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眼科這事沒完,不妨先看看希瑪眼科

2021-01-08 手機鳳凰網

愛爾眼科(300015.SZ)周末因為抗疫英雄的醫療事故,時隔8年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8年前因為臺灣醫生"封刀門"事件,愛爾作為A股眼科第一股,深受影響。但那時愛爾正方年少,成長潛力無限,而且主因並不是公司本身出事故,所以一年後愛爾即走出陰影,開始了資本市場長牛的故事。附上一副愛爾眼科的月線圖,如下。

反觀本次,則是愛爾手術可能出了問題,目前雖然沒有定論,但因為病人身份特殊,影響力較大。目前輿論還在發酵,一邊是不少民眾喊打喊殺,騙子愛爾,莆田系"愛爾",坑財害命必須退市等等。另一邊則是部分人認為艾芬醫生作為三甲醫院高年資主任,也要到愛爾就醫,反而是對愛爾的認可。

而周一愛爾的回應則可謂是強硬,愛爾聲稱本次病人手術很成功,病人本身是視網膜脫落高危人群,手術5個月後脫落和手術並無直接關係。該則聲明無疑算是給市場打了一針鎮定劑,作為創業板股票,愛爾眼科周一其實跌幅不算很大,單日成交量高達111億。說明很多投資者基於風險,是賣出的,但是也有另一部分投資者,是承接劇情反轉的。到底會不會反轉,筆者認為這就屬於屁股決定腦袋的事了。

孰是孰非,各有爭論。背後的因素可能還需要等待後續發展來揭曉,而作為一個理性的投資者,面對事故風險以及愛爾高達176倍PETTM,筆者認為短期迴避可能是比較好的選擇。但是同時,民營眼科醫院這個賽道,看看愛爾10年50倍的漲幅(後復權計算)的漲幅,就足夠讓人眼饞的。

事有湊巧,就在愛爾爆發醫療事故後的周一,筆者應邀參加了港股希瑪眼科(03309.HK)的投資者交流會。交流會之後,其實對這公司印象還不錯。首先是認為董事長林順潮為人很實誠,是一個實幹家,交流會之前還在手術臺上,我們等了十來分鐘才急匆匆過來,隨即進入一場充滿激情地公司發展分享,語速較快,非常喜歡分享,給人一種有什麼說什麼的感覺。

其次認為該公司的戰略還是比較清晰的,大灣區、長三角精品店發展戰略,不會很急於擴張和收購,但內修外延只要合適都會考慮,屬於中庸穩健型的經營策略,想必這也和董事長林順潮本人從醫有關。

另外一個最大的吸引力還是賽道優質,民營眼科醫院這個賽道,理應有多品牌共舞,而不是一家獨大,林順潮教授屬於行業內頂級專業人才,本身具有行業經驗優勢。公司目前也在擴張,短期可能最大的問題是新開醫院遇上疫情,經營有波動,而公司的擴張方式以體內培養為主,這就造成公司業績波動較大。看上去不穩,實則發展好了反而比體外培養更讓人放心。

民營眼科確實是個好賽道

從愛爾這次事件來說,愛爾這事雖然負面影響較大,網上很多民眾也憤憤不平,但從投資的角度,民營眼科確實是非常優秀的賽道。由於我國人口基數體量龐大,並且呈現老年化趨勢,老年白內障是高發眼科病,目前我國有4.4億白內障患者。而我國重視文化教育,青少年學業壓力較大,全國目前有6億左右近視或遠視患者。除此之外,乾眼症也是高發眼科病,目前全國有約1億左右患者。

根據CIC數據,2010-2019年期間,中國眼科服務市場的年均增長率為20%,到2019年底市場規模達1070億元。屈光手術、白內障手術、驗光服務和眼病分別佔眼科服務市場的16%、20%、21%和26%。

而這其中,公立醫院佔主導地位,截止2018數據,公立醫院達882億元的市場規模,2013-2018年市場規模複合增速達13.66%;但是民營醫院增速更快,從2013年的80億元的市場規模上漲至2018年的201億元,複合增速為20.23%。這說明整個眼科醫療市場增速很快,而民營醫院則加速發展。

之所以近些年民營眼科醫院發展較快,是因為伴隨著我國民眾生活方式和收入水平的提高,眼科醫療服務的需求旺盛,關注度也持續提升。而眼科和口腔科科室在公立醫院是邊緣科室,資源投入難以向眼科傾斜,眼科醫生收入在各科室排名倒數。眼科在公立醫院的邊緣化為民營眼科醫院的發展帶來了機會,特別是消費屬性較強的屈光、視光業務。

雖然民營眼科醫院發展較快,但是從診斷頻次來看,還是遠低於公立醫院,未來診斷次數有較大的上升空間。

公立醫院由於診斷人次非常多,體驗感其實比較差,而且由於眼科在公立醫院的逐步邊緣化,重要的手術可能很多公立醫院不一定能完全覆蓋。而隨著民營眼科醫院的快速發展,民營眼科醫院的良好服務體驗,以及高精尖儀器的配置,像希瑪眼科這種眼科神醫坐鎮,並且注重醫療效果的,可能就會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從目前民營眼科醫院格局來看,愛爾不愧為行業一哥,截至2020年11月,眼科醫院及視光中心數量合計達600餘家,其中中國內地500 餘家、中國香港7 家、美國1家、歐洲80餘家、以及東南亞12家。中國內地的年門診量超1000萬人次。

國內眼科連鎖機構除了愛爾眼科呈現全國布局,遍地開花,其餘的機構均呈現區域化特徵。如何氏眼科門店集中在遼寧省,朝聚眼科門店集中在內蒙,華夏眼科集中於福建周邊,愛瑞陽光集中於川渝地區。可以看出,希瑪眼科在行業佔有率還是比較低的,區域上則有較大優勢,目前主要集中在大灣區,其中香港是根據地,內地深圳排名第一,未來有可能會向準一線及二線城市發展。

曾經的認購王,馬化騰是基石投資者

希瑪眼科於2018年1月上市,當時IPO公開發售獲得至少1557倍超額認購,成為11年來香港股市市值5000萬美元及以上新股中最受散戶歡迎的新股,問鼎"超購王"。

不僅如此,希瑪眼科IPO也吸引了重量級的基石投資者。其中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赫然在列,馬化騰全資公司Advance Data Services Limited認購該公司2151.6萬股,佔發行股份初始數目的10.9%。另外還包括富華國際集團主席陳麗華之子趙勇和思捷環球創辦人刑李㷧。趙勇是西遊記"唐僧的扮演者遲重瑞繼子,而恩捷環球創辦人刑李㷧也是大明星林青霞的丈夫。

據希瑪眼科董事長林順潮表示,引入基石投資者都希望有協同效應。希瑪眼科目標是與騰訊展開線上線下合作,此外基石投資者之一的富華國際集團在北京擁有眾多業務,而希瑪上市同年同月,北京眼科醫院開業。

精品擴張不疾而速,實幹穩紮顯底氣

希瑪眼科如今注重內地發展潛力,採用精品醫院+診所模式擴張。擴張前經過嚴格考察和評估,選擇重點區域紮根,建立精品醫院,穩健經營同時在當地逐步布局精品診所。這種發展模式風險可控,穩紮穩打,但同時又不失速度,可謂不疾而速。剛上市時,希瑪眼科只有2個眼科醫院,上市同月北京希瑪眼科醫院開業,目前2021年初則已增加至9家,分布在香港、深圳、上海、北京、昆明、珠海地區,同時即將開業的還有惠州、廣州醫院。可以看出主要布局的是一線城市及其都市圈。

而大灣區則可能是重中之重,據本次交流會透露,希瑪眼科目標希望在2~3年內在深圳成立7家希瑪眼科醫院。2019年12月,希瑪眼科得到深圳市政府在坪山批地,建設高端眼科醫院和希瑪大灣區總部,土地面積4958平米,總樓面面積超過23000平方米。坪山大灣區總部醫院建設完成後,公司的品牌力和影響力想必會更上一個臺階。

此外,公司也將採用體外培養模式進行擴張,體外培養期希瑪佔少數股權,培養成熟後,具備認股權,這種模式優點是降低公司的首期資金投入,避免公司長期的財務壓力。可以看到,由於近年連續擴張,營收取得高增長,但公司的淨利潤並不好看。營收方面,公司自2015年底的1.99億港元增長至2019年末的5.76億港元,複合增長近30%。但淨利潤則波動較大,2015年公司股東應佔淨利潤為3835萬港元,而2019年股東應佔淨利潤為4143萬港元,幾乎沒有增長。

究其緣由,因為醫院培養成熟需要時間,短則2~3年,長則4~5年。在培養過程中,開支是硬性的,收入是緩慢增長的。公司的營運開支從2015年的1.19億港元增長至2019年的3.85億港元,除此之外,新醫院或診所推廣需要銷售費用,公司的銷售費用自2015年的469萬增長至2019年的4630萬,費用增長10倍。另外還有經營特殊項目費用以及融資費用等都增長很大。

體內培養優勢是股權集中,培養好了利潤增加會很明顯,但劣勢是培養過程中會拖累公司利潤,給市場增加不確定性。目前來說公司已計劃與體外基金合作,體內和體外同時進行,內外兼修,預計公司未來財務會逐步穩定,並且可能複製愛爾的異地擴張模式。

愛爾如果有風險,希瑪現在是好時機嗎?

目前來說,由於北京醫院還沒有完全成熟,便遇上疫情影響,拖累公司業績,同時上海、昆明地區也需要沉澱。根據交流會上林教授答投資者問說的,未來業績不確定性依舊較大(此處認為實誠),如果未來排除疫情影響,北京進展還是不錯的,即將貢獻利潤。

目前按市銷率和愛爾對比可能比較公平,截止2020年6月底,過去四個季度愛爾營收94億元,目前愛爾市值約2955億元,PS為31倍。同期希瑪眼科營收為5.73億港元,對應67億港元,PS為11.7倍。

估值上看,希瑪眼科有一定優勢,希瑪目前的問題在於近兩年擴張的醫院未來盈利性潛力,若發展的好,增速可能不遜色於愛爾,並且估值上比愛爾更有優勢。在愛爾出事故後,如此高估的背景下,希瑪眼科顯然更具有吸引力。當然,由於筆者接觸希瑪眼科也並不算深,只是看好民營眼科醫院這個賽道,而希瑪眼科在本次調研過後,覺得從管理人上來說,是一個做實業的心態,於是有了這樣的一個初步了解。希瑪眼科會被筆者列入觀察標的,進一步觀察。來源 騰訊新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愛爾眼科到底有沒有坑艾芬醫生?
    艾芬醫生和市值3000億元的眼科龍頭醫院的正面交鋒,引起了諸多討論。「年頭僥倖躲過了病毒的侵犯,卻在46歲生日的第二天沒能躲過視網膜的脫落,右眼近乎失明。」寫下這段話的艾芬醫生,是武漢市中心醫院的急診科主任。
  • BOSS論健|希瑪眼科執行總裁李肖婷:醫療出身的人對未來沒那麼著急
    經過7年多的國際化精準醫療實踐,希瑪眼科已經成為深港醫療融合發展的成功範例。李肖婷稱,目前希瑪眼科在中國內地進行擴張,主要通過自建、收購和合伙人模式。所謂合伙人模式,主要針對已有骨幹管理人員的醫院或已建好的民營眼科醫院,上市公司先不全資控股,只收小比例的股權,然後幫助這些醫院發展起來。等醫院成熟,盈利較好了,再併入上市公司體系。
  • 愛爾眼科(300015):高瓴資本的愛股,10年股價飈35倍
    這或許也是高瓴能夠長年跑出超額收益的秘訣吧!下面,我們來看看愛爾眼科的那點事。一、愛爾眼科知幾何?2003年,陳邦創立了愛爾眼科。後於2009年創業板上市,成為公司業務發展的重要轉折點。我們先看一組數據: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目前我國近視患者達6億,青少年近視率已經高居世界第一,其中中國初高中生和大學生的近視率均已超過70%。2015年,眼科行業的市場總營收為706億元,2009-2015年的複合增長率為17.6%,其中眼科醫院的複合增長率為23.2%,綜合醫院的複合增長率為16.6%。
  • 急診科主任與「眼科茅臺」醫療糾紛的背後 折射的是愛爾眼科瘋狂...
    她表示,「年頭僥倖躲過了病毒的侵犯,卻在46歲生日的第二天沒能躲過視網膜的脫落,右眼近乎失明。」據了解,她於2020年5月26日在武漢愛爾眼科醫院進行了右眼白內障手術。約5個月後,即10月23日出現右眼視力下降的情況,10月24日至醫院檢查發現右眼視網膜脫離。天眼查APP顯示,武漢愛爾眼科醫院是上市公司愛爾眼科旗下的全資子公司之一。
  • [公告]愛爾眼科:深圳愛爾眼科醫院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公告]愛爾眼科:深圳愛爾眼科醫院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時間:2012年07月25日 17:12:27&nbsp中財網 愛爾眼科醫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二、管理風險及對策 三、市場風險及對策 第七節 報告結論 第一節 項目概況 一、項目簡介 愛爾眼科擬與深圳鑫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建設深圳愛爾眼科醫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愛爾」)。
  • 愛爾眼科:2017年年度報告
    ,本公司全資子公司合肥愛爾指合肥愛爾眼科醫院有限公司,本公司控股子公司邵陽愛爾指邵陽愛爾眼科醫院有限公司,本公司全資子公司襄陽愛爾指襄陽愛爾眼科醫院有限公司,本公司全資子公司太原愛爾指太原愛爾眼科醫院有限公司,本公司控股子公司濟南愛爾指濟南愛爾眼科醫院有限公司,本公司控股子公司長春愛爾指長春愛爾眼科醫院有限公司,本公司全資子公司嶽陽愛爾指嶽陽愛爾眼科醫院有限公司,本公司全資子公司南昌愛爾指南昌愛爾眼科醫院有限公司
  • 北京希瑪眼科醫院做視網膜脫離手術費用
    北京希瑪眼科醫院治療視網膜脫落主要採用雷射治療、眼內注射空氣填充術、視網膜冷凍手術,鞏膜扣壓術以及結合多種方法的聯合手術。那麼治療視網膜脫落需要多少錢呢? 北京希瑪眼科表示,視網膜脫離的治療效果主要取決於治療時機和治療方法。如果病情拖延太長,視網膜的組織結構破壞後是無法恢復的,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另一方面在於治療方法,針對患者視覺細胞情況、裂孔部位等具體的病情採用相對應的治療方法。
  • 近視矯正 就選鄭州愛爾眼科醫院
    如果僅僅因為視力問題與自己的前途夢失之交臂,這對很多有志青年來說是一件遺憾終身的事情。如今,近視雷射手術已經成為報考軍校、參軍,以及報考公務員等公職單位的「敲門磚」。  別讓近視阻擋你的未來  鄭州愛爾眼科飛秒雷射矯正近視  目前世界上飛秒雷射手術已經相當成熟,鄭州愛爾眼科醫院屈光中心遊昌濤主任表示,鄭州愛爾眼科精細化術前檢查21項,全方位對近視的朋友進行眼部檢查,根據檢查結果決定能否進行近視手術,適合近視手術的朋友可選擇合適的手術方式。
  • 愛爾眼科醫院怎麼回事?各地監管部門頻頻通報
    眼睛的重要性不用說大家都能感受到,隨著眾多眼科醫院的出現,讓很多患者在就醫過程中很難選擇。  號稱中國大規模、高品質、覆蓋廣的眼科醫院集團,愛爾眼科醫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300015.SZ以下簡稱愛爾眼科)卻事故頻發,不斷有媒體曝出相關問題手術。
  • 以匠心精神 塑清晰視界 長沙愛爾眼科醫院馬代金主任
    一雙清晰明亮的眼睛,對芸芸眾生來說,是一生中最珍貴的所在,對長沙愛爾眼科醫院屈光手術專科馬代金主任來說,也是他二十餘年深耕眼科的追求所在。從2003年加入長沙愛爾眼科醫院,十六載春華秋實,他不僅見證了愛爾眼科由一株幼苗成長為參天大樹,也見證了屈光手術發展得更新迭代。
  • 中國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屈光手術專業委員會成立 愛爾眼科教授任...
    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博士生導師、現行國家衛生部發布的《準分子雷射角膜屈光手術質量控制》行業標準的牽頭起草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愛爾眼科屈光手術學組帶頭人、廣東省區總院長王錚教授當選為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 ...愛爾眼科赴武漢調查艾芬「視網膜脫落」一事 艾芬:調查3分鐘後...
    封面新聞記者 沈軼「年頭僥倖躲過了病毒的侵犯,卻在46歲生日的第二天沒能躲過視網膜的脫落。」2020年12月31日,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通過社交平臺質疑愛爾眼科醫院,她稱自己在這裡接受治療後,右眼近乎失明。12月31日,愛爾眼科針對艾芬的質疑作出回應稱,術前檢查、手術和術後複查等各環節均符合醫療規範。
  • 愛爾眼科陷醫療糾紛,民營醫院過度醫療又迎信任危機
    野蠻生長的「民營醫療第一股」說到愛爾眼科,素有「民營醫療機構第一股」的稱號,自2009年登陸科創板以來,目前已有超過2800億元的市值,這背後是快速擴張的規模與營收的高速增長。財報顯示,2019年愛爾眼科實現了99.9億元營收,2020年前三季度愛爾眼科營業收入達85.65億元,同比增長10.78%。
  • 山西省湖南商會&太原愛爾眼科醫院「結親」啦
    為更好的服務會員企業,進一步實現」資源共享、共謀發展「的目標,4月21日,山西省湖南商會(中國晉商俱樂部聯合發起機構)與常務副會長企業—太原愛爾眼科醫院籤署親情協議,太原愛爾眼科醫院成為山西省湖南商會眼健康定點醫療機構。
  • 「能來愛爾眼科學習,我真的很幸運!」秘魯醫生在華接受愛爾-ICO...
    來源:時刻頭條作者:熊力穎6月6日,中國醫師協會眼科分會副會長、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院長、愛爾眼科醫院集團總院長唐仕波教授(前左一)帶教Moya醫生(後左一)坐診,為其講解門診病例。"能來愛爾眼科學習,我真的很幸運!"
  • 太原愛爾眼科醫院白內障日間手術給患者帶來便捷
    「真沒想到白內障手術能做得這麼快,效果還這麼好!以前親戚得了白內障手術住院,從等床位到出院回家,用了半個多月……」60歲的太原市民楊女士在太原愛爾眼科醫院白內障日間手術中心術後複查時感慨道,她從入院、手術到出院僅用了1天時間。
  • 起底醫療風波中的愛爾眼科:兩個湖南人的「莆田式」發家史
    不過,在2021年1月3日下午1點,艾芬繼續在個人微博上貼出了她在武漢市中心醫院所做的兩項眼科檢查單,以此證明當時她的眼部情況,需要在術前做全面檢查。但她表示,愛爾眼科並沒這麼做,導致目前自己右眼幾乎失明的現狀。愛爾眼科到底是家什麼醫院?我們試圖從這一家「巨無霸」型的專科醫院壯大過程中尋找答案。
  • 中國抗疫經驗雲共享,愛爾眼科助力海外醫院有序復工
    5月12日,愛爾眼科集團總部與歐洲分部高層溝通會召開,防疫復工成為會議重點。針對防疫措施、就診流程、注意事項等細節,愛爾眼科董事長陳邦向歐洲分部進行了詳細詢問。據了解,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愛爾眼科海外各地診所正在有序復工,守護患者眼健康。
  • 希瑪眼科中醫護理和角膜手術學術成果,精彩亮相第25次全國眼科學術...
    智慧碰撞,百家爭鳴,會議集中在眼科臨床診療新技術、新的防治措施以及科研、教學等方面的新進展,並結合今年情況特別推出「眼科抗疫專題交流單元」。會議採取線上線下結合方式,包含論文交流、辯論賽、跨學科的討論會、疑難病討論、現場手術直播、wet lab 等多種交流形式。近年來,希瑪眼科集團醫院一直致力於科研、學術的發展,聚焦前沿。
  • 抗疫醫生艾芬「右眼近乎失明」,愛爾眼科市值縮水274億
    「真的非常後悔,如果再有一次機會,我絕對不會踏進愛爾(眼科)。」武漢抗疫醫生、 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醫生告訴健康時報記者,她希望愛爾眼科自查整個診療過程中所有不規範的行為,並原原本本地承認錯誤、公之於眾。 在此之前,艾芬醫生發文稱自己在愛爾眼科進行了白內障手術後,視網膜脫落,右眼近乎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