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頭鸛,因獨特的外表和呆萌的行為,受到人們的喜愛。
在網上流傳著鯨頭鸛很多帶著二哈氣質的視頻:
靜岡縣川花鳥園的鯨頭鸛,非常挑食,只吃鯉魚不吃虹鱒,照顧它的飼養員必須要有很好的脾氣,否則很容易氣炸。
鯨頭鸛還會戲弄自己的食物,將小魚吞下,再吐出來,再吞下吐出來,如此往復,小魚都快被它逼瘋了:你到底吃不吃?
它還會對路過的遊客鞠躬,有時還會拔自己的羽毛到處送人。
於是,這種鳥就有了「鳥界二哈」的稱號,甚至有網友認為,這種鳥數量越來越少,完全是因為自己作的。
然而,現實總是更加複雜。
在自然界中的鯨頭鸛,和圈養環境中的鯨頭鸛完全不同,不僅不蠢萌,不二哈,而且還很兇猛。
鞋拔子臉,一副不好惹的樣子
鯨頭鸛生活在非洲地區,在當地,它有一個獨特的稱號「鞋之父」,跟鞋扯上關係,完全是因為它的喙,長24釐米,寬20釐米,形狀像一隻鞋,因此也被稱為「鞋頭鸛」。
這樣的大嘴,也是它的武器。
又長又大的嘴可以一口吞下小動物和魚,喙的末端向下彎曲,形成一個鉤子,這個鋒利的曲線可以用來刺穿獵物的身體。
勇猛,甚至攻擊鱷魚
野外的鯨頭鸛住在沼澤地裡,這樣的環境極為危險,疾病猖獗,掠食者無處不在,食物稀缺,為了生存,鯨頭鸛自然也不能弱,非常具有攻擊性。
如果遇到一個虛弱的,它會從藏身之處跳起來,把對方變成一頓飯;
如果遇到一個強壯的,讓它不高興了,即使只是擋住了它的視線,它也會毫不猶豫地攻擊這個生物。
人們已經目睹鯨頭鸛與其他種類的鸛搏鬥的場景,甚至還能和尼羅河鱷魚一較高下,但它襲擊的都是體型較小的小鱷魚。
除此之外,甲魚也是它的最愛,囫圇吞下,甲魚殼一起消化。
為了捕食,非常有耐心
鯨頭鸛本身是一種非常安靜的鳥,只有在繁殖期才會發出很大的聲音吸引異性。
它非常有耐心,會在水中、大片的草叢和其他隱藏的地方連續站上幾個小時。
一般來說,習慣在晚上吃東西,它們深諳一點,只要靜靜地等待,就能迎來它們的下一餐。於是鯨頭鸛不動聲色地融入周圍的黑暗中,一動不動,如同一座雕塑,立在那裡。
當小鱷魚、肺魚等靠近時,就會立馬攻擊,用尖利的喙向前衝去,撿起獵物,把它整個吞下去。
從小就要經歷同類霸凌
鯨頭鸛如此火爆的脾氣,和它的童年密不可分。
雖然成年後的鯨頭鸛喜歡獨處,但在年幼時,它們還是會和自己的兄弟姐妹在一起,只是這樣的時光並不美好。
每一對鯨頭鸛夫婦都會產下1-3個蛋,通常情況下是2個,但能存活的一般只有1個。
生活在同一個巢穴裡,孩子們為了爭寵爭地位,互相爭鬥霸凌時有發生。
科學家在研究中發現,2個月-1歲之間的鯨頭鸛幼鳥經常會打架,而體型較大的老大先天優勢,會想盡辦法逼迫小的離開巢穴獨自生活。
在這樣的情況下,離開的那個往往只有一個結局:死亡。
不幸的是,這個物種正瀕臨滅絕
正如開頭說的,很多人認為鯨頭鸛現在的種群數量完全是自己作的。
這個說法不完全對。
據統計,目前鯨頭鸛的數量只剩不到10000隻,這種生物正在為生存而掙扎。
首先,鯨頭鸛在繁育方面是比較「作」的;
一次只生一兩個,最多三個,而鯨頭鸛父母比較偏心,為了保證至少有一個能活,它們會將所有的重心放在照顧老大上,老大恃寵而驕,自然會狠狠欺負比自己小的,甚至導致其他幼鳥死亡。
三個只活一個,可見存活率是非常低的。
儘管鯨頭鸛確實「作」,但是對於它們目前艱難的生活狀態,人類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獵殺、破壞環境、黑市買賣等等,都是人類主導的一場悲劇。
許多文化認為鳥是禁忌,會帶來厄運。在當地一些土著部落要求成員殺死鳥類,以清除他們的土地上的壞兆頭。
破壞生存環境,導致很多鯨頭鸛被迫入住動物園,雖然目的是為了保護這種生物,但是這些鳥從它們的原生環境動物園後,由於難以適應,往往拒絕交配。
總之,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造成鳥類各種原因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