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理說,羽毛球的體力消耗是很大的,非常累人。而作為專業的羽毛球運動員,我們甚少在裡面發現胖子。
比如林丹李宗偉,林丹還勻稱點,李宗偉瘦得和猴兒似的。
再比如奧運冠軍諶龍,脫了衣服那體脂……
再比如新晉的亞運冠軍喬納坦,印尼柯震東。
這也難怪女生喜歡看肉……哦不……看球。
但凡是有例外,比如說我們下面介紹的幾個羽毛球胖子,一個比一個有名。
古健傑
要說有名的胖子,古健傑必須要佔據一席之地。由於自小接受英文教育,在西方思想的激湯下,他的作風異於華人的傳統。在無論在球場上還是場外,他給人有種浮誇的印象。
古健傑對於很多人而言比蘇卡更甚,打球講究出其不意,而不是套路。作為一個天生的大近視眼,他摘下眼鏡後眼中的羽毛球跟很多專業運動員不一樣 他看得清球的時候球已經很近了 所以他從小就不得不練習和習慣短距離快速反應
換句話說 他根本不能練習普通人的套路 他只能自創一套符合他的視力情況的套路
就憑這一套與眾不同的套路,他戰勝了同期另外的絕頂高手、諸如風雲、成龍等等。
表現當然不錯,多次在國際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而且他退役以後,陳文宏獨木難支,無力回天。
嗯,如果說在役的古健傑是壯碩,那麼退役後的他就真的是成球。
鄭在成
他的搭檔是李龍大,也正是因為這兩人的完美配合,才讓韓國人在當年的頂級男雙之中佔據了一席之地。
這位已故韓國羽壇男雙名將在韓國也是非常傳奇的一個人,用「時用不濟,命運多舛」來形容他毫不誇張。也是一名非常努力,非常有毅力的一個人,可以為很多人樹立榜樣。其打發風格多變,反應靈敏,個子不高,身材壯碩,但彈跳力駭人,橫跨力也是十分驚爆眼球,努力練習後,重殺也可比肩傅海峰。由於和風雲組合同處一個時代而被壓制,所以也有人曾經把這兩對組合類比為雙打的林丹李宗偉。
估計是天妒英才吧,這位出生於82年的小夥,居然在未滿35歲的時候就因為心臟病去世。當時整個羽壇一片哀鳴,作為鄭在成宿敵的傅海峰不僅曬出兩人合影,還表示:「這不是真的消息,真希望不是真的消息。」
張軍
張軍,目前的國羽負責人,運動員時人稱「張一板」,大力扣殺是張軍的最大特點,由於扣殺力量強勁,一板就能致對手於死地,所以得到了「張一板」的雅稱。
我想90後都不太認識他,畢竟他蟬聯雅典混雙冠軍的時候,最大的90後才14歲。
如今的張一板髮際線更高了,但升了官也更嚴肅了,威懾力仍在。
張海麗
要說起來列舉了這麼多胖子,但都是雙打,這一位可厲害了。
張海麗(印尼名:Mia Audina-Tjiptawan,1979年8月22日-),荷蘭籍華裔羽毛球選手。這位離我們年代略微久遠的女單選手,出生於印尼,是上世紀末本世紀初那一段時間裡,中國女單的頭號苦主。
當年她的柔韌性和步伐,看上去簡直不可思議。
亞特蘭大奧運會上她一路殺入決賽,輸給了韓國的方銖賢。但是他沒有氣餒,8年後捲土重來,再次殺入決賽,面對老對手張寧,無所畏懼。
這場比賽,剛淘汰龔睿那的張海麗士氣正旺,對張寧製造了極大的威脅。面對失掉首局的險惡境地,經受了多場大風大雨的張寧表現了異常冷靜。在一場技術意識、意志品質和臨場應變能力的全方位較量中,張寧戰勝了自我,最終笑到最後,在自己人生的第29個年頭登上了運動生涯的最高點。
而張海麗,也成就了自己的第二個奧運亞軍,其實力可見一斑。
你還知道哪些羽毛球胖子?說出來研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