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蜜蜂應該怎麼養,巢蟲問題怎麼處理,爛子病的原因是什麼?

2020-12-05 新農村百事通

大家好!我是新農村百事通,一個喜歡呆在農村的業餘養蜂愛好者。有網友說他在山上抓到一窩野生蜜蜂,但不知道應該怎麼養殖,怎麼養才能取到最好的蜂蜜。今天百事通就來和大家聊聊什麼是野生蜜蜂,野生蜜蜂應該怎麼養殖,容易發生哪些問題,蜂蜜要怎麼取才是好蜂蜜。

首先來說一下,什麼是野生蜜蜂?野生蜜蜂其實就是我們國家的本土蜜蜂中蜂,這種蜜蜂是沒有被完全馴化的半野生蜜蜂,野性比較強,收回來家養就是家蜂,到野外就完全恢復野生狀態叫野生蜜蜂。也就是說,除了現在大量養殖的義大利蜜蜂,剩下的本土蜂種都算是野生蜜蜂。

對於我們本土蜜蜂,養殖方法非常簡單,可以活框養殖,也可以傳統粗獷養殖,不需要過多的精細管理,因為這樣的蜜蜂沒有被完全馴化,野性比較強,如果沒有人為幹預,很快就可以恢復到野生狀態,所以這種蜜蜂越是不管理,反而發展的越好。中華蜜蜂抗病能力強,在養殖過程很少發生疾病,常見比較嚴重問題有兩種:

一、巢蟲問題。中蜂巢蟲問題,對中蜂的養殖來說,影響非常大,很容易造成蜜蜂發展緩慢,甚至不發展的情況,也是引起中蜂飛逃的一個主要原因。所以在中蜂的養殖中,預防巢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管理措施。哪應該怎麼預防蜜蜂長巢蟲呢?

預防中蜂巢蟲的方法非常多,比如中草藥預防,藥物噴脾,藥物引誘等等。但這些單一藥物防治的方法,其實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百事通對於巢蟲這個問題,除了使用中草藥防治的方法以為,同時還會使用一些物理的方法來處理,比如利用中蜂會自己清理巢蟲的特性,讓蜜蜂能夠完全的覆蓋,或者蜂多餘巢礎的方法,讓巢蟲成蟲沒有辦法把卵產到巢礎上面,即使出現少量巢蟲,蜜蜂很快也會把它清理出去。

除了以上這些基本方法,其實我們還可以利用中蜂的另一個特性來解決巢蟲問題,大家都知道中蜂和意蜂不僅個體不一樣,習性也完全不一樣,意蜂喜歡乾燥,中蜂喜歡潮溼,而巢蟲卻怕高溫潮溼,所以我們可以利用這個特性,提高蜂箱溫溼度來解決巢蟲問題(百事通曾經用短暫的高溫加高溼的方法,把巢蟲逼出巢脾,解決中蜂巢蟲問題,不過操作方法比較複雜,這裡就不細說)。

二、爛子病問題。蜜蜂爛子病是比較常見的影響中蜂發展的一種幼蟲病,這種疾病據書本上記錄,是由於蜂王或者巢礎上帶有病菌造成的,解決方法就是退掉病蟲脾,更換蜂王。但百事通並不贊同這個觀點,百事通認為中蜂爛子病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不當過份貪脾,是大量飼餵白糖或者蜂糧,造成的幼蟲發育不良,蜂群整體素質下降引發細菌感染的結果。因為據百事通了解,發生爛子病的蜂場,都是大量使用白糖來繁育蜜蜂,而像百事通自己只是在蜜蜂不能度過危機的情況下才給蜜蜂飼喂,所以百事通的蜜蜂從來沒有發生過爛子病,很明顯中蜂爛子病的真正原因是貪脾和大量飼餵白糖,造成蜂群不能護脾、體質下降出現的結果。所以要杜絕爛子病,唯一的方法就是尊重蜜蜂的天性,不要揠苗助長。

通過以上描述,做到少打擾、不貪脾、不到迫不得已堅決不飼喂,是完全可以養好野生蜜蜂的。只要做好以上幾點,再做到不取不成熟水蜜,不僅蜜蜂養好了,也會取到最好的蜂蜜。大家認為是不是這樣?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點評,謝謝!

相關焦點

  • 什麼是蜜蜂巢蟲?
    什麼是蜜蜂巢蟲?在中華蜜蜂的養殖過程中,因為環境變化以及人為管理因素,會遇到一些蜂病問題,最主要的就是巢蟲病,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巢蟲是比較難對付的,尤其是過去普遍使用傳統木桶養蜂的時候,養蜂人對巢蟲幾乎沒什麼辦法,以至於每年都有很多的蜜蜂受到巢蟲侵襲,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那麼什麼是蜜蜂巢蟲?如何預防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什麼是蜜蜂巢蟲?
  • 蜜蜂飛逃是蜂王的原因嗎?逃跑的4個主要原因,應該怎麼預防?
    養蜂怎麼才能不讓蜂王逃跑?養殖蜜蜂,蜜蜂逃跑是很正常的現象,特別是我國本土的中華蜜蜂。蜜蜂逃跑很多人都認為是蜂王帶著蜂群逃跑,其實這是我們在冤枉蜂王,蜜蜂會不會逃跑,要不要逃跑蜂王根本做不了主,始作俑者其實是工蜂,哪為什麼蜜蜂會逃跑,原因其實有很多,主要包括正常分群逃跑、病蟲害引起逃跑、天敵入侵引起逃跑、環境原因引起逃跑等等,哪我們應該注意哪些問題,才能減少蜜蜂逃跑呢?
  • 缺蜜期巢蟲泛濫怎麼辦?這招很多人說是造假,關鍵時刻能救蜜蜂
    最近有蜂友問蜂部落,他的蜂群中巢蟲已經泛濫,外界沒有了蜜源,蜂群中已經沒有多少蜂蜜,該怎麼挽救這樣的蜂群?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如果外界有蜜源還好,沒有蜜源就意味著根據巢蟲嚴重泛濫的處理方式,這會導致解決巢蟲問題以後蜂群馬上進入飢餓時間,那麼這個問題我們到底該怎麼解決呢?
  • 蜜蜂天敵蠟螟,可產1800粒卵,用新技術有效解決巢蟲問題
    中華蜜蜂最大的天敵,非巢蟲莫屬,一隻巢蟲並不可怕,但是一隻蠟螟就不一樣了。蠟螟是巢蟲的成蟲,養蜂人稱其為"巢蟲媽媽"。蠟螟一般夜間出來活動交配後,潛入蜂箱裡產卵,白天就躲藏在蜂箱角落裡或者蜂箱蓋上。一隻蠟螟成功交配後,每晝夜可產卵100-900粒卵,最多可產1800粒卵。
  • 經常打掃的蜂箱為什麼還有巢蟲?蜜蜂養殖中怎麼解決巢蟲的危害?
    (因巢蟲圖片並非很美觀,暫不配圖請大家理解)今天說中蜂,在養殖過程中我們都會定期及時的打掃蜂箱的底部,會把箱底的巢蟲(蠟螟)和蠟渣清理出來打掃乾淨。為什麼明明打掃很乾淨的蜂箱還會發現有蠟蛾的出現呢?出現了蠟蛾就表示蜂群肯定還會受到巢蟲的危害,因為成蟲會產卵啊,然後巢蟲的幼蟲還會爬到脾上禍害蜜蜂。大家都知道巢蟲的飛翔能力比較弱,是沒有辦法從比較遠的地方飛過來,所以打掃乾淨還出現成蟲的話,問題一定是出現在自己的蜂場內。
  • 養殖蜜蜂,工蜂翅膀邊緣腐爛是什麼原因?根據這4個特徵判斷
    導讀:工蜂的翅膀邊遠都爛了是什麼原因的問題,蜂部落認為可以根據翅膀爛掉的工蜂數量,蜜蜂的種類,爛掉的翅膀的特點和氣候條件來綜合判斷,然後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法。蜜蜂卷翅病第一:發病特點如果是蜜蜂翅膀出現卷翅,一般出現在新出房的幼蜂身上,表現為翅膀不能伸展,輕的翅膀尖端捲曲,嚴重的翅膀摺疊,蜜蜂瘦小,邊脾以及子脾邊緣的幼蜂發病嚴重,蜜蜂在初次試飛時掉在地上死亡。
  • 管理與藥物相互結合,全面防治巢蟲問題,蜜蜂的好日子來了
    夏季是巢蟲危害最嚴重的時期,炎熱高溫的氣候,破使巢蟲繁殖加速,同時生長發育也變得更快速,所以巢蟲的危害越來越明顯。巢蟲問題是每一個養蜂人都應該注意的事情,從春季3月份開始就要進行預防工作。預防巢蟲應該從春季3月份開始進行,第一、保持蜂多於脾,是防止巢蟲上脾的唯一方法。第二、經常清理打掃蜂箱,是消除巢蟲以及巢蟲卵的好方法。第三、夏季防曬降溫,防止蜂箱太熱蜜蜂離脾,讓巢蟲有機可乘。提示:其實預防巢蟲最有效的方法是夜間捕殺"巢蟲媽媽",只要能夠誘捕成功,那巢蟲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 蜜蜂咬脾治巢蟲,為何不在巢蟲上脾時把巢蟲滅掉?蜜蜂真大意了
    蜜蜂咬脾究竟是防治巢蟲還是去掉舊脾?對於中蜂的咬脾習性來說,這是養殖過中蜂的朋友都知道的,而對於中蜂咬脾這個習性來說,很多朋友把這個習性歸咎於咬掉舊脾新造新脾,其實這樣的說法並不無道理,但是如果要真的追究這個問題,蜂部落認為最主要的目的還是蜜蜂在自行預防巢蟲。
  • 中華蜜蜂巢蟲有哪些表現,該如何防治?新手養蜂值得學習的方法
    中華蜜蜂巢蟲為害什麼表現,如何防治的問題。蜂箱由於常年使用出現裂縫,臘螟飛蛾在木板縫隙處產卵,巢蟲卵在適宜的溫度下孵化,巢蟲結繭成長,等待羽化出房。巢蟲的成長階段分為4個階段:卵,幼蟲,蛹期,臘螟飛蛾。
  • 巢蟲危害蜜蜂有多嚴重,養殖蜜蜂的都知道,這樣做不花錢就能治好
    巢蟲是危害中華蜜蜂的一大蟲害,巢蟲危害會讓蜜蜂的子脾出現「白頭蛹」的情況。危害嚴重不僅蜜蜂難以發展,還會讓蜜蜂放棄蜂巢逃跑。巢蟲都是躲在巢脾上的,有時候在蜂箱底下可以看到巢蟲吐的網,翻看這些網就能巢蟲躲在裡面。
  • 蜜蜂養殖有以下情況的,巢蟲比蜜蜂還猖狂,不可大意
    有土法養殖、巢框養殖和防野生養殖三種。不管哪一種養殖,都有發生巢蟲的現象,其中以人工活框養殖最容易發生巢蟲危害。為什麼呢?主要是有些新手不會養蜜蜂,沒有經驗造成的。蜂箱底的巢蟲巢蟲其實是臘螟幼蟲,晚上臘螟在裡面產卵,如果蜜蜂數量稀少,臘螟就鑽進去產卵,過幾天就發現有巢蟲,所以說養蜂就要養強群,蜂群強了,臘螟是不敢鑽進去的,就算是有個別巢蟲,蜜蜂也會很快清理乾淨的。
  • 盤點養殖蜜蜂中防治巢蟲的幾個方法
    蜜蜂養殖最讓人頭疼的問題莫過於巢蟲了,尤其是養殖中蜂的。我養的就是中蜂真的是有切身體會。已經被巢蟲搞的飛逃好幾群了。有的蜜蜂它不愛飛逃,但是也被巢蟲搞的從強群變成了弱群。所以巢蟲問題是養蜂人最為頭疼的一件事。那麼怎麼防治巢蟲呢?
  • 野蜜蜂怎麼養它不會走?
    野蜜蜂怎麼養它不會走?國內的野生蜜蜂資源有很多,而野生蜜蜂因其生活的環境不同,其抗病、防敵害能力都比較強,所以養蜂人都喜歡抓捕野生蜜蜂回來養殖。而新收回來的蜜蜂情緒波動比較大,容易逃跑。那麼我們要如何養殖,蜜蜂才不會逃跑呢?
  • 八角樹對蜜蜂有什麼影響?從3個方面考慮,輕鬆知道答案
    關於八角樹對蜜蜂有什麼影響的問題,既然是八角樹,那麼就屬於植物,而蜜蜂對植物是有需求的,蜜蜂對植物需求的無非就是採集需求,除了採集需求之外,我們可以考慮植物對蜜蜂病敵害防治的作用以及在蜜蜂養殖中的作用,所以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來看:1.八角樹蜜源的利用2.
  • 蜜蜂顏色變暗發軟有臭味是什麼原因
    一、中蜂(中華蜜蜂)  1、環境  環境方面容易引發中蜂蜂群中有酸臭味,我們可以從觀察蜂群是不是正常來看。如果蜂群正常,沒有出現爛子拖子的現象,可以考慮是環境因素引發的蜂群內有酸臭味。  為什麼環境會引發蜂群內出現酸臭味呢?其實中蜂蜂群在正常情況下出現酸臭味的情況比較少,一般只有在水源稀少或者靠近牲畜養殖的地方容易出現。
  • 定點養殖中蜂技術,巢蟲都有哪些表現?巢蟲應該如何預防與治療?
    成年的巢蟲,體長一般3cm左右,幼巢蟲0.5cm到2cm左右。巢蟲的繁殖發展非常快,卵和幼蟲的生命力都很強,對蜂群危害性極大。最常見的主要就是危害弱小蜂群,並在巢房底部,吐絲作繭,在巢脾中的房眼內,打隧道,蛀壞巢脾,並在巢脾上蛀食蠟質,進一步傷害蜜蜂的幼蟲和蜂蛹。
  • 中蜂王產卵不成蛹是什麼原因?有經驗的養蜂人:這4大問題之一
    導讀:中蜂產子但是不成蛹的問題,這是中蜂養殖中常見的現象,不管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中蜂王產子不成蛹都是非正常現象,蜂部落認為可以結合氣候和病敵害來檢查這個問題,然後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法。夏季中蜂王產子不成蛹的常見現象由於夏季溫度高,屬於蜜蜂病敵害的高發期,所以以下文章結合夏季的蜜蜂病敵害來進行分析,大致可以分為巢蟲危害、蜂王長期近親繁殖、溫度過高、蜂群缺粉四種情況。
  • 主動把蜂群內的巢蟲叼出蜂箱外的蜂種是不是很好?老蜂農這樣說
    導讀:工蜂把巢蟲叼出蜂箱外是不是品種好的原因的問題,蜂部落認為應該從蜜蜂的種類來看,因為有的蜂種自身就具有較強的清巢能力,其次是少量的巢蟲出現正好被蜜蜂給撞上了,蜜蜂順道清理了也是有可能的。蜂種的分類對於蜂種來說,現在養殖最多的就是中蜂和意蜂,中蜂是我國本土的野生蜜蜂,其特點是清巢能力差,對於巢蟲的預防能力比較弱,意蜂是從西方國家引入的蜂種,這種蜜蜂的清巢能力強,一般不會被巢蟲危害。工蜂把巢蟲叼出蜂箱外是品種好嗎?
  • 導致蜜蜂被叼出巢門的3大原因,養蜂人告訴你怎麼應對
    導讀:如果蜜蜂叼著一隻蜜蜂飛了出去,蜂部落認為首先我們應該注意觀察被叼著飛出去的蜜蜂的日齡,同時觀察蜂群中是不是出現異樣,然後根據具體情況來判斷蜜蜂把另一隻蜜蜂叼出去的原因,採取正確的措施。不同日齡的蜜蜂被叼出去從蜜蜂被叼出去的角度來說,聯繫我們的養蜂我們可以把被叼出去的蜜蜂分為蜂蛹、新出房的幼蜂、成年蜜蜂幾種情況。下面我們就從這幾個方面來進行分析。第一:蜂蛹如果是蜂蛹被叼出去,我們需要觀察的點有花粉和蜂蜜的數量,冬季是否來臨,蜜蜂是否發生了病敵害。
  • 蜜蜂"咬食"蜂王的卵蟲,新手養蜂人不解,原來問題出在這
    蜜蜂是最戀子的昆蟲,只要有卵蟲子脾在,蜜蜂就能夠安心的住下來,但是奇怪的是,蜜蜂有時候會將卵和蟲吃掉或者咬出去扔掉,這又是為什麼呢?蜜蜂不正常,而引起這種現象按照我們養蜂人的第一判斷是,蜂群裡的幼蟲是否正常?注意觀察幼蟲是否出現爛子,子脾是否出現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