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訊網:一說到德雲社的「臺柱子」大家第一印象肯定是嶽雲鵬、郭麒麟、孫越、侯震等,或者就是郭德綱和于謙了。其實在民間還有一位不上臺的德雲社核心人物他叫於莊敬,他就是于謙的父親,他無數次的出現在德雲社的相聲素材中,大家笑聲過後卻並沒有人見過這位德雲社的「臺柱子」。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德雲社的「臺柱子」,他從來不上臺,但是他聲名遠播,每個相聲愛好者都能講出他的一兩段趣事,他曾是舞臺中的武術家、考古學家、古漢語學家、老西醫、婦科大夫、八大胡同董事長、八大鐵帽子王中的綠帽子王、被海大爺攪了婚姻的兔兒爺、蒙古國海軍司令的親家、清華池修腳的、江湖第一客、第一劍客、第一"piao( 人送綽號彪子、公海上被海盜劫了的開一千萬發票的公務員、畫扇面的畫家、領著老郭聽小提琴陪著老郭找導演的造星家、讓打口井卻改了煙囪的包工頭、欽封登仕郎於太公諱進鍋、歐陽青松 先生、姓於,叫王大寶、本來叫於得水,後來怕魚跑了,找個缸籃上,叫於德剛、北京八爺 他….就是于謙的爸爸。
于謙的父親於莊敬其實退休前曾是大港油田地質勘探老總,副局級幹部;其母親翟阿姨,也是石 油煉廠方面的專家。二老退休後,除了去北京看看兒子一家,基本上有半年的時間是在大港油田恬靜的晚年生活;于謙爸給人的第一感覺,便是平和沉穩,透著老知識分子的那種嚴謹認真勁兒;而謙媽相對外向 談話時大都是由她來回答記者的問題,快人快語,不過語言邏輯性很強,措辭也十分講究。單 就長相來說,于謙還是像媽媽,謙媽對此也十分認同 子還是隨母親的多 記者表明來訪意圖後,謙爸便主動"讓賢」,「我那時工作比較忙,有關于謙的成長,我夫人 最有發言權。」而在隨後的談話中,也是謙媽主講,謙爸只是偶爾做一些補充,遇到感興趣的話 題,謙爸倒也口若懸河。
郭德綱和于謙這麼多年不論事業發展的多紅,都沒有紅過臉,小編估計這裡頭絕對有這對高級知識分子長輩的功勞。
于謙的父親說說起郭德綱那是讚不絕口啊:凡是我們到了北京于謙家裡,郭德綱必定會登門看望,對郭德綱的印象不錯,很有禮貌的孩子,不像臺上那個能言善辯的郭德綱,在我們面前非常謙遜。
郭德綱曾經講:相聲只是一門讓人開心的藝術形式,千萬不要當真,臺上無大小,臺下立規矩,雖然臺上拿于謙老爺子砸掛,從於老爺子的口中得知他見到于謙的父母還是畢恭畢敬的,不敢有半點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