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寶寶腦癱的發生?

2021-01-20 兒科醫生琪樂

腦癱對早產可能會導致最嚴重的後果,對於早產兒的父母來說,是很擔心寶寶出生以後會不會患上這種可怕的疾病。所以,寶寶出生後,父母都會問醫生怎樣來預防腦癱的發生和怎樣及時發現寶寶有腦癱的情況?

腦癱所指的是,寶寶出生後所出現的中樞性運動障礙及寶寶的各種姿勢異常等一系列的症狀,也就是寶寶發育尚不成熟,而出現的各種症狀,比如,肌肉無力協調運動,這種情況主要是大腦的永久性損害所導致的,尤其是在寶寶出生前、分娩過程中、出生後所造成的。再就是根據寶寶腦癱的病情程度不同,相對的會出現易驚、睡眠困難、身體僵硬、發育遲緩、吞咽能力差、聽覺、精神障礙、語言障礙、視覺障礙、智力缺陷等等症狀。

就目前為止,引起寶寶腦癱的原因,最多見的主要是以母親患精神病、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先兆流產、吸毒、酗酒、吸菸、孕期糖尿病、前置胎盤、宮內感染、胎盤早剝等等。

但有的早產兒出現的異常症狀通常是短暫的,只有在被確定有腦損傷,也就是腦室內出血或者是腦室周圍白質軟化症等情況所造成的寶寶運動異常症狀時,才可能在寶寶12個月齡以前確診為腦癱。如果寶寶在12個月至18個月齡時,出現了雙側肢體或運動不對稱、運動遲緩、姿勢異常、以及長期存在該年齡段,不應該有的反射(肌張力異常、驚跳反射等等),就應考慮寶寶有腦癱的發生了。

那平時應該怎樣預防腦癱的發生?

在孕期,孕婦要做好圍產期的保健工作,定期的孕期檢查。再就是孕期要注意預防感染性疾病的發生,平時要增強自身抵抗力。更不能在孕期吸菸、飲酒、盲目的口服一些藥物,遠離有輻射性的物體。尤其是在孕晚期,要定時的監測血壓變化,防止妊娠期高血壓等疾病的發生。飲食多吃含維生素和纖維素的食物,要保持每天充足的營養供給,這樣才有利於胎兒的健康發育,及預防腦癱等疾病發生的。(文中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腦癱症狀】如何及早發現寶寶腦癱的預警信號?家長必看!
    健康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 思思是個早產兒,出生後好幾分鐘才哭出聲來,醫生提醒思思媽媽,要注意寶寶是否有腦癱跡象。媽媽很擔心,腦癱對我的寶寶有什麼傷害呢?如何學會觀察,及早治療呢?
  • 重慶小米熊兒童醫院:怎樣排除寶寶是腦癱
    但是一些先天性的疾病讓他們沒有辦法,比如:腦癱。這種至今沒有辦法治療的疾病,讓眾多家庭支離破碎。若是發現得比較早,及時做康復還好一些。那麼,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腦癱的症狀表現,比如,根據寶寶是否吃手,能夠判斷寶寶腦癱嗎?
  • 寶寶腦癱都有哪些前兆?如果寶寶有這4點,趕緊給他治療
    寶寶都是爸爸媽媽的心頭肉,無論平時多鬧騰,只要寶寶開心的一笑,不管多辛苦在寶爸寶媽眼裡都是值得的。然而,新生兒腦部損傷不容易察覺,許多父母都是在孩子很嚴重時才察覺而因此後悔。這其中就有腦癱這種病症,如何能判斷腦癱前兆呢?
  • 寶寶腦癱, 多大才會知道?
    眾所周知,養育一個健康的寶寶是一個家庭的未來與希望。腦癱寶寶,對於一個家庭來講,就是一個災難,對於整個家庭的打擊是非常巨大的,這會直接影響到家庭的幸福,也會影響到父母與孩子的一生。但是,腦癱也是分輕重的,並且越早發現,治療效果越好,以後跟正常寶寶一樣,還是有很大機會的,因此不要輕易放棄希望。
  • 寶寶腦癱有哪些前兆?遇到這4點,趕緊給他檢查
    而新生兒腦部損傷是最不容易察覺的一種病症,許多寶爸寶媽都是在孩子嚴重的時候才發現寶寶患有腦癱的。那麼如何在家就可以判斷寶寶有腦癱的這種病症呢?接下來就看一下寶寶腦癱都有哪些前兆。大多數這樣的孩子不會哭鬧,孩子持續的時間大概是在一兩個月左右,如果父母在嬰兒剛出生的一到兩個月內發現,那麼這孩子可能就是出現了腦癱或者神經出現問題,這種新生兒就可以判斷為腦癱的症狀。
  • 寶寶超過特定月齡,還是緊握拳頭或無法抬頭,可能是腦癱預警
    除此之外,還有幾種情況也是寶寶有可能患有腦癱發出的信號,家長千萬要引起注意。就有可能是寶寶患有腦癱。 另外,孩子反應遲鈍還表現在四肢活動不敏捷,對外界刺沒有任何主動反應,家長務必留心觀察。
  • 寶寶怎麼逗都不笑 一查才知是腦癱徵兆
    娜娜 正常寶寶40天以後可以逗笑,而腦癱的寶寶40天以後也逗不笑。專家提醒,寶寶出生後,要從以下四個方面觀察寶寶是否有異常。 摘要:   正常寶寶40天以後可以逗笑,而腦癱的寶寶40天以後也逗不笑。專家提醒,寶寶出生後,要從以下四個方面觀察寶寶是否有異常。一旦出現異常,要儘早到醫院就診。寶寶兩個月了,但卻怎麼逗也逗不笑,這讓張女士焦慮不已。
  • 產檢一切正常,孩子生下來是腦癱!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懷孕本是一件值得期盼的美好事情,每個懷孕的母親都想生一個健康的寶寶。為了確保生下健康優質的寶寶,每個孕媽都會嚴格按照規定進行定期產檢。最近,從網上看到一篇報導:一名寶媽產檢時一切正常,但寶寶生下來卻是腦癱,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產檢一切正常,孩子生下來卻是腦癱?首先,孕期產檢雖然可以儘早發現很多問題的,比如胎兒是否發育正常、孕媽是否有妊娠期併發症等。
  • 寶寶總握拳是腦癱徵兆?超過這個時間段的話,確實要當心了!
    可對於新手媽媽來說,育兒的路上「坎坷叢生」,連一個「新生兒握拳」的事都藏著大學問,有的媽媽害怕寶寶手勢不正確,害怕會引起孩子腦癱或其他病症,擔心的不得了。今天我們就聊聊這件事,希望能幫助到各位媽媽。01寶寶常攥拳,會不會是腦癱?前段時間,看到一個可怕的新聞:一位寶媽發現自己剛出生4個月的孩子,經常攥緊拳頭,而且還不會翻身。
  • 寶寶出現這些怪異症狀,小心是腦癱作怪!
    近幾年,小兒腦癱患病率一直在攀升,它的出現總是讓很多家庭陷入困境,不僅是孩子要遭受無盡的傷害,家長也要承受長久的痛苦和生活壓力。腦癱是一個讓人談之色變的疾病,新生兒如果患有腦癱,通常起初表現並不是特別明顯,很多父母往往會疏忽,從而錯過了孩子的最佳的治療時機。而且腦癱形成時期廣泛,影響形成的因素眾多,這也是為什麼腦癱患兒越來越多的原因。
  • 一個月寶寶腦癱最典型症狀是什麼
    生活當中腦癱的孩子並不少見,腦癱的出現不僅僅會給孩子的健康身體帶來傷害,更是會給他們的一生帶來危害,在平時應該及時的去了解腦癱的症狀,如果一旦發現孩子身體出現異常情況,應該儘快的去接受正規治療,那一個月寶寶腦癱最典型症狀是什麼呢?
  • 小小樟腦丸,導致1歲寶寶「腦癱」,娃的臥室有些東西別亂放
    近期有這樣一條消息霸佔了我的朋友圈:1歲寶寶腦癱背後的原因竟然是長時間在寶寶枕頭下的樟腦丸。起初孩子還是很正常,但是媽媽在有一段時間發現孩子經常看一個地方出神,也沒有以前活潑,甚至目光呆滯。 孩子的家長將孩子送到了醫院,在經過醫生精密的檢查下,發現孩子得了腦癱,追溯病因是孩子是枕頭下的樟腦丸。
  • 1個月寶寶怎麼排除腦癱
    核心提示:1個月寶寶怎麼排除腦癱?首先,在出生前、出生時或出生後不存在以下高危因素,如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缺氧缺血性腦病、低血糖等。其次,沒有以下臨床表現。如哺乳困難、異常哭鬧或異常安靜、好打挺或易角弓反張,在受到聲音驚嚇和體位轉換時,雙上肢呈擁抱狀異常強烈,均屬於腦癱的高危表現。如有以上表現,要及時帶寶寶到醫院進行評估,必要時給予早期的幹預和康復治療。
  • 孩子這種姿勢可能被搖成腦癱,家長要注意預防
    我們還記得比較熟悉的話「寶寶睡,寶寶睡」,媽媽可能是這樣搖晃著讓孩子睡覺,注意了,這種方式不注意的話,可能會導致孩子腦癱。下面就請合肥康華康復醫院兒童康復主任張換為我們詳細介紹這裡面的內容吧! 我們還記得前段時間在網上流傳比較廣的一個視頻,爸爸在超市裡拖著兒子在背後玩「搖晃遊戲」。
  • 腦癱寶寶的早期症狀
    核心提示:小兒腦癱的早期症狀,新生兒腦癱是指小兒從出生前到出生後1個月內,由多種原因引起的非進行性腦損傷。當前,據我國流行病學調查,在0-6歲的小孩裡,腦癱患病率大約為1.2%-2.7%,我國接近有600萬左右的腦癱患兒,由此可見其形勢之嚴峻。那麼,新生兒腦癱會發出哪些信號?
  • 腦癱考生考出優異高考成績,腦癱兒、唐氏兒、畸形兒的區別在哪裡?
    這名在襁褓中就被確診為腦癱的19歲少年,逆風飛翔的人生既勵志又讓人感動,引起了社會上人們的熱議。 說到腦癱,很多人一聽字眼,就覺得智力肯定有問題,其實,還真不是這樣子的。腦癱不算遺傳疾病,很難在事先預防。很多腦癱患者是因為在出生時,早產而導致的腦癱。
  • 如何看寶寶是不是腦癱?八個臨床症狀可以幫助自測
    如何看寶寶是不是腦癱?腦性麻痺的體徵和症狀腦性麻痺的症狀與腦性麻痺的症狀不同。跡象是臨床上可識別的腦損傷或畸形的影響,導致腦性麻痺。在檢查和測試期間,醫生將識別健康問題的跡象。另一方面,症狀是孩子感受或表達的影響; 症狀不一定可見。腦性麻痺導致的損傷嚴重程度不同,通常與大腦損傷程度相關。
  • 主任醫師黃周良回答寶寶聽到一點點聲音就會驚嚇是腦癱嗎?
    原標題:主任醫師黃周良回答寶寶聽到一點點聲音就會驚嚇是腦癱嗎?根據你的描述寶寶不算發育落後,只是不太先進。需要家長改變帶養與促進方式。具體建議如下: 一、視聽訓練:1.視:在距離寶寶眼睛20cm的地方移動黑白卡或玩具或者說話人臉對寶寶進行視覺促進。2.聽:在寶寶仰臥或者靠坐時,在距離寶寶耳朵10-15cm處搖撥浪鼓或者搖鈴(去除視覺影響)觀察寶寶是否轉向聲源或者有面部表情變化。
  • 新生兒腦癱表現都有哪些呢?蔣貴明主任:寶寶這些症狀要小心
    而且腦癱形成時期廣泛,影響形成的因素眾多,這也是為什麼腦癱患兒越來越多的原因。腦癱對孩子的危害巨大,給患兒造成諸多不便,使活動受到限制,需長期、終身康復治療。社會上對腦癱患者的歧視和偏見,使患兒緊張、焦慮、恐懼,擔心被人譏笑,感到處處低人一等。
  • 寶寶愛吐舌頭 可能是給寶媽傳遞信號 也可能是腦癱的症狀!
    寶寶舌部發育健康信號寶寶出生兩個月以後,寶寶的唾液腺就開始分泌出大量的唾液,寶寶會習慣性用舌頭去舔,緊接著就會自然出現吐舌頭的現象,當寶寶的舌頭沒法向外延伸到唇外時,也不能做出吐舌頭的動作,對哺乳和發音影響很大。則說明連接在寶寶舌和下顎的舌系帶可能過短,所以當寶寶吐舌頭,恰恰說明寶寶的舌部發育是健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