前就開始成立公司,我常常瀏覽很多國際網站查閱資訊,或去參觀很多世界展覽,把第一手資料帶回臺灣,但我發現還不夠,因為這都是書面報告,我發現要以真實的設計案例才能夠真的刺激學生,所以我成立了般若文創公司,我的學生畢業之後可以來我們公司工作,創造工作機會的同時我以實際的案例以建教合作的方式給到學生,把產業當中實際的經驗帶到教學經驗當中,讓他們不再是紙上談兵!我也希望有更多的機會能夠去帶動教學風氣,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常去各個地方參訪,去講學,也把很多學生各地的資訊帶回到學校,讓學生能夠跟世界接軌,了解自己的文化,提升自己,做好準備,能夠迎接更多的挑戰!

專家話泉州

深厚傳統工藝+先進設計思維=時尚潮流

Q

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擁有濃厚的文化底蘊,文創產業這幾年也在飛速的發展,您有接觸了解過泉州的文創企業嗎?您覺得泉州文創產業的優勢是什麼?

A:這幾年的走訪,接觸到德化的白瓷,石獅的服裝,惠安的石雕,南安的石材,這些都是泉州非常好的資源。這幾年泉州發展之快速是有目共睹的,以文創產業來看的話,其實泉州本身就擁有很好的一個文化資產,泉州有很多傳統老工藝師傅,現代文創產業當中,在他們原來很好的技術底蘊之下,需要透過現代的設計師去重新包裝。在臺灣時尚工藝發展了將近十年,時尚工藝就是透過工藝加設計引導,把傳統工藝做出大突破,因為工藝家或是生產製作者,他的方法是傳統的,而現代的設計師有些是海歸派的,有些是當地栽培的,透過受過西方教育,他們對於設計的一些想法上很靈活,對造型,對美感上是符合現代審美的,把傳統工藝也變得簡單化,變成大家都能接受,也比較符合現代人能夠接受的一種時尚潮流, 2000年開始臺灣就推時尚工藝一直到現在,已經非常成熟了。所以泉州有那麼好工藝技術以及成本製作能力,如果能透過時尚工藝的這一種模式的話,相信未來前景無可限量,它一定可以走出全世界!

從圖像到材料,文創設計大有可為

Q

目前泉州文創還是通過泉州的一些風景元素、傳統的裝飾元素入手,您認為還需要從哪幾個方面改進?獲得突破性的發展?

A:在我個人研究當中將文創設計分為以下幾個點:

一、圖像拼貼法:用印刷、刺繡等方式讓你感受當地的人文地貌風景,這種方法是大眾最能夠接受的。

二、微觀法:以小放大,把當地的人文建築元素放大,取局部,局部當中有一種神秘性、曖昧性,可以讓觀賞者或使用者以小窺大,看到局部想到整體的樣貌。

三、抽象幾何法:透過幾何的方式將元素抽象化。跟微觀法不同的是,微觀法是取局部,而抽象幾何法是以簡單方式去把這些圖像樣貌變成是幾何圖形,用三角形圓形等造型去解構它,讓設計變得非常有趣的現代要素,這種方法最初暢行於日本、英國,現已風靡到全世界了。

四、材質的詮釋:泉州德化、惠安、南安、石獅、晉江各地有它的獨特的材料,那麼文創產品的構成不一定是執著於圖像的具體樣貌,可以用材料結合各地不同的特性去構成一個全新樣貌的產品,例如德化的陶瓷,瓷質如脂似玉,薄胎產品,薄如蟬翼,用這種「中國白」的材質做出來的產品,其精美絕倫。通過材質的詮釋是一種未來的手法。

這只是眾多方法中目前在臺灣文創設計運用得比較多的手法,希望泉州的文創工作者們也能從中獲取靈感。

後記

臺灣在文創產業處於領先的地位,正如李福源教授所說,他的向東流聯盟一直致力於開發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以市場為本。這也是大陸文創市場值得借鑑的地方。如今兩岸交流日益頻繁,未來大陸文創市場在集思廣益之中,相信能有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相關焦點

  • 臺灣大同大學辦學特點和臺灣文化創意產業
    受學校派遣,我於2016年2月22日至3月22日赴大同大學設計學院交流學習,期間對大同大學的教學情況、教學特色和臺灣的文化創意產業現狀等進行了調研,並對我校赴大同大學交換生的學習、生活情況進行了了解。大同大學是一所位於臺北市中山區的私立大學,前身為大同工業專科學校、大同工學院。
  • 赴臺灣大同大學教學研修的感受和心得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建築與景觀設計學院教師  曹燦景    受學校派遣,我於2017年3月27日至4月26日赴臺灣大同大學進行教學研修,期間和我校在臺交流生一起交流學習,訪談大同大學設計學院有關領導和專業教師,旁聽了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專題設計課、碩博士課程等十幾門課程
  •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李嘯海:在臺灣大同大學交流研修匯報
    2016年5月底至6月底,我受學校派遣,赴臺灣大同大學進行為期一個月的研修交流,時間雖短,收穫很大,有關情況和感受如下:  一、大同大學  大同大學位於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大同公司和臺北市美術館、2010年世界花博會旁邊。
  • 常熟理工學院與臺灣大同大學締結友好學校
    常熟理工學院與臺灣大同大學締結友好學校   中國臺灣網1月5日常熟消息 記者日前從江蘇省常熟理工學院獲悉,該校日前與臺灣大同大學籤署了《常熟理工學院與大同大學締結友好學校協議書》,兩校正式結為姐妹學校。
  • 順美海絲陶瓷歷史博物館於泉州工藝美院開展「文創入校園」講座
    12月30日,由順美集團總經理、順美海絲陶瓷歷史博物館館長鄭圻增主講的「讓陶瓷文化藉助商業和旅遊有序傳承」為主題的大講堂,在泉州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厚德樓300教室開講。作為順美海絲陶瓷歷史博物館入校園的一次文創活動,講座主要以「順美陶瓷文化世界」作為德化陶瓷文創典型案例,進行關於陶瓷文化創新的分享。鄭館長說道:「這是順美海絲陶瓷歷史博物館進入泉州工藝美術職業學院的第一期交流會。順美集團一直以來都和泉州工藝美術職業學院保持著良好的校企合作關係,第一屆二元制大專班就都是順美的員工,他們拿到了畢業證書,就能更好地助力德化的陶瓷事業的發展。
  • 「網紅教授」鄭強北上後再獲頭銜:獲聘山西大同大學特聘教授
    據山西大同大學官網消息:8月2日,著名學者、現任太原理工大學黨委書記鄭強來校考察交流,並受聘為我校特聘教授。在簡樸莊重的聘任儀式上,校長馮鋒為其頒發了聘任證書。
  • 山西大同大學2017年招生指南---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山西大同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1989年開始招收「化學」專業本科學生,2001年增設「應用化學」本科專業,2008年更名為「山西大同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2010年增設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2015年新增「製藥工程」 專業。學院由化學系、應用化學系組成,現有應用化學、有機化學、炭材料三個校級研究所。
  • 臺灣大同新品電鍋正式亮相大陸
    ——臺灣大同6HT新品上市發布會  承載著幾代人味道和想念的臺灣大同電鍋,早已深深植入臺灣人的記憶中。在眼下這個快速變化的社會,大同電鍋就像定住歷史的錨,將不管身在異鄉的你,還是經歷滄桑變化的我們,都拉回到記憶深處。
  • 創品圖新|李正安:日用陶瓷設計方法與陶瓷文創快題設計
    他認為,陶瓷設計需根據人的具體需求而進行,需兼顧功能、材料、工藝、審美於一體,而陶瓷設計的取向應同時考慮設計的應用價值、審美價值、經濟價值、技術價值、文化價值以及品牌價值。▲上午課程部分內容在下午的課程中,李正安教授向學員講解了當今陶瓷藝術文創設計的發展狀況, 他認為,陶瓷藝術文創設計是有多方面取向的綜合型活動,只是側重點不盡相同,它不僅僅只是某一種產品設計,它還關乎著歷史文化、材工功用以及設計方法
  • 臺北大同大學張乃貞教授來南開做信息素養創新教學報告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李京胤 樊振佳)4月20日下午,由南開大學商學院信息資源管理系和MLIS中心承辦的「信息資源管理前沿講座」活動在商學院A602舉行。臺北大同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張乃貞教授做了主題為「信息素養創新教學設計分享」的專題報告,南開大學MLIS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柯平教授主持報告,信息資源管理系部分教師、碩博研究生和本科生共計60餘人參加報告會。  張乃貞教授畢業於英國倫敦大學並獲得博士學位,她長期致力於信息素養教育的研究和實踐,在海峽兩岸圖書情報研究領域擁有良好的知名度。
  • 臺灣大同大學交流團到遼寧科技大學參訪交流
    臺灣大同大學交流團到遼寧科技大學參訪交流 2018年07月16日 13:0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7月16日鞍山訊 7月9日,正值2018年暑期臺灣大學生中華文化研習營在鞍山開營之際,受邀參加研習營的臺灣大同大學文化交流團團長、臺灣大同大學副校長林永仁一行5人在臺灣中華兩岸教育文化交流學會秘書長周希烱、鞍山市臺辦主任朱衛紅陪同下,到遼寧科技大學進行參訪交流。
  • 10月臺灣文創產業、休閒農業深度考察
    考察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經典項目,探索真正的創新之路:華山1914文創園區、松山文創園區、臺灣創意設計中心、範特喜文創  考察休閒農業經典項目,鋤禾日當午之外的農業新模式」 講師:Villa32創辦人邱明宏先生☆參觀「華山1914文創園區」☆參觀「松山文創園區」☆臺灣創意設計中心參訪 講師:文創園區經營團隊&臺灣誠品書店敦南總店經營團隊☆午餐
  • 山西大同大學及專業簡介,帶你全面的了解山西大同大學
    一、院校簡介山西大同大學(Shanxi Datong University),簡稱「同大」、「大同大學」,坐落於歷史文化名城大同,是一所山西省屬多科性大學,是全國首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山西省唯一的廳市(山西省教育廳與大同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山西省「1331工程」
  • 學院簡介——大同大學煤炭工程學院
    大同大學煤炭工程學院坐落在大同市雲岡區平泉路52號,距御東校區18公裡,是山西大同大學的二級學院之一。
  • 北京吉利學院歡迎臺灣大同大學林永仁常務副校長一行到校訪問交流
    繼海峽兩岸智慧財產權高峰論壇在北京吉利學院成功舉辦後,臺灣大同大學林永仁常務副校長一行到北京吉利學院訪問交流。7月5日下午,臺灣大同大學常務副校長林永仁一行3人到北京吉利學院訪問交流。來訪者有:臺灣中華兩岸教育文化交流學會顧問李棟梁、臺灣中華兩岸教育文化交流學會秘書長周希烱。
  • 兩岸高校文創論壇在臺北舉行 - 人民日報海外版-人民網
    本報臺北3月24日電 (記者王平、孫立極)以木藝和生活美學為主題的「非遺傳承·文創共融」兩岸高校文創論壇23日在臺北圓山大飯店舉行。  論壇上,來自臺灣大同大學、嶺東大學、南華大學、清華大學和大陸東南大學、江南大學的學者就家具藝術的人文內涵、家具設計的東西方差異等主題發表演講。
  • 臺灣東吳大學教授到山東大學交流參訪
    (圖片來源:山東省臺辦)  中國臺灣網7月25日濟南消息  日前,臺灣東吳大學中文系主任林伯謙教授到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進行訪問。  山東大學副校長張永兵會見了林伯謙。張永兵對林伯謙教授的來訪表示歡迎,介紹了學校的各方面發展情況,並與林伯謙教授回顧了山東大學與東吳大學多年來愉快的交往歷史,表達了進一步加強兩岸高等教育融合發展,推進雙方合作的共同願望。
  • 泉州6件文創作品全省獲獎 惠女阿芳摘"十佳"探花
    記者了解到,本次評選活動旨在通過賽事匯聚創意資源、培育創意人才和創意品牌的平臺,促進文化創意設計成果的轉化與深度開發,所評出的獎項包括10件「十佳」作品和40件「優秀獎」作品。  其中,由本土知名畫家、泉州師院美術設計學院教授蔡永輝創作的《閩南文化使者「惠女阿芳」形象設計》摘得「十佳」作品探花,鯉城區大拾堂文化創意有限公司選送的《大拾堂創意系列》和惠安縣旅遊協會選送的《惠安女六姐妹系列宣傳品(「樂遊風情惠安」)》也躋身「十佳」,分別排名第九和第十。  40件「優秀獎」更不乏泉州的身影。
  • 2017金熊貓文創設計獎成都揭曉 明日世紀城展館集體亮相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王玲)11月9日報導 「匯聚文創動能,發展天府文化」,明天上午,匯聚了成都文創活力的第四屆成都創意設計周將正式啟幕,作為活動周內的一項重要內容,2017金熊貓文創設計獎今天晚上在西村藝術空間正式揭曉,為成都創意設計周的到來奏響了第一個音符。
  • 目前西安交大和上海交大的歷史變遷,有同濟大學和大同大學的血脈
    交通大學早在民國時期就大力吸引優秀的海歸人才做教授,當時的交大的老師大部分是留美博士,甚至連講課用的講義都使用MIT的教材,當錢學森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時發現,這裡的教材都是原來在交通大學的上課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