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一動物頭頂彎刀形大角,公與母喜歡分開住,雪豹都不願招惹它

2020-07-28 雪靈谷自然地理

雄偉的天山山脈由西向東,橫貫在遼闊的新疆。夏季的天山西部,草地碧綠,原始森林分布在連綿起伏的山上。一位牧民在放羊時,曾看到了北山羊混在羊群裡,跟著羊群吃草,頭上長著彎刀形巨角,十分突出。

天山現一珍稀動物,頭頂彎刀形大角,公母分開住,雪豹都不願惹它

近年來,北山羊漸漸多了,有時候牧民碰見,它們也不會見人就跑,而是在高高的山崖上,向下眺望著。有時候還能看到成群結隊的北山羊在山間吃草、嬉戲。

北山羊喜歡生活在海拔3500-6000米的高原裸巖和山腰碎石嶙峋的地帶,越是陡峭的地方,越能保證它們的安全。

新疆天山、帕米爾高原、北塔山、喀喇崑崙山等地,都能見到北山羊的蹤跡。此外,在甘肅西北部、內蒙古西北部也有北山羊的分布。北山羊的天敵是雪豹,但是雪豹從不輕易去惹它們,你知道為什麼嗎?

天山現一珍稀動物,頭頂彎刀形大角,公母分開住,雪豹都不願惹它

01頭頂100釐米彎刀形大角,角上的橫稜可看出歲數

北山羊是牛科、羊亞科、山羊屬的野生山羊,中文學名叫西伯利亞北山羊,別名叫懸羊、紅羊。

北山羊的體色與四周環境相近,隨著季節的變化而有所不同,夏季背部是棕黃色的,冬季就變成了淺黃色,背上還有一條黑色的縱紋。

在體型上,雌獸通常只有雄獸的三分之一,公山羊明顯要比母山羊更強壯,據北京科普之窗網介紹,北山羊體長115-170釐米左右,體重一般是40-60千克左右,但最大的體重可達120千克。

北山羊頭上頂著兩個巨角,看似兩把彎刀插在頭上,威風凜凜,還挺有個性的。不僅造型獨特,而且長度有100釐米左右,最高記錄甚至達到147.3釐米。

彎刀形巨角前寬後窄,橫剖面近似三角形,角的前面有明顯的橫稜。如果你想知道北山羊的年齡,就看它角上的橫稜,因為它們每長大一歲,角上就會增加一個橫稜。

北山羊的壽命為12-18年,年齡越大,角上的稜就越多。除了標誌著年齡,還有個作用,當它們與同伴打架時,彎刀形巨角是武器,而角上的橫稜能夠防滑。

天山現一珍稀動物,頭頂彎刀形大角,公母分開住,雪豹都不願惹它

02蹄子堅硬有彈性,在陡峭山崖上輕鬆奔馳

北山羊天天都往陡峭的地方跑,哪怕在垂直陡峭的山崖上,也能健步如飛,輕輕鬆鬆奔馳、跳躍。

能夠學會這項超群的本領,訣竅全在它的四隻腳上。北山羊四肢不長,卻很粗壯;蹄子狹窄而堅實,有柔軟的內墊,還有富於彈性的踵關節。

當它們攀巖時,有彈性的踵關節就像鉗子一樣,牢牢抓住腳下的巖石,固定身軀,不會因為地勢陡峭而失重。

北山羊能輕鬆奔馳在山崖上,而且彈跳力很強,三四米高的阻隔,它不用助跑就能跳過去。

研究人員觀測到北山羊,它們有時候會在陡崖上追逐,你來我往,在險峻的亂石間奔跑,就跟在平地上跑似的。

天山現一珍稀動物,頭頂彎刀形大角,公母分開住,雪豹都不願惹它

03專門去陡峭的山崖覓食,還有哨兵站高處放哨

北山羊以禾本科和莎草科等各種雜草類為食,平常覓食都喜歡在陡峭的山崖上,邊走邊採食綠葉,偶爾也會到較為平坦的地方覓食。

通常都是早晨與黃昏的時間段去覓食,大中午的時候會在裸巖上臥地休息,偶爾用彎刀巨角剮蹭身體「撓痒痒」。到了晚上,它們選擇在山巔的巖石上睡覺。

儘管有險峻地形的保護,本身也擁有發達的聽覺、視覺,可以及時發現天敵並逃避,但北山羊在覓食時,仍然十分謹慎。

在一個群體裡,總會有兩三隻北山羊當哨兵,站在較高較突出的巖石上放哨,如果發現天敵,就及時發出警報,然後專往高處、陡峭處逃跑。

去水源處飲水也一樣,科研人員發現它們在水源附近徘徊觀望,過了一段時間沒發現異樣,才開始陸續飲水,充分體現了小心駛得萬年船啊!

天山現一珍稀動物,頭頂彎刀形大角,公母分開住,雪豹都不願惹它

04公羊與母羊分開住,更喜歡與同性同齡的夥伴同居

北山羊是群居動物,總是成群結隊去找吃的,在很多人看來,它們是同類相聚,其實它們一個群體的組成,是有規律可循的。

為了更深入去了解北山羊,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楊維康研究員團隊,對天山一帶的北山羊進行觀測研究。

經過長達3年的觀測發現,北山羊集群,更喜歡與同齡、同性的夥伴「同居」,而不會與異性共同生活。

很多動物集群生活,都是有公有母,有大有小,但北山羊卻是公的不喜歡與母的同住,還按照不同年齡段分群而居,2歲的北山羊很少會與9歲左右的北山羊在一個群體裡。

天山現一珍稀動物,頭頂彎刀形大角,公母分開住,雪豹都不願惹它

研究人員還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當年幼的公北山羊逐漸長大,到2歲左右時,就會離開母親,找到一個與自己年齡相仿的群體,融合進去。你知道北山羊為什麼會這樣嗎?

由於體型和營養需求的不同,讓北山羊更喜歡與同性同齡的夥伴一起生活。仔細說來,母羊體型較小,平時採食植物比較精細,而不要求量多,所以採食的時間也比較少。

然而,公羊體型大,食物需求量也比較大,也就顧不得食物精不精細了,它們吃得多而雜,採食的時間也長。

對食物的需求不同,這才形成了公羊與母羊的時間分配不同,活動規律不同。所以,它們與同性同齡的夥伴在一起,更能保證採食活動的高效率,提高每個群體生存質量。

研究人員發現,野外北山羊的群體通常分為雌性群、雄性群、母子群和混合群等不同的形式,偶爾也會出現個別獨自遊蕩的「獨羊」。

天山現一珍稀動物,頭頂彎刀形大角,公母分開住,雪豹都不願惹它

05為了爭奪配偶,公羊在懸崖上「比武」

平常公羊與母羊分開生活,但每年11月底到12月左右,總會憑著本能聚集到一處,因為到了發情期。

這段時間,為了爭奪配偶,公羊們經常在懸崖上「比武」。打得激烈時,兩隻公羊會將自己的前蹄抬起,擋在胸前,然後以彎刀形大角為武器,用力向對方撞擊。角與角相撞,力量巨大,發出的撞擊聲,響徹山谷。

曾有動物愛好者看到兩隻公北山羊相鬥的場面, 2隻公羊以角相撞,誰也不讓誰,僵持了大約3分鐘,其中一隻被另一隻撞翻了,滑下山坡。

勝利的那隻不會落井下石,點到為止。輸了的那隻北山羊,只好認栽了,這次沒能搶到母羊,只好重整旗鼓,去別處看看有沒有機會。

公羊伸長頸部向母羊求偶,母羊交配懷孕後,經過170-180天的孕期,在夏天產仔。一般都是一胎一仔,偶爾有雙胞胎。

天山現一珍稀動物,頭頂彎刀形大角,公母分開住,雪豹都不願惹它

06北山羊最怕雪豹背後偷襲,而雪豹不願輕易招惹它們

頭頂彎刀形大角的北山羊,跟同伴打架時氣勢很足,力量也大。但它們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雪豹、猞猁、豺、狼等天敵獵食。

好在北山羊也不笨,能夠在懸崖峭壁上健步如飛,一般獵食動物很難追捕到北山羊。北山羊不怕明著來的,就怕同樣擅長攀登的雪豹在背後暗中偷襲。

但兇猛的雪豹餓了,更喜歡去捕食巖羊,也不願意輕易招惹北山羊,為什麼呢?如果正面攻擊,雪豹在峭壁上的奔跑速度比不上北山羊。

天山現一珍稀動物,頭頂彎刀形大角,公母分開住,雪豹都不願惹它

此外,北山羊總是在地勢險要的地方覓食,背靠積雪的山巔,兩旁是深不見底的懸崖,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北山羊撞下去。這讓雪豹無從下手,一旦追捕不成功就有危險。

所以,一般情況下,雪豹不願意輕易去招惹北山羊,而喜歡去追捕更容易得手的巖羊。當然了,北山羊依然是雪豹的食物之一,如果實在沒有食物,餓得沒辦法,雪豹也會冒險試試看能不能捕到北山羊。

天山現一珍稀動物,頭頂彎刀形大角,公母分開住,雪豹都不願惹它

結語

北山羊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但在60年代至80年代初,由於過度開發高山牧場,人為狩獵等原因,使得北山羊種群數量突然下降。如今,隨著人們對野生動物保護的意識提高,北山羊的生存環境也得到了改善,其種群數量也有所上升。

雪靈谷動物實驗室/出品

參考資料: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中國科學報、北京科普之窗網、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新疆日報

相關焦點

  • 四川拍到四隻雪豹 一母三子小雪豹約3個月大
    近日隨著中國最大規模雪豹調查的收尾;11月4日,首屆橫斷山雪豹保護行動研討會在四川都江堰舉行,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公布了過去一年進行的雪豹調查中,收穫的重要數據——在這次雪豹調查裡,四川第一次獲取了珍貴的4隻雪豹「同框照」,分別記錄到一母三子行蹤。
  • 天山出現雪豹,背後偷襲北山羊,正面對付巖羊,帶著幼崽去捕犛牛
    雪豹在漫步、曬太陽時,是個美麗慵懶的大貓。可當它捕獵時,其兇猛的程度令人驚嘆!天山出現的雪豹可以捕殺比自身重3倍的獵物,北山羊、巖羊、盤羊、白唇鹿是雪豹喜歡的大餐,還會襲擊犛牛群,偶爾會捕食旱獺、鼠兔等小動物換換口味。
  • 祁連山東段出現雪豹,母雪豹抓巖羊餵小雪豹,哪知小雪豹把它放走
    近日,在祁連山東段——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浪士當的一處懸崖下,1隻母雪豹正帶著1隻小雪豹「秀親暱」,遠處幾隻巖羊一邊覓食一邊朝這邊望,生怕雪豹不知從哪裡闖出來,要了它們的命。「雪山之王」雪豹作為一種大型的貓科動物,常在雪線附近和雪地間活動覓食,自古就被藏民視為「聖物」加以崇拜,被印度人視為「幽靈」加以敬仰。
  • 玉樹發現一對雪豹在親熱,產前母豹捕巖羊吃個飽,生崽後要防公豹
    一隻發情的母雪豹,在山地上,發出高昂多情的嘶叫聲。一隻公雪豹被吸引來了,它也發出嘶叫,動作敏捷地從幾米高的山崖跳躍而下,跑到母雪豹身邊。兩隻雪豹相互嗅問,嬉鬧,挨在一起,動作親暱,公雪豹舔了舔母雪豹的毛髮。
  • 追尋神秘的雪山之王雪豹
    這次考察的重點是採用紅外線自動照相機記錄雪豹的活動,在國內屬首次,對掌握雪豹生存現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疆那麼大,在哪個地區架設紅外自動相機最合理呢?通過前期的艱苦踏查,我們已比較清楚知道它喜歡在什麼環境之中活動。比方說它是多棲息在懸崖下還是山脊上,是喜歡河床還是山坡、草地?最終,我們選擇在天山託木爾峰的木扎特河谷架設相機。
  • 新疆天山有「二寶」,雪豹、雪蓮比大熊貓還珍稀,守護美麗家園!
    「我們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風光」!天山的大美、醉美、絕美,令人嚮往陶醉!在巍峨挺立的天山,天山雪豹、天山雪蓮共同守護著這片神聖神秘秀美的土地!天山雪豹-「雪山之王」,比大熊貓還珍稀!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是一種大型貓科食肉動物和旗艦種。
  • 雪豹吃得太多?為何動物園養得起食量巨大的東北虎卻養不起雪豹?
    雪豹吃得太多?為何動物園養得起食量巨大的東北虎卻養不起雪豹?作為最漂亮的貓科動物之一,表面上溫柔實際上非常兇猛的雪豹也是中亞高山食物鏈中的頂級捕食者。雪豹最喜歡獵殺的動物是生活在西藏地區及喜馬拉雅山脈的藍山羊以及生活在天山、蒙古和俄羅斯高山地區的大角野生山羊。
  • 地球一小時|怎麼才能守護你,高冷的大貓雪豹
    在這12個國家的疆域中,薩彥山、杭愛山(古稱燕然山)、阿爾泰山、天山、帕米爾高原、興都庫什山、喀喇崑崙山、阿爾金山、祁連山、崑崙山、唐古拉山、橫斷山和喜馬拉雅山就是雪豹的整個世界。在綿延的山區中,雪豹挑挑揀揀,只選擇能體現出它「高冷」性格的棲息地:海拔要高,天氣要冷。
  • 這種羊,雪豹都不敢正面「剛」 丨動物蝌學
    與人類男性的「山羊鬍」相比,北山羊雄性的「山羊鬍」是相當的「正宗」,足有15釐米以上的長度,堪稱「美髯公」,極具觀賞性。此外,雌性的下頜部也有些許鬍鬚,但比較短。圖片來源李湘濤山羊頭上漂亮的羊角是它最富觀賞性的主要特徵,而北山羊的角則是其中的極品,讓在動物園參觀的人們讚嘆不已。
  • 帶你看動物(一)珍惜動物-雪豹
    雪豹(學名:Panthera uncia ),在中國也被稱為艾葉豹、荷葉豹、草豹、伊爾畢斯(西部少數民族),有「雪山之王」之稱[4],是一種重要的大型貓科食肉動物和旗艦種[5],由於其常在雪線附近和雪地間活動,故名「雪豹」。
  • 北方山地一巨型野羊,角長1.5米,能飛簷走壁,唯獨害怕雪豹
    它的毛髮很短,裡層的絨毛非常緻密,有不錯的保暖效果;即使突逢大雨,也能保證雨水不會滲透到皮膚裡層。盤羊的尾巴很短,幾乎只伸長到肛門位置,恰好蓋住屁眼。盤羊雖然長得一表「羊」才,本質上卻屬於牛科而不是羊科。
  • 【天山守望】三隻小雪豹同框出鏡 瑪納斯南部山區再現雪豹身影
    新疆天山東部國有林管理局瑪納斯南山分局工作人員布設的紅外相機拍攝到的雪豹畫面。(圖片由瓦力斯江·烏馬爾江提供)  新疆日報訊(記者蓋有軍 通訊員瓦力斯江·烏馬爾江報導)3隻小雪豹在山谷中嬉戲,北山羊、馬鹿、雪雞機警地覓食……11月6日,新疆天山東部國有林管理局瑪納斯南山分局的工作人員,從回收的紅外相機上看到了這樣的一幕幕場景。
  • 貓咪大戰一觸即發,公貓趕忙摟住母貓,母貓:再惹桃花別回來了
    貓咪大戰一觸即發,公貓趕忙摟住母貓,母貓:再惹桃花別回來了一般家裡養貓咪的鏟屎官為了貓咪以後的健康著想,都會選擇給貓咪絕育,尤其是家裡有公貓和母貓的情況下,更是得絕育了,要不然就又有小貓咪的降生了,還不得把鏟屎官家吃窮嗎
  • 方舟生存進化大角鹿馴服食物介紹
    方舟生存進化大角鹿喜歡吃什麼?
  • 三江源發現藏藍熊遛娃,公熊求偶後本該獨居,為何到10月還沒走
    這裡生活著雪豹、棕熊、藏狐、狼、猞猁與白唇鹿等許多珍稀野生動物。過了好一會兒,它們一家四口都跑到一個光禿禿的石山上。公熊耀威揚威的樣子,看上去十分霸道,與很多網絡小說裡的霸道總裁有點類似,估計很多人見了都想揍它一頓。
  • 祁連山東段出現雪豹,母豹抓巖羊訓練幼崽捕食,哪知小豹把它放走
    近日,在祁連山東段——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浪士當的一處懸崖下,1隻母雪豹正帶著1隻小雪豹「秀親暱」,遠處幾隻巖羊一邊覓食一邊朝這邊望,生怕雪豹不知從哪裡闖出來,要了它們的命。小雪豹臥在母雪豹身旁,外表十分漂亮,皮毛濃密、蓬鬆,還很柔軟,一雙藍色的眼睛,會把人看醉。
  • 世界雪豹日:一個捕獵者、一個倖存者和一個記錄者的故事
    看著馬鹿緩慢的腳步,我覺得這還是一個好機會:它剛剛掙脫圍欄,看起來很疲憊;角上頂著的那一大團鐵絲也會讓它頭部的動作不那麼敏捷。值得一試! 我晃晃頭頂沉重而堅硬的大角,心想:這細細的鐵絲能擋得住我?低頭,氣沉丹田,嘿!我就卡住了。 試著往前頂,頂不動;試著往後退,退不了;試著左右搖搖腦袋,鐵絲似乎纏得更牢了。我只能用力甩脖子,甩甩甩,鐵絲似乎有一點鬆動。甩累了我就歇會兒,但是也歇不長,第一是這個低頭的姿勢實在是對我的脖子不友好;第二是如果卡在這裡,沒吃沒喝,我可撐不住。
  • 熊狼虎豹會威脅雪豹的高山霸主地位嗎?
    事實上,對雪豹來說,地形崎嶇才是第一位的,高反倒是其次,雖然它活動的最高海拔可達6000米,但在低至1000米高的地方也能發現它的蹤跡。此外,雪豹不喜歡森林,它喜歡植被稀疏的地方,通常位於林線以上。狼也經常在高海拔地區出沒(最高5300米),它同樣不喜歡森林,但它也適應不了雪豹那種崎嶇的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