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7月20日,土耳其軍隊在賽普勒斯島登陸,是為阿提拉行動。
7月19日夜裡登陸艦隊還在航渡的時候就被發現,賽普勒斯國民警衛隊海軍派出兩條魚雷艇T-1和T-3號前去攔截。但這兩條艇在第二天凌晨被土耳其空軍和護航艦艦炮的聯合打擊摧毀,沒能對運輸艦造成損害。
7月20日賽普勒斯人和土耳其人在灘頭激戰,第二天希臘空軍和土耳其空軍的飛機終於爆發衝突,兩架土耳其F-102(一說是兩架F-104)被希臘空軍中尉約安尼斯·迪奧普洛斯駕駛的F-5戰鬥機擊毀。兩個北約盟國有正式開戰的可能,這令西方世界相當緊張,以福萊斯特號航母為首的美國海軍第六艦隊被調往賽普勒斯配合北約軍艦封鎖戰區,制止戰爭規模擴大。
並非筆誤,土耳其和希臘都是F-102的海外用戶
希臘F-5擊落土耳其F-102的美術作品
在土耳其海空軍司令部裡的氣氛同樣緊張,現在海上和天空都出現了敵人的蹤跡。21日土耳其人得到情報,一個希臘艦隊在帕福斯(賽普勒斯西南部城市)附近。301中隊的S-2E巡邏機立刻被派向此處警戒,飛機的雷達顯示有4艘驅逐艦正掩護7艘貨船向賽普勒斯行駛。為了證實,又派出了184中隊的RF-84偵察機,但沒能建立目視接觸。在此情況下,一支由三艘驅逐艦組成的艦隊被派向該處查看。
這三艘驅逐艦是阿達特佩號(TCG Adatepe D353)、科卡特佩號(TCG Kocatepe D354)和費夫齊·恰克馬克元帥號(TCG Mareal Fevzi akmak D351),都是美制基林級的姐妹艦。土耳其於1971年接收了10艘這種型號的驅逐艦,一部分加入艦隊,一部分留作配件供應之用。其中科卡特佩號原是美國海軍哈伍德號(USS Harwood DD-861),以雷伊泰灣戰役時在普林斯頓航母上犧牲的兩次海軍十字勳章獲得者布魯斯·L·哈伍德少校命名。在當時這些3500噸級的驅逐艦是土耳其海軍最好的軍艦,戰爭開始時駐紮在梅爾辛港。
美國海軍DD-861哈伍德號
交接軍艦的新聞報導
土耳其海軍D354科卡特佩號
整個上午土耳其指揮部都在等待確切的消息,此時部署在阿納穆爾的遠程地面雷達也發現了海上的船隻,而截獲的賽普勒斯海軍司令部的通訊替土耳其人下了決心。賽普勒斯人在知道通訊受到監聽的情況下向希臘海軍司令部發訊感謝他們派來的三艘驅逐艦。下午13時,土耳其人決定對希臘艦隊進行空中打擊,第111中隊的F-100D和第141中隊的F-104G相繼飛往戰區,每架F-104G掛裝一枚750磅炸彈,而F-100D則在翼下掛載兩枚。
希臘和土耳其同為北約盟國,兩國海軍都裝備了同型號的美制驅逐艦,而當時土耳其飛機上還沒有可實現空艦聯絡的敵我應答設備。從開戰時起,土耳其飛行員就被告誡,希臘驅逐艦有可能懸掛土耳其國旗作為偽裝,同時艦上還配備了會講土耳其語的通訊兵。
土耳其飛機到達戰區後果然發現海面上的軍艦飄揚著土耳其國旗,一切都在預料之中。首先發現不對的是海面上的軍艦,44架掛著炸彈的飛機殺氣騰騰而來絕對不是表達善意的,他們立刻試圖用無線電聯繫空中的飛機。但土耳其飛行員堅定地認清了這些希臘人的陰險狡詐,他們不但用假的旗幟偽裝自己,現在果然又用土耳其語試圖欺騙。
飛機開始輪番俯衝轟炸並用機炮掃射,驅逐艦迫於無奈只能使用40毫米和20毫米火炮自衛,他們一開火更坐實了他們就是敵人的事實。在第一波次的進攻中三艘驅逐艦全部被重創,趁著飛機返航加油掛彈的間隙,阿達特佩號和費夫齊·恰克馬克元帥號勉強駛向土耳其海岸,最後返回了梅爾辛港。
科卡特佩號因為主機艙中彈無法移動,在這個間隙裡艦長古文·埃爾卡亞組織倖存的船員棄艦。晚些時候土耳其機群捲土重來,對著沒人的科卡特佩號狂轟濫炸。這艘不幸的驅逐艦於7月21日至22日之間沉沒在阿克羅蒂裡附近。
燃燒的科卡特佩號
空中拍攝的科卡特佩號
科卡特佩號沉沒地點
整個誤擊事件中土耳其人損失了一艘驅逐艦,兩艘重創。死亡人數說法不一,有傳說僅沉船時就死了200人,這個數字和倖存者數字相加顯得過大,更可能是三艘艦的死亡總數。另一個說法是一共死亡了80人,還有一個說法是死亡67人,包括54名船員和13名海軍陸戰隊員,也有說是13名軍官的。驅逐艦的防空火力擊落了三架飛機,只有一名飛行員跳傘獲救,而整個事件中希臘人和賽普勒斯人只是在無線電上假裝努力作戰而已。
事后土耳其人堅稱自己獲得了重大海戰勝利,全殲了一支希臘護航艦隊。他們甚至連自己人也騙過了,土耳其外交部正式就希臘軍隊在賽普勒斯登陸一事向希臘政府提出抗議。戰爭似乎迫在眉睫,美國國務卿通宵在雙方之間電話調停。
7月25日所有鬧劇戛然而止。科卡特佩號的船員棄船後不久救生艇因為暴風雨的緣故在海中分散了,一部分船員被土耳其船隻救起;還有一部分被附近的兩艘英國軍艦救助;有幾個船員甚至飄到了利比亞海岸,幾天後才被利比亞商船發現。而艦長在內的49人被一艘過路的以色列船搭救,這艘船顯然一點兒替土耳其人保密的意思都沒有,7月25日她回到海法港後一切就大白於天下。
科卡特佩號的救生艇被英國軍艦救起
當時對誤擊事件的新聞報導
事後英國海軍的伊恩·麥肯尼上尉因為駕駛直升機救起72人獲頒土耳其傑出服務十字勳章並被女王特許佩戴,據說是第一個獲此殊榮的外國人。至於沉入海底的科卡特佩號,土耳其人看了下庫存,發現封存的同級艦諾裡斯號(USS Norris DD-859)艦況尚好,於是將其命名為科卡特佩號並沿用原舷號。這艘科卡特佩號一直服役到1993年才退役。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科卡特佩號的艦長古文·埃爾卡亞戰後一路青雲直上,後來成為海軍上將,1995年更當上了土耳其海軍總司令,並在政治領域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
1997年的古文·埃爾卡亞海軍上將
如果是看故事的到這裡就可以了,腦子進水自相殘殺嘛。
但是以老槍本人來說,對戲劇化的段子大多是抱懷疑態度的。一般來說為了營造衝突和轉折,段子往往會對事實進行修改,並且會將當事人形象臉譜化,行為簡單化。我一向認為戰爭的指導者和參與者是智力不足者的可能性很小,很多不合理的舉動甚至錯誤舉動背後很可能是理性的思考,甚至是在現實條件制約下的必然行為。拿這個誤擊事件來說也可以提出很多問題:土耳其驅逐艦是怎麼出現在空軍攻擊區的?既然在空軍攻擊區的是土耳其驅逐艦,那麼一直在追蹤的希臘護航隊又去了哪裡?土耳其空軍明顯進行了兩輪以上的空襲,為什麼在兩艘受傷驅逐艦已脫離戰區後空襲仍未停止等等。
不過進一步的探究結果比較令人失望,關於這件事的資料相當之少並且相當零碎。在當時對事件的報導就非常簡略,而直到2004年以前,土耳其官方對賽普勒斯戰爭的細節都諱莫如深,幾乎沒有出版任何相關著作,比如科卡特佩號就長期被宣稱為因機械事故沉沒。另一方面土耳其參戰老兵普遍不願意反思戰爭,對戰爭中出現的問題寧願歸結於個人原因,以維護國家和軍隊的名譽,也就是民間的資料同樣很少。近年土耳其出版了一部關於科卡特佩號誤擊事件的著作,據說是在軍方指導下完成的,但是這本書我無緣得見,就是有恐怕也看不懂。
現在出了一本書
不過在這些零碎甚至互相牴觸的隻言片語中老槍還是理出了一些東西,並且試著給整個事件作出儘量合理的解釋,如果對刨根問底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繼續看下去。但因為資料源的真實性無法保證,大家看的時候也就只當一樂,不要太較真。
首先要說明的是在1974年賽普勒斯戰爭中土耳其軍隊的組織水平是比另外兩方更高的,土耳其出動了陸軍和海軍陸戰隊,還在內陸空投了傘兵,海陸空嘗試協同作戰。而賽普勒斯國民警衛隊因為裝備和訓練水平低劣,雖然人多但大多數時候處於被動挨打狀態,希臘則在戰役層面上處於碌碌無為狀態,基本上是坐視半個賽普勒斯被佔領。
關於事件起始的源頭希臘護航艦隊,追查的結果引出了一艘貫穿整個事件的船,希臘海軍的坦克登陸艦萊斯沃斯號(HS Lesvos L172),戰爭爆發時它剛好在賽普勒斯沿岸活動。
1973年在義大利熱那亞停泊的萊斯沃斯號,這艘船把土耳其海空軍都耍了
當時這艘船上運載著450名希臘駐賽普勒斯島的部隊,預訂7月17日到達阿莫喬斯託斯。15日船在海上的時候得知賽普勒斯政變的消息,隨即提高了戒備等級。這艘船在海上拋錨觀望了幾天,19日才進入阿莫喬斯託斯港卸下人員和物資。當時土耳其在聚集兵力的消息已經傳得到處都是,阿莫喬斯託斯的土族武裝也在舊堡壘集結,港口拉響了警報,但是當天並沒有出現什麼情況,萊斯沃斯號在此裝上了幾百名換防回國的希臘士兵。
7月20日早上6時45分,萊斯沃斯號接到了土耳其入侵的正式警報,該船轉入全面戒備,全速駛離賽普勒斯。9時20分該船接到一個命令,讓她把人送回萊梅索斯,因為島上需要兵力抵抗,但後來又改為在帕福斯進港。
下午14時30分左右,萊斯沃斯號在帕福斯卸載了部隊,港口的賽普勒斯國民警衛隊官員要求該艦用艦炮對附近的土族武裝陣地開火。艦長埃萊夫塞裡奧斯·錢德裡奧斯判斷這種在對峙現場卸下軍隊的行為已經構成了實質的敵對,於是下令開炮。40毫米炮對著土族陣地打了兩個多小時,發射了900發炮彈。土族武裝發出電文稱希臘軍艦已經在帕福斯登陸,正在對陣地開火,就要堅持不住了。帕福斯港截獲了這段電文後也原樣對尼科西亞發報,其他不變,只把最後一句改為土耳其人已經投降了,尼科西亞的賽普勒斯國民警衛隊總部回電稱會派出空中支援。幾個小時后土族武裝果然打了白旗投降,這也使得土耳其指揮部無法獲取進一步的澄清信息。
上述往來文電都被土耳其人在安卡拉的總部截收,在現場的雙方都在報稱希臘軍隊登陸,且尼科西亞承諾將會提供空中支援,因此可信性很高。此外20日還有一份電文稱發現一個10艘至12艘的船隊正在通過海角,土耳其指揮部據此判斷希臘人有一支護航艦隊就在帕福斯附近,並且此處就是主要的登陸地點,因此S-2E巡邏機首先被派往該處。
土耳其人決心以一次海空聯合打擊消滅掉希臘艦隊,空軍將是主力。因為土耳其軍艦的活動區域是地中海東部和愛琴海,而帕福斯位於賽普勒斯西南,所以空中打擊為主是符合邏輯的。海軍的驅逐艦則在外圍活動,當空軍完成首次打擊後,驅逐艦進入戰場掃蕩殘敵。因為驅逐艦的速度比飛機慢得多,所以在派出偵察機之前驅逐艦就已出發先行趕往戰區。
鑑於土耳其人對希臘海軍的規模和作戰能力非常了解,他們很可能對希臘艦隊的規模有一個先入為主的概念。也就是說土耳其偵察機不是去發現希臘艦隊並報告其規模,而是去找到一支一定規模的希臘艦隊,這對飛行員的判斷肯定產生了影響。當時在賽普勒斯以西的海面上不但有各類民用船隻通過,還有北約擔任封鎖和臨檢任務的軍艦,而當天海面有霧,飛行員無法用肉眼對船隻進行核實。
從轉述的土耳其軍官回憶中可以看出,當時驅逐艦和偵察機之間的通訊相當頻繁。偵察機每個小時會通報雷達判定的希臘艦隊動向,而驅逐艦則在催促偵察機建立目視接觸。可想而知指揮部和偵察機之間也在頻繁聯絡,這些偵察飛行員背負了相當大的壓力,很難說他們最後是不是在牽強附會以滿足海上和後方的要求。
巧合的是21日上午還真有一個希臘小護航隊駛向賽普勒斯,雷西姆農號載著希臘第573步兵營和大約500名賽普勒斯希族「志願者」從羅德島駛來,據說有兩艘護航艦跟隨。這個小艦隊中途被北約軍艦攔截,由於北約軍艦態度非常強硬,最終雷西姆農號編隊向羅德島返航。如果土耳其巡邏機的雷達發現的是這個小艦隊,加上盤問他們的北約軍艦,可能能夠湊出接近預想的護航隊規模。
當日上午三艘土耳其驅逐艦接近的時候,帕福斯港的雷達發現了她們,就向希臘海軍總部發出詢問,而回答是那是我們的船。帕福斯港的電臺也適時向希臘海軍致電,感謝三艘驅逐艦按時來援。一唱一和之下,安卡拉的土耳其指揮部更加堅定了希臘護航隊在附近的判斷。
據說是科卡特佩號上拍攝的照片
這是一次海空聯合行動,土耳其空軍事先定下了一個打擊區並將範圍告知海軍,而土耳其海軍也將這個信息通報了驅逐艦隊,並且要求他們遠離此區域,等待空軍攻擊完畢後再進行掃蕩。如果嚴格照此執行,那麼土耳其空軍可能會撲一個空或者誤炸第三國商船誤炸北約軍艦什麼的,也不會炸到自己人頭上。事發後飛行員們堅稱他們嚴格遵循了攻擊的範圍,而從位置上看驅逐艦根本是深入打擊區內,是什麼讓他們一頭扎進去的呢?
答案還是那艘希臘登陸艦萊斯沃斯號,20日她在帕福斯港鬧出了希臘艦隊登陸的大事後,下午18時離開帕福斯。希臘海軍判斷經過這麼一鬧這艘船已處在嚴密監視之下,其行蹤已無法保密,危險性很大。因此給萊斯沃斯號的命令不是返回希臘,而是一直向南去埃及進港,而三艘土耳其驅逐艦其實是在追蹤萊斯沃斯號的最後一個已知航向。
據古文·埃爾卡亞海軍上將回憶,艦隊或者說至少他本人收到的命令相當含混:空軍有一個打擊區,艦艇應該遠離。但是打擊區在哪裡?驅逐艦又將在何處投入戰鬥?回答是這個您可以自行決定。而巡邏機提供的情報每次都不一樣,有的時候是七八艘護航艦保護著船隊,有的時候又是船隊中並無驅逐艦,後來又有報告說上次通報的船隊只是偶然聚集在一起的商船。
由於能見度不佳,驅逐艦其實也是在用雷達搜索和分辨海上的船隻。按古文·埃爾卡亞的說法,24小時中土耳其驅逐艦都在用雷達跟蹤目標。就這樣,在偵察機和雷達提供的含混信息推動下,土耳其驅逐艦不斷向南前進,深入空軍打擊範圍。最後階段他們確認目標是兩艘船,距離大約是22英裡。這樣的話土耳其的三艘驅逐艦實力佔優,可以通過一次水面戰鬥解決掉對方。
他們最後追蹤的船裡面可能有萊斯沃斯號,也可能沒有,但這已經不重要了。因為此時空軍的機群已到達現場,在飛行員的眼中,下面是五條船,三艘驅逐艦在掩護兩艘貨船,這恰好符合一個護航隊的規模。
科卡特佩號古文·埃爾卡亞海軍上將籤名照片
如此看來一個關鍵的問題是土耳其艦隊有沒有將自己的行動意圖和位置上報,這一點不得而知。也許沒有上報,也許上報後被文牘事物淹沒或者耽誤了,不過聯合作戰指揮部裡的海軍軍官肯定是不知道的。據說當時土耳其指揮部中空海軍作戰部就是樓上樓下的距離,當空軍向海軍確認打擊區裡是否有土耳其船隻時,海軍很自信地表示絕對沒有。
接下來就是打擊機群在疑似希臘艦隊上方就位,這裡還有一種說法。飛行員們在安卡拉的調查法庭上賭咒發誓說當時驅逐艦上飄的是希臘國旗,於是法庭就此傳喚驅逐艦編隊指揮官作證。此人後來對此非常氣憤,因為編隊在希臘海空軍活動範圍內,為了安全起見使用了希臘國旗作為偽裝手段,這本是常用手法,結果被法庭逼著說破了。如果這一說為真,那真叫「假作真來真亦假,聰明反被聰明誤」,不過這個說法的源頭是一名當年的賽普勒斯希臘族「志願者「,可信度要打個折扣。
飛機也確實收到了來自軍艦的土耳其語無線電通訊,但因為事先受到過警告,他們要求艦艇說出約定的戰時通訊密語,而軍艦無言以對。這也難怪,土耳其空軍的作戰部隊分別歸屬第一戰術空軍和第二戰術空軍,海軍艦隊接觸較多的是負責海峽方向的第一戰術空軍,而這一次派出的全是第二戰術空軍的飛機(第一戰術空軍總部在西部的埃斯基謝希爾空軍基地,第二戰術空軍總部在東部的迪亞巴克爾,分別對應東西方向)。這兩個單位各自採用不同的密碼,軍艦確實不知道第二戰術空軍的密語。
即便如此攻擊仍然沒有立刻開始,雙方都在向上匯報並要求指示。驅逐艦隊的指揮艦似乎是費夫齊·恰克馬克元帥號,據說上面有一名下派的高級參謀。按說在為海上行動提供空中支援時,應當把指揮權交給在現場的艦隊指揮官。但土耳其當時的海空聯合作戰水平還比較低,處於嘗試階段,艦隊指揮官沒有掌管全局的權利。他們只能向海空軍各自的指揮系統匯報,然後層層轉報到安卡拉的聯合作戰指揮中心。遠離現場的作戰指揮中心裡又開始了樓上樓下的核對確認過程,海軍還是自信保證絕無土耳其船隻在打擊區內,於是空軍給飛行員下達了非常有力的命令:用你擁有的一切手段毀滅你看到的一切。
當天最先出動的是141中隊的16架F-104G,這個中隊在下午14時50分左右從安卡拉起飛。111中隊的F-100D和112中隊的F-100C以及191中隊的F-104G後續跟進。土耳其飛機攻艦的武器是常規自由落體炸彈和機炮,而土耳其驅逐艦的防空手段是傳統的40毫米和20毫米機關炮,雙方在視距範圍內以二戰風格血拼。其實每波空襲的時間並不長,有的說也就是10來分鐘,但烈度很高。
低空轟炸賽普勒斯裝備的二戰德國炮艇的土耳其F-100
掠海飛行的F-104,抱歉找不到更清晰的圖片,有傳言F-104曾掃射過科卡特佩號的救生艇
在第一波空襲中科卡特佩號的後主炮打落了一架F-104,飛行員跳傘落海後很快被撈起。簡單幾句盤問之後,船員就確定那是一名土耳其飛行員,並立刻上報。但是上級機關對此人的身份非常懷疑,在無線電中提出了各種瑣碎問題反覆盤查,包括要他報出以前同學的名字等等。這架飛機來自191中隊,編號是64-17783,此外111中隊和112中隊各有一架F-100在當天被驅逐艦擊落。
在此期間空襲一直持續,因為同一時間賽普勒斯人也在煽風點火。空襲開始後,帕福斯的觀通站向尼科西亞發報稱:災難,飛機正在轟炸我們的驅逐艦。尼科西亞的回電是:讓他們(指飛機)待命。而這些往來文電又被土耳其情報部門全部截收了。關於希臘人和賽普勒斯人的把戲的傳言有可能都是真的,在事先清楚通訊被監聽的情況下,他們完全可能通過一系列角色扮演進行長時間欺騙。
中間因為飛機返航,空襲出現了一段時間的間隙,受傷的阿達特佩號和費夫齊·恰克馬克元帥號趁機撤退,科卡特佩號因為主機艙中彈無法移動只得留在原地。此時土耳其海空軍指揮系統從上到下已經意識到發生了誤擊事件,因為空軍報戰果和海軍報戰損幾乎是同時,這已經不可能是巧合了。然而此時又出現了一個真正的嚴重失誤,使事態進一步發展最終不可收拾。
可能純粹是出於疏忽,撤退的艦隊沒有上報科卡特佩號還在原地的情況。土耳其海空軍由此推論,第一波空襲中有土耳其軍艦在打擊區內被誤傷,現在艦隊已經全部撤退,那麼還留在打擊區內的一定是希臘船隻,於是第二波打擊如期而至。
於是落單的科卡特佩號又承受了幾十輪打擊,其中出現了很多英勇行為。比如輪機長梅廷·蘇呂什少校就因為在主機艙內試圖挽救軍艦而光榮犧牲,後來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一艘博思普魯斯海峽渡輪。但實際上這艘船已經撐不住了,因為主機被毀全艦停電,船員們沒法在黑暗中靠水桶撲滅內部的大火。
梅廷·蘇呂什號渡輪
科卡特佩號一直掙扎到下午17時,艦長古文·埃爾卡亞下令棄艦,船員有組織地上了救生艇,整個過程還算有序。救生艇最初被聯結在一起,但沒堅持多久就在風浪中散開了。
有一個說法稱科卡特佩號的沉沒時間是21日夜裡22時,持續燃燒的大火最終引爆了彈藥庫,據說海面上傳來了劇烈的亮光和爆炸聲。但這一點也沒有確切的證明,因為當時並沒有船隻在近處觀察。
估計最遲到7月22日,土耳其軍方就應該已經搞清楚了事情的經過。至於後來的勝利宣傳和由此引發的外交風波,除了面子上的問題之外,可能他們當時還抱著一定的希望,就是21日下午的後續攻擊中,除了科卡特佩號之外還打中了幾艘希臘船,當然這個希望最後也破滅了。
好了,這次就是這麼多。其實除了三艘土耳其軍艦在己方飛機打擊下一沉二傷這個事實確鑿無誤之外,其他的細節和分析都是建立在不可靠的傳說基礎上的。但老槍也只能做到這一步了,如果你們有興趣的話,還可以繼續考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