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和老鼠》,一部於1939年製作的動畫片,連對白都沒有,卻歷經81年而不衰,伴隨無數孩子的童年,荒誕、滑稽而又快樂!
這部先後7次贏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6次奧斯卡提名的動畫片,可以說它是好萊塢動畫史上獲獎最多的劇作!說起《貓和老鼠》,你會聯想到什麼?可能是Tom和Jerry之間的暴力對決,可能是詼諧有趣的場景,也可能是精彩開懷的趣味童年。但小編,更多的是看到了音樂的力量和魅力,不可否認的是,音樂也是成就《貓和老鼠》的重要因素。
用音樂表現對白
《貓和老鼠》是一部全程無對白的動畫片,湯姆和傑瑞之間幾乎無任何對話,所有劇情全靠畫面和音樂共同支撐。它的每一集每一幀都是靠手繪畫出來的,光是製作時間,短短六七分鐘一集的劇情就需要兩三個月製作。
而音樂就是他們之間的對白語言,同畫面一起推進劇情的發展,以聽覺塑造視覺的趣味性,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它的曲作家斯科特·布拉德利(Scott Bradley)就堅信:「動畫音樂的未來,應該是故事和音樂同樣重要,且相互依賴支撐!」
用音樂表現情緒
作曲家米歇爾·希翁(Michel Chion)曾指出,在音樂中,「重量」通常可以通過樂器的音域來表達;「暴力」可以通過複雜或快速的旋律來傳遞;「痛苦」經常通過刺耳不和諧的和弦和聲等來表達。
以獲得過奧斯卡動畫獎的經典劇集《貓的協奏曲》為例,這一集中,Tom全程給我們演奏了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而這整個過程中,也是Tom和Jerry的較量,我們如何知道兩者較量的情緒變化,其一是通過畫面,其二就是通過音樂。當Tom平靜彈奏時,旋律線條較為輕柔流暢;當Tom盡全力捶打Jerry的時候,音量會更大,音高也會更高;而當Tom極致憤怒的時候,會用終止和弦等表達其情緒。而伴隨音樂結束,這一集的鬧劇也畫上句號,正是因為音樂、音高、旋律、主題、節奏、速度等音樂元素的存在,觀眾才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湯姆的情緒起伏。
餘50首古典音樂
《貓和老鼠》的影響力有多大,他曾被著名鋼琴演奏者郎朗視為是古典音樂「啟蒙老師」。
據統計,《貓和老鼠》中出現的古典音樂有超50首,其中包含了約翰·施特勞斯《藍色多瑙河》、蕭邦《大圓舞曲》、貝多芬《月光奏鳴曲》、喬治·格什溫《藍色狂想曲》、羅西尼《塞維亞的理髮師》、弗裡德裡克.蕭邦《降E大調 華麗大圓舞曲 作品18號 》等,還有天鵝湖等世界名曲,堪稱是殿堂級配樂。
不可否認的是,從1940年正式開播至今,歷經80年,《貓和老鼠》能夠成為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寶貴記憶,高水準的背景音樂和畫面之間無可挑剔的配合,當是這其中最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