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口塘年賺超2000萬元!年銷近10億!中國金剛蝦王是怎麼煉成的?

2020-11-24 網易新聞

  文/ 農財寶典-大國漁業記者 陳宏霖

  幾乎每個行業的發展都存在這樣一個規律:在行業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節點,總有些公司看到趨勢率先推動轉型,轉型即成就了行業,同時也為公司開闢出一條新賽道。海南高大尚國際種質資源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大尚)就是這樣一家踩準對蝦行業轉型的關鍵節點而快速崛起的新貴苗企。

  2018年,正值金剛蝦(斑節對蝦的俗稱)養殖熱潮,剛成立的高大尚,憑藉初創團隊在金剛蝦育苗領域沉澱多年的技術與資源的積累,以及「賣苗就是賣成功」的經營理念,僅兩年多的時間,年銷近10億尾蝦苗,快速成長為金剛蝦領域的領軍企業,是創業老兵開創新公司快速崛起的典型案例。

  

  尋找中國好蝦苗走進高大尚養殖試驗基地,拜訪高大尚董事長張海平(中)

  2001年下海養蝦

  成就金剛蝦苗業的領軍企業

  雖然高大尚才成立兩年多,但其他團隊的核心成員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兵,尤其董事長張海平早在2001年就從菸草局下海養蝦。養過蝦的張海平深知苗種的重要性,當時優質蝦苗的市場空間也很大,隨後張海平便涉足育苗業,創立了海南某知名苗企並擔任總經理。由於看到斑節對蝦的風口到來,2018年張海平離開該苗企再次創業,成立了海南高大尚,開始了新的創業徵程。

  「成立高大尚全靠養蝦賺的幾百萬元。」張海平告訴記者,創業初期由於資金不足,好在養蝦的手藝沒有丟,靠養蝦湊足了創業的第一桶金。由於張海平團隊是推廣金剛蝦養殖最早的,也是金剛蝦育苗資歷最老的,在行業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以及行業資源,恰好也抓住了近兩年金剛蝦養殖暴發期,在市場中一炮打響。

  

  經過兩年時間的努力奮鬥,如今高大尚已成長為一家獨具特色的中型育苗企業。據高大尚副總經理王衛福介紹,目前高大尚在海南擁有4個育苗基地,總共32條車間,育苗水體超5000立方米。高大尚今年金剛蝦苗年銷量近10億尾,是金剛蝦這一細分領域當之無愧的的領軍企業。

  

  高大尚副總經理王衛福

  

  遠赴非洲尋找金剛蝦親本

  引領金剛蝦養殖走向新的高峰

  之所以高大尚能夠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快速崛起,主要得益於張海平在金剛蝦領域多年的沉澱和積累。從引種到育苗再到養殖,張海平都是這條蝦快速暴發的見證者和引領者,可以說,張海平是中國推廣金剛蝦養殖第一人,也因此被不少業內人士看做是「瘋子」。

  2012-2013年,由於EMS席捲全球養蝦業,中國養蝦業也遭受重創,成功率和產量急轉直下。2013年,張海平聯合臺灣屏東大學教授鍾孟原嘗試在國外尋找金剛蝦親本,走遍馬來西亞、越南等東南亞5個國家,由於東南亞種蝦都攜帶有白斑病病毒,不具備推廣價值。隨後又帶著檢測設備前往非洲地區,發現索馬利亞、肯亞不攜帶白斑病病毒、抗性好,於2014年3月,張海平團隊便從索馬利亞、肯亞海域海捕100多對野生金剛蝦,其中50對野蝦帶回國內作為親本。這也是2014-2016年金剛蝦在海南、福建等地土塘快速興起的「導火線」。

  據張海平告訴記者,當時他們看到金剛蝦在中國養殖的潛力,於是將金剛蝦的養殖情況以及種蝦來源情況反饋給泰國某知名種蝦公司,隨後該公司便急鑼密鼓的選育金剛蝦新品系。2016年正式對外開放,張海平第一個將該品種引入中國,隨後便在土塘、高位池嘗試推廣;「均勻度、長速顯著改善,速度起碼快20天」張海平看到養殖效果後便開始大力推廣,經過張海平以及同行的努力,金剛蝦在隨後兩年開始在福建、海南、湛江等地區的高位池以及土塘迅速引爆市場,為廣大養殖戶創造了巨大的財富價值,助推金剛蝦養殖業快速發展。

  

  

  賣苗就是賣成功

  「90工程」助力養金剛蝦成功率達90%

  「明年金剛蝦養殖還會翻倍增長」 由於高大尚客戶效益好,越來越多的養殖戶加入到養殖金剛蝦的陣營中,張海平預計明年高大尚的金剛蝦苗銷量將達到18億尾。王衛福甚至推測斑節對蝦將逐步取代南美白對蝦,成為中國對蝦養殖的主流品種。作為一個新興品種,快速暴發勢必會導致一些新問題。張海平始終本著「賣苗就是賣成功」的經營理念,幫助客戶養殖成功。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高大尚做了種種努力。首先做好蝦苗品質把關,專業的育苗手法加上嚴格的品控要求,鑄就了高大尚高品質的好蝦苗。同時,高大尚也在大力開展「90工程」,旨在為幫助客戶養殖成功率提到90%以上。張海平表示,現在高大尚的蝦苗都不是隨便對外賣的,拿的養殖戶都要經過培訓,尤其是投苗第一月的培訓。

  據了解,近兩年金剛蝦雖然養殖成功率,養殖難度低於南美白對蝦,但是其苗期成活率低一直是行業的痛點,在張海平看來,這就相當於當年南美百對蝦養殖所發生的早期死亡症候群。對於金剛蝦養殖高手的張海平來說,解決這一問題並不難。從肥水、消化道護理、益生菌調水等三大方面著手就能解決問題。

  「90工程」的經驗培訓會,並不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理論知識,而是經過多年養殖摸索總結出來的實戰經驗。張海平告訴記者,今年高大尚養殖基地207口高位池,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口排塘,8月份投苗到現在(11月底)普遍規格達30條/斤,預估平均畝產達3000斤,總利潤超1000萬元,今年兩造總利潤超兩千萬元。可以說,從育苗到養殖,張海平都是帶頭人,是名副其實的金剛蝦王。

  

  未雨綢繆儲備新品種

  打通選育、育苗、養殖、流通全產業鏈

  無論再強大的品種,都會經歷從興起到高潮最後走下坡路。未雨綢繆的張海平預見金剛蝦有一天也會再次走下神壇。近幾年,張海平也在不斷探索養殖其他對蝦新品種,等時機成熟後便推向市場。目前來自非洲亞丁灣新品種經過試養,發現抗病力十分強,基本百分百成功,唯一不足的是長速較慢,規格不如金剛蝦,但在中國仍然具有很大的推廣潛力。

  未來幾年,張海平表示,將始終致力於對蝦行業的養殖推廣工作,努力打通對蝦新品種選育、育苗、養殖、流通與加工等全產業鏈,助推對蝦養殖行業健康發展。

  

  

  

  轉載聲明

  本文版權歸農財寶典(ncbd0000)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作者:農財寶典-新漁網記者 陳宏霖

  本期編輯:楊玲(微信號Young-fight,新聞爆料、轉載授權請加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4.5畝豪賺超75萬元!這個蝦農大膽創新,一年可養3造蝦!
    漳浦縣赤湖鎮金剛蝦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塘租飆升,一口高位池的塘租從2019年的1萬多元暴增至2萬多元,赤湖鎮亭裡村上千口高位池連成一片,蔚然成風。  儘管亭裡村高位池傳統一造金剛蝦、一造白蝦的「黑+白」養殖模式火熱,但一部分老蝦農並不盲目跟從,而是通過改變養殖模式提高畝產效益。
  • 養蝦成功人士2.7畝蝦塘賺69萬元!畝產超1.2萬斤
    在一次回鄉與早期從事養蝦的村民交流後,得知當時養蝦很賺錢,16-17條/斤規格的白蝦賣20多元/斤,成本也才11-12元/斤,只要養到30天規格的蝦基本就可以收回成本。2008年,23歲的他辭掉印刷廠的工作回到南境村,承包了8畝共3口塘嘗試養殖,那時全村蝦塘也才只有30口左右。
  • 10頭70元/斤!中國養金剛蝦誰最牛?金剛蝦王徵集開始!
    2016年開始,福建等地高位池夏季養殖金剛蝦大獲成功,有效的填補了夏季蝦塘的空缺,白蝦+金剛蝦模式也因此快速興起,高成功率、高效益推動養殖規模逐年遞增,金剛蝦也成為近年最熱門的養殖品種。  其中有一些養蝦達人率先看到趨勢,將白對蝦的養殖技術成功遷移至金剛蝦,同時根據金剛蝦的特性採取針對性的技術調整,取得在南美白對蝦上無法企及的養殖效益,成為眾人追捧的學習對象。
  • 探討土塘養蝦新風向,10萬元獎金到底花落誰家
    中國水產頻道獨家報導,  探討土塘養蝦新風向,10萬元獎金到底花落誰家2020土塘高效健康生態養蝦技術研討會暨海壹土塘養蝦能手頒獎盛典  從2010年開始,隨著池塘老化、病害頻發以及極端天氣多發的影響,南方土塘養蝦疲態畢現,並逐漸蔓延到北方,全國土塘養蝦遭遇上世紀白斑病暴發以後的最大滑鐵盧。至2016年,隨著高抗苗的崛起,養殖模式的升級以及生態養殖理念的普及,土塘開始慢慢重煥新機,產量逐步回升。此外,近兩年金剛蝦養殖的崛起,也為土塘養蝦提供了發展新方向。
  • 廣西欽州市土塘養蝦3月賺35萬元
    3個月時間,賺了35萬元。蝦農駱能就用一個季度掙了別人一年才有的收入,這樣的養殖成績破了當地養蝦史上的紀錄。駱能就是廣西欽州市欽南區尖山鎮穀倉村委二村村民,以前靠出海捕魚為生,1998年上岸幫人看塘打工,一幹就是10年。
  • 土塘對蝦養殖最高近2000斤/畝,平均畝利潤突破2萬元!
    土塘對蝦養殖最高近2000斤/畝,平均畝利潤突破2萬元!但事與願違,受天氣等原因影響,2017年大棚養殖成功率不足2成,鍋爐早苗更是一片哀鴻!&nbsp在2017年是如何做到畝產近2000斤?牛逼的養殖戶這樣操作浙江蕭山二十工段海大客戶魯老闆,平均畝產1350斤,母塘畝產1960斤,近2000斤/畝,平均畝利潤突破2萬元。本文將詳細的為大家展現魯老闆今年的大棚第一造養殖過程。1、敢於嘗試、不斷進取魯老闆在水產養殖這個圈子裡是一位接受新事物能力強,敢於嘗試的養殖達人。2014年進入養殖行業,連續三年外塘養殖基本上沒有盈利。
  • 農民養殖10年淡水基圍蝦,15畝蝦塘年收入上百萬
    李俊偉,每天都是四五點鐘就和父親早早起來到自己基圍蝦蝦塘捕蝦,因為6-7點左右就有會大量商家前來收購,他的基圍蝦從來不擔心銷量問題,因為李俊偉有著10年的養殖經驗,剛上開始養殖淡水基圍蝦讓他全軍覆沒,虧損慘重。
  • 土塘養殖大規格南美白對蝦其實也沒那麼難
    楊總從最初幾畝塘開始養起,每年根據自己的收益情況適當增加養殖面積,發展到今年總共有50畝土塘,共7口,其中有一個超級大塘20多畝,其餘6口約4-5畝/口。今年上半年總收蝦30000斤,賣蝦總收入90萬元,成本28萬元,純利潤62萬元。楊總早造蝦順利收成,現在這造蝦養殖也良好,今年純利潤有希望突破100萬元。跟據記錄,楊總近三年來的純利潤都在70萬元以上。
  • 每畝蝦塘賣了一萬多塊,養螃蟹連續幾年畝純利超萬,安徽無為養殖...
    每畝蝦塘賣了一萬多塊,養螃蟹連續幾年畝純利超萬,安徽無為養殖能手的賺錢細節在哪?精養模式中又有三個不同的模式:1.第一批蝦起完之後,如果種蝦不多,用茶籽餅清掉塘內的小魚蝦,再補種。2.老塘口一直起捕龍蝦到10月份,中途不補種。3.6月份第一批蝦起步結束後,曬塘一個禮拜,將伊樂草曬死,補種輪葉黑藻,繼續養第二季,第二季蝦8月份起捕,到10月份結束,據胡總介紹,這種養兩季蝦的模式優勢在於每一季的產量都還不錯,且第二季蝦的價格較高。
  • 小夥精養蝦塘50畝賺20萬元!錯峰上市、混養模式提高收益
    今年咱們省因為小龍蝦集中上市的影響,導致很多養殖戶基本上都沒有賺到錢。但在荊門市麻城鎮朱廟村,陳大哥今年可不得了,他養的蝦子掙了不少錢。荊門市麻城鎮朱廟村 養殖戶 陳雲洲:賺到錢了,也賺到錢了,為什麼能賺到錢呢?我把產量搞上來了,哪怕是價格便宜。
  • 年銷12億包!1元錢的小魚乾被他賣上市,營收近10億!
    終於成就了「魚類風味零食第一股」,也讓曾偏居一隅的地域美食搖身一變成為如今的魚類零食領導者,而他也成功地從農村娃蛻變成營收近10億的「魚零食大王」!10月22日晚,華文食品發布三季度業績公告稱,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約6.94億元,同比增長4.17%;淨利潤約8466萬元,同比增長7.53%;基本每股收益0.2352元,同比增長7.54%。11月3日,華文食品收盤漲2.25%,報15.43元/股,市值61.72億元。按此計算,創始人周勁松夫婦持股44.2%,目前身價已超27億。
  • 這條蝦火了!又現假苗!高大尚金剛蝦苗頻頻被山寨,背後的原因竟是…
    2014年,非洲未攜帶白斑病的金剛蝦種蝦引入我國,使得這一品種日趨火爆,2017年,選育的種蝦在高位池夏季養殖表現優異,白+黑模式在福建、海南、廣東沿海地區得到了較快普及。2020年,我國金剛蝦苗銷量達100億尾,據業內人士估計,明年將達200-300億尾,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 從1小瓶小藍帽到年銷30萬元 他只用了1年
    安徽宿州有位資深農資零售精英,從一瓶小藍帽增產藥到年銷30萬元,僅用了1年時間。在當地被傳為佳話。近日,中國鄭州,由全國定點農藥生產企業河南豫之星作物保護有限公司(簡稱豫之星)主辦的第三屆農資大零售聯盟年會上,來自安徽宿州埇橋區時村鎮馬岱農資創始人馬岱的分享,再次引起轟動。宿州,處皖北,皖、蘇、魯、豫四省交界。春秋時「宋國遷宿國於此」得名「宿州」。
  • 自媒體在微博年賺207億 頭部大V是圈粉主力
    在昨天召開的2017年V影響力峰會上,微博宣布,2017年自媒體通過微博賦能而獲得的收入超過207億元,其中內容付費收入13.3億元,較去年增長明顯。  頭部大V是圈粉主力  微博CEO王高飛表示,2017年,微博自媒體總收入將達207億元,較去年增長77%。值得注意的是,內容付費領域自媒體收入13.3億元,較去年增長183%。
  • 解讀|金剛安康的前世今生
    金剛蝦為廣鹽、廣溫品種,對鹽度的適應範圍為10-35‰,對水溫的適應範圍為14-32℃。金剛蝦有較強的適應能力,肉味鮮美,耐活力強,具備出售鮮活蝦的條件,經濟價值高,養殖技術便於推廣。目前在中國主要分布於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和海南等地,如福建地區約有80%的高位池養殖金剛蝦。
  • 海大、澳華、粵海、恆興等企業都盯住了這條蝦,蝦王...
    近期斑節對蝦(金剛蝦)也由於貨源稀缺,行情表現良好,尤其是大蝦價格持續暴漲,據了解(最新塘頭價),近日湛江徐聞8條/斤規格蝦價格達95元/斤(目前8條/斤的蝦存量較少);10條/斤規格蝦價為85元/斤;福建漳浦10條/斤規格金剛蝦價報價100元/斤,8條/斤110元/斤,金剛蝦整體蝦價漲幅較大,預計接下來還會暴漲。
  • 65天賣蝦、成本僅8元,畝利潤超萬元,這個「短平快」的純淡水對蝦...
    65天賣蝦、成本僅8元,畝利潤超萬元,這個「短平快」的純淡水對蝦養殖模式2020-12-25 09:2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產養殖網        瀏覽量: 3156 次 我要評論 鹽城建湖縣位於江蘇裡下河腹部,是傳統的水產養殖大縣,水產養殖面積近20萬畝,以前的都是養魚的人最多,最近十年裡河蟹養殖面積飛速擴張,現在有大概13萬畝的河蟹養殖面積了。
  • 廣東江門大鰲農民養蝦賺到"第一桶金" 紛紛蓋起"蝦樓"
    通過養蝦,不少蝦農從中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紛紛蓋起了「蝦樓」,而蝦塘的發包,更成為大鰲鎮各村集體的主要收入來源。不知不覺之間,南美白對蝦譜寫了讓村民致富、促進全鎮經濟發展的傳奇故事。  農民留村養蝦不進城  走近鍾明傑的蝦塘,幾條黃狗早早便搖著尾巴,出來迎接了。「經常有朋友過來,所以這些狗不兇,也不怕人。」一見面,鍾明傑便笑著解釋說。
  • 河南駐馬店平輿「養蝦大王」劉勇:158畝對蝦塘開賣,畝產2000斤!
    河南駐馬店平輿「養蝦大王」劉勇:158畝對蝦塘開賣,畝產2000斤!(劉勇向客人們介紹自己養殖的南美白對蝦)蝦塘的主人叫劉勇,家住平輿縣城,據劉勇介紹,他小的時候家庭條件不是很好,16歲就隨父親外出務工,在天津幫人養魚、養蝦,直到2006
  • 福建漳浦南美白對蝦養殖戶曾經每畝能賺數十萬,能否借轉養潮走出...
    2016年開始,在已有數年土塘養殖少量實踐基礎上,漳浦蝦農批量入場,將其作為夏造蝦高位池養殖的替換品種,成效初顯。&nbsp&nbsp&nbsp&nbsp「正月之後投苗,四到六個月便能養到每斤10到15條的規格,每公斤收購價約140元,市場價近200元。這個季節,南美白對蝦出塘規格大約每斤30條,每公斤收購價不過50多元。」陳振竹說,亭裡村擁有800餘口小高位池,是全鎮之最,「在漳浦,普遍一年養夏造與冬棚兩造蝦,今年夏天,亭裡村有近三分之一養殖戶轉養金剛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