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我是被鸚鵡耽誤的廚子。上一期和大家聊了鸚鵡說話能力排行榜,非洲灰鸚鵡僅排第二名,第一名萬萬想不到之前文章有介紹鸚鵡上手,說話,感興趣的鳥友可以去看看。很多新手鳥友會遇到,訓練鸚鵡上手的時候,咬自己的手指,或者放在家散養時,鸚鵡咬家裡的東西,完全就是拆遷辦大隊長。還有一些鳥友家鸚鵡養了一段時間,鸚鵡羽毛漸漸的減少,甚至出現表皮裸露,光禿禿的十分難看。這三種情況到底什麼樣原因造成的呢?下面讓我告訴大家為什麼會出現這些情況,以及遇到了我們該怎麼治療。
鸚鵡愛亂咬的三種情況
一、愛咬主人手指
當鸚鵡看見主人被咬之後,表現得大叫好痛的反應,鸚鵡以為主人喜歡被咬, 那麼就會反覆啃咬主人。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忍著,被咬了就當什麼沒有發生,因為鸚鵡聽到主人被咬之後發出聲音,鸚鵡會誤以為主人覺得很好玩便將啃咬當作一種遊戲,要讓它停止啃咬的話,最好的方法就是被咬了,也不要有任何反應,視而不見最有效。
鸚鵡有自己的領地意識,有些鸚鵡很可能將主人誤以為是入侵者,從而發動攻擊啃咬主人。這種情況通常在我們打算鳥籠衛生的時候會遇到,我們只要不傷害鸚鵡,慢慢的鸚鵡會改變對人手的恐懼。當鸚鵡不想到籠子外面玩,卻被主人抓出鳥籠時,鸚鵡會啃咬主人的手指,這是因為想告訴主人我不願意的情緒。還有一些鸚鵡害怕人手可能是因為鸚鵡記得以前啃咬時手指,主人便放開手的畫面,在很小的時候就學會咬下手就會離開危險處境的條件反射。這需要我們長期的利用食物誘導,促進感情獲得鸚鵡的信任。
二、鸚鵡咬東西
鸚鵡感到無聊或者發生不如意的事,為了發洩壓力就會開始進行破壞行為。有些時候鸚鵡會把家裡的遙控器、手機殼等、當成你給他的玩具,那麼我們怎麼樣才能讓鸚鵡放出來不亂要東西呢?其實很簡單,只要把不能咬的東西收起,這樣鸚鵡就沒有東西咬了。
鸚鵡咬東西也可能進入繁殖期,叛逆期,鸚鵡在成長過程中會出現兩次叛逆期,鸚鵡處於叛逆期時很容易心浮氣躁,變得具有攻擊性,只能等時間來解決。鸚鵡繁殖期性格會變的暴躁,獨自玩耍不理睬主人,這種情況只要經常盤不斷地促進感情。或者給鸚鵡買一些玩具,我們只需要把玩具拿給鸚鵡,如果鸚鵡表現出啃咬的模樣就立刻把啃咬的玩具給他,一旦它咬了玩具便馬上讚美他,這樣一來他就會記住這個玩具是用來啃咬的,讓鸚鵡發洩自己的無聊等情緒。
三、鸚鵡咬自己
鸚鵡咬自己可能生病了,除了細菌感染之外,其餘都有可能,鸚鵡身體或皮膚感到不適才會導致鸚鵡出現啄羽的行為,缺乏某些營養,日光浴不足,洗澡次數不足,飼養環境不衛生都是造成鸚鵡啄羽的原因,內臟疾病,營養失調,病毒性感染也會引起啄羽。
鸚鵡啄羽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先考慮鸚鵡生病的可能性,先驗病毒卡,看看是不是接觸到野鳥,染上了什麼疾病。如果鸚鵡並沒有患病毒,那麼我就需要考慮鸚鵡是否是無聊(抑鬱症),想打發時間就玩起了自己的羽毛,慢慢的就養成啄羽的行為。有些鸚鵡為了吸引主人的注意,也會出現啄羽的行為。當鸚鵡生活的環境改變了,飲食習慣改變了,鸚鵡也會啄羽的行為。還有一些鸚鵡羽毛沾了糞便,想清理就乾淨慢慢的就演變成拔自己羽毛了。
鸚鵡小知識:大部分鸚鵡啄羽都是因為無聊(抑鬱症),主人不在家才拔自己的毛,之前有位粉絲飼養了一隻灰鸚鵡,從半毛開始養,獨立以後粉絲出國出差,鸚鵡交個家裡的保姆,沒幾天鸚鵡就開始啄自己的羽毛了,這種情況飲食環境都沒有改變,只歐飼主改變了很容易找到問題的原因,像這種我們準備可以讓他動動腦袋的玩具或是可以啃咬的玩具,這樣主人不在家鸚鵡也就不會無聊了。鸚鵡一旦開始啄羽一定要先驗卡,然後想想最近鸚鵡接觸了什麼,和日常飼養有什麼不同,鸚鵡不會平白無故就啄羽的。
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點讚,我是被鸚鵡耽誤的廚子,每天更新鸚鵡小知識,有問題隨時找我,必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聲明:本文由被鸚鵡耽誤的廚子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