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月寶寶哭鬧不停,一查尿路感染,你還敢這樣換尿不溼嗎?

2020-12-05 欣媽育兒經

寶媽分享:

我女兒6個月了,最近一直無緣無故的哭鬧,雙腿還老夾著,怎麼哄都不管用。而且我還發現她的尿不溼跟以前不一樣了,以前半天不換尿不溼就是一坨一坨的,現在半天不換看著也沒啥尿。於是我趕緊帶她去了醫院,醫生說寶寶尿路感染了。我很驚訝,怎麼這麼小就尿路感染了?

通過醫生我才了解到,原來寶寶這次生病跟尿不溼有關。寶寶長時間不換尿不溼,或者是擦屁屁的方向不對,都會引發尿路感染。

因為我上班,所以平時都是婆婆在帶孩子。原來婆婆嫌浪費尿不溼,所以每次都是尿不溼滿了才換。另外我後來才發現,寶寶每次拉完後,婆婆給寶寶擦屁屁的時候,都是從後往前擦,有時都弄到前面屎了。

我這才明白了醫生之前說的話,原來寶寶尿路感染都是婆婆「一手」造成的。其實我也不怨婆婆,畢竟她看孩子的時候,還沒尿不溼了,另外她也是為了給我們省錢嘛。我相信出過這麼一樁事後,婆婆也一定能夠改正的。

提到換尿不溼,媽媽們都會覺得我小題大做了,可能心裡還會說:「我給娃換過的尿不溼都能繞地球好幾圈了,這麼簡單,還需要你來教。」

其實簡單的事情往往更有「內涵」,就換尿不溼這件事,還真有很大的學問在裡面。如果你不會正確的換尿不溼,不僅會影響尿不溼的使用效果,傷害到寶寶,嚴重的還可能影響到寶寶的發育。

這些錯誤的換尿不溼方法,你可能還在用,快看看你中招了沒?

1、 不及時更換尿不溼

照顧新生兒的時候,你肯定遇到過這樣的場景:

剛給寶寶換好尿不溼,寶寶就又尿了,看著不太厚的尿不溼,媽媽就會覺得等寶寶再尿一泡了換,畢竟尿不溼也挺貴的,再用用吧。

我想說:千萬別為了省塊尿不溼,而苦了自己的寶寶。

危害:

1) 寶寶的皮膚嬌嫩,如果再遇上皮膚敏感的,悶個一兩小時,一枚紅彤彤的紅屁屁的誕生了。所以不要埋怨什麼寶寶紅屁屁了,這可能是你一手造成的;

2) 尿不溼使用時間過長,會滋生細菌,而且透氣性也會降低,長期如此,寶寶不僅會得溼疹,嚴重者還會導致尿路感染;

3) 寶寶開始走路時不穩,如果尿不溼長時間不換,分量會很重,寶寶走路會不方便,不僅影響正常行走,還可能會摔倒或磕碰。

正確做法:換尿不溼的頻率,如果是新生兒的話,每次餵奶前、寶寶大小便後、睡覺前均需要換尿不溼。如果寶寶大點兒的話,可以3個小時左右一換,這個主要看寶寶的小便次數,晚上睡覺時至少要更換兩次。總之寶寶要勤換尿不溼。

2、 換尿不溼把寶寶的腿抬的太高

寶媽小林:我記得我老公給我女兒換尿不溼的時候,總是把腿抬很高,他說這樣容易換尿不溼。我覺得很危險,可婆婆卻說沒事,還說寶寶骨頭軟,傷不了。

其實這個動作三分之二的寶媽都在做,因為把腿抬高,一是防止寶寶雙腿亂踢增加更換的難度;二是提起寶寶的雙腳的確更容易輕鬆更換。雖然好處很多,但是卻不適合寶寶。

危害:

1) 把寶寶的腿抬高,後背就鏤空了,而且每天這個動作你會重複好幾次,這樣寶寶的脊椎就很容易受到傷害;

2) 換尿不溼的時候,抓握寶寶的腳,寶寶一動,很容易傷害到寶寶的腳踝或髖關節。

正確做法:更換尿不溼的時候只需輕輕的用手唾託起寶寶的屁股即可;除了這個方法外,你還可以先把尿不溼鋪好,再把寶寶搬到尿不溼上,然後只要扯直尿不溼,貼好尿不溼就可以了,這個完全不需要太高小屁屁。

3、 換完尿不溼後,長期用溼巾擦屁屁

寶媽在給寶寶換尿過或拉過的尿不溼後,總習慣從身邊拽點溼紙巾給寶寶擦屁屁,這樣不僅省時間,還很方便,然而它的危害卻很大。

危害:溼紙巾的成份裡都含有酒精,它對寶寶的皮膚有很大的傷害,長時間用很容易讓寶寶患上尿布溼疹。

正確做法:寶寶拉完或尿完後,寶媽要用流動的清水洗,洗好後用柔軟的棉布輕輕的蘸幹寶寶的臀部,記住動作要輕柔,這樣才不容易傷害寶寶嬌嫩的肌膚。

4、 尿不溼的尺碼不合適

很多寶媽在幫寶寶選購尿不溼的時候,總會有大小不合適的顧慮。有些寶媽喜歡大的,覺得這樣不勒,更利於寶寶的健康成長;而有的寶媽喜歡小的,她們覺得這樣不漏尿。然而這兩種想法都不正確。

尿不溼尺碼的選擇也是非常有講究的,穿的不對,肯定會給寶寶帶來傷害。

危害:尿不溼尺碼選的太大,寶寶穿上松松垮垮,很容易漏尿;尺碼選的太小,寶寶穿著容易勒著,也很難受。

正確做法:選擇適合寶寶的最正確。一般都是按這個尺碼選擇:

S小號:適合8-16斤

M中號:適合12-22斤

L大號:適合18-28斤

Xl加大號:適合24-34斤

一般寶寶選擇尺碼的時候,按照這個準沒錯,當然如果你的寶寶體型偏胖,腿圍較粗,可以選擇稍大一碼的。

5、 換尿不溼時手碰到寶寶的腳底

不知道各位媽媽們發現沒,我們在給寶寶換尿不溼的時候,如果手不小心碰到了他的腳底,他就會以亂蹬作為反抗,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這是我們觸發了寶寶的原始反射:踏步發射。

正確做法:為了不給換尿不溼增加難度,我們在給寶寶換尿不溼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碰到寶寶的腳底,否則寶寶是會發脾氣的。

怎么正確換尿不溼呢?

1、 關於前後

首先區分好尿不溼的前後:有小拉環的是背面,反之為前面。尿不溼上面有黃色的條紋,它是尿顯劑,如果變成藍色,則提示需要換新的尿不溼了。

2、 關於鬆緊

尿不溼的鬆緊度以伸進兩個手指為宜,包太緊寶寶會不舒服,包太松又容易漏尿,所以這個度一定要自己掌握好。

3、 謹防突襲的便便攻擊

解開髒的尿不溼時,先把兩邊的粘帶都撕開但不要立即抽出,先鋪著,以防寶寶突襲的便意。尤其是新生兒,涼空氣一刺激就很容易尿尿。

4、 多和寶寶交流、遊戲

換尿不溼之前,可以跟寶寶交流,例如告訴寶寶現在要換一個新的尿不溼了,你要做好準備。或者跟寶寶做遊戲,轉移他的注意力,讓他知道原來換尿不溼也是一種享受。這樣做給寶寶換尿不溼就沒有那麼難了。

寶寶的成長離不開尿不溼,因此我們要學會正確的使用尿不溼,這樣寶寶才能免受傷害,才能健健康康的長大!

相關焦點

  • 8月大女寶尿路感染,醫生訓母親無知,給娃換尿不溼還敢「偷懶」嗎
    尿不溼的發明解放了很多帶娃的寶爸寶媽,尿不溼比尿布更加方便而且透氣性好,但很多家長懶得給孩子換尿不溼,為了圖省事,有的會等到寶寶實在受不了哭鬧時再換,這對寶寶的危害是很大的。 小美的女兒出生後就一直用尿不溼,現在已經8個月大了。
  • 如何正確地給寶寶換尿不溼?月嫂和寶媽們必看!
    看了很多換尿不溼的教學視頻後,很多新晉寶媽寶爸覺得換尿不溼簡直就是小事一樁,然而就是這換個尿不溼的小事,實際操作起來也不小啊!一個換不好,讓寶寶出現哭鬧、不舒服、尿布疹、紅屁股等這些問題時,很多都是因為家長忽略了一些小細節。
  • 兩歲幼兒夜晚是否需要把尿?還是穿尿不溼?
    經過協商,父母會採取折中的辦法:寶寶晚上用尿不溼,白天用尿布。其實,晚上是否用尿不溼,還要分具體情況。寶寶不愛把尿就別把都說女人「作」,是否有的寶寶也「作」呢?有的寶寶因為緊張,一把尿就哭鬧、打挺,媽媽為寶寶把尿,寶寶偏不尿,等媽媽把寶寶放回床上反而尿了,即使用玩具分散寶寶的注意力也並不總是奏效,這時尿不溼就可以派上用場了。
  • 寶寶穿的尿不溼,多久換一次比較合適?穿尿不溼的五個重點要知道
    因為尿不溼太貴捨不得扔,結果寶寶出現了紅屁屁  晶晶家寶寶剛剛出生一個多月,家裡的開銷一天比一天大,除了每天的奶粉還有就是尿不溼。  因為尿不溼買的是進口的,平均下來一片尿不溼的價格在5塊錢,而且尿不溼是一次性的產品,每次一扔尿不溼晶晶就感覺像是在扔5塊錢。
  • 寶寶用尿不溼費錢還紅屁股,傳統尿布環保節能保護小屁屁,對嗎?
    有位媽媽說:我女兒三個多月了,自從月子裡,因為拉粑粑次數多,尿不溼用的那個快啊,而且還紅屁股。我就意外地發現,原來傳統的尿布是個好東西,節能環保,不僅保護了小屁股而且還超級省錢,現在一天就晚上睡覺用一片或者兩片尿不溼。你們都用的啥?從寶媽的描述可以看出,她之所以排斥尿不溼,有兩個原因:用得太快超級費錢、還導致寶寶紅屁股。
  • 四月大寶寶脊椎受傷送急診,別用這個姿勢給娃換尿不溼了,傷娃
    4個月寶寶哭鬧不停,原因竟是傷了脊椎小劉的寶寶4個月大,從出生到現在都是她獨自承擔帶娃的重任。近來小傢伙經常無緣無故哭鬧,從床上抱起來的時候哭,抱著吃奶時也會哭,換紙尿褲時更是哭得厲害。傷寶寶脊柱的幾個錯誤行為一般來說:寶寶在3個月左右的時候會形成第一個生理彎曲——頸椎前凸;在6個月左右形成第二個生理彎曲——胸椎後凸;1歲左右時會形成第三個生理彎曲
  • 3歲孩子還在穿尿不溼?給娃把尿的最佳期,家長別錯過了
    不知道你家孩子多大戒掉尿不溼的?現在有很多三四歲的孩子,還穿紙尿褲,上幼兒園老師給換,這其實非常不好,長期穿紙尿褲對寶寶來說是有一定危害的。沄沄家寶寶3歲了,馬上要去幼兒園了,可是還一直穿著尿不溼。幼兒園老師跟她暗示,還在用尿不溼的娃,暫時不要入學了,老師也照顧不來。沄沄覺得老師說的對,自己也知道,長期給寶寶穿紙尿褲是有一定危害的,所以,她打算讓孩子再在家待一年,明年再送去吧!
  • 給寶寶換尿不溼時,最忌諱這3件事,尤其是第二件很多寶媽都在做
    我相信在嬰兒還沒有出生的時候,就開始囤積嬰兒用的東西了,這是必須要準備的,尿不溼的發明簡直就是寶媽們的福音啊,既不用像過去那樣用尿片,經常要換洗,也不用頻繁更換,很是方便,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新的小問題,那是很多媽媽在給嬰兒換尿不溼的時候,總是在不經意間養成了一些壞習慣,一般是這三件事,這三件事正好對嬰兒的健康構成威脅
  • 新生兒用傳統尿布好,還是尿不溼好?三個注意要知道,別坑娃
    寶寶出生第三天我們出院回家了,本以為回家能輕鬆些,誰知寶寶的「屎尿屁」一直非常多,最多的一次,一晚上拉了尿了十七塊,孩子爹早晨5點就得起來洗尿布,邊洗還邊抱怨,這孩子「屎尿屁」實在太多了,難不成是豬八戒託生?不過雖然麻煩,但是為了寶寶的屁股著想,我們一直在堅持,計劃出了月子以後再用尿不溼。
  • 晚上睡覺時,要給寶寶換紙尿褲嗎?如果是後兩種情況,就必須換
    照顧寶寶,從來都是一件艱難的事情,不光是餵奶,還要每隔一段時間就給他換尿不溼。這還算好的,最難受的是寶寶穿尿不溼不舒服,容易紅腫,就只能穿棉尿布。要是這樣,就不僅是定期更換,還得清洗,因為如此,不少新手父母都被寶寶的「吃喝拉撒」給折磨的日夜顛倒,一個好覺都沒睡過。
  • 老人認為女寶寶用棉尿布好,父母認為尿不溼更好,該如何選擇?
    在育兒的過程中,年輕人與老人可能在觀念上出現衝突,這些都是非常常見的,舉例來說,在有的老人看來,女孩子用尿不溼不好,最好使用棉尿布,因此會主動讓兒媳用棉尿布,如果兒媳堅持使用尿不溼,甚至還會不停的指責,導致婆媳關係受到很大影響。那么女娃真的必須要用棉尿布嗎?父母到底該怎樣選擇呢?
  • 女性尿路感染症狀 尿路感染要這樣治療
    尿路感染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尿路感染的發生人群很多,尿路感染會傷害大家的身體,並且會給大家的生活帶來不小的影響,那麼請問女性尿路感染症狀是什麼?女性尿路感染怎麼辦?女性尿路感染的小偏方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
  • 給新生寶寶換尿不溼的方法與步驟
    在嬰兒出生後的前幾周,似乎需要不時為他更換尿不溼。雖然相比以前使用尿布,更換的頻率已經減少了很多,但是對於新手爸爸媽媽來說,更換尿不溼(尿布)也是一個需要學習、摸索的技能。由於孩子的膀胱很小,幾乎隨時隨地都在噓噓,常常把家長弄得很狼狽。
  • 幾歲給寶寶戒掉尿不溼 寶寶有這4個行為 可以給寶寶戒掉尿不溼
    有研究表明,在寶寶18個月的時候就可以給寶寶戒掉尿不溼,換上小內褲了。 寶寶出生後對媽媽是十分依賴的,也是很需要媽媽的精心照顧。隨著寶寶的逐漸長大,寶寶要開始適應自己的改變,媽媽要給予鼓勵和培養。
  • 鼻梁上的「磨娘筋」,標誌著寶寶愛哭鬧?學會分析新媽媽妥善應對
    文 / 職場媽媽育兒路公司人力資源部的小劉和我生產的時間相差不到半個月,我們倆非常喜歡利用午餐時間坐在一起討論育兒經驗。小劉問我:「你家寶寶好帶嗎?容易哭鬧嗎?晚上睡覺乖嗎?」我回答道:「我認為還是可以的,只要沒有不舒服,一般不會哭鬧。晚上夜醒的次數也比較少,睡眠時間也都達到了他這個月齡應該有的時長。」
  • 寶寶不穿尿不溼就會尿褲子?試試用這兩個工具訓練吧
    小故事 過早訓練寶寶如廁的後果 鄰居的兒子叫琪琪,比我們家桐桐小 3 個月。但他們家人卻在琪琪 20 個月左右開始就穿起了典型的中國式「開襠褲」。 不出 3 個月時間,琪琪便基本可以主動說出如廁的需求了。 可他們全家為此花費了太多額外的精力。 比如,一天可能被尿溼 7、8 條褲子。
  • 關於寶寶尿不溼,有很多寶媽不知道的細節,一次性講透徹
    關於寶寶尿不溼,有很多寶媽不知道的細節,一次性講透徹尿不溼究竟該如何選擇網絡上其實有各種測評,哪個尿不溼含量不合格,有漂白,有甲醛等等,可謂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每個人說的還都不一樣,嚇得不少寶媽都不敢下手買了。其實尿不溼沒有那麼可怕,可怕的是謠言和人心。選擇尿不溼,按照以下幾步就好。
  • 小孩尿不溼是不是髒了再換?專業人士告訴你,不要為節省那麼多錢
    然而,在孩子們長大的過程中,沒有幾千片尿不溼根本不夠用,所以有些父母為了能省點小錢,就選擇了在紙尿褲上做文章,以為不就是把尿接了麼?無髒無拉屎不換也沒關係,但根據專家調查研究,可不是這樣的,無髒也要換,否則會影響兒童健康,不定期換尿不溼會有什麼危害?再怎麼選擇經濟又實惠的尿不溼,下一步就和寶媽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使用尿液經常會出錯。
  • 寶寶怎麼逗都不笑 一查才知是腦癱徵兆
    別人家的孩子一個多月就能輕易逗笑,自己的寶寶怎麼老是逗不笑呢?直到張女士帶寶寶來到醫院檢查後,才知道寶寶患了腦癱。  專家介紹,小兒癱瘓是指從出生後一個月內腦發育尚未成熟階段,由於非進行性腦損傷所致的以姿勢各運動功能障礙為主的症候群。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中樞神經障礙症候群,病變部位在腦,累及四肢,常伴有智力缺陷、癲癇、行為異常、精神障礙及視、聽覺、語言障礙等症狀。
  • 為啥寶寶偏愛豎抱,一橫抱就止不住地哭鬧?背後的原因是這樣的
    從「二人之家」轉變為「三口之家」,小寶寶的出生為家庭帶來了不少的歡樂,不僅新晉爸媽總喜歡圍著寶寶轉,家裡的老人也是有事沒事就喜歡抱著寶寶來回溜達。但你是否發現,當寶寶被抱起來時,並非總像父母想像中的那般乖巧,有時候也會出現哭鬧的情況。起初寶爸寶媽都會以為這是孩子認生或是哪裡不舒服,可有時候家長們僅僅是換個姿勢,寶寶就仿佛變了個性子,不再哭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