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何洪帥 通訊員 萬爽
近段時間,天氣經常處於降雨狀態,孩子們看到美麗的雨景,紛紛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想和「雨滴」來個親密接觸。在外部環境滿足的情況下,6月22日,鄭州市惠濟區實驗幼兒園圍繞「雨滴」開展班級水遊戲課程,希望孩子能近距離地親近大自然,通過感知雨天生命萬物的生長更加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
在濛濛細雨中,鄭州市惠濟區實驗幼兒園的老師們帶著孩子,穿上雨衣,走向室外,第一個目標是尋找蚯蚓、蝸牛的蹤跡。在雨中,孩子們邊觀察,邊說:「下雨天好像蝸牛比蚯蚓多,因為蚯蚓比較怕水,蝸牛不怕水。」,「蝸牛背上有房子,下雨時可以躲在房子裡,蚯蚓就沒有房子,沒有躲避的地方。」
在孩子們觀察後,老師給孩子們講解說:「蝸牛喜歡在潮溼的環境中活動,蝸牛身體對空氣溼度十分敏感,空氣溼潤可以影響蝸牛皮膚和肌肉的伸展,如果在乾燥的天氣中出來,身體裡的水分就會迅速減少,就會有死亡的危險。」
不僅是觀察蝸牛和蚯蚓,孩子們使用瓶蓋在雨中進行實驗,並結合班級內講解過的《黃河上的交通工具》課程,大家一起探討玩瓶蓋沉與浮。
在探討了水的浮力後,孩子們也親身走到水中,感受水流的力量。
在活動過程中,還有一些小女孩,試著從葉子上收集雨水,更加深入的感受雨水的奇妙。
在活動結束回到教室後,老師為孩子們準備了熱熱的薑湯,預防孩子感冒。孩子們開心地說道:「回到家後我一定要和爸爸媽媽討論雨是怎麼形成的,我們要學會保護我們的水資源,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
教育部頒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經常帶領幼兒接觸大自然,激發其好奇心與探究欲望」。活動後,幼兒園相關負責人表示,惠濟區實驗幼兒園會繼續在日常生活中踐行園所生命教育理念,以自然為教材,以生活為課程,鼓勵幼兒利用已有經驗大膽探索、自由交流、用心記錄、共同成長,為培養出知禮懂禮、好奇探究、勇敢自信、陽光健康的幼兒而不懈努力,促進幼兒生命之花精彩綻放!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程永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