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早報記者 趙雨欣攝影報導
點頭、搖頭、握手、齜牙、發怒……在這些
動物的表情背後,其實包含著屬於它們的情感和表達。如何親近喜歡撒嬌的環尾
狐猴?又如何應對野性十足的
豹子? 昨日,天府早報記者從成都動物園舉行的「第一屆動物行為觀察記錄」比賽上獲悉,飼養員通過觀察動物的行為,可讀懂它們的情感表達。
截至目前,成都動物園已為40多種動物建立了行為譜,通過對動物們的行為觀察記錄,分析動物習性等,進行科學的飼養。
探秘飼養員掌握的「動物語言」
昨日,成都動物園舉行了「第一屆動物行為觀察記錄」比賽,比賽的內容讓飼養員對環尾狐猴、松鼠猴和長頸鹿三種動物,用三種行為觀察方法記錄它們的行為,包括瞬時掃描法、一零記錄法、連續掃描法。
「飼養員可通過動物的每種行為,在一天內出現的比例、發生的比例等,來判斷動物的健康,了解動物的習性、精神狀況等情況。」成都動物園動管部行為觀察組副組長楊佳璐說。在比賽現場,記者注意到,飼養員們分為9組,通過觀察短片中動物的行為,在試卷上答題,其中包括觀察記錄松鼠猴每分鐘的採食、窺視、吼叫、警戒等行為情況。「這也是飼養員們每天的必修課。進行數據收集,建立動物行為譜,以便更好地了解動物習性,去讀懂動物們的語言。」楊佳璐介紹。
環尾狐猴:
滿眼淚花欲言又止:我感冒了
鄢平是成都市動物園負責照顧環尾狐猴的飼養員,有17年飼養經驗。「園內有15隻環尾狐猴,每一隻都有名字,每一隻都有自己的個性。」鄢平說,記得他有一次觀察記錄環尾狐猴的行為時,發現有一隻叫「樂樂」的雄性環尾狐猴有些異常,「平時都活蹦亂跳的,但那天它爬得很高,一直蹲在樹上不下來『體檢』,直到所有環尾狐猴都體檢完,它才從樹上爬下來。」
所謂「體檢」,鄢平解釋,「每天早晨,我一進入園內,15個小傢伙就會自動排隊,挨個用鼻子蹭我的手,這樣做是觀察它們的健康狀況。健康的環尾狐,鼻子是溼潤、發亮、冰涼的。」
「當我轉身,發現『樂樂』正拉著我的褲腳,滿眼淚花,像要告訴我什麼。」鄢平回憶,當他摸樂樂的鼻子時,才知道樂樂感冒了。隨後鄢平找來感冒藥,「藥很苦,但我告訴它,如果不吃,你就不會好,你自己看著辦吧!」讓鄢平沒想到的是,自己話音剛落,樂樂拿起藥就吞了。
豹妞:
趴在籠子裡迎接奶爸上班
27歲的熊博,是負責飼養豹子的,通過對豹子的行為觀察記錄,熊博發現:有一隻溫順的豹子小姐,每天早晨都在籠子裡迎接自己上班。「我照顧它2年多了,只要看到我,它就會在地上打滾,特別乖。」
每天早晨8點左右,熊博開始上班,第一件事是觀察豹子留在籠子裡的糞便,「從形狀能看得出它們的健康情況。一般身體正常的豹子,排出的糞便是固狀,圓球形的。」接著,熊博會觀察豹子們的面部表情和行為習慣,「有的豹子看見我就會很興奮,有的呢看一眼就轉身走了,還有的會對著我吼。如果有一天它們不這樣了,那就是出現異常了,要進行體檢。」觀察完,就是餵食,「一隻正常的豹子,要吃0.5—0.75公斤的雞肉、0.7—1.5公斤的牛肉和兔肉。」
飼養員必修課
觀察
動物的每種行為,在一天內出現的比例、發生的比例等,
判斷
動物的健康,了解動物的習性、精神狀況
小花絮
木屑「小太陽」草墊過冬「三寶」
記者在成都市動物園靈長類動物區域還看到,飼養室裡已經鋪上了木屑、草墊,有些動物已經開始烤 「小太陽」。幾隻環尾狐猴在裝有「小太陽」的木箱上抱團取暖,其中較為調皮的一隻甚至吊在箱子護欄上烤著腳底板。樣子很是可人,看到有遊客為它們拍照,它們顯得嬌羞,還會時不時把頭埋在另一隻松鼠猴的懷裡呢。
原來,每年當溫度下降到10℃時,成都市動物園的動物們便要啟動過冬模式。成都市動物園飼養管理技術主管王利勤說,為了給動物們保暖,工作人員會用上木屑、「小太陽」、草墊這三樣動物過冬必備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