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治療肝硬化並發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的療效

2020-11-25 網易新聞

2020-11-25 13:53:14 來源: 小不點娛樂站

舉報

  

  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治療肝硬化並發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的臨床療效
覃冬林, 歐琴, 覃馨頡
【 摘 要】

  目的

  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 ERCP) 治療肝硬化並發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 AOSC) 的臨床療效。
方法

  選取河池市人民醫院肝膽外科 2015 年 2 月—2018 年 2 月收治的因 AOSC 而需要接受 ERCP 手術治療的患者 180例, 按照是否合併肝臟病變分為正常組、 肝炎組、 肝硬化組, 各 60 例。 所有患者接受 ERCP 治療後, 比較 3 組 ERCP成功率, 比較 3 組手術前後生化指標、 白細胞( WBC) 、 中性粒細胞百分比、 澱粉酶, 並比較 3 組併發症發生情況。
結果

  3 組 ERCP 成功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 肝硬化組血清白蛋白( ALB) 水平低於正常組、 肝炎組, 手術前後肝硬化組丙氨酸氨基轉移酶( ALT) 、 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 AST) 水平低於正常組、 肝炎組, 手術前後肝硬化組血清總膽紅素( TBiL) 水平高於正常組、 肝炎組( P<0.05) 。 3 組手術前後 WBC、 中性粒細胞百分比、 澱粉酶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 肝硬化組併發症發生率高於肝炎組、 正常組( P<0.05) 。 肝硬化組高澱粉酶血症發生率高於肝炎組、 正常組( P<0.05) 。 肝硬化組患者 A 級併發症發生率低於 B 級、 C 級( P<0.05) 。

  結論

  ERCP 治療肝硬化並發 AOSC 的臨床療效確切, 可以有效地治療肝硬化患者 AOSC 症狀, 安全性高、 成功比例也較高,同時需要嚴密觀察高澱粉酶血症的發生。
【 關鍵詞】 肝硬化; 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 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 臨床療效
【 DOI】 10.15887/j.cnki.13-1389/r.2020.33.003

  

  原文如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技術︱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開展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RCP)
    近日,我院消化內二科開展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該手術無須開刀,經自然腔道進行手術,具有創傷小、手術時間短、恢復快、併發症較少等特點,有效減少患者的病痛煩惱。10月9日,患者李某、王某因「上腹痛、黃疸」入住我院,完善相關檢查後,診斷「膽囊結石、膽總管結石,梗阻性黃疸」。
  • 江永醫聯體:成功搶救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患者
    近日,江永縣醫聯體九病區(普外科)成功搶救一名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男性患者。該例患者的成功救治,充分展現普外科在救治外科急危重症方面的能力,以及與各科室間協同合作的高效性。近半月來,在廣東工作的鄧先生經常右上腹痛,他以為是「膽管炎」老毛病又犯了,僅在當地診所輸液治療。
  • 消化專題|超聲內鏡與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的融合及創新
    o s c o p i c ultrasonography,EUS)和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兩項技術的融合改變了以前對膽胰疾病的常規處理方式,為複雜膽胰疾病的處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 乾貨|重症急性胰腺炎診治共識
    內容包括急性胰腺炎的流行病學、病因、病理生理、診斷、分類和嚴重度分型,膽源性胰腺炎、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病因治療,逆行胰膽造影術後胰腺炎的預防,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療以及併發症的處理。以下內容為該專家共識的主要推薦意見。
  • 「專家講座」急性胰腺炎的預防與治療
    急性胰腺炎如何治療?急性胰腺炎的治療應根據病變的輕重加以選擇。臨床上,將急性胰腺炎分為兩類:輕症急性胰腺炎和重症急性胰腺炎。其中,多數病患為輕型(80%),不需要手術治療,原則上以內科處理為主;而少數重症胰腺炎,起病2周之內為全身炎症反應期,也以非手術治療為主,對於重型的膽源性胰腺炎及其繼發病變,如胰腺膿腫、假性胰腺囊腫等則需要手術治療以挽救生命。一、非手術治療。禁食和胃腸減壓 急性胰腺炎的患者胃腸道功能紊亂,喪失消化和吸收功能。
  • 肝內膽管有小結石怎麼辦 這症狀竟是結石
    肝內膽管有小結石怎麼辦肝內短管結石是膽管結石的其中一種,是分布在膽管內的,它可以與膽管外的結石同時存在,也可以單獨存在。肝內膽管結石嚴重時會引發併發症,所以人們需要積極的進行治療。那麼,肝內膽管有小結石怎麼辦?1、微創保肝取石術可以採用微創保肝取石術來進行治療。
  • 專家論壇|劉玉蘭:炎症性腸病合併膽系疾病的診治策略
    IBD患者疑診PSC應行磁共振胰膽管造影(MRCP)和(或)肝活組織檢查。IBD患者診斷PSC最常用檢查為MRCP(77%),其次為肝活組織檢查(29%)。PSC患者MRCP表現包括局限或瀰漫性膽管狹窄,其間膽管正常或繼發性輕度擴張,節段性分布等。
  • 肝、膽、胰、脾、腎出問題,3項檢查「揪」出病根,別亂猜測了
    肝膽胰脾腎是身體上重要的5個臟器,全部集中在腹腔中,在身體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當以上5個臟器出現問題時,應去醫院做全面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能遏制疾病發展。肝、膽、胰、脾、腎——人體的5個臟器,出現問題,該如何檢查?
  • 肝內膽管結石是什麼?這可比膽結石「厲害」多了!
    :靜止型、梗阻型、膽管炎型。 急性膽管炎型主要表現為上腹部疼痛、寒戰、發熱以及黃疸,可表現為多次反覆發作。 單純肝內膽管結石常無典型的膽絞痛,可表現為持續隱痛以及脹痛,可以牽涉到肩背部。 雙側肝內膽管結石(或者合併肝外膽管結石),可有長期持續性黃疸但無明顯的發熱、腹痛、寒戰表現。
  • 皮膚瘙癢,需要留心膽管炎,中老年女性更應警惕
    但是,對於普通百姓而言,確實很難將自己的症狀和感覺,與那些看起來並不相關的疾病聯繫起來,原發性膽管炎,就是1個實例。膽管,屬於消化系統,長在內臟之中,不過,原發性膽管炎,早期的症狀表現,卻在皮膚上,因此,容易被忽視或誤診。咱們現在就來認識這種疾病。原發性膽管炎,有2類,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簡稱PBC;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簡稱PSC。
  • 神奇隧道建立,吞咽困難解除:我院成功開展兩例經口內鏡下肌切開術...
    經過CT、胃鏡、消化道造影等一系列檢查,醫生最終診斷樂樂患有賁門失弛緩症。無獨有偶,13歲的小茹(化名)也於近期在消化營養科住院,相比樂樂,小茹吞咽困難的時間更久,長達2年,每次進食時需要藉助飲水,且有頻繁嗆咳,夜間入睡後更加明顯,嚴重影響睡眠,小茹日漸消瘦,同樣存在重度營養不良。經過一系列檢查,小茹也被診斷為賁門失弛緩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