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繩健體、以繩啟智、以繩養德」,步入橫欄華文學校校門,教學樓牆面上的育人理念映入眼帘。校道左側花圃豎立著十二座花樣跳繩塑像,形象地展現了花樣跳繩的颯爽英姿;校道右側文化長廊展示了七彩繩的七種顏色所代表的七種品質,紅、橙、黃、綠、青、藍、紫分別代表樂觀、擔當、自主、和諧、誠實、創新、高尚。
橫欄華文學校黨支部書記、董事祝和群表示,在市教育工委的直接領導下,學校圍繞教育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教育,充分發揮學校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推動了學校教育教學的升級發展,特別是「繩韻文化」品牌越擦越亮——近6年來,華文學子共斬獲全國跳繩聯賽金牌134枚,學校在2018年還被評為全國中小學優秀大課間示範學校。
■創校翌年成立黨支部 「繩韻文化」發揚光大
黨建就是生產力,民辦學校的黨建也不例外。
學校要發展,離不開黨的正確引領,華文學校創辦第二年就成立了黨支部,近幾年更是加強了黨建對學校教育教學各項工作的引領作用。學校現有黨員23名、預備黨員3名、入黨積極分子4名,約佔教師總數的三成。學校支部成員基本是中層以上幹部,正是在他們的影響和帶領下,學校的「繩韻文化」才逐漸成型並發揚光大。
中共黨員、該校校長謝春生介紹,除了制定花樣繩特色中長期發展規劃、花樣繩梯隊建設方案和專項資金保障制度,學校近年還自編師生繩操、編寫校本教材並設計跳繩大課間活動,並高薪聘請澳大利亞和上海躍動隊教練來校指導。學校為師生人手購買了兩根短繩,為每個班購買了4根大繩,全面普及推廣跳繩運動。
謝春生坦言,作為一所外來工子弟學校,學生家長大部分是打工族,工作比較忙,很多家庭經濟比較拮据,學生在心理上普遍存在自卑、怯懦、封閉等問題,校方選擇花樣跳繩這項融娛樂和競技於一身又經濟實惠的體育項目,就是希望以「繩」育人,給學生們帶去樂觀、自信、堅強、勇敢等陽光品質。
為此,校方在三個方面進行了大膽嘗試,一是花樣跳繩教學進課堂,將其納入學校課程計劃,並規定每個班級每周的體育課程要開設一節花樣跳繩課。經過不斷探索與實踐,學校還開發編印出了兩套校本教材。二是花樣跳繩運動進大課間,學校開發了融藝術性、觀賞性、健身性為一體的繩操,既可以推動花樣跳繩活動普及,又可緩解課堂學習壓力。三是成立學校花樣跳繩專業隊,目前按照年齡段和性別成立了男女甲乙四個專業隊。
■「繩韻文化」塑造學子核心特質
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綜合辦學水平的體現,也是學校個性魅力與辦學特色的體現,同時也是學校培養適應新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的要求。該校圍繞跳繩特色,精心打造校園文化——繩韻文化。
據介紹,「繩韻文化」七種顏色分別代表的樂觀、擔當、自主、和諧、誠實、創新、高尚等素養,與華文學校倡導的學生健全人格的五大核心特質「自主、誠實、擔當、創新、樂觀」高度吻合。
最近,校方還重新設計了新的校徽,把繩元素融入到校徽和校訓中,並開闢了形式多樣的有關「繩」的專欄,從不同視角展現花樣跳繩悠久的歷史淵源、深厚的文化底蘊、深邃的教育哲理以及該校「花樣跳繩」活動的發展軌跡,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繩」的精神,領悟「繩」的文化,積澱人文底蘊。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市教育工委副書記廖誠日前在華文學校調研時認為,「繩韻文化」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促進了教師專業成長,更新了家長的教育觀念,提升了學校的辦學效益。
晏飛 陳吉春
文章來源:中山日報
責任編輯:王朝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