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感情的生命是能分辨好壞的,就連單純的小貓咪,也喜歡親近善良的人。
大多數流浪貓之所以會見人就跑,其實並非是它們天生警惕,而是因為它們所處的環境不是那麼友善,才下意識想要逃跑。
殊不知再警惕的流浪貓也能在有心人的幫助下漸漸敞開心扉,因為它們想要不愁吃住的生活,誰都不喜歡活在流浪中。
當一隻邋遢的流浪貓待在您家門外時,您是將它趕走還是任其住下去?答案沒有對錯,選擇不同而已。
冬日的大街上往往缺少一絲活力,來往的行人腳步加快,覓食的流浪貓畏縮前行。
而在一處大門前,4隻小貓安靜地睡覺,一位貓媽媽神色慵懶地看著靠近的陌生人。
「它住在這兒好幾周,既不進屋也不離去」,這是一隻聰明的流浪貓,大膽將小貓留在別人家門外,不怕路過之人好奇觀看,不在意房主每天進進出出。
一個不算破舊的抽屜,一條還算暖和的毛毯,一張略微遮雨的紙殼,這就是流浪貓一家的貓窩,看起來雖然寒酸,但這是貓媽媽從房主那兒得到的第一份暖意。
流浪固然殘酷,可流浪貓並非天生就能懂得如何生存。能在流浪中不餓肚子的貓咪,一般都與人有著些許交際。
狸花貓媽媽是主動來到房主家門外的,當時快要分娩的它,已經來不及尋找隱蔽之地,只好蜷縮在門外角落裡,發出難受的叫聲。
房主是一位阿姨,她沒有將狸花貓媽媽趕走,而是打開大門,想將其帶回家裡。
只是貓媽媽不肯進屋,既不答應阿姨的呼喚,也沒打算離去——換來的是阿姨拿出一個抽屜,臨時充當它的「產房」。
那一晚,貓媽媽在門外產下4隻小貓,精疲力竭的它,吃到了阿姨遞出的食物。
那一刻,懷中4隻小貓在吃奶,不再喵叫的貓媽媽,決定就此住在阿姨家門外。
這是多麼暖心又新奇的一幕,一隻邋遢的流浪貓在阿姨家門外分娩,然而竟一直住在那裡,難道是阿姨的善意留住了它,還是它本就無路可去?
乖巧的貓媽媽不拒絕阿姨的撫摸,雖然它一直沒想進屋,但因為阿姨天天都在餵食,它也就安心地住在門外。
起初阿姨還擔心貓媽媽餓著肚子,每天上班前都要為其準備一大碗貓糧。結果愛貓的路人還挺多,每次她下班回家時,發現門外都會擺著好多個裝有貓糧的盒子。
貓媽媽一家真的挺幸福,面前有吃不完的食物,身後有愛護它們的阿姨,只要跨過那道門檻,它們就不再是流浪貓。
小貓們在這樣「裸露」的環境裡長大,不僅不害怕陌生人,有時還會爬出貓窩跟人親近……呃,每到這時候,貓媽媽都會把小貓叼回窩裡。
可別以為貓媽媽一家沒人保護,為了不讓小貓們受到流浪狗的攻擊,阿姨專門在門外弄了一個小圍欄,並託隔壁鄰居幫忙照看。
有趣的是,許多人都知道阿姨家門外的貓媽媽一家,特別是那條街上的居民,沒事兒就來「打卡」,並紛紛爭取撫養4隻小貓的機會。
這樣一來,看似還在流浪的貓媽媽一家,因為得到太多人的關注,竟早早地「脫離」流浪,這可比大多數流浪貓幸福多了。
貓媽媽當然是被阿姨「內定」了,彼此挺有緣的,若是任由它離去的話,阿姨可不願意。
其實這一切既是貓媽媽的大膽主動換來的,也是阿姨的善意幫忙在維護,正因為阿姨在抽屜里舖上毛毯,才讓貓媽媽敢於在門外角落裡分娩。
咱真的很羨慕,貓媽媽一家和阿姨的相處畫面很和諧,沒有誰強迫,也沒有誰做作,只是單純地想要結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