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灌木叢中的金剛藤,不光果實能食,根莖的藥用價值也不少
金剛藤,在我國不同的地區,又有菝葜、鐵刺苓、馬加勒、紅燈果等等不同的稱謂。
它屬於是百合科,多年生的攀援灌木,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南,海拔1600米左右的地區。
因其葉子寬大而肥厚,藤條光滑堅硬,帶有小刺,砍伐起來比較困難,所以得名「金剛藤」。
它喜歡溫暖、乾燥的氣候,耐旱,適應性極強,常依附纏繞在路旁的小樹和灌木叢上,
一顆植株,就能長出一大遍,認識它的人,一般隔著老遠,就能認出它來。
尤其是在農村長大的孩子,小時可能還吃過它那紅彤彤的果實,口感酸甜,吃起來還不錯,
對於大人們,可能有些人知道,它根莖可以用來泡酒喝,有喝這種酒著不錯的強身健體功效。
但除此之外,關於金剛藤的更多用途,估計就鮮有人知了。
今天,小編要告訴你,看似平常的金剛藤,在中藥裡面其實還是一味良藥,有著不少的藥用價值,
只是在民間,未曾習過醫書的人不知道而已,這實在有些可惜了。
下面,小編就來分享一下金剛藤的藥用價值和應用方法,還不知道的朋友,可要好好看一看了,能幫你漲不少的知識。
農村道路兩旁的「金剛藤」,藏著不少藥用價值,你或許見過
金剛藤,性溫,味微辛、澀,歸肝經。
有祛風,解毒,活血,利小便,消腫毒,止痛的作用。
臨床應用,它常用於風溼腰腿疼,跌打損傷,癰腫瘡毒等病症的治療,孕婦禁用。
入藥一般選擇在八九月採挖,根莖頭越粗壯,越堅實的越好,
挖出後洗淨切片,曬乾保存,或鹽水浸泡後,蒸熟曬乾保存。
歷來醫書,對它具體用法,又有著怎樣的記載呢?
1、可用於小便澀痛:取乾片金剛藤和石韋各20克,用水煎服。
2、可用於熱毒痔-瘡:取鮮金剛藤頭120克,霸王鞭他無花果各60克,刺老包20克,和豬大腸一起燉服,調味時放白糖,不要放鹽。
3、可用於吐血:取幹金剛藤頭6克,矮地茶9克,用水煎服。
4、可用於瘰癧、流痰:取鮮金剛藤頭500克,土茯苓30克,何首烏和苦蕎頭各15克,燉五花肉服用。
5、可用於風-溼-關-節疼:取幹金剛藤頭和虎杖各30克,尋骨風15克,白酒750克,把它們放酒中泡7天,之後每天早晚各飲15克。
6、可用於小便頻繁,量少,熱痛:取15克幹金剛藤根(用鹽水炒一下),銀花9克,篇蓄6克,三煮一同用水煎服。
7、可用於女性閉經:取幹金剛藤根15克,水煎取汁,兌適量甜酒服用。
8、可用於女性經期紅崩:取鮮金剛藤根和九龍盤各60克,熬水燉雞服用。
9、可用於血尿:取鮮金剛藤根和算盤子根各30克,用水煎服。
10、可用於黃疸型肝-炎:取鮮金剛藤根和金櫻子根各60克,半邊蓮15克,用水煎服。
11、可用於肺-膿-腫:取鮮金剛藤根60克,羊乳根30克,魚腥草15克,用水煎服。
12、可用於牛皮癬:取鮮金剛藤根80克,烏梅30克,甘草15克,先用水泡24小時,再用水煎,1天1劑,連服40天。
出處:《全國中草藥彙編》、《湖南藥物志》、《重慶草藥》、《中國苗族藥物彩色圖集》、《浙江藥用植物志》。
除了醫書的記載,現代養生上,對它又有怎樣的用法?
1.肺部寒氣重,咳嗽無痰,伴有喘息時,這時可以用金剛藤根煮水喝,常喝能幫助清肺利痰,逐漸改善症狀。
2.嘴中出現潰瘍,皮膚發生紅腫時,可以取適量的幹金剛藤根和磨成粉,和珍珠粉一起塗在患處,恢復的效果不錯。
3.體質熱,經常上火,愛長口瘡,咽喉腫痛的人,可以時常取少量的幹金剛藤根煮水喝,能預防和減少這些熱症發生的機率。
4.身體浮腫,小便不利的人,平時也可以經常用金剛藤根煮水喝,能促進水分代謝,利溼消腫,還能提高腎功能。
5.身體出現盆腔炎症,尿路炎症時,可以用金剛藤根煮水喝,能幫助消退炎症,預防細菌與病毒感染。
6.參加運動或勞動時,不小心跌打損傷,出現腫疼時,可以把幹金剛藤碾成粉末,加酒或醋調成泥狀,塗抹在負傷處,能幫助活血化瘀,快速消腫。
結語:關注/我把健康帶回家/,學養生愛養生,養出好身體,樂享好生活;看完記得點個讚,分享給家人、朋友也看看,多積福報,感謝閱讀,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