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真叫盧俊團隊 真叫盧俊
房地產發展到現在其實也20多年了,各家龍頭企業每年都在做著大量的研發和投入,規劃好的生活空間大概是怎麼樣的
伴隨著房價上漲,所有區域幾乎都進入精細化研究的狀態
任何一個狹小的空間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廚房位置
廚房空間經過幾個周期的變化,第一輪是家務動線的調整,規劃出U型廚房,L型廚房的模式,利用轉角把所有動線高效利用
後面開始伴隨著各種家居品牌的崛起,豎向的收納空間開始做到極致,不到10平米的區域可以承載的起家庭20%的收納
而最近幾年,開始在廚房內部進行品牌升級,從三件套到四件套到五件套,冰箱從單開門到雙開門到兩個冰箱,整體裸露到完全內嵌……
各種變化都是大家看得到的
包括通過廚房和立面的結合,經常還能看到一些意外的凹槽窗的設置,整體的廚房空間變化是非常豐富的,也算是對得起整個賽道的崛起
但是整個裝修投入,和廚房整體投入差不多成本的衛生間,也就是廁所,如今卻處於被所有房企半放棄的狀態
分享一句好聽的歌詞:送你三月的風 六月的雨 九月的風景,讓我餘生都有關於你
先別著急著反駁,聽我慢慢說
衛生間存在著三個特徵將它和空間的其他區域區隔開來,第一溼,第二臭,這兩個大家都明白,第三個就是高頻
他和廚房最大的不同是,廚房大概率只會有一個人參與,互相之間不會有幹擾,但是對於廁所而言,不僅全家每個人都會使用,而且在早高峰的時候還會出現嚴重的搶廁所的情況
所以面對這樣的空間,幾乎沒有太多的調整空間,所有項目的做法就是儘可能給衛生間開窗,加通風設備讓區域內保持乾燥保持通風,面對搶廁所的情況,大概率也是通過一個衛生間變成兩個衛生間三個衛生間這種疊加的方式來解決
關於整個衛生間區域,最大一輪創新應該是2010年前後一次研發,這一次研發的初始點也是基於對日本戶型研究的一次試驗
就是三分離設計
大概這樣的布局
什麼意思,就是把淋浴、臺盆以及馬桶這三個區域規劃為三個獨立區域,一個區域劃分為三個區域,一來利用率開始提升,二來互相之間不會串味,看上去挺好的解決了衛生間的問題
更誇張的還有類似的四分離設置,將洗衣房的功能放在衛生間內
但是大家想一下,為什麼市面上看到的不太多呢,不論是三分離還是四分離
其實存在兩個問題,第一因為分成三個區域他就需要更多的獨立開窗,這件事在立面層面是否能夠實現,第二因為相對獨立,也就意味著三分離天然的面積就比集成式的一個衛生間要更大
這就陷入了典型的「有錢人看不上,沒錢人用不起」的吊軌邏輯
緊湊型戶型如果你做了三分離面積就超過競品,大戶型沒有必要做三分離直接兩個衛生間就好了
所以至此三分離衛生間在行業內變得越來越少了
而偶爾看到的乾濕分離的衛生間,背後大多數是為了給側邊臥室開門而不直接衝著衛生間找的營銷話術罷了
所以到目前為止,對於衛生間空間的研發進入停滯階段
我們大概率看到的衛生間都是這樣的,如果他是一個長方形的空間
排布就大概是這樣的
如果是相對方正的區域,可能整體的三件套就是這樣擺放的,大概如此
所以當空間布局陷入常規化模式之後,大量的商品房對於廁所的標準開始進入潔具品牌的戰爭
我們經常看到樓書裡會給裝修品牌做描述,很多都會有關於一些品牌多少多少年的歷史以及曾經用在哪些高端社區裡的成功案例
大家仔細回憶下一定會有這樣的記憶
潛意識裡客戶也好,開發商也好都把自己在衛生間用了什麼品牌的潔具當成對待衛生間的重視程度
但是這裡面就沒有吊軌的地方麼
最有趣的地方就在於所有的人都會對品牌有敏感度,唯獨在潔具品牌沒有
什麼意思,舉個例子,你買一臺某品牌的電視,一千塊的和五萬塊的它一樣提供啊,難道強調一下我家電視就是一個很貴的電視?
正是因為日常走進生活的都是比較基礎的,所以人們也不會認為它是所謂的高端品牌,但其實很多品牌其實有很多的產品線,只是沒有被人們所熟悉
潔具品牌一樣如此,大概率的品牌都提供高中低各種,但是正是購房者對產品的熟悉度不強,所以常規的做法就是一個潔具品牌用打高賣低的做法
這是事實麼
這不僅是事實,甚至還有點殘酷
我最近看到一個有趣的例子,一個潮汕70後,研發了一個馬桶,去找品牌廠家合作,沒一個人鳥他,一怒之下他選擇自己進入天貓,自己研發自己生產。價格比普通馬桶大概貴10%,但是一瞬間就賣掉了約10萬臺。
靠什麼,靠的就是一個有趣的外形,蛋殼馬桶
其實,矛盾點就在這裡,品牌廠家認為對於馬桶沒有解決具體問題,功能上沒有顯著提升所以沒有合作
但是對於購買者來說,他們喜歡這個馬桶就是覺得和其他所有的馬桶不一樣
這是一個很小的案例,但是側面說明了兩個分化,所有的潔具供應商都在想著功能性的時候,客戶正在對衛生間提出更多好看的需求
這也是很多人沒有想過的角度,所有的開發商也好,供應商也好,對於衛生間的態度是,我如何更大,我如何洗澡舒服,如何體面,但是唯獨沒有想過一個關鍵詞:好看,甚至好玩
而這一點恰恰成為如今主流客群的最強訴求
這樣的訴求下,總有產品會突圍而出
我前兩天出差,在虹橋機場看到這樣的畫面
第一次看到馬桶是有「聲光」模式的,還有五種模式能切換,這個點真的很酷,想像一下在衛生間857的畫面?
凡事不需要你動手,自動感應開關蓋、自動衝水
更誇張的是:你有沒有想過坐在馬桶上也可以聽歌?通過語音指令就能行?我承認我搞不懂馬桶了
寫到這裡,大家有沒有想到諾基亞的品牌,曾經是手機賽道裡的第一大品牌,打電話信號最好,非常耐摔,而且可以用很久不會壞
這樣的定位放在手機這個行業裡很久了,同樣放在馬桶潔具領域也很久了,當蘋果沒有出現之前,所有人都覺得這些基礎功能就夠了,
直到蘋果手機不斷地刷新我們的認知後,人們才知道用來打電話的手機原來還可以更好
細看很多高品質衛生間,很多產品都開始可以做的又好看又好玩,不僅能夠體現審美,同時也能讓使用者真正享受其中
各位有沒有想過,未來的衛浴空間,包括花灑、龍頭、臺盆、鏡櫃、浴缸會是什麼樣的
其實現在很多衛浴空間的設計,已經非常有創意,甚至腦洞大開,
比如浴缸,竟然還能做成這樣吊床式的,你是不是在想:要是這玩意能晃就好了
同樣是給人洗澡的,波蘭設計師還做了這麼一款新月形的,浴缸和花灑一體化設計,淋浴泡澡樣樣行
用光影效果呈現出來的波光粼粼的洗手盆,像是漂浮在洗手臺上一樣
更誇張的來了:可旋轉式洗手臺,除了能變換造型,還兼具了大量的收納功能
鸚鵡螺旋式洗手盤,
美國頂級網紅金卡戴珊,她1500平價值3個億的豪宅裡,最具有設計感的地方,大家知道在哪裡嗎
她的家,因為一個洗手盆,上了熱搜
誰又能想到,3億豪宅裡的洗手盆,它...竟然是平的??
有多平,簡直看不到一點凹槽,那水流向哪裡?
洗手盆看起來是平的,其實是有坡度的,只不過經過非常巧妙的設計,肉眼完全看不出來,
這樣的設計,好看又好玩的背後是什麼,各位是否搞懂了
我堅信未來衛浴領域都會脫離簡單的品牌堆砌這件事,從而往更加好玩、好看的角度去發展,真正從使用者的需求出發
我們回過頭來看蛋形馬桶,它能成功,其實不難理解
一個豪宅應該交付怎樣的衛生間,給到用戶
我們看到的是更多開發商願意在衛浴空間,開始大量地投入
看不懂的馬桶、花灑、龍頭、浴缸、臺盆...到更加看不懂的,更加有趣的衛生間,離我們的生活其實已經不遠了
未來地產行業進入下半場時代
一個佔據了核心地段的豪宅,它怎麼更加好住,其實就在房子,這個四方空間裡,每一處空間的一點創新,和體驗感的堆積
那麼,一定少不了在我們個人生活,扮演著如此重要角色的:衛浴空間
好馬配好鞍,相信未來隨著衛浴產品的不斷迭代,地產賽道進入全面的改善周期,我們將會在更多好房子裡,看到更多個性化,智能化,又有美感的衛浴產品
那時候我們的衛生間,它又會長成什麼樣
以上為正文,來自喬不絲
原標題:《我最近有點搞不懂馬桶》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