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會出現胸悶氣短的現象,也一直困擾著很多人,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紀的人,一旦出現的話,就連走幾步路都會異常的明顯,對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
可經常出現這樣的症狀,一時間也無法判斷導致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可能都會以為只是情緒波動太大導致的,也就沒有放在心上。但其實經常感到胸悶氣短肯定是有原因的,因此要做出準確的判斷,才能對症下藥,以免耽誤治療。
那麼出現胸悶氣短,就一定是肺出問題了嗎?醫生詳細給出分析。
有的人平時經常感到胸悶氣短,可能會與肺聯繫到一起,畢竟肺是呼吸系統中最重要的器官,一旦出現病變,那麼就很容易影響到日常的呼吸,但除了與肺部健康之外,其實與以下幾種情況也有很大的關係。
01心臟疾病
一般心臟疾病出現的時候,患者就會經常感到胸悶氣短,尤其是冠心病這樣的疾病,而一般出現在老年人身上比較多,這種症狀出現的時候,還會有明顯胸痛的現象,在這過程中一般心臟會有明顯的擠壓的感覺,持續的時間一般不會超過五分鐘,但如果一直持續的話,還有可能導致心肌梗死的現象,對生命會有很大的影響。
02貧血
平時貧血的情況在很多人身上都會出現,而且貧血程度不同表現的症狀也是有所不同的,這時候血液裡面的血紅蛋白比較低,導致身體的各個器官開始出現缺血缺氧的現象,從而會出現胸悶氣短的現象,而且這種現象在日常活動的時候會不斷的加重,貧血到一定程度之後,還會出現面色蒼白,心悸心慌的現象。
03支氣管哮喘
平時如果有支氣管哮喘疾病的話,一般在發作的時候會有明顯的胸悶氣短的情況出現,而這種疾病比較常見的就是呼吸不暢,在發作的時候會有哮鳴音的感覺,情況比較嚴重的患者還會出現比較嚴重的呼吸困難,此時需要持續的低流量吸氧,同時還會咳出白色泡沫痰。
以上這三種在出現的時候,都會導致患者出現胸悶氣短的情況,及時進行就醫治療,或許能夠及時緩解症狀,否則長時間拖下去很有可能對生命會有很多的威脅。
除了及時治療之外,平時應該如何護理呢?
1.注意多休息
平時如果過於勞累,沒有足夠的睡眠也會導致出現胸悶氣短的現象,因此要想緩解這樣的症狀的話,平時生活工作上最好勞逸結合,多注意休息,避免過於勞累,這樣才能保證器官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復,相對能夠緩解症狀。
2. 保持情緒穩定
經常大喜大悲的情緒也會導致器官受損,從而加重胸悶氣短症狀,建議平時儘量保持情緒上的穩定,不要經常鬱悶、生氣、激動,尤其是不要過多的糾結一些小事情,很容易影響到自己的情緒。
3. 每天可以跑跑步
平時多運動對健康會有很大的幫助,不僅能夠及時宣洩不良的情緒,而且在運動的過程中還能提高心肺功能,將體內垃圾毒素排出體外,那麼對於緩解症狀會有很大的幫助。
平時如果經常出現胸悶氣短的症狀的話,不要大意,最好能夠及時去醫院檢查病因,然後再對症調理,以免健康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