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使我媽快樂」 怎樣的教育才能使全家都快樂

2021-01-09 央廣網

近日,深圳一所中學的校運會上,初二某班的學生方陣打出一條橫幅「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媽快樂!」這個橫幅讓人啞然失笑,但這笑聲卻顯得有點苦澀,正如有媒體所說的,「令人捧腹的憂傷」。

笑從何來?過於真實。憂傷何來?扎心了。不管你承認與否,這個段子都真實反映了當下許多家庭教育的狀況。由於在許多家庭中,媽媽在子女教育的角色負主責,因此,媽媽和學習之間,便產生了許多說不清道不明的糾纏。「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深夜10點某小區一女子大聲喊叫:「什麼關係?啊?!到底什麼關係?你說!互為相反數啊!」

關於家庭教育的段子此起彼伏,裝點著我們的生活。事實上,誰也不能置身事外。學習之所以使「我媽」快樂,只是因為媽媽是家庭教育的主導者而已。假如爸爸主導孩子教育的話,段子也同樣成立。君不見,爸爸輔導作業拍桌子拍骨折、氣到心梗的新聞也不在少數。因此,與其說「學習使我媽快樂」,不如說,當下家長和孩子在學習上的關係太緊張了。

尊師重教是傳統美德。學習,固然有「頭懸梁、錐刺股」式的苦學,但也有「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樂學。父母對待孩子,既有孟母三遷的美談,也有孔子勸學的溫情:「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孔子察覺到孩子知識結構的缺陷,便諄諄教誨他要學詩、學禮,孔鯉也一一遵從。這樣的教育互動,令人稱羨。

但是,到了今天,孩子們卻說:學習使我媽快樂——言下之意,「我」快樂嗎?恐怕不。

家長和子女本是最緊密的利益共同體,現在似乎卻因為學習而有了撕裂的跡象。這其中的原因很多。有成人和孩子之間的認知差異,有父母與子女之間生活經歷的差異,很重要的一點,在於父母和子女之間,有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教育模式。

美國心理學家鮑姆林德將父母分為四種類型:專制型、權威型、放任型、忽視型。不同的教養方式教育出不同的孩子。專制型的父母要求孩子絕對服從自己;放縱型的家長則一味肯定孩子,缺乏控制;忽視型的家長長期忽略孩子,缺乏親子互動。這幾種類型的家長教育出的孩子,大多幸福感偏低,有種種問題。相對來說,權威型家長既對孩子有較高的要求,也會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在理解和尊重孩子的基礎上,建立起家長的權威。這類家長對兒童發展大多有著積極影響。

當然,以上只是對家庭教養模式的極其簡略的描述,並非嚴謹的學術探討。但是,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在親子互動中,並不存在一個簡單易行的「模板」,問題的關鍵在於把握住合適的「度」。要關注孩子,但也不能事事替他們做主;要適當放手,卻也不能放任不管;要對孩子有一定的要求,但要建立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要用自己的人生經驗來幫助孩子,但也要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想法。

沒錯,親子溝通是一門學問。一旦哪裡出了問題,親子之間的裂痕便會產生。那些用「學習使我媽快樂」來表達抗議的孩子們,很可能是受到了過多關注,因而壓力過大。這樣的父母有可能是「過度養育」了。而過度養育的極致,便是「直升機」式的家長,無時無刻不盤旋在孩子的上空,替他們解決一切問題。

相反,如果不關注孩子呢?在《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被父親忽視的松子為了博取父親的歡心,甘心做任何不可思議的事情,最終一生都「被嫌棄」。

所以,很多時候,即便是親子之間的關係也像精美的瓷器一樣,需要細心呵護。每個家庭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氣質,並不存在一種普適的模式,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所有問題。因此,學習這件重要的事,怎樣使得全家人都快樂,需要全家人根據自己的家庭情況去探索,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礎上去溝通,在犯錯和糾正中不斷調整。歸根結底,這是一個基於愛的命題。

土土絨

相關焦點

  • 「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媽快樂!我媽快樂,全家快樂」 是這樣嗎?
    「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媽快樂!我媽快樂,全家快樂。」這個口號原是深圳南山區第二外國語學校初二學生,開運動會時方隊的口號。被網友稱為高能口號,因為它喊出了家長的心聲,喊出了老師的用心良苦。自古以來,母愛是最偉大的,在愛的面前,一切方法都有可能為之遜色,這是母儀千古的源頭,其流更長。在教育上,孔子有一個最擔心的事情,就是「為誰讀書?」「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論語·憲問》。孔子說 : 「古代學者學習是為了充實提高自己。現在的學者學習是為了裝飾給別人看。」
  • 「學習使我媽快樂」,當真不能全家快樂嗎?
    近日,深圳一所中學的校運會上,初二某班的學生方陣打出一條橫幅「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媽快樂!」這個橫幅讓人啞然失笑,但這笑聲卻顯得有點苦澀,正如有媒體所說的,「令人捧腹的憂傷」。笑從何來?過於真實。憂傷何來?扎心了。不管你承認與否,這個段子都真實反映了當下許多家庭教育的狀況。
  • 運動會口號:學習使我媽快樂,引起網友們點讚,媽媽們卻不快樂了
    每一年,cosplay方隊都能引起一波又一波的焦點,讓我們老師也都能了解一下在學生們之間流行的文化。前不久,深圳的一所中學召開了運動會,某個班級在進行方隊入場的時候喊出了這樣的口號: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媽快樂,我媽快樂,全家快樂。引來現場一片笑聲,網友們紛紛點讚,這個口號怕是全場最佳了,喊出了多少老母親的心聲。
  • 快樂教育or壓力教育?
    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是一個家庭的重中之重,我還記得我沒結婚的時候經常會跟我的父母說:如果我有了孩子,以後肯定不會管他太嚴,只要別幹什麼壞事兒,開開心心的就行。但事實是當我做了父母,尤其是孩子上了幼兒園開始,我也會開始給她報數學啟蒙、英語啟蒙這類的學科課程,還有特長類的輪滑以及正在考慮中的舞蹈,為的就是想讓孩子不要掉隊。但這不就是跟我的父母當初給我規劃的是一樣的嗎?
  • 所謂快樂教育,其實是麻痺窮人最大的謊言
    一提起中國教育,很多人都認為特別強調死記硬背,學習強度特別大,既剝奪了孩子的學習樂趣,也遏制了孩子的創造力。對中國教育的這個反省,是件好事。但事實上,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對自己的教育是滿意的,都在反省。有人說,中國教育是應試教育,應該搞素質教育。那麼素質教育孩子就真的會快樂,都會成為精英嗎?
  • 那些相信「快樂就好」的家長 他們的孩子怎樣了
    我可以擁有今天相對滿意的生活,從物質到精神,都拜寫作所賜。  因為寫作,我14歲出版小說,而後獲得新概念作文大賽,進入北師大。這一切不值得炫耀,因為優秀的人太多。  但我想說,所有教育的結果,都是父母潛移默化引導的結果,從來沒有什麼天降天賦。  媽媽很早把我帶到少年宮,自由嘗試了鋼琴、書法、畫畫等那個小城擁有的所有興趣課門類。
  • 我希望,你能讓自己儘量快樂
    明白了這一點,就讓自己儘量的快樂吧。」如果可以,我希望你能讓自己儘量快樂。01前些天和幾個7-8歲的小朋友視頻聊天,我問他們,喜歡什麼,有什麼興趣愛好嗎?其中有一小部分小朋友告訴我喜歡畫畫、運動、唱歌等,可有很大一部分小朋友則呆呆的,什麼也說不出來,後來勉強說了句喜歡學習。
  • 如何才能變得快樂
    什麼是快樂?快樂其實是一種心態。欲壑難平,欲望越深,快樂就越少,曾有一位少年問一位智者:我怎樣才能變成一個快樂的人?智者送給少年四句話:把自己當成別人,把別人當成自己,把別人當成別人,把自己當成自己。我們在生活中都經常容易犯一個公認的「通病」,就是只看見別人缺點,看不見自己的缺點。當我們用挑剔的目光審視別人的同時,也應該用同樣挑剔的目光審視自己,這樣我們才可以更清醒地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更好地加以改進。把別人當成自己。把別人當成自己,與人交往,遇事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這事碰到自己頭上,我會怎樣想,該怎麼辦?對別人多點同情心,多給點幫助。
  • 情感驛站|推崇精英教育or快樂教育?壹粉:家長是孩子的起跑線
    圖片來源於網絡這讓眾多家長頗為糾結的問題也引發了壹粉們積極的討論有壹粉說壓力太多容易給孩子造成逆反心理反而適得其反教育,還是應該以快樂為主壹粉「195858真誠9706」:快樂教育非常好。有壹粉說孩子要嚴格要求才能成龍成鳳有壹粉表示無論哪種教育方式先選好目標再說!還有壹粉分享了自己的育兒經驗和理念「家長就是孩子的起跑線,家長的見識和努力決定了孩子成長的高度」壹粉@婷的這句話擲地有聲。對孩子要求過於嚴苛雖不可取,但是完全放手的「快樂」也不見得就是對孩子的負責。
  • 「陽光引悟」教育:讓師生快樂實現自我
    擁有近30年校長經歷的葉祥佳,帶著兩個「看家本領」從湖北來到廣東,一是他研究多年的成果「陽光引悟教育、快樂自我實現」的辦學理念,二是以課題研究帶動教科研、促進教師發展的實踐經驗。「陽光引悟教育、快樂自我實現」辦學理念來自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葉祥佳認為,自我實現作為人的最高需求,也應該是教育的目的所在,學校教育應該讓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去體驗、感悟、生成。
  • 快樂教育的真諦什麼?
    快樂教育入津已經十多個年頭,大作文十餘年來,幫助10餘萬學員解決了作文難題,用事實詮釋著「快樂」的真諦,真是「有大作文,寫作閱讀自然輕鬆」!追溯我們快樂的源泉,那一定來自於我們大作文的老師們對作文教學工作的深抓不懈。首先,我們實施教研管理的規範化。每學年開學初期,我們都會嚴格制定教研計劃,並在整個學年中按照計劃,在規定時間教研。每一次教研都有針對性,逐一分析教案教材中的重難點,切實在授課之前解決教學環節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 快樂學習浩哥首次分享:讓每個孩子喜歡數學,我的秘訣
    」 12月26日,快樂學習創始人浩哥 為2021新初一(現6年級)的家長們帶來了 《讓每個孩子喜歡數學,我的秘訣》講座 分享如何讓孩子愛上神奇的數學
  • 學霸君 1 對 1,讓學習變成一段快樂旅程
    |學習結果不可忽略,學習狀態及心理狀況也很重要學霸君1對1作為專注於1對1在線教育的輔導平臺,在小初高各階段學生的基礎提分、學科拔高、考前衝刺、競賽培養等方面都極有幫助,並針對孩子的個性和特點,量身定製輔導方案,為孩子的提分升學提供幫助。
  • 你所謂的快樂教育,不過是父母偷懶的託詞,董卿說的最直接
    老師和家長的爭論在孩子的教育上,家長和老師有個爭論,各執一詞,誰也說服不了誰。這個爭論就是孩子成績不好,究竟是誰的責任。老師說,家長不配合,連學生家庭作業籤個字確認一下都不想做,孩子學習不好,還指責老師。家長說,教孩子學習就是老師的事情,學習成績不好,就是老師的沒教好,沒盡責。
  • 怎樣才能打開話題與老人暢談?「快樂聊天椅」讓老人不再孤獨
    在調查辦理之中,瓊斯探長驚訝地發現,老人對被騙走幾乎畢生的積蓄一點都不心疼:「如果不給這個騙子打電話,我常常整個星期都說不了一句話。」阿麗森·歐文-瓊斯於是發起了一項跟老年人說說話的活動,希望能為老人們提供一個交流渠道,她在公開場所的休閒椅上掛上一個對話牌,牌子上寫著:「(這裡是)快樂聊天長椅,如果您不介意與路過的人打招呼,就請在這兒坐下吧」。
  • 「快樂教育」的劉歡,坦言當初應該逼孩子一把,否則女兒不會太平凡
    每一個父母對待孩子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同的,有的父母崇尚暴力體罰,有的父母奉行快樂教育,彼此之間誰也說服不了誰。往往只有通過時間和實踐才能夠知道究竟誰更正確,或者都不正確,只是在這場實驗中,孩子往往會成為犧牲品。
  • 心理諮詢:我什麼都有,唯獨沒有快樂
    怎樣才找到真正的快樂? 唐明向我詳細講述她的內心世界:出生在窮苦農村家庭的她,從小自卑,她嚴格律己,覺得只有靠努力才能改變命運。
  • 谷力天空:引進芬蘭創造力教育理念,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 | 青松系...
    ,比如「我如何去思考這個問題」「我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這才是創造力的本質。為什麼引進芬蘭優秀教育芬蘭的基礎教育滿地開花,除了語言、科學、文史等領域外,在哲學、藝術、建築、音樂、商業、創新、財富教育、社會責任教育等領域均有不俗的建樹。然而很多人總問「芬蘭的孩子10點上學,下午2點放學,其餘時間都在幹嘛?都是在補習嗎?」
  • 金寶貝夏弘禹專訪:以快樂的心 做百年教育
    夏弘禹:金寶貝經過6年的發展,已經走過商業模式的探索階段,有了相對成熟的發展模式,而每一步的戰略思路和具體策略都需要人去推動。所以,我認為教育發展的重點,也是和別的行業最不一樣的地方,就是找到思想共鳴和理念相同的人。因為教育不是在賣商品,而是在影響孩子的一生。
  • 聽別家孩子說「快樂教育」,也許這正是你家孩子的想法
    他總結道,就他從小到大讀書的經驗而言,每次他都要學習到深更半夜,那種感覺,"就是很累,非常累"。上學的時候,作業很多,科目很多,補課也很多,回家就體力吃不消了,想要早點睡覺,可這都是奢望。 00後女孩青青,現就讀法學專業,她這樣說,"快樂教育確實有外在條件,但是我本人的能力足夠強,想要快樂地學習並不是什麼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