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網絡雲課堂17日開通
就在廣大學生、教師被網課折磨得痛不欲生的時候,就在老師們紛紛搶主播飯碗的時候。教育部傳來了好消息。
教育部牽頭組織、建設的國家網絡雲課堂,即將於2月17日全面開通,該課堂的建設還考慮了邊遠地區沒有網絡、帶寬不夠的現實情況,協調了中國教育電視臺,課程資源可由中國教育電視臺,通過電視播放。
實際上早在1月29日,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就表示,教育部早就已經開始著手建設這個平臺了。
由國家層面部署、協調,為全國的中小學生提供豐富多樣、可供選擇、覆蓋各地的優質網上教學資源,保證停課不停學,這也符合教育部的相關理念:
不得強制要求每位老師錄課,如需要,應組織優秀骨幹教師錄製課程。
有了優質課程資源,再利用網際網路的優勢,大範圍共享課程,這樣既可以共享優質教育資源,減輕教師的負擔,又可以避免網絡擁堵,減少資源浪費。
這樣的好處是什麼?
當前,在線直播或者錄製視頻課程,對很多教師來說都是開天闢地頭一遭,不少老師表示,很多軟體操作起來非常複雜,難以使用,授課效果也不好。
尤其在2月10日,很多地方的開學第一天,所有學生一起上課,網絡基本癱瘓,很多學生、老師都進不了系統。
一線教師苦不堪言,認為這種人人參與直播、錄課的網上教學方式,大大增加了他們的負擔,但卻並沒有取得應有的效果。
在仙桃市甚至還出現了,因為教師操作不熟練造成的教學事故。
筆者一直認為,根本沒有必要讓所有的老師全都去在線直播,全都去錄製課程。既然是網上教學,就應該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沒有地域限制的傳播優勢,組織本地區,甚至是全國最優秀的教師,將他們的教學經驗分享出來即可。
這樣比很多學生上自己老師教的課,要好很多。這也是共享優質教育資源,解決擇校熱的一種手段,未來也可以考慮推廣。
除了儘可能的共享優質教育資源,教育部還考慮了保護學生視力的問題,對課程的播放渠道做出了調整,小學生通過電視收看,中學生通過網絡學習。
此外還強調了這些課程僅用複習或預習,不代替正常教學,這也是教育部一再強調的,避免過多增加學生負擔。
這也引起了家長的一些擔憂,不上新課的話,開學怎麼辦呢?針對這一點,廣東、四川、湖南、陝西等多省下發通知,明確因為延遲開學耽誤的時間,可以用開學後的周末和暑假來補齊。所以這一點也不用太擔心。
結束語
網課剛開始的時候,有一些混亂,顯現出一些弊端,也是正常的,隨著市級、省級、國家級網絡教育平臺的陸續開通,網課也會越來越規範。
老師們也不用再去當網紅,找主播的感覺了。
預祝家長學生們,在新的平臺裡,學習愉快!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