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貴!中華穿山甲在臨安出沒,上一次發現還是10多年前了

2021-01-09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黃偉芬 通訊員 趙東武

最近這段時間,浙江清涼峰國家級保護區傳來一個好消息,在保護區裡拍攝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穿山甲。

今天(6月10日),小時新聞記者聯繫到科研監測科郭瑞副科長的時候,他語氣裡是抑制不住的開心。他說剛剛發現這張照片的時候,辦公室裡的同事們既驚訝又激動,「最近幾年中華穿山甲已經很少見了,這次發現說明在杭州有分布。」

其實紅外線相機拍下的,只是一張黑白的照片,在圖片居中靠下的位置,有一個闖入鏡頭的身影,即便這樣也足以讓保護區的科研人員們好一陣興奮。

郭瑞告訴小時新聞記者,其實浙江省在烏巖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仙居國家公園和衢州開化這幾年也陸陸續續發現過中華穿山甲的活動蹤跡,不過據他了解,臨安地區還是首次。

「早些年有記載也有人見過,大概是2010年之前了。近幾年來比較少見,所以這次能夠被紅外相機拍到也是挺珍貴的。」郭瑞說。

這次意外發現,也算是對杭州地區的自然環境是一種肯定。

為什麼這麼說呢,郭瑞解釋,「穿山甲食性單一,對生境需求較高,棲息生境破碎化嚴重,野外種群在數量不斷減少。這次保護區內穿山甲的發現對於該物種的地理分布、棲息環境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原來,穿山甲是一種比較挑食的動物,只吃白蟻,這種白蟻會在山上腐朽的樹木中生長,而其本身又喜歡生活在植被豐富的陽坡。人類活動導致穿山甲主要棲息地變得片段化、不連貫,環境的變化會導致穿山甲們會朝著人跡罕至的高山遷移,甚至數量變少。

為了進一步加大對穿山甲的保護力度,前段時間穿山甲屬所有種已經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這標誌著當前在我國自然分布的中華穿山甲,以及據文獻記載我國曾有分布的馬來穿山甲和印度穿山甲將受到嚴格保護。

這次在保護區發現穿山甲的身影,郭瑞說接下來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保護,比如對穿山甲分布的區域加強管理措施。

野生動物監測工作是保護區日常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野生動物的數量與種群動態變化是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質量的主要評價指標。

清涼峰保護區在做好傳統生物多樣性監測過程中,積極開展紅外相機技術進行野生動物不間斷監測工作。所記錄的物種中,穿山甲、華南梅花鹿、黑麂和白頸長尾雉為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獼猴、中華鬣羚、勺雞、白鷳、斑頭鵂鶹為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2014年11月開始,保護區在千頃塘保護區域內利用紅外相機採用網格布設對保護區內總面積56.9km2的野生華南梅花鹿分布區域的鳥獸資源進行初步調查。2017年11月底,又在龍塘山保護區域和順溪塢保護區域開展紅外相機網格布設對該區域內鳥獸資源進行監測,至此保護區實現紅外相機網格化監測全覆蓋,共布設紅外相機118臺,拍攝到有效照片18000餘張,經鑑定獸類和鳥類44種,隸屬於12目24科,其中獸類7目11科16種,鳥類6目14科28種。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中華穿山甲比大熊貓還珍貴 吃穿山甲將被追責
    據昨天最新消息,這位自稱補到流鼻血的穿山甲公主已被深圳警方帶回調查。  大家都知道大熊貓很珍貴,但你可能不知道,其實我國土生土長的中華穿山甲早在2014年就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定為極度瀕危,而大熊貓在2016被降級到易危。這意味著中華穿山甲比大熊貓還要珍貴。
  • 萌獸出沒!廣東多地發現中華穿山甲,還曾拍到母子出行
    南都訊 記者陳燕 通訊員林蔭 早上8時許,它萌萌地探出頭,試探著從洞穴裡爬出,鼻子上還落著一些泥土……這是近日惠州市野外監測紅外自動相機拍攝到的一隻中華穿山甲活動影像,也是廣東首次白天在野外拍攝到中華穿山甲的活動情況。據專家介紹,中華穿山甲一般白天在洞穴裡睡覺,在晚上才四處去尋找食物,所以在白天能拍到它的活動影像非常少見。
  • 安徽境內近一個月內發現三隻珍貴中華穿山甲;專家:背後是個重大發現
    6月16日,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寧國市境內發現一隻野生中華穿山甲,這也是皖南境內近一個月內第三次發現野生中華穿山甲。對此,安徽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張保衛認為,這說明在皖南地區可能存在穩定的中華穿山甲種群。
  • 中華穿山甲瀕臨滅絕?
    綠會穿山甲項目負責人張思遠在走訪時發現,近30年幾乎沒有人見過中華穿山甲,80、90後青年人則大多不知道也不認識穿山甲這一物種。曾多次帶領志願者深入森林尋找穿山甲的長沙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會長周燦英對新京報記者說,從2016年起,他們在湖南、江西曾有穿山甲出沒記錄的區域陸續架設了多臺紅外攝像機,但是目前為止還沒有拍到穿山甲。
  • 清涼峰自然保護區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穿山甲
    【清涼峰自然保護區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穿山甲】近日,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在新一輪紅外相機數據採集過程中發現,首次拍攝到野生中華穿山甲影像資料。這是杭州市境內首次發現野生中華穿山甲。經過5年多的積累和逐步完善,浙江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經建立了較為成熟的野生動物監測體系。
  • 中華穿山甲回家了
    這也是近20年來,我市首次成功救護穿山甲。據介紹,這隻穿山甲是村民發現的,其在小芝鎮振興路路邊意外看到一隻穿山甲,考慮到周邊來往車輛多,也不知如何放生,便請林業部門派人來收走,希望穿山甲能在專業人士的幫助下回歸大自然。接到電話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工作人員立即前往該地,將穿山甲帶回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
  • 男子走私穿山甲鱗片稱僅一次 同案犯指證有10多次
    男子走私穿山甲鱗片稱僅一次 同案犯指證有10多次 2014-09-18 02:30:18來源:京華時報作者:責任編輯:燕磊 檢方指控,2013年7月,盛建華等3人夥同男子江某,偽報進口物品的名稱,從巴基斯坦將10包總計139千克的穿山甲鱗片,用EMS國際快遞郵寄到國內。雖然採取了遮掩手段,但還是被海關緝私部門發現。此外,趙洪亮還單獨夥同江某採用同樣方式,從巴基斯坦郵寄2包總計26千克的穿山甲鱗片入境。經專業部門鑑定,這兩批穿山甲鱗片總價值達35萬餘元。盛建華等3人的行為涉嫌走私珍貴動物製品罪。
  • 廣東河源發現野生中華穿山甲 將開展針對性保護
    廣東省河源市和平縣野外監測紅外自動相機近日拍攝到中華穿山甲(資料圖)。廣東省林業局 供圖中新網廣州1月13日電 (程景偉 林蔭)廣東省林業局13日消息稱,廣東省河源市和平縣野外監測紅外自動相機拍攝到中華穿山甲在不同洞穴處野外覓食的活動影像。
  • 雲南德宏再次發現野生穿山甲出沒!|為雲南點讚,為廣西林業惋惜
    近日,雲南鳥友在盈江犀鳥谷偶遇野生穿山甲,當地導遊表示,在當地生長了20多年,也就是在小時候見過野生穿山甲。銅壁關保護區有關人員也說明保護區內分布有中華穿山甲,印度穿山甲和馬來穿山甲。早在2018年10月份,綠會就獲悉雲南德宏州盈江縣群眾救護一隻穿山甲,經派出所森警及時前往處理,並聯繫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專家,最終成功放歸自然。
  • 中華穿山甲「功能性滅絕」 藥用、食療需求引捕殺
    綠會穿山甲項目負責人張思遠在走訪時發現,近30年幾乎沒有人見過中華穿山甲,80、90後青年人則大多不知道也不認識穿山甲這一物種。  曾多次帶領志願者深入森林尋找穿山甲的長沙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會長周燦英對新京報記者說,從2016年起,他們在湖南、江西曾有穿山甲出沒記錄的區域陸續架設了多臺紅外攝像機,但是目前為止還沒有拍到穿山甲。
  • 中華穿山甲回家啦
    廣東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在潮州市潮安鳳凰山省級自然保護區放歸了救治後的中華穿山甲。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耀燁攝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劉幸、全傑)7月3日,廣東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在潮州市潮安鳳凰山省級自然保護區舉行放歸活動,包括4隻白鷳,10隻竹鼠,20條滑鼠蛇,6隻八哥等40餘只各類動物回歸大自然。其中,一隻中華穿山甲的野外放歸特別引人注意。
  • 村民自發組隊巡護中華穿山甲
    人到中年的徐祝多早早起床,開始了一天的巡山工作,他是該村中華穿山甲巡護隊的一員。曾經,他是一個獵人,如今卻成了保護穿山甲的帶頭人。據了解,一度認為在烏禽嶂瀕臨滅絕的中華穿山甲,於2019年在烏禽嶂被拍攝到活體活動的珍貴影像。為了保護這種山林中的精靈,惠東縣政府籌集200多萬元用於開展烏禽嶂中華穿山甲的監測和保護工作,作為烏禽嶂一部分的佐坑村,村民自發成立了巡護隊,全面保護中華穿山甲。
  • 中華穿山甲瀕臨滅絕?保護需提高到國家層面
    「綠會在廣東、廣西、雲南等穿山甲主要棲息地走訪了大量曾在當地從事獵捕工作的人,受訪者均表示已經有5-15年沒有在野外見過穿山甲了。」綠會秘書長周晉峰說。綠會穿山甲項目負責人張思遠在走訪時發現,近30年幾乎沒有人見過中華穿山甲,80、90後青年人則大多不知道也不認識穿山甲這一物種。
  • 中國多地發現穿山甲出洞!長舌頭長在胸腔裡,能把食物直接送胃裡
    然後,就是這樣一種可愛的動物,在地球上已經進化了8000萬年,如今卻被人吃成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不知道是禍還是福?01從東到西,從中到南,中華穿山甲頻頻出洞一年來,中華穿山甲在廣東密集出洞,在深圳、惠州、肇慶、韶關、河源、潮州等6個地市的野外發現近10-15隻中華穿山甲出洞活動,專家分析,中華穿山甲在粵東、粵北種群具有一定規模。
  • 河源再次發現野生中華穿山甲 屬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大洋網訊 近日,河源市和平縣野外監測紅外自動相機拍攝到中華穿山甲
  • 「穿山甲女孩」蘇菲:如果中華穿山甲滅絕,那就是災難
    8月2日,在湖南長沙舉辦的穿山甲救護專家座談會上,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司長吳志民表示,由於棲息地破壞、歷史上盜獵現象嚴重等因素,我國中華穿山甲數量出現明顯下降。目前野外已很難再看到穿山甲實體,保護形勢非常嚴峻。在此之前,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綠髮會」)發布消息:中華穿山甲在中國大陸地區已「功能性滅絕」,引起社會熱議。
  • 又有野生穿山甲現身 專家推測皖南地區有野生中華穿山甲種群
    近年來已在皖南地區發現8 只野生中華穿山甲,專家認為這說明皖南地區可能存在穩定的野生中華穿山甲種群。這隻野生中華穿山甲有點「害羞」,蜷縮成一團。(圖片由受訪者提供)寧國發現一隻野生穿山甲寧國市公安局河瀝森林派出所張儀警官告訴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6 月15 日晚上10 時許,該市河瀝溪街道長虹村一位村民吳某在路邊發現了一隻穿山甲。
  • 廣東首次白天拍攝到中華穿山甲
    穿山甲提升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後,廣東首次實施穿山甲放歸自然活動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愛麗 通訊員 林蔭早上8時許,它萌萌地探出頭,試探著從洞穴裡爬出,鼻子上還落著一些泥土……這是近日惠州市野外監測紅外自動相機拍攝到的一隻中華穿山甲活動影像(見上圖),也是廣東首次白天在野外拍攝到中華穿山甲的活動情況。
  • 中華穿山甲康復後回家了
    記者7月5日從廣東省林業局獲悉,這隻中華穿山甲6月14日在潮州棲息地受傷並被發現,經過潮州、廣州兩地多方的接力治療後康復。2020年6月,我國將自然分布的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提升至一級。這也是穿山甲提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後,廣東省首次實施的穿山甲放歸自然活動。
  • 中華穿山甲康復後回家了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白鷳飛遠了、竹鼠跑入森林、中華穿山甲爬進灌叢……它們都回到原來熟悉的地方。近日,在廣東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多名工作人員的陪伴下,40餘只各類動物從廣州乘車,來到潮州市潮安鳳凰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安家,其中包括一隻經救治後康復的中華穿山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