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隻自主培育的克隆貓來了

2020-12-05 中國經濟網

「『大蒜』陪伴我三年了,它因疾病過世。現在通過克隆技術,『大蒜』又來到我身邊,我們將重啟新的生活。」克隆貓「大蒜」主人黃雨激動地說。

「『大蒜』於2019年7月21日經代孕貓自然分娩順利出生,並經過第三方機構認定為克隆貓,小貓現在健康狀況良好。」北京希諾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米繼東8月19日宣布,我國首例完全自主培育的克隆貓誕生。

科研技術團隊摸索卵母細胞體外成熟培養條件、孤雌激活條件等預實驗後,從2018年8月正式開始了克隆貓的研發實驗,本次代孕貓在胚胎移植66天後順利分娩。「大蒜」是一隻非常可愛的英國短毛貓。

「以現階段的克隆技術水平來看,從四隻代孕貓懷孕,成功生產了一隻克隆貓,成功率是較高的。」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陳大元認為。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教授施振聲介紹:「貓的生殖生理特性與絕大多數動物不一樣,因為貓不是自發排卵動物,是少數的誘發排卵動物之一,其生殖周期特別,克隆技術較困難,操作繁瑣。這次成功培育克隆貓是世界為數不多的成功案例之一,標誌著我國在克隆領域邁進一大步。」

被「大蒜」萌化了吧!

見過克隆貓嗎?

北京希諾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趙建平介紹,該公司繼通過自主智慧財產權技術培育出世界第一隻基因編輯疾病模型犬、世界第一隻基因編輯克隆犬、我國第一隻克隆警犬之後,又成功將克隆技術延展到貓及貓科動物領域。「根據2018年行業的統計,我國城鎮養貓的人達到2258萬人,共養貓4064萬隻。」趙建平對克隆貓的商業市場持樂觀態度,他透露:「目前我們已接到七八個克隆貓的商業訂單。」

「我們將克隆技術更廣泛地應用到犬科和貓科動物的繁育工作,同時探索瀕危或即將滅絕動物的異種代孕技術。」趙建平透露,他們還將嘗試在馬屬動物、信鴿和模式動物等多個領域的應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夏鹹柱說,物種資源越來越成為世界各國關注重點。我國生物物種資源豐富,但由於各種原因,不少物種處於瀕危狀態,通過體細胞保存,建立動物的種質庫,利用克隆技術能讓瀕危動物物種種群數量得以增加,並通過基因檢測,實現動物個體種群管理和疾病控制等,這些都是生物技術的應用方向。

關於克隆技術

克隆是指生物體通過體細胞進行的無性繁殖,以及由無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後代個體組成的種群。通常是利用生物技術由無性生殖產生與原個體有完全相同基因的個體或種群。

克隆是英文「clone」或「cloning」的音譯,而英文「clone」則起源於希臘文「Klone」,原意是指以幼苗或嫩枝插條,以無性繁殖或營養繁殖的方式培育植物,如扦插和嫁接。在大陸譯為「無性繁殖」,在臺灣與港澳一般意譯為複製,轉殖或群殖。 中文也有更加確切的詞表達克隆,「無性繁殖」、「無性系化」以及「純系化」。

中國克隆技術發展

作為新世紀的尖端科學,克隆技術從它誕生的那一刻起就吸引了眾多世人的目光。據目前的狀況來看,克隆作為新興的技術在中國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而且碩果纍纍:

1、2000年6月16日,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胚胎工程專家張湧教授培育的世界首例成年體細胞克隆山羊「元元」在該校種羊場順利誕生。「元元」由於肺部發育缺陷,只存活了36小時。同年6月22日,第二隻體細胞山羊「陽陽」又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生。2001年8月8日,「陽陽」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產下一對「龍鳳胎」,表明第一代克隆羊有正常的繁育能力。

據介紹,2003年2月26日,克隆羊「陽陽」的女兒「慶慶」產下千金「甜甜」,2004年2月6日「甜甜」順利產下女兒「笑笑」。「陽陽」家族實現四代同堂。這不僅表明第一代克隆羊具有生育能力,其後代仍具有正常的生育能力。目前,「陽陽」與她的女兒「慶慶」、外孫女「甜甜」和曾孫女「笑笑」無憂無慮地生活在一起。據介紹,截至2004年5月底,前來參觀的各界人士已超過100萬人次。

2、不久前,在河北農業大學與山東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中心聯合攻關下,中國的科技人員通過名為「家畜原始生殖細胞胚胎幹細胞分離與克隆的研究」實驗課題,成功克隆出兩隻小白兔——「魯星」和「魯月」。這項實驗表明中國已經成功地掌握了胚胎克隆,雖然在技術上還沒有達到體細胞克隆羊「多利」的水平,但它為中國的克隆技術進步奠定了基礎。

3、2002年5月27日,中國農業大學與北京基因達科技有限公司和河北蘆臺農場合作,通過體細胞克隆技術,成功克隆了國內第一頭優質黃牛——紅系冀南牛。這頭名為「波娃」的體細胞克隆黃牛經權威部門鑑定,部分克隆技術指標達到國際水平。

4、2002年10月16日中午,中國第一頭利用玻璃化冷凍技術培育出的體細胞克隆牛在山東省梁山縣誕生。在此之前,中國一直沿用的是鮮胚移植技術,尚未有利用冷凍技術克隆成功的先例。

曾有過哪些克隆動物

蛙:1952年,羅伯特·布裡格斯和託馬斯·J·金成功地克隆了北方豹蛙:35完整的胚胎和27蝌蚪104個核克隆成功。

鯉魚:1963年,中國科學家童第周通過將一隻雄性鯉魚的遺傳物質注入雌性鯉魚的卵中從而成功克隆了一隻雌性鯉魚。但由於相關論文是發表在一本中文科學期刊,並沒有翻譯成英文,所以並不為國際上所知曉。

綿羊:1996年,多莉(Dolly)

鼠:1998年,Cumulina,夏威夷大學。

日本茨城縣茨城市的理化學研究所理研研究小組,團隊召集人是小倉淳郎,從老鼠的尾巴採1滴血液,利用白細胞的核來複製動物,將來或許可運用於複製其他動物。

獼猴:2000年1月,Tetra,雌性

豬:2000年3月,5隻蘇格蘭PPL小豬;8月,Xena,雌性。2013年1月30日,臺灣成功複製迷你豬。臺灣地區科學委員會30日公布,由臺灣3所學術機構共同花了3年時間,成功改良新式的胚複製技術「手工卵子分切複製技術」,已複製出兩胎花斑迷你豬,其中1隻已成功繁衍後代,顯示技術已達成熟階段,豬只現由竹南動科所飼養。

牛:2001年,Alpha和Beta,雄性

貓:2001年底,CopyCat(CC),雌性

兔:2003年3-4月分別在法國和朝鮮獨立地實現;

騾:2003年5月,愛達荷Gem,雄性;6月,猶他先鋒,雄性

鹿:2003年,Dewey

馬:2003年,Prometea,普羅米特亞(普羅米修斯的陰性變格)雌性

狗:2005年,韓國首爾大學實驗隊,史納比

灰狼:2007年,韓國首爾大學動物克隆研究組,Snuwolf和Snuwolffy,雄性

駱駝:2015年

綜合科技日報、北晚新視覺、百度百科報導

來源:武漢晚報

相關焦點

  • 國內首隻自主培育的克隆貓來了,它叫「大蒜」
    我國第一隻自主培育的克隆貓——「大蒜」還差兩天就滿月了。克隆貓「大蒜」「『大蒜』陪伴我三年了,它因疾病過世。現在通過克隆技術,『大蒜』又來到我身邊,我們將重啟新的生活。」克隆貓「大蒜」主人黃雨激動地說。「『大蒜』於2019年7月21日經代孕貓自然分娩順利出生,並經過第三方機構認定為克隆貓,小貓現在健康狀況良好。」
  • 我國首隻克隆貓咪「大蒜」滿月,克隆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沒想到十幾年後,我國的克隆技術也如此發達,就在今天,我國首隻自主培育的克隆貓咪「大蒜」滿月啦!大蒜是一隻中華田園貓代孕且自然分娩的英國短毛貓。先來解釋一下為什麼它叫大蒜,那是因為它的主人在剛養它時,覺得起個接地氣的名字,貓咪能更好養活,卻沒想到最後大蒜還是離開了他。
  • 韓國培育出世界上首隻克隆狗(圖)
    克隆狗(右)「斯納皮」和它的父親。路透社  據新華社倫敦8月4日電 韓國科學家歷經兩年半的時間,終於成功培育出世界上首隻克隆狗,並在4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成果。  領導此次研究的科學家是去年率先克隆出人類胚胎的漢城大學教授黃禹錫。在此次研究中,他和同事試驗了1095個胚胎,將它們植入123隻狗體內,最終才得到這一隻名叫「斯納皮」的小獵犬。
  • 國內首隻克隆貓「大蒜」滿月了!如果可以你願意克隆自己的貓嗎?
    我國第一隻自主培育的克隆貓今天就滿月了!主人以為它只是吃不進東西沒往太嚴重的方面想後來病情加重送到醫院醫生判斷是尿道堵塞,但是晚了大蒜在去醫院的路上,就已經快不行了左為克隆貓「大蒜」,右為被克隆的貓,所以我們就不說那麼多了總之,在今年年 7 月 21 日克隆貓「大蒜」順利出生了沒錯,這隻克隆貓和主人那隻去世貓同名主人高興地睡不著覺,他說:「就是感覺,哇,它又回到我身邊了太神奇了
  • 首隻克隆狗韓國亮相(組圖)
    克隆狗成功率極低,惠及人類幹細胞治療研究  韓國科學家3日宣布,他們利用培育世界首隻克隆羊「多利」的相同技術,成功培育出世界首隻克隆狗。  英國《自然》雜誌4日公布了這一研究成果。  採用「多利」羊技術  韓國漢城國立大學獸醫學院教授黃禹錫3日在漢城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向外界展示了這隻雄性克隆狗。  它皮毛呈黑色、褐色和白色,名叫斯納皮,以「韓國漢城國立大學」和「小狗」兩個單詞英文首字母命名。  斯納皮的「父母」同時亮相。它們是一條黑白相間的阿富汗獵犬和一條黃色拉布拉多獵犬。
  • 走進中國首例克隆貓機構,克隆一隻貓需花25萬一只狗需38萬!
    2019年9月5日訊,希諾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米繼東近日宣布,中國首例完全自主培育的克隆貓「大蒜」誕生,據悉,自2017年以來,希諾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在北京克隆了40多隻寵物狗,克隆一隻狗需要花高達38萬元,克隆一隻貓需要花25萬元人民幣。
  • 湖北將建國內首個高端種豬選育示範基地,用克隆保護種質資源
    1月4日獲悉,湖北省農科院與湖北勁豹雄豬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將聯合共建國內首個高端種豬選育示範基地,利用克隆技術,搶救性保護一批珍貴、瀕危的地方豬種種質資源;同時,開展種豬改良育種研究,快速培育、擴繁優良種豬新品種,打破發達國家對頂級種豬市場的壟斷,破解我國生豬產業「卡脖子」難題。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豬肉生產國和消費國,擁有全球最大的豬肉市場。
  • 對話中國首隻克隆貓背後的廣州科學家:寵物克隆技術成熟可商業化
    近日,中國首隻自主培育的克隆貓「大蒜」問世的消息,持續引發關注。它由北京希諾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根據一位溫州小夥的需求培育而成,身價25萬元。 南都記者了解到,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的研究員賴良學,作為該生物科技公司的首席科學家,參與了克隆貓「大蒜」的培育過程。
  • 溫州小夥25萬元復活寵物貓!系國內首隻克隆貓
    8月21日,國內首隻克隆貓「大蒜」在北京滿月。「大蒜」是一隻經代孕貓自然分娩的英國短毛貓,24歲的溫州委託人黃雨為了紀念過世的寵物貓「大蒜」,選擇了克隆寵物。今年1月9日,黃雨正式向北京一家公司提出克隆「大蒜」。據該公司副總經理王奕寧介紹,公司業務以基因技術為基礎,對寵物領域有基因檢測、細胞保存以及寵物克隆。迄今為止,共克隆了40多隻動物。
  • 青島農大成為國內首個完成克隆貓的高校
    日前,青島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趙明輝博士團隊通過攻關,成功獲得森林貓體細胞克隆後代,青島農業大學額由此成為中國首個成功完成貓科動物體細胞克隆的高校。 國內高校首隻健康存活的克隆貓 在青島農業大學生物樓6樓實驗室的溫暖恆溫箱內,一隻黑白花相間的小貓正在酣睡,看上去非常健康。
  • 克隆寵物嗎?一隻貓25萬元,或有基因缺陷,被批沒道德
    有人愛貓,就有人愛上這門賺錢的生意。舊的寵物店無法解決時間的問題,於是就有人提出用新的克隆技術來延續陪伴——「復活」你已經失去的貓主子。8月21日,國內第一隻使用克隆技術自主培育的短毛貓「大蒜」,迎來了「滿月」。而克隆出「大蒜」的生物科技公司,正以貓類25萬元/只、犬類38萬元/只的價格向鏟屎官們提供寵物克隆服務,今年計劃完成的營業額高達2000多萬元。
  • 青島農業大學成國內首個完成克隆貓的高校
    青島新聞網1月14日訊(記者 韓彤彤)日前,青島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趙明輝博士團隊通過攻關,成功獲得森林貓體細胞克隆後代,青島農業大學額由此成為中國首個成功完成貓科動物體細胞克隆的高校。國內高校首隻健康存活的克隆貓在青島農業大學生物樓6樓實驗室的溫暖恆溫箱內,一隻黑白花相間的小貓正在酣睡,看上去非常健康。
  • 25萬「復活」一隻貓,38萬「復活」一隻狗:寵物克隆生意經
    而從2002年全球首隻克隆貓CC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出生,到2019年8月19日希諾谷宣布我國首例完全自主培育的克隆貓「大蒜」誕生,相差足有17年。希諾谷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趙建平認為,國內對於寵物克隆的科研課題比較少、寵物市場較國外發展得更慢,是主要原因。
  • 青島農大迎國內高校首隻克隆貓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珍梅 李自強 通訊員曲天澤2001年,青島農業大學「牛博士」董雅娟和丈夫成功培育出我國第一對健康成活的體細胞克隆牛。20年後,克隆貓「平安」誕生,青島農業大學再次成為中國首個成功完成貓科動物體細胞克隆的高校。
  • 中國首隻克隆貓誕生,是否標誌著克隆商業化的到來?
    一隻上了「熱搜」的克隆貓 近日,國內首隻克隆貓「大蒜」在京誕生的消息引發了大眾熱議。「大蒜」是一隻經代孕貓自然分娩的英國短毛貓。據悉,克隆貓的主人花費了25萬元,在北京一家生物技術公司採用體細胞核移植(俗稱「克隆」)技術,成功地俘獲了自己的愛寵。克隆貓「大蒜」重獲新生,這讓它的主人非常激動,表示「將要重啟新的生活」。
  • 青島已培育出400多隻克隆奶山羊 每隻價值千萬美元
    10隻克隆羊 頂座藥廠我市培育出400多隻克隆奶山羊 每隻價值千萬美元 從羊乳中提煉的藥用蛋白即將上市克隆奶山羊佩戴晶片耳標。2002年11月,早報曾報導青島森淼生物技術公司聯合培育出4隻帶有藥用蛋白的轉基因體細胞克隆奶山羊,其中3隻成活。近日,記者了解到,該公司目前已經擁有轉基因克隆奶山羊400多隻。
  • 青島農大國內首度成功完成貓科動物體細胞克隆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珍梅 通訊員 曲天澤時隔20年,成功培育了中國本土首頭克隆牛的青島農業大學再迎喜訊,日前成功獲得森林貓體細胞克隆後代,培育出克隆貓。青農大也因此成為中國首個成功完成貓科動物體細胞克隆的高校。
  • 國內首隻克隆貓主人質疑外形有異,受託機構回應
    8月21日消息 2019年8月19日,國內首隻克隆貓亮相於世,宣布我國第一例商業化克隆貓「大蒜」已於2019年7月21日誕生。現在通過克隆技術,『大蒜』又來到我身邊,我們將重啟新的生活。」黃雨的朋友表示黃先生此次克隆花費25萬元,並且克隆貓在外貌上,毛色存在差異,並非完全一樣。據界面新聞報導,希諾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對此回應稱:克隆可保證99.9%以上基因相同,但是毛髮的花色基因表達存在隨機性。這樣導致的外貌差異是人為無法控制的。
  • 平陽小夥子花25萬元克隆愛貓「大蒜」 網友質疑長得不一樣
    克隆貓「大蒜」  昨天,95後平陽小夥黃雨因為一隻名叫「大蒜」的貓出了名,據有關媒體報導,這是我國首隻自主培育的克隆貓,「大蒜」是黃雨花了25萬元,請北京的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給「克隆」出來的。  有專家指出,克隆貓較困難且操作繁瑣,克隆貓「大蒜」的誕生標誌著我國在克隆領域邁進了一大步。那麼,黃雨為何要花高價克隆一隻貓?
  • 孕育62天 國內首隻由高校完成的克隆貓「平安」降生青島
    克隆貓「平安」和代孕母貓。趙明輝博士帶領著一群「90後」開展科研工作。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金震 通訊員 曲天澤一隻名為「平安」的森林貓後代,日前在青島農業大學平安誕生。這是一隻森林貓體細胞克隆後代,經過62天孕育得以健康存活下來。這也是國內首隻由高校成功完成的克隆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