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王牌對王牌4》已經播出9期節目,在這9期節目當中幾乎是每期一個「回憶殺」,如四大名著影視版主角齊聚、13位《水滸傳》演員重唱「好漢歌」、趙忠祥倪萍重現春晚主持畫面。
即興發揮表演春晚經典小品、姚晨沙溢再聚「同福客棧」、高鑫王琳再現《情深深雨濛濛》片段、《天龍八部》劇組重聚、《還珠格格》劇組重聚、小虎隊經典歌曲回憶青蔥歲月。
至於為什麼《王牌對王牌》總是玩回憶殺的梗?在小娛看來主要分為以下兩點:
1、打造內容差異化,擺脫「快本複製品」標籤,擴大節目覆蓋人群
臺下有浙江衛提供源源不斷的資源,臺上又有「實力演員+當紅人氣明星」增加節目的曝光度,但《王牌對王牌》一直沒有擺脫「快本複製品」這個標籤。
再加上如今各種綜藝節目層出不窮,王牌節目組不是選擇重新製作一檔節目,就得要打造出節目內容的差異化,讓觀眾覺得你的內容是其他平臺在短期時間內替代不了的,只有這樣才能將用戶留下了。
而「回憶殺」的受眾人群是相當的廣泛,就算節目播出之後,《王牌對王牌》留不住以前喜歡追求熱點的年輕觀眾,但也能吸引來一大批其他觀眾。用戶流失率遠遠小於拉新,這才節目組的重點所在。
但你以為一檔王牌綜藝會輕易放棄自己原有的用戶群體嗎?答案當然是:不可能!!!
華晨宇和關曉彤加盟《王牌對王牌》第四季,可以直接看出王牌節目組的野心一點都不小。追捧流量明星的用戶,我要!喜歡經典、容易被處達情感的用戶,我也要!
華晨宇,歌壇冉冉升起的新星;關曉彤,童星出道,人氣流量明星鹿晗的女友。就算王源走了帶走了一部分流量,但1+1>2,華晨宇和關曉彤的熱度也不低。
2、宣傳社會正能量,為年輕用戶普及歷史典故和人文常識
去年,娛樂圈迎來了一場「大地震」,期間的各種消息,小娛在這裡就不一一復盤了。但在這場「大地震」當中,娛樂圈也被下達了各種規定。
而作為一檔一線衛視臺的王牌綜藝,《王牌對王牌》自然是要積極響應,好好的利用一線衛視臺的影響力和傳播力.....(這裡相關政策省略一百字,節目相關正能量渲染省略兩百字)
既然《王牌對王牌》懂得審時度勢,積極改變自身內容,那第四季的收視率和評分應該很不錯吧。
節目收視兩極分化,「二八定律」很嚴重
下圖是小娛在酷雲中截取的3月份《王牌對王牌》每期平均收視率和市場佔比。從這數據上看,每周五晚上,浙江衛視的直播收視率均在第一、第二的位置徘徊,而收視率整體情況來看還是可以的。
但深入到每一期節目播出實時收視率,會發現一個比較有趣的事情,「二八定律」居然在這檔綜藝節目當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在第四季的《王牌對王牌》節目當中,20%的時間段掌握了80%的收視率。
如在3月份播出的《還珠格格》和《天龍八部》劇組重逢這兩期節目,正是引發收視率高潮的主要原因,而在這個時間段的最高實時收視率分別為2.79%、2.13%。
但其節目播出的平均收視率卻是在1%左右,也就是說在每期節目的其他時間段當中,有較長一段時間收視率是比較差的,以至於拉低收視率。
而造成第四季節目收視率低迷的原因,可以從節目自身和節目嘉賓上來看,小娛覺得主要分為以下兩個:
1、老藝術家成陪襯,全程陪跑年輕嘉賓
看過第四季節目的朋友們,應該可以看到這一季的節目邀請了不少大咖,尤其是老藝術家們。而既然節目組將主題定為「重現」、「致敬」、「回憶」等,但老藝術家們在節目當中,並沒有多少展示自己能力的環節。
大部分時間,老藝術家們是陪伴著其他嘉賓玩傳聲筒、你畫我猜、搶答歌詞等遊戲,節目組沒有挖掘出老藝術家的人格魅力和積攢多年的知識技能。
2、王牌家族地位不容挑釁
王牌家族這一季的常駐嘉賓,綜藝感不足的華晨宇,只能靠著唱歌才華在節目當中立足,而關曉彤則是有很長一部分時間,淪落為節目的背景,節目只剩下沈騰、賈玲這對老搭檔尬笑、尬哭、商業吹捧等。
但就是這樣一支神奇隊伍,往往能夠在遊戲結局的時候,以微妙的幾票之差,成為遊戲的勝利者。果然是「王牌節目」,第一的位置不容別人挑釁。
3、節目剪輯混亂
其實在第四季第一期節目播出的時候,《王牌對王牌》就因為後期工作人員剪輯技術高超(剪掉了某緋聞在身的男藝讓),而成為觀眾熱議的話題。
雖然能夠在短時間內,P掉、馬賽克這個藝人,的確顯示出後期的厲害,但隨著節目的播出,《王牌對王牌》再一次走上剪輯混亂的不歸路。
誠然,從第四季節目內容的改變上來看,《王牌對王牌》的確有想改變的想法,但又不願意拋棄以前節目製作的老套路,以至於畫虎不成反類犬,第四季的綜藝喜劇變成了一場場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