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華圖教師發布:2020國家教師資格證筆試歷史文化素養——文化名人王莽,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19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文化素養——歷史文化名人王莽
1.簡介
字巨君。中國歷史上新朝的建立者,即新太祖,也稱建興帝或新帝。
王莽為西漢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員,其人謙恭儉讓,禮賢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
西漢末年,社會矛盾空前激化,王莽被朝野視為能挽危局的不二人選,被看作是「周公再世」。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漢建新,建元「始建國」,宣布推行新政,史稱「王莽改制」。
王莽統治的末期,天下大亂,新莽地皇四年,更始軍攻入長安,王莽死於亂軍之中。王莽共在位16年,卒年69歲,而新朝也成為中國歷史上很短命的朝代之一。
2.和王莽有關的成語典故
白水真人:
釋義:古錢幣的別稱,王莽代漢稱帝後,因為錢字有"金刀",而"劉"字正是由"卯、金、刀"組成(皆指繁體字),王莽便改稱錢為"貨泉"。"泉"字由"白、水"兩字組成,故稱"白水真人"。
劉秀
1.簡介
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字文叔,東漢王朝開國皇帝,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新朝王莽末年,海內分崩,天下大亂,身為一介布衣卻有前朝血統的劉秀在家鄉乘勢起兵。公元25年,劉秀與更始政權公開決裂,於河北鄗( hào )南千秋亭登基稱帝,為表劉氏重興之意,仍以「漢」為其國號,史稱「東漢」。
劉秀在位三十三年,大興儒學、推崇氣節,東漢一朝也被後世史家推崇為中國歷史上「風化最美、儒學最盛」的時代。
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劉秀在南宮前殿逝世,享年六十二歲。劉秀死後,其子明帝劉莊繼位,於同年三月初五日,葬劉秀於原陵,上廟號世祖、諡號光武皇帝。
2.光武中興
自新末大亂到天下再次一統,歷經近20年的時間,此間百姓傷亡慘重,戰死和病餓而死者不計其數,到劉秀再次統一天下之後,天下人口是「十有二存」。
為了使飽經戰亂的中原之地儘快的恢復和發展,劉秀則「知天下疲耗,思樂息肩。自隴、蜀平後,非儆急,未嘗復言軍旅」。建武二十七年(51年),功臣朗陵侯臧宮、揚虛侯馬武上書:請乘匈奴分裂、北匈奴衰弱之際發兵擊滅之,立「萬世刻石之功」。劉秀下詔說:「今國無善政,災變不息,人不自保,而復欲遠事邊外乎!不如息民。」
劉秀勤於政事,「每旦視朝,日仄乃罷,數引公卿郎將議論經理,夜分乃寐」。多次發布釋放奴婢和禁止殘害奴婢的詔書,使得自西漢末年以來大量失去土地的農民淪為奴婢的問題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也使得戰亂之後大量土地荒蕪而人口又不足的問題得到了解決。實行輕徭薄稅,為減少貧民賣身為奴婢,經常發救濟糧,減少租徭役,發展農業生產,興修水利。
罷免貪官汙吏,加強中央集權,同時,光武帝還大力裁撤官吏,合併郡縣,這樣極大的減輕了人民的負擔。到劉秀統治的末期,人口數量達到了兩千多萬,增長了一倍還多,經濟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歷史上稱其統治時期為光武中興。其間國勢昌隆,號稱「建武盛世」。
3.外交方面
漢委奴國王金印
早在漢朝時期,日本列島已經有國家向中國奉貢朝賀了。在中國古代史籍中,最早對日本作出具體記載的是《三國志·魏書》的《倭人傳》。該傳認為在中國漢朝時,倭國已開始遣使交通,「漢時有朝見者」。劉秀還是中國歷史上最早接見日本使者的帝王。建武中元二年(57年),也是劉秀在位的最後一年,劉秀接見倭國使者,使者表示願為漢臣藩。求漢皇賜名,漢以其人
矮,遂賜「倭國」。並向倭人「賜以印綬」之事。使者又求漢皇賜封,劉秀又賜其為「倭奴王」。當時,日本想借著臣屬於漢王朝樹立自己權位和王位。因此舉國大喜。1784年在日本九州地區福岡縣的志賀島上,一個名叫甚兵衛的農民發現了一件古物——一枚中國漢朝時期的金印。上面刻有「漢委奴國王」三行五個字的金印,便是中國《後漢書》裡記載的劉秀所賜印章。
該金印被認為是劉秀授予當時日本倭奴國主作為藩屬國的認證。而劉秀之所以賜給委奴國王蛇鈕金印,以諸侯王的規格相待,說明漢朝對於委奴國遣使的高度重視,廣言之,也就是對於與日本列島交往的重視。
習題
1.東漢劉秀統治時期,政治清明,國力強盛,史稱( )
A.光武中興 B.貞觀之治
C.開元盛世 D.文景之治
2.下列人物與歷史事件的對應關係中,正確的是( )
A.秦始皇——「尊王攘夷」 B.屋大維——「木馬計」
C.唐太宗——「隆中對」 D.劉秀——「光武中興」
【參考答案】1.A 2.D
(編輯:luohong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