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秦霄賢卑微求饒,德雲社很難適應粉圈文化,相聲演員只是一種職業》為梵音茶語原創,抄襲必究!
文/梵音茶語
「為什麼?搞成這樣了?」1月14日凌晨未能入眠的秦霄賢,在自己的超話裡發出了這樣一句話。這與秦霄賢后援會和粉絲之間的爭論有關係,秦霄賢火了附帶的問題也就出現了,困擾著這個在舞臺上以「傻」為表演風格的相聲演員,尚未經歷過不知如何處理的他只能在最後卑微的求饒「停下來吧,好嗎」。
後援會和粉絲的爭執難為了這個24歲的大男孩,這個問題處理起來的複雜程度,或許讓這個一直在良好家庭狀況、兄友弟恭的環境中生活、工作的年輕人感覺到棘手,也讓他在粉絲應援開心的環境中警醒:原來事情已經發展成這個樣子了,我該怎麼辦才能讓雙方都滿意,我委屈點不要緊,不要委屈了她們。這是秦霄賢成名路上面臨的第一個問題,也是最棘手的問題。
事情的發聲有很多種可能性在裡面,現在暴露出來的就是後援會對粉絲的不尊重,粉絲對後援會經營的不滿,很多矛盾積攢到一塊,「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也不讓誰,這個問題就推到了秦霄賢的身上,畢竟如果處理不當或許就會影響他的發展,剛剛起步的年輕人也有可能暫時的戛然而止。面對這樣的問題,其實就是粉圈文化「入侵」德雲社的問題,早就有遇到過,德雲社沒有太多的經驗,很難適應這種變化。
原本德雲社從郭德綱開始,也是有粉絲追隨的,早起的「老和部隊」還有「鋼絲」 等等,後來嶽雲鵬等人走紅以後也有各自的粉絲,當然還有整個德雲社的社粉。只是那個時候大多數都是喜歡相聲才進入圈子的,討論的也都是與相聲相關的東西,後來的粉絲也不是說不喜歡相聲,但是「加入」了很多喜歡顏值的粉絲在裡面,於是矛盾就顯露了出來。
喜歡顏值的粉絲,大多是從娛樂明星的「飯圈」轉入過來的,當然這也沒有什麼問題,畢竟德雲社演員對於自己的才藝那是有自信的,後來很多人就從顏值轉變到了文化氛圍上面,也就有了那麼多唱太平歌詞、京梆戲曲的姑娘,也就有了很多從迪廳轉戰到小劇場的年輕人,也就有了郭德綱的「大西廂」都被改成迪曲,這是一件好事。但隨之而來的還有一些以「飯圈文化」盈利的人,他們的加入就顯得不是那麼單純,只是為了想要用盡一切手段謀取那些喜歡德雲社的粉絲口袋中的錢,目的也很明確但影響很壞,這或許才是矛盾激發的源頭。
相聲演員只是一種職業,或許相聲的發展、德雲社的前進離不開娛樂圈裡的一些「套路」和流量的扶持,但相聲也僅僅是傳統藝術的一種而已,它不單純是一種娛樂方式還是一種傳統文化。相聲對於相聲演員來講也僅僅是一種職業,郭德綱和德雲社這些年的發展也是這樣做的,要不然也不會有如今的成就,郭德綱看透了娛樂圈裡的燈紅酒綠和爾虞我詐,也懂得其中的路數和優劣,但僅僅是懂得而已,或許擦邊但從未深入其中。
如果您喜歡相聲,喜歡德雲社,喜歡德雲社的演員,喜歡德雲社的作品,那請用心的喜歡就好,傳統文化的傳播和發展離不開每個人的喜歡。但不要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所左右,也不要把一些不好的氛圍帶到裡面,可以有自己的方式去處理自己喜歡的人和事,但不能把一些其他不適合的東西強壓到這個圈子裡,也不要心存害人之心,天道輪迴、蒼天不饒誰這句話是永恆不變的真理。讓秦霄賢們好好的說相聲、好好的發展、好好的改進,喜歡的人坐在下面慢慢的欣賞、甜甜的歡喜,這樣都好!
|本文作者梵音茶語,所有文章均為原創,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