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紅蟲、白蟲,是釣魚中活餌的三大「巨頭」,其中紅蟲和白蟲在低溫季節使用比較多,而蚯蚓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理論上好像常見的淡水魚都吃蚯蚓,但是實際上最適合使用蚯蚓作釣的就是鯽魚和黃顙魚,其他魚類只有在低溫季節沒什麼吃的才會吃蚯蚓。冬季釣鯽魚,蚯蚓餌料就很好用,很多釣友認為是因為味道腥,其實「活」才是取勝的最大原因。蚯蚓太常見,反而非常容易被忽視,但是民間釣魚老手對蚯蚓的使用有獨到的見解,看似簡單的餌料更需要好好使用。
一、不鮮活不好用
蚯蚓是否鮮活,在冬釣鯽魚中是最講究的,高溫季節不管蚯蚓是否鮮活,甚至魚鉤上只有一點皮也能釣到鯽魚,但是到了冬季明顯就不行了。氣溫低,鯽魚「懶惰」異常,對不活動的餌料往往毫無興趣,冬季活餌效果好,原因就在於活餌的掙扎蠕動。所以冬季使用蚯蚓的第一要素就是蚯蚓要鮮活,打蔫的蚯蚓誘魚咬鉤能力差了很多,掛蚯蚓後在水裡先試試,如果動不動就最好不使用。不過冬季氣溫低,蚯蚓很容易凍死,所以沒魚咬鉤也要注意及時更換。
二、蚯蚓的大小要合適
蚯蚓的大小是否得當在冬季就尤其重要了,我們在冬釣鯽魚時不能只注重了小鉤細線,還要注意餌團也要小,不然鯽魚開口幅度小還是容易不能把餌料吃進去,在使用蚯蚓的時候要注意大小和粗細。冬季使用的魚鉤比較小,所以蚯蚓最好使用比較細的,火柴棍粗細就比較合適。其次還要注意長短,因為掛鈎之後如果蚯蚓超過鉤尖的部分比較長,會出現鯽魚只咬住一點點蚯蚓,但是沒把魚鉤吃進去的情況。蚯蚓可以從中間剪開,從切口這邊掛鈎,鉤尖留出1、2釐米的尾巴在掙扎蠕動,這樣誘魚效果好,鯽魚咬鉤也能把魚鉤順利吃進去。
三、更換被魚咬過的蚯蚓
這個說法還沒驗證過,是聽一個釣魚老大爺說的。被咬過的蚯蚓,不管是不是釣到了魚,都最好換掉。原因是被咬過的蚯蚓留下了魚的氣味信息,會導致其他魚咬鉤變慢。如果一條蚯蚓釣到了一條魚,但還是鮮活的,如果繼續下鉤,據說咬鉤會變慢很多,魚情來得更加遲緩。所以有個說法,叫做一條蚯蚓只釣一條魚。更多的時候是蚯蚓被魚咬傷、咬斷,缺少了蠕動誘魚的能力,所以應該也屬於及時更換的範疇。
四、多個步驟
在蚯蚓的使用中,保證做到上面三點,再考慮增加一個步驟,來提升下蚯蚓的誘魚能力。在冬季粉狀的東西誘魚效果更好,因為冬季鯽魚行動遲緩,雖然沒顆粒,但是也有一定的留魚效果。所以民間還喜歡使用蚯蚓蘸粉的方法來釣鯽魚,通常是使用炒香的黃豆粉加點麵粉,這樣誘釣一體,不需要補窩,最適當冬季的魚情。還有蘸丁香油,蜂蜜,糖水,香精等方法,不過注意蚯蚓使用的本質還是在於鮮活。
蚯蚓太常見,而且現在餌料品種越來越多,總是讓人想不起來俗稱萬能釣餌的蚯蚓。越是常見的餌料,想要用好越是不容易。敬請關注收藏點讚,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釣鯽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