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鯨魚,伴隨著現代科學對於它的研究,人類發現它雖然生活在海洋之中,但是卻並不屬於魚類,而是一種最早來自於陸地的奇葩哺乳動物。從血緣關係來看,鯨魚的祖先和河馬等是「姊妹」,大約4000多萬年前,它們離開了陸地,開始朝著海洋生物的方向演化。
至於鯨魚為何會選擇入海生活,從恐龍時代「小體格」崖蜥演化成海洋「巨無霸」滄龍的過程來看,一般都是與氣候環境變化導致棲息地縮小、食物減少,同時陸地上競爭太激烈了,受到其它動物的「排擠」,所以為了自尋活路,才去往了海洋。
不得不說,鯨魚的演化和滄龍一樣成功,鯨魚也在海洋中變成了龐然大物,比方說最大的藍鯨,它的體長可以達到33米,而且體重超過180噸,是地球上已知的,存在過的最大哺乳動物,沒有之一。
地球上的「巨無霸」
提到現存最大的陸地哺乳動物,很多朋友都會想到大象,不過事實上,和藍鯨相比,大約需要25隻以上的非洲象,才可以體重和藍鯨相當。如果換做是成年人,那麼則至少需要2000-3000人左右才可以。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會覺得藍鯨這種地球上「巨無霸」,它們就好像是白堊紀的滄龍一般,在海洋中沒有天敵?答案並非如此,因為嚴格來說,藍鯨是一種比較溫和的生物,它們在海洋中也鮮少會主動攻擊其它的生物,主要食物也都是磷蝦等小型浮遊生物。
在鯨魚的種群中,真正的海洋「霸王」是虎鯨,就連大白鯊也對虎鯨打怵,早在多年前,研究者就發現,如果一片海域中出現了虎鯨,那麼大白鯊就會為了活命而聞風而逃,甚至在虎鯨離開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大白鯊都不敢再次靠近這片水域,擔心虎鯨會打一個「回馬槍」。
而且除了會攻擊大白鯊之外,虎鯨也喜歡攻擊藍鯨,這是很不可思議的一件事,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研究者們就發現,大約有25%的成年藍鯨,都受到過虎鯨的攻擊,而且在它們的身上,也都有著被虎鯨攻擊後留下的傷痕。
此外,除了虎鯨之外,藍鯨還有一個天敵——人類。從19世紀40年代開始,捕鯨人就開始捕殺藍鯨了,因為藍鯨的皮下脂肪是製作鞋油、肥皂等絕佳的材料之一,這就讓藍鯨的數量從100多年前開始,就不斷減少,一直到時間進入到21世紀之後,藍鯨已經因為人類的原因而徹底變成了「瀕危物種」。
說起來,藍鯨還有一個東西非常有價值,那就是它們的排洩物,研究表示,藍鯨的排洩物一次可以達到200L,當藍鯨排洩的時候,看起來周圍很大一片海面上,都會漂浮著它的排洩物,似乎被「汙染」了,但是卻是維繫海洋生態平衡的最佳物質之一。
鯨魚的排洩物有哪些價值?
上文中我們提到過,除了虎鯨等一些攻擊性很強的海洋小霸王之外,絕大多數的鯨魚,都是以浮遊生物為食的,一般主要是各種小魚小蝦等等,而鯨魚的排洩物中,含有很多營養素,可以構建海洋良好的生態環境,讓食物鏈最低等的海洋生物,生長發育得更好。
所以,一直以來也流傳著「一鯨落萬物生」的說法,因為即使鯨魚死亡了,它的屍體沉入海底後,也會伴隨著分解循環,而供養一片海域的生態系統長達百年的時間,會創造極大的價值。
不過,多年來伴隨著商業捕鯨的影響,好不容易通過千萬年的演化,成功從陸地去往海洋的鯨類生物,未來前景卻並不樂觀,伴隨著越來越多的鯨魚物種瀕危,鯨魚可以為海洋提供的營養價值也越來越少,自然,日後也很可能會威脅到海洋的生態平衡。
說起來,在所有被捕撈的鯨魚之中,抹香鯨是最倒黴的一種,因為它可以排出「龍涎香」,導致抹香鯨一直都被大量捕殺,甚至一直到今天,人類連龍涎香究竟是如何在抹香鯨體內形成的,都不知道。
龍涎香的千年之謎
通過查閱資料可以發現,最早有關龍涎香的記載,是在我國漢朝時期,當時沿海漁民在打漁的時候,撈上來了一些蠟狀的漂流物,發現這些物質存在著一股非常 好聞的清香,而且非常持久。
很快,沿海地區的官員就將這種來自海洋的「香料」作為寶物進貢給了皇上,並取名為「龍涎香」。當然,在古代,雖然人類使用龍涎香的歷史已經非常久了,但是一直到現代,該搞清楚這種「香料」竟然和抹香鯨有關。
當時沙特的一名漁民割開抹香鯨的肚子,發現了龍涎香,此後,伴隨著海洋學家的研究,最終確認了龍涎香是產自抹香鯨體內的,通過腸道分泌而出。
不過,至於龍涎香是如何形成的,還是無法得知的,畢竟誰也沒有辦法親自進入到抹香鯨的體內,去觀察龍涎香形成的過程,有觀點認為,這或許與抹香鯨的食物來源有掛,因為抹香鯨和藍鯨等不同,它們的主要食物來源是大王烏賊和章魚,所以,通過不斷沉澱而產生了龍涎香。
還有一種說法是,龍涎香可能就是抹香鯨體內的一種結石,就好像另一種非常有價值的產物——牛黃一樣,事實上它也不過是牛的膽囊結石罷了。
當然,不論答案是怎樣的,抹香鯨都因為龍涎香的存在,而成為了人類大量捕殺的對象,如果抹香鯨的祖先至少未來會是這樣一種下場,或許它們就不會選擇入海了,而是會繼續在陸地上演化,最終變成某種有蹄類動物。你覺得人類因為「一己私慾」而大規模捕鯨的做法到底對不對?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