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巴:神秘高碉奇秀風光(圖)

2021-01-12 中國網


本世紀初的一個秋天,當時任丹巴天主教堂神父,以後曾任天主教康定教區主教的法國人舍廉艾,攝下了丹巴高碉和丹巴天然石英壁畫,照片寄往法國,參加1916年在裡昂舉行的影展。

40年代,就在同一個地方,著名藏學專家任乃強先生在他的《四川上古史新探》中寫下了:「在一山彎的斜坡上,依山臨水,外人不易至。隔江望去,有數十高碉參天,恰似上海浦東工廠之煙囟林,為金川地一大奇觀。」

40年後,1982年,一篇引起爭議的散文《古堡下的情歌》,一石激起千層浪,古碉和古碉下的民情風俗從此展開亮麗的風景,沉默千年的丹巴高碉從地平線上漸漸升起。

1994年,法國伽瑪圖片社,一個向全球數十個國家發行的著名圖片社的攝影記者胡勇先生,在途經丹巴時被神秘的丹巴高碉吸引,一住便是8天。

丹巴神秘的高碉、奇秀的風光,開始吸引一批攝影、考察、觀光者紛至沓來。

千碉之國

丹巴位於川西北的峽谷地帶,是嘉絨藏族的聚居地,具有獨特的文化和豐富的自然景觀:一幢幢藏式樓房撒落在綠樹叢中,雪白的牆,深紅色的屋簷;滿山的梨樹、蘋果樹,春天花似雪,秋天果滿枝;尤其是矗立於群山之間的座座碉樓、高大、挺拔,因此丹巴有「千碉之國」的美譽。 進入亞拉雪山風景區後到丹巴縣城一段,由西向東,海拔從4000多米下降到1780米,景觀也因為海拔高度的不同而呈現立體的變化。雪山如一顆晶瑩的寶石鑲嵌在峽谷的盡頭,山頭祥雲籠罩,山下的海子像一顆顆珍珠撒落在樹叢中。發源於雪山的東谷河,從大山之中切開一條道路,洶湧東進,把陡峭的峽谷留在身後。越往東行,峽谷越深,水流越急,兩岸山頭依稀可見藏寨分布,其間有碉樓林立。

碉樓是丹巴獨具特色的建築,在丹巴全縣都有分布,主要集中在河谷兩岸。或三五個一群,或獨立於山頭,碉與碉之間相互呼應,依山成勢,集中的地方,目力所及,數十座碉樓連綿起伏,形成蔚為壯觀的碉樓群。在眾多碉樓群落中尤以梭坡鄉境內碉樓群最具特點。從丹巴縣城沿著大渡河而下,車行大約七公裡土路到達梭坡鄉。望大渡河對岸,座座碉樓拔地而起,高的有十餘丈,低的也有五六丈。過鐵索橋入村寨,近觀碉樓,皆為片石砌成。碉堡基礎寬有丈餘,一般為巨石砌成。碉身多為四角型,也有五角型,六角型,八角型,據說還有十二、三角型。雖然皆由片石砌成,但牆體表面光滑,縫隙緊密,稜角筆直,可見建築師具有高超的設計能力和工藝水平。

碉樓是禦敵的堅固工事

關於碉樓有這樣的傳說:很久以前,大渡河河谷之中有兇猛的妖魔,專門攝取男童的靈魂,為了保佑孩子成長,誰家生了男孩,便要修築高碉,以御妖魔。孩子每長一歲,高碉就要加修一層,而且要打煉一坨毛鐵。孩子長到18歲的時候,碉樓修到了十八層,毛鐵也打煉成了鋼刀,此時將鋼刀賜予男孩作成人禮物,鼓勵他勇敢戰鬥,克敵降妖。

傳說無以考證,但碉樓確實與戰爭密切相關。丹巴的高碉大概可以分為四種:要隘碉、烽火碉、寨碉、家碉,尤以家碉、寨碉為多。修建在屋後的高碉與居住的樓房緊緊相連,屬於家用碉。家調較為矮小,一般用作貯藏室,御防匪盜,遇有戰事,亦可防禦;寨碉則是保護村寨、部落和地區的戰爭工具,與城柵的功用相類似,又比城柵更靈活;要隘碉建築在要隘險道上,有許多則矗立在懸崖峭壁之上,用於防禦阻止敵人的進攻,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堅固工事;烽火碉則用於傳遞戰爭信息,也同時具有其他高碉的作戰功能。

高碉牆壁厚實堅固,不少牆上砌有數百斤數千斤重的大石,碉門設在離地一丈多至兩丈高處,當年碉門前安放有獨木梯(這種獨木梯至今仍在丹巴大小金川流域及大渡河上遊的民居樓房的第三第四屋中廣泛使用),只可攀援獨木進入高碉。敵人到來時,將獨木梯抽入高碉內,關上碉堡門。碉堡門矮而小,門板用厚實木料作成,輕易不能破入,碉內用木隔層,高達十幾二十層,每層均有箭窗槍眼,在高一些的地方還有類似小門的大窗口,能拋擲巨石打擊敵人。碉內層層皆堆集有大量石塊,只要敵人靠近高碉,隨時都會遭受沉重打擊,即使敵人破門攻入碉內,上層擲下飛石,生還的可能性很小,更不說是佔領高碉了。

相關焦點

  • 丹巴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鄉村」自然風光神奇美麗
    丹巴位於甘孜藏族自治州東部,是甘孜州的東大門,東與阿壩州小金縣接壤,南和東南與康定縣交界,西與道孚縣毗鄰,北和東北與阿壩州金川縣相連。丹巴縣地勢西高東低,海拔1700-5521米,縣城位於大渡河畔的章谷鎮,海拔1800米,距州府康定137公裡,距成都368公裡。
  • 天然盆景、黨嶺風光——中國最美的古鎮村落「丹巴藏寨」
    是一個深藏於橫斷山脈中鮮為人知的世外桃源,壯麗迷人的風光、無限神秘的美人山谷、恬靜如詩的鄉土民居、獨具一格的古石碉樓、多姿多彩的風情,驚現出丹巴的神奇和美麗。丹巴藏寨指的是居住在丹巴縣的居民形成的藏族村落,丹巴的山寨,舊稱碉樓寨房。碉樓和寨房,原本是兩類不同性質的風格建築,在時光的流逝中,二者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外形上,既有寨房的特徵,又有碉樓的形態。
  • 被稱為「千碉之國」丹巴藏寨,風光壯美,丹巴美女也特別養眼
    來絕美之地看美人觀美景,丹巴藏寨的神秘等你來發掘!有著「千碉之國」美稱的丹巴,一直都吸引著無數遊客的嚮往,不僅僅是因為那裡的建築異常的美麗和別具特色,更是因為這裡不僅是個美景之地,更是一個多美人的地方,讓遊客享受到無盡的美的衝擊。
  • 丹巴美人谷,美不勝收
    丹巴,一個未開墾的旅遊處女地,不僅有奇特的自然風光,更有純樸、美麗的人文景觀。丹巴境內的墨爾多山是嘉絨藏區最著名的神山。神山周圍被山峰環繞,絢麗多姿的景色美不勝收,圍繞著這些美景,流傳著無數動人的故事和傳說。許多年前,一隻鳳凰飛到了墨爾多山,隨後化成千千萬萬美麗迷人的美女,於是墨爾多神山下便成了美女如雲的地方。丹巴出美女始於漢代的東女國時期。
  • 四川丹巴:魂牽夢縈的香巴拉(圖)
    夢中飄飛的雪花兜兜轉轉間將我帶到了「天堂聖地」冬季的雪域丹巴美麗姑娘笑顏如花古樸村落盡顯安寧高原海子絕美如畫……梭坡春雪 攝影 徐貴強天空一碧如洗就像放空的心情纖塵不染一朵朵自由漂浮的白雲似誘人的棉花糖獨自一人行走在這遼闊的天際想要幻化成茫茫蒼雪中的小小一片人間仙境 攝影 代永清為丹巴的一切傾心
  • 為什麼曾經美女如雲的丹巴美人谷,現在只剩下「美人的媽媽」?
    很多年以來,大部分人選擇到川西旅遊都是為了看看那獨特的自然風光,像雪山、像峽谷、像草原。不過丹巴美人谷的出現,卻讓旅遊者們驚喜的發現,原來到川西旅遊「看人」也是一大亮點。確實,自古以來,欣賞美是人們的一大愛好。在川西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康巴的漢子,丹巴的美女」。
  • 雲端的丹巴藏寨
    這是11月1日在丹巴甲居藏寨拍攝的景色。丹巴藏寨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縣,是當地的風景名片,其中以中路藏寨和甲居藏寨最為著名。成百上千的傳統藏式民居從河谷一直延伸到海拔兩千米以上的山區,層層疊疊,錯落有致,宛在雲端。
  • 丹巴抓好景區防疫 為遊客提供安全舒心的旅遊環境
    四川新聞網甘孜5月3日訊(馬強 曹松) 5月3日,國家4A級景區丹巴甲居藏寨遊客中心,遊客們正有序出示健康碼、進行體溫檢測、間隔購票入園。來自成都的遊客張女士表示:「這個季節的丹巴很有味道,雖然各種手續耽擱時間一點,但是景區的健康防疫工作做得很紮實,工作很到位,我們很放心」。
  • 神奇的丹巴(多圖)
    在不長的時間裡兩趟丹巴之行,讓我深深地迷戀上了這裡。丹巴,素有千碉之國之稱,境內到處聳立著雄偉壯觀、直插雲霄的古碉,其中尤以縣城東部梭坡鄉和中路鄉最為集中。丹巴的藏族寨子每個都很美麗,但又各有特色,無論你走進哪個寨子,走進哪個藏民家庭,一股濃濃的鄉情包圍著你。 【連結:丹巴】 丹巴縣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地帶,為典型的高山峽谷地貌,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東大門,縣城章谷鎮,全縣面積5000多平方公裡。
  • 興業銀行「九把火」照亮丹巴脫貧致富路
    精準破解「美麗貧困」  丹巴縣地理環境獨特,風景如畫,奇異壯麗的自然景觀、旖旎瑰麗的民族風情、古老而神秘的民族歷史文化在這裡交相輝映,享有「美人谷、千碉之國、中國最美鄉村」等美譽。  作為川西旅遊線上的一顆明珠,丹巴從來不缺少美景,但長期以來「養在深閨人未識」,長期以來守著「美麗」過窮日子。
  • 美女如雲丹巴美人谷!一縣一品公益助農,四川丹巴特產香豬腿
    丹巴境內的墨爾多山是嘉絨藏區最著名的神山。神山周圍被65座山峰環繞,絢麗多姿的景色美不勝收,圍繞著這些美景,流傳著無數動人的故事和傳說。許多年前,一隻鳳凰飛到了墨爾多山,隨後化成千千萬萬美麗迷人的美女,於是墨爾多神山下便成了美女如雲的地方。東谷溝位於丹巴縣城西南二十一公裡的東谷鄉境內,這裡崇山峻岭,森林茂密,高山海湖星羅棋布。
  • 四川丹巴:魂牽夢縈的香巴拉
    夢中飄飛的雪花兜兜轉轉間將我帶到了「天堂聖地」冬季的雪域丹巴古碉藏寨 攝影 澤裡在那裡古碉藏寨星羅棋布美麗姑娘笑顏如花古樸村落盡顯安寧高原海子絕美如畫……梭坡春雪 攝影 徐貴強天空一碧如洗就像放空的心情纖塵不染一朵朵自由漂浮的白雲似誘人的棉花糖獨自一人行走在這遼闊的天際想要幻化成茫茫蒼雪中的小小一片人間仙境 攝影 代永清為丹巴的一切傾心在這冬雪輕舞飛揚中等候一場不經意的交錯
  • 深藏於橫斷山脈中鮮為人知的世外桃源,來看丹巴的神奇和美麗吧
    2005年《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組織的選美中國活動中,以甲居藏寨為代表的「丹巴藏寨」被評為「中國最美的六大鄉村古鎮」之首。「甲居」在藏語是百戶人家的意思,寨如其名,在相對高差近千米的山坡上,一幢幢藏式樓房灑落在綠樹叢中,星羅棋布,襯以嫋嫋的炊煙、叢叢的桃花,顯得恬靜別致。甲居藏寨的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十分契合,寨子位於河谷地帶山崖半山腰,垂直落差上千米,整座山寨置於大自然的山水畫卷之中。
  • 2017丹巴嘉絨藏族風情節26日開幕
    丹巴縣委副書記吳林君宣布風情節開幕(許進 攝)  丹巴嘉絨藏族風情節歷史悠久,至少可以追溯到唐宋時期,最早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舉行的慶祝活動,每當夏收或秋收之後的農閒期間,人們各自帶著釀製的新酒,聚集在一起,一邊品嘗美酒
  • 丹巴藏居接待持續升溫 打造特色旅遊發展新模式
    四川新聞網甘孜5月19日訊(楊犀 記者 郭江濤)甘孜州丹巴縣有著奇異壯麗的自然景觀、旖旎瑰麗的民族風情、古老而神秘的民族歷史文化,是一座有很高旅遊資源品位的城市,美人谷、甲居藏寨、古石碉群全國聞名。據了解,中國最美麗的鄉村——甲居藏寨是近年來丹巴打造特色產業、打造精品鄉村旅遊的示範點之一。丹巴縣縣長劉賓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丹巴縣委、縣政府把甲居藏寨作為一個載體、一個示範點,最大限度的發揮好以旅助農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通過政府引導、農民參與,旨在把60%的遊客帶進藏寨民居,實現農村、農業健康快速發展,讓農民群眾受益增收。」
  • 色達 丹巴甲居藏寨五天自駕線路推薦
    早上出發離開色達前往丹巴的甲居藏寨。推薦路線:色達—爐霍—道孚—丹巴—藏寨。色達到丹巴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我推薦的。二就是走回頭路。馬爾康—金川—丹巴。。推薦的線路一路風景特別的漂亮。午餐可以在道孚縣吃。傍晚左右到達丹巴。可以住丹巴縣城,也可以住甲居藏寨,山上有很多民宿(需要推薦聯繫方式的可以私信或評論留言)。
  • 2019四川甘孜山地旅遊文化節在丹巴開幕
    本網訊 「墨爾山下展甘孜山地文旅無窮魅力、大渡河畔品丹巴美人河谷婀娜華章。」以山地旅遊為依託,近年來,我州以丹巴、康定、瀘定為核心,奮力推進大渡河流域鄉村振興,文旅融合、農旅融合、城鄉融合、景村融合已成為我州推動旅遊轉型高質量發展的切實抓手,「成都後花園·康養加休閒」已成為大渡河流域鄉村振興的響亮品牌。肖友才在致辭中指出,甘孜是山的王國,因山而美、因水而秀、因歌而名。甘孜山地之奇特,舉世無雙。
  • 深圳衛視《奇妙的民居》走進丹巴碉樓
    圖| 遠觀丹巴碉樓樓下養牲畜,中間住人,樓上打麥。住宅與生產的結合在民居裡完美體現。此外,嘉絨民居建築的一大特色就是碉樓與房屋的融合。圖| 丹巴碉樓外景矗立雲端的碉樓守衛著一座座藏式民居。這種獨具民族工藝的塔式建築,被建築學家們稱為「東方金字塔」。丹巴碉樓的出現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漢時期,當時稱其為石頭蓋的籠子。
  • 上千名嘉絨姑娘秀風採 「美人谷」丹巴選出美麗「金花」
    參加選美比賽的丹巴姑娘 攝影 劉斌碧藍的天空,漫山的花海,載歌載舞盡情狂歡的當地民眾,讓遠道而來的遊客們大呼「不虛此行」。20名身著民族盛裝的嘉絨姑娘一出場,便引來大批「長槍短炮」的攝影師和現場人群的吶喊尖叫,瞬間將現場氛圍推向高潮。20號選手德吉拉姆獲得本次選美大賽「金花」獎 攝影 劉斌五月的丹巴,正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
  • 丹巴的原生態民歌
    丹巴的原生態民歌   □馬忠  位於甘孜州的「丹巴美人谷」遠近聞名,傳聞谷中風景秀麗,美女如雲。前不久我與幾位好友邀約,到美人谷來了一次自駕遊。這次自駕遊給我印象最深的倒不是丹巴美女,而是當地少數民族婦女演唱的原生態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