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訊精密150億市值歸屬陷爭議,實控人王來春違規代持?

2020-12-03 環球老虎財經

王來春作為富士康「打工妹」,其創業故事備受創業者推崇,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立訊精密從一家小組裝廠一躍成為蘋果代工廠,市值達3700億,超過「師傅」工業富聯,家族財富超千億。或許是市值的暴漲促發雙方利益訴求不一,一起2011年的代持股份承諾引發了雙方對簿公堂。

據中國經濟網報導,中嶽聯拓總經理、原立訊精密集團管理中心高管吳政衛投訴稱,其與立訊精密實控人王來春存在股權代持糾紛。此次糾紛涉及的立訊精密股份約佔總股份5.336%。

由於立訊精密在2014、2016年經過兩次增發,香港立訊有限持有立訊精密股份由最初的66.7%下滑至51%。而吳政衛持有立訊精密股份相對應的下滑至4.08%。按照8月10日52.43元/股收盤價計算,市值達15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股權代持發生在2011年,而彼時立訊精密剛上市,市值僅百億元左右,即便是5.336%的股權,也僅5億左右。然而,隨著立訊精密的不斷資本併購,其已從2010年營收10億發展到2019年625億的蘋果代工「巨頭」,市值一度超4000億,吳政衛所持股權價值超百億。

據吳政衛所述,自立訊精密2011年上市後,其多次試圖與王來春商談代持股權變現事宜,均未果。有意思的是,吳政衛與立訊精密、王來春的合同糾紛案將於8月14日開庭。而吳政衛選擇此時「爆料」,似有擴大事件影響之意。

吳政衛與王來春的百億代持糾紛

吳政衛與立訊精密董事長王來春代持股份的糾紛還得追溯到2007年。2007年,吳政衛受王來春邀請加入立訊精密,允諾其年薪並給予立訊精密公司股份。

吳政衛加入立訊精密後負責公司的財稅規劃、整理立訊精密有關公司之前帳務,完善公司各項管理體制與信息系統,以協助立訊精密上市。

2010年,立訊精密在深交所上市,彼時市值不足百億元,相對於如今的3700億市值,十年市值增長超40倍。或許王來春也沒有想到立訊精密會發展的如此迅速。

據吳政衛所述,2011年3月,其與王來春籤署了一份股權承諾申明書。內容顯示,吳政衛透過王來春代為持有香港立訊有限公司8%的股權,按香港立訊有限公司控股比例66.7%來計算,吳政衛持有立訊精密5.336%的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吳政衛持有立訊精密的股權似乎只存在於紙面上,這或許是雙方鬧上法庭的根本原因。

企查查數據顯示,2019年6月13日,吳政衛向深圳中院起訴王來春、立訊精密、立訊有限公司,2020年6月,深圳中院已向立訊精密送達了本案相關材料,但立訊精密尚未公告。此外,吳政衛與立訊精密、王來春的合同糾紛案將於今年8月14日開庭。

民事起訴狀顯示,要求判令被告王來春、立訊有限公司向原告支付部分股權價款人民幣4.18億元以及立訊有限公司8%股權所享有「立訊精密」自上市後至2017年度期間的股息紅利餘額人民幣2572.14萬元,共計人民幣4.44億元。

如果王來春能想到立訊精密在短短9年時間營收翻了60倍,淨利潤增長超40倍,市值增長超40倍。或許會謹慎籤下那份股權承諾。不過,今天下午,立訊精密證券部工作人員對外「闢謠」稱,公司控股股東王來春與吳政衛不存在關聯關係,也不存在股權代持。至此,立訊精密150億市值歸屬爭議的真相如何也成了謎。

立訊精密的資本運作

回顧2010年立訊精密的上市場景,當年其營收僅有10.11億,利潤也僅有1.16億,但到了2019年公司的營收已經上升至625.16億,利潤也上升到了47.14億。

立訊精密之所以能夠發展的如此之快,得益於其不斷的收購兼併。而這也是從「師傅」富士康那裡學來的精髓。從立訊精密十年間併購動作來看,王來春著實在併購業務上頗有心得。

據統計,2010年到2017年七年間,立訊精密就進行了16次投資併購,從固有的連接線業務,切入了通信、汽車電子、FPC、電聲器件及射頻模組、電子設備和儀器等業務,成功的打入了蘋果產業鏈、華為產業鏈,通信領域、汽車電子領域。

2011年,立訊精密耗資10.77億元收購了崑山聯滔60%股權,為切入蘋果產業鏈踏出了關鍵一步。崑山聯滔主要生產連接線產品,在iPad平板上使用,此後,立訊精密陸續獲得iPad內部線、MacBook電源線、Apple Watch無線充電和錶帶,以及Type-C及iPhone轉接頭等關鍵訂單。

同年8月,立訊精密收購了科爾通訊,科爾通信主要服務於華為、愛默生等通信巨頭,主營通信連接器和線纜。

2012年立訊精密併購福建源光電裝有限公司進入汽車電子領域,又全資收購珠海雙贏,切入3G和智慧型手機產業鏈條,進入FPC(柔性電路板)的生產領域。2013 年,入股臺灣連接器廠商宣德;收購德國汽車塑膠件公司 SUK,進入豪車廠家的供應鏈。

而真正讓立訊精密騰飛的是2016年收購蘇州美特,自此進入學領域,憑藉著蘇州美特的技術積累,立訊精密切入揚聲器模組、喇叭、耳機、助聽器市場,並成功專注AirPods潮流。

2017年上半年,立訊精密正式成為AirPods的生產工廠。在經歷初期的產能爬坡之後,到2017年底,AirPods的用戶發貨周期被立訊精密縮短到三天,產品良率接近100%。

相對於AirPods等穿戴設備,iPhone才是蘋果真正的核心業務。而蘋果iPhone的代工工廠在中國僅有緯創、和碩和富士康三家公司。在此情況下,立訊精密再次通過資本運作的手段拿下緯創,從而曲線成為蘋果iPhone的代工。

7月17日,立訊精密擬與立訊有限共同出資以現金收購WIN直接及間接控制的全資子公司緯創投資(江蘇)有限公司及緯新資通(崑山)有限公司的100%股權。此次交易價格約為33億元(含稅價),其中立訊精密計劃出資不超過6億元,對目標公司不構成控股。

值得注意的是,在剛宣布即將成為iphone代工廠之際,控股股東便開始大額減持。7月22日晚間,立訊精密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通過大宗交易減持公司1.85%的股份,折合交易總額超過69億元。減持資金擬主要用於償還立訊有限銀行借款及支持立訊精密相關資金需求。

有分析人士認為,控股股東此次大舉減持回籠資金,或與立訊精密近期33億元收購事項有關。

「徒弟」超越「師傅」,背後是公募基金的助推

作為富士康的「打工妹」,王來春自創業以來,一直得到富士康的「照顧」,立訊精密一度被稱為富士康的「小弟」。

可就是這個小弟,在短短幾年攻城略地,從小小的組裝廠通過一步步資本併購成功打入蘋果產業鏈,似有與「師傅」富士康一爭高下之意。從市值來看,截止今日收盤,立訊精密的市值為3662億,工業富聯的市值為2864億,市值已經超過工業富聯。

不過從營收和淨利潤來看,立訊精密確實是一個「小弟」。2019年工業富聯的營收和淨利潤4087億,186億;立訊精密的營收和淨利潤分別為625.16億,47.14億。

一家營收淨利潤不及蘋果代工龍頭的一半,在市值上卻領先800億。這背後或許是公募基金扎堆立訊精密所致。

二季度公募基金持倉數據顯示,持有立訊精密的公募基金達1095隻,較一季度增加468隻,持股總市值達543億。由於公募基金的扎堆,立訊精密今年以來漲幅達93%。

此外,立訊精密這幾年營收和淨利潤大增是吸引公募基金的亮點,但隨著營收的增長,立訊精密的毛利率卻開始下降。2015年,立訊精密的毛利率為22.88%,而2020年一季度毛利率僅為15.93%。

而且近年來,立訊精密對蘋果的依賴正在逐漸增強。財報顯示,2016年-2019年,公司前五大客戶銷售額佔比分別為56.6%,60.5%,68.4%,77.04%,其中,第一大客戶銷售額佔年度銷售總額比例從2016年的33.18%一路上漲至2019年的55.43%,顯示大客戶出貨增量對公司營收增速產生巨大貢獻。

過於依賴大客戶也容易導致業績具有較大波動性,一旦蘋果出現營收疲軟,首先受影響的便是蘋果產業鏈的相關企業。

相關焦點

  • 郭臺銘要小心王來春?立訊花33億收購臺企緯創崑山子公司
    來源:一波說近日,臺企緯創要將在大陸子公司緯新資通作價33億人民幣,賣給立訊,引發島內關注,有的媒體報導中甚至用「蠶食」一詞。財信傳媒董事長、財經評論人謝金河甚至在臉書撰文:立訊的企圖心,郭董注意到了!叫鴻海「要特別小心」。立訊收購緯新資通(崑山),郭臺銘要小心王來春?
  • 「打敗」郭臺銘拿下庫克,手握4000億電子帝國,卻是「廠妹」出身
    近一年的時間裡,立訊精密低調發展,股價卻像是坐上了火箭一般,市值一度邁過4000億大關,股價上漲幅度高達600%。與此同時,立訊精密實控人之一的套現行為,也引發了網友的熱議。就在套現新聞出現之後,網友們紛紛猜測,立訊精密是在精心密謀,準備收割股民,明天股價一定會跌停等等消息不絕於耳,但是時隔幾天之後,立訊精密股價仍舊微微上漲0.12%,市值仍在4000億左右徘徊,大家這才歇了心思。就在套現消息不久後,立訊精密再次迎來「大動作」。
  • 33億入局蘋果整機代工,立訊精密與富士康的正面剛?
    ——立訊精密創始人王來春 7月17日,立訊精密發布公告稱,公司擬與控股股東立訊有限公司共同出資,以現金收購WIN直接及間接控制的全資子公司緯創投資(江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緯創)及緯新資通(崑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崑山緯新)100%股權。
  • 立訊精密將成中國大陸首家iPhone代工廠商蘋果打的什麼算盤?
    作為一家消費電子元器件ODM企業,立訊精密也許並不為普通消費者所熟悉。但在二級市場,立訊精密卻是如同「黑馬」一般的潛力股。自2010年上市以來,立訊精密的股價穩步上漲,目前公司市值已達到3852億元。立訊精密是靠著怎樣的發展路徑備受蘋果的青睞一路上位的?蘋果手機的代工格局將發生怎樣的改變?蘋果公司又能從中獲得哪些好處?
  • 富士康「最牛打工妹」:王來春的財富人生路
    王來春便是有自己故事的人。她出身農家,初中輟學,是中國第一批打工妹。如今她坐擁910億。這個名字你一定很少聽到,沒錯,她低調到從來不在公眾面前出現;這個名字還有點土氣,但是真切地透出那個時代的人的樣子。有人說王來春靠的是郭臺銘,著說法當然對,那麼就是王春來她有足夠優秀的交際能力。
  • 立訊精密(002475.SZ)擬使用募集資金對子公司崑山聯滔、崑山立訊...
    格隆匯 11 月 20日丨立訊精密(002475.SZ)公布,公司於2020年11月20日召開第四屆董事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和第四屆監事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使用募集資金對全資子公司崑山聯滔電子有限公司增資的議案》、《關於使用募集資金對全資子公司立訊電子科技(崑山)有限公司增資的議案
  • 立訊精密(002475.SZ):江蘇緯創及崑山緯新已在崑山完成交割 彼等為...
    格隆匯 1 月 4日丨立訊精密(002475.SZ)公布,公司第四屆董事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對外投資暨關聯交易的議案》:公司及全資子公司常熟立訊實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關聯法人常熟立訊企業管理服務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共同籤署了《常熟立臻智造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有限合夥協議》,合夥各方同意共同出資設立常熟立臻智造科技合夥企業
  • 袁永剛資本術:3.85億控制20億資產 10億套現東山精密再推藍盾光電...
    本月初,A股公司安德利(603031.SH)發布易主公告,袁永剛將通過合肥榮新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簡稱合肥榮新)出資3.85億元獲取安德利控制權,袁永剛及其妻子王文娟將取代陳學高成為其實控人。截至目前,安德利總資產、總市值在20億元左右。以不到4億元控制20億元資產,袁永剛高超嫻熟的資本運作手法顯露無遺。
  • 違規操作被罰6億,千億市值跌去九成
    1月15日,九鼎集團股價大漲42%,總市值100億元。違規操作被罰沒6億元九鼎集團的崛起離不開幾次定向增發,除了轟動一時的百億定增外,還包括登陸新三板時的定增以及2014年6月啟動的二次定增,而證監會的處罰正聚焦於此。2014年4月,九鼎集團在新三板掛牌,當月23日完成第一次定增,同年6月,九鼎又謀劃第二次定增。
  • ...富士康回應成立工作組應對立訊精密競爭;歐盟對中國鋁轉換箔...
    1丨富士康:成立工作組應對立訊精密競爭消息不實今日有媒體報導富士康的母公司鴻海集團已成立了一個工作組,以抵禦另一電子製造商立訊精密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對此,富士康集團方面回應稱:「不實消息」。
  • 立訊精密、京東方A獲主力大幅加倉 機構搶籌8股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闕福生數據復盤:立訊精密、京東方A獲主力大幅加倉 機構搶籌8股12月23日收盤,上證指數報3382.32點,漲0.76%,成交額4132.55億元;深證成指報14015.02點,漲0.96%,成交額5158.07億元;創業板指報2842.97
  • 茅臺捐贈逾13.9億陷爭議!五糧液老窖陷二選一...
    茅臺捐贈逾13.9億陷爭議!五糧液、老窖陷二選一競爭!龍頭股集體大跌!白酒泡沫要破裂了?近期,白酒板塊風雨不斷。前有一線白酒股五糧液被爆在浙江營銷戰區要求浙江經銷商在五糧液和瀘州老窖中「二選一」;後有白酒股龍頭因13.9億捐贈涉嫌違規陷爭議。今日,在經過前期持續上漲後,白酒股逆勢下跌,山西汾酒、ST捨得、瀘州老窖等紛紛大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