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總是為了追尋生命中的光,而走在漫長的旅途上。」 ——星野道夫
他是一位攝影師,那一年,他放棄大都市的安逸生活,只身前往酷寒的極北大地。旅居阿拉斯加20年,他的鏡頭,一直投向北極這片神秘的土地。對於生活在苛刻環境中的人和動植物,以鏡頭和執著,投注關懷的目光。
他還是一位作家,以靈性之光和無盡的溫柔,訴說人的幸福。
他的胸懷像大地般寬廣,似天空般廣袤遼闊,漫步在人生旅途,他用唯美的情懷,攝取生命的美,生活的真實。
在充滿意義的人生中,他寫下了《旅行的樹》《阿拉斯加,光與風》《表現者》《星野道夫的工作1~4》《北方的光》《在漫長的旅途中》等作品。
透過書中真切質樸的字裡行間與撼動心靈的敘事構圖,讀者可以踩踏星野道夫深印在大地上的足跡,沿著一幅幅的照片,將眼光延伸到清澈深沉的極北大地,進行一場回歸自然的心靈之旅。
十九歲那年,年輕的星野道夫在舊書店中發現一本《Alaska》攝影集,觸發了他未來二十年的阿拉斯加攝影之旅。大學畢業後的星野道夫,決定重返阿拉斯加。先是飛去西雅圖學習語言,後最終被阿拉斯加大學錄取,學習野生生物學。星野道夫在之後的時間裡,拜訪了阿拉斯加的各個角落。
在嚴寒的條件下,為捕捉到奇妙的生態故事,他仍可以保持超常的耐心和專注。支撐他的堅持下去的,想必是對這片土地的一顆赤誠之心。長期穿梭在山脈、冰河、森林、凍原之間,拍攝大量自然生態作品,極光、山脈、冰河、凍原、花草、鯨、棕熊、北極熊、麋鹿、馴鹿、海豹等,都是他擅長的題材。
他不認為人類站在自然的對立面,反而認為在這冰天雪地,居民也是故事的一部分。
星野道夫的作品為他帶來了巨大聲望,他卻依然在大自然面前保持著純真、好奇。在等待奇觀出現前的每一秒,對他來說不是等待名望,而是享受心靈的寧靜。
在被問及為何選擇阿拉斯加時,他這樣答到:
「我自然可以選擇生活在東京,但是城市的生活給我一種無力感。而生活在自然間,我能夠清楚地感受到生死之間的那條界線,是一種無比清醒的感覺。」
他說:世上所有的生物總有一天要回歸塵土,再開始新的旅程。有機物與無機物、生與死,是否真有分界?哪天我死了,我也要回到最喜歡的地方。凍土帶的植物,只靠些許養分就可以在極北開出小花;每到春天,就聽見馴鹿的蹄聲從遠方傳來……有的時候,這些事就一直在我腦海裡盤旋。
星野道夫在43歲便離開了人世,令人惋惜。
當時的他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堪察加半島,為日本一家電視臺拍攝關於棕熊的紀錄片。
白天時,為了獲得最好的拍攝效果,星野道夫想要離棕熊越近越好,可沒想到此舉卻驚著了它。不料在深夜,白天的棕熊襲擊了熟睡中的他,奪去了這位攝影師的生命……
每個人都在尋找心靈的故鄉。
星野道夫的故鄉,在阿拉斯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