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阿騰,是荷蘭最傑出的信鴿作育家、賽鴿家。在其為期不長的養鴿賽鴿生涯中,創立了享譽世界的長距離鴿系。——楊阿騰
1.鴿系起源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末楊阿騰鴿舍的核心主要由比利時的歐斯特魯鴿子組成:海牙的亨利·雷依、德科克的超級雌鴿、威廉·范坎朋豪特的「坎朋雄鴿」,在1938年又增加了安東尼·瓦赫馬克爾和蒂斯特·斯託克的兩隻「賀爾曼」。
搜鴿網為鴿友們帶來養鴿賽鴿小常識以及鴿界趣事,關注搜鴿網微信公眾號,下載搜鴿網APP(各大應用市場可以搜索到),為您帶來實用養鴿小文章,大家共同探討,共同進步,共同學習,如有問題更可留言,有問必答。
楊阿騰在很短的時間內用這些鴿子雜交造就了一個中距離快速鴿系,速飛鴿系,他的飼養觀點是建立在他自然的天才、他豐富的經驗和他對於遺傳學的豐富知識基礎上的,他並不怕近親繁殖,他的兩對基礎種鴿都是這種近親繁殖的結果。
他先將「灰歐斯特魯」與「老雷依雌鴿」交配,這立即產生了良好效果,它們的著名兒子就是「自行車飛鴿」,一隻健壯的雄鴿,它在斯丁伯根作為一隻年輕的鴿子從拿永(法)放飛,比其它鴿子早七分鐘抵達目的地,為楊阿騰父子贏得了一輛自行車。
這隻雄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又回到了它舊時的鴿舍,楊阿騰父子通過它又培養出了一些非常好的鴿子,它們為戰後鴿系的培育做出了重要貢獻。它的同窩鴿「胖灰」也在獲獎名單上出現,而且在後來的比賽過程中一直名列前茅。
一年之後,楊阿騰從他的那對基礎種鴿那裡首次培育出了在他的鴿舍還從未有過的最漂亮的一隻鴿子「漂亮灰」,這隻雄鴿始終是俱樂部評比中的冠軍,它在戰爭沒結束時就死去了,但是,這些號稱「三隻火槍手」的鴿子對戰後荷蘭信鴿的建立打下了很深的烙印。
另一對基礎鴿子是由歐斯特魯的「雷伊雄鴿」和「貝斯克」雌鴿組成。它們的一個最好的兒子是「46號」,它是一隻雄鴿,在1936年斯丁伯根的年輕鴿子比賽中獲得第一、第九、第十四和第四十五次獎。「46號」的純種妹妹「奧爾良號」連續三年獲得奧爾良比賽冠軍。
接著,「自行車飛鴿」與劉德科克的「肥股」結合,第三對基礎種鴿由此形成,它們又生下了許多好鴿子,最有名的就是「錯誤的女妖」,是鴿舍裡最好的賽鴿之一。楊阿騰把「自行車飛鴿」的兄弟「胖灰」與歐斯特魯的「小妖精」結合。這樣他又再次擁有了一對合適的鴿子,在這第四對鴿子中產下了「美人號」。「小妖精」在開始幾年一直是與威廉·范坎朋豪特的「坎朋雄鴿」結親的。
楊阿騰的育種方式很明確,他在戰前的鴿系的基礎主要來自於尤樂斯·魯卡爾特的「好淡色」的後代,是直接從魯卡爾特那裡或是間接地通過雷伊得到的。
他通過劉德科克的雌鴿和威廉·范坎朋豪特的雄鴿極為成功地進行了交配,在1938年和1939年的比賽過程中幾乎沒有能夠飛得過它們的鴿子。
2.鴿系特徵
楊阿騰鴿系的基本特點:以深油黃眼、綠眼為高級鴿眼。屬於晚熟品系,一般2年以上鴿齡的鴿子在1000公裡以上的比賽中有良好的發揮!
楊阿騰鴿系的特徵:從羽色上看,以深雨點居多,偶爾帶白條,也有其他羽色,如黑、灰、絳等,近親作育會出現鳥冠。從外觀上看,頭臉較長,胸部飽滿且稍微前傾,腿較長,站像挺拔。
從眼睛上看,以濃眼為主,古銅色,暗綠色居多,沙眼中有很濃的蘭色。
在競翔方面,該系鴿成熟較晚,適合飛中遠距離,耐惡劣氣候和複雜地形,在艱苦的比賽中發揮十分出色。
3.楊阿騰「多利」的故事
1967年,一羽藍斑色的公鴿降生在紐·凡塞米鎮(NiellW Vassemeer),最初它沒有名字,後來,人們稱它為楊阿騰「多利」(「DOLLE」),「DOLLE」在英文中是指「淘氣鬼」,這是因為它喜歡在鴿舍裡玩耍,特別喜歡咬人,這就是「多利」得名的原因。
「多利」(「DOLLE」)
「多利」的直系父親來自Ligtenberg,母親來自Van Agtmaal,均是楊阿騰直系。曾祖父脖子上帶有冠狀羽毛。楊阿騰「多利」每次比賽歸來,嘴裡都含著血。這是因為它為了能儘早回到鴿舍,竭盡全力的緣故。但每次回到鴿舍,「多利」都不急著歸巢。它總要繞著鴿舍飛上一兩圈,興奮地表示它到家了。
4.多利重要賽績
聖文森:1684羽 省 賽: 冠軍
聖文森:6844羽 國家賽: 第3名
達克斯:1032羽 省 賽: 冠軍
達克斯:3649羽 國家賽: 第3名
利蒙治:1610羽 省 賽: 第9名
聖文森:6917羽 國家賽: 第12名
查特魯:2176羽 省 賽: 第20名
查特魯:2425羽 省 賽: 第22名
穆 蘭:5146羽 省 賽: 第39名
穆 蘭:4612羽 省 賽: 第59名
達克斯:3561羽 國家賽: 第66名
5.多利號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