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隨著社會的持續發展,在人們的生活中從養一隻自己喜歡的狗兒,已經成為了很多人生活中的一種堅定想法。但也就是在人們的養殖過程當中,一些狗兒又會被主人遺棄,從而成為了流浪街頭的狗兒。那對這些流浪的狗兒,我們應該怎麼去處置呢?是應該收容還是安樂?
面對這個問題,一些反感流浪狗的人常常會憤怒地說到:「救什麼流浪狗了,它們就該死,生活在城市裡,對人就是威脅,救助流浪狗的人都是神經病,人不救,去救狗,既然有愛心,山區那麼多可憐的人,快去幫呀!&39;
但也還有一些充滿願意去救助那些流浪狗的人,會想盡一切辦法,給它們提供一個生命的渠道。
有一位網友對此就深有感觸。
「幾乎每次都聽到像前面那樣樣的指責,在救助流狼狗的18年裡,每次救狗,都好像覺得自己像個罪人一樣。」,她為了保護一些流浪狗不被傷害,甚至遭人恐嚇和威脅過,甚至連親朋好友都不理解。
「那時候特別的懷疑,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麼?為什麼狗不能救呢?為什麼它們就應該死呢?那為什麼要培養警犬,救助犬?那麼靈性的動物,又沒傷害到人?而且流浪狗的問題說到底是人的問題?」,回憶救助一幕幕,這位網友忍不住有點激動和無奈,轉身就去擁抱那些圍繞在她身旁的小狗,它們似乎很懂她,一直在她身邊靜靜的呆著。對於每個毛孩子的故事,她都銘記在心,也是因為知道它們有多難,這些年才沒有動搖去救過它們的心。
從最初的解釋,到現在的坦然,她覺得真的有愛心的人,是從來不會去糾結到底是救人還是救狗,因為都是生命,而說這些話的人,他們一樣也不會去救人。
說完這些話,這位網友又去救剛剛志願者送過來的一隻小可憐,「從疫情到現在,遺棄狗狗和傷害狗狗的特別多,可能有搬家,也有因為還是害怕它們病毒之類的吧,哎,有時候不能善終,還不如不養!」。
「這隻小狗特別的乖,一看就是有過主人的,身上小傷口挺多的,毛髮已經打結了,希望把它養養好,看能不能給它找個好主人&39;,雖然說這話的時候,這位網友的心裡也沒多少底,畢竟領養的人太少太少了。
的確每次看到救助站那麼多流浪狗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說,讓人領養啊,但是這到底有多難?很多人都希望養健康、品相好的小狗,而基地大部分都是一些老狗,傷病狗。「還有人會直接問我有沒有品種狗」。
太多的時候,很多人總喜歡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誇誇其談,但是真的有幾個人願意付出去照顧這些流浪狗狗們呢?也許我們在這裡看到一隻只生命得到了救贖,但是卻從未了解過這位網友這些年付出了多少的心血,受過多少的苦。
走進救助小院,嘈雜的犬叫聲混合著腥臭和消毒水的味道,很多人待上一個小時候都非常不舒服,但是她卻24小時都要在這裡守著它們。
「現在有這樣的一個能安置它們地方我已經很滿足了&39;,在這18年當中,這位網友記不清自己搬過多少次家,被人投訴,臨時通知搬遷,她從一個文文弱弱的護士,到現在扛起數百隻流浪狗未來的女強人。
當初為了養活它們,又不願意麻煩人的她,還去做生意,「希望賺更多的錢,來救流浪狗啊,可惜生意妹做成,現在就靠著積蓄和退休工資,偶爾還會打工賺點零錢,來照顧它們吧。」
「救回來就要對它們負責「,在這位網友的身上我們看到了救助人的善良和堅強,也明白救助從來不是一個人就能完成的事情,如果可以,我們一起幫幫這個善良的阿姨,溫飽這群可憐無辜的毛孩子們吧。
而面對著這些流浪的寵狗們,就在最近,也又有一種新的接納它們的途徑。2020年,一批新上任的狗狗公務員出現在了上海的各大出入境口岸。這其中就有一位極為特殊的一位,它是名叫尼克的史賓格犬,在開始專業訓練前曾經是流浪犬。
訓練員通過兩個月的訓練,將原本流浪的「尼克」改造成了合格的搜檢犬,通過了上海海關監管工作犬「大考」,曾經的「無業遊犬」變成了光榮的工作犬。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這是上海海關首次將上崗考核合格的流浪犬納入海關監管工作犬範疇,成為拯救流浪犬的一次大膽探索嘗試。
無獨有偶,在民間,這樣的嘗試也在進行。同樣是在上海,一家寵物服務平臺從領養基地領來兩隻非純種狗培訓。經過3周的社會化培訓,兩隻原本怕人的小流浪,已經可以與陌生人正常相處。
實驗證明,經過訓練的流浪犬能更快融入家庭和社會,也更能提高流浪犬領養的成功率。在養寵圈子裡,一個口號一直被我們掛在嘴邊,那就是「領養代替購買」。但大部分的時候,當人們想要飼養一隻新的寵物的時候,還是首先想要選擇那些漂亮、「名貴」或「流行」的品種犬,而非品種犬的流浪狗往往無人問津。《南方都市報》曾就養犬管理和流浪犬只救助問題,採訪廣州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隊,了解到廣州犬只留檢所中犬只領養率並不高,不少前來領養的市民對於犬只挑選過於苛刻,尤其針對犬只的外貌有所要求。即使是被領養的流浪動物,也有可能被退養、甚至再次遺棄。
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的負責人曾給出數據,領養寵物的二次棄養率高達70%,退養的理由多數因為領養回家的流浪犬缺乏社會化訓練,而主人沒有能力、也沒有耐心對流浪犬的行為問題進行糾正訓練。
而最讓人們倍感壓力的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收養流浪犬需要大量硬體支持,其中對於藥品的需求量,就非常龐大了。誰也不知道今後流浪犬會發展到怎樣的一個數值,流浪動物救助被人貼切地比喻為一個無底洞。如果沒有穩定的資金,流浪犬連基礎的生活保障都得不到,更談不上獲得「教育」了。
面對著這些問題,有很多網友也提出了對流浪犬進行安樂的建議,認為這樣既可以消除流浪犬帶來的不安全因素,還可以解決人們心理上的不安和躁動。不可否認,很多人認為流浪犬,或者說寵物,是無用的,這個社會不應該為這些「無用」的生命留存空間。
面對人們的這種觀點,我們沒辦法改變這個社會對流浪犬的偏見,那不如幫助流浪犬變得更有用一點,讓它們不再「無用」。即使它們沒有辦法都成為工作犬,至少能夠給人們一些溫暖的陪伴,能為這個世界多展露一些它們的天真與可愛,讓這個世界多一些美好,就已經是非常難得的「作用」了。
相信,大家流浪犬流浪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它們不受城市規則的約束,是城市中的不安定因素。如何有效加強流浪犬管理,已是城市管理中亟待破解的公共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