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小孩認養花草樹木獎勵文明積分 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2020-12-03 瀟湘晨報

在被認養的樹或花上掛上認養牌子,牌子上寫上認養人的名字 石獅日報供圖

「這棵樹我來負責」「這盆花我來養」……石獅市寶蓋鎮鄭厝村村委會、關工委聯合組織開展的花草樹木認養活動得到了孩子們的積極響應,大家爭先恐後,積極爭取屬於自己的「責任田」。11月21日上午,該村村幹部帶著孩子們,將一塊塊認養牌子掛在花架與樹枝上。鄭厝村創新做法,用鄉風文明積分的形式,激勵全村的孩子們參與到花草樹木的認養活動中來,30盆花、12棵樹一下子就「名花有主」了。

今年來,鄭厝村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通過「拆危建公用項目」等方式,將一宗宗危房騰出的空間充分利用起來,打造微景觀、休閒廣場、停車場等,村落的花草樹木也隨之多了起來。如何讓村裡的花草樹木得到更好的養護呢?「我們可以將村裡的孩子發動起來,讓孩子們來認養。」駐村第一書記陳俊雄的建議讓大家很受啟發。一個集合「美麗鄉村」建設、鄉風文明建設和關愛青少年等多元工作於一體的模式由此產生。

鄭厝村將發動青少年認養花草樹木的做法與正在深入開展的鄉風文明積分活動結合起來。「每認養一棵,養好的每個月可獲40分積分。」鄭厝村村幹部許園園介紹說,如此一來,既解決了花草樹木養護的問題,又可為孩子們參加社會實踐與動手勞作創造機會。同時,通過小手拉大手,發動更多的村民參與到村落的「美麗鄉村」建設中來。

「我一定會照看好我認養的樹,利用課後時間來給它澆水。」對於剛領到的這份「新任務」,孩子們都很激動,也倍感珍惜。在極短的時間內,村落內12棵剛種下的小樹苗和30盆分布在各個角落的花全被認養,13名孩子成為村落首批「園林工」,其中不乏居住在鄭厝村的外來務工者子女。

11月21日上午,村委會特地舉行了一場認養掛牌儀式:在被認養的樹或花上掛上認養牌子,牌子上寫上認養人的名字。當天,村幹部還教授孩子們如何澆水等日常養護的常識,並要求孩子們用心養好自己的樹與花。據悉,村裡每月都將進行一次「驗收」,養護得好的孩子,每棵(盆)可獲40分的鄉風文明積分,並記錄在各家各戶的「文明檔案」裡。而後,該村還將對此做法進行更大範圍的推廣,讓更多孩子參與到「美麗鄉村」與鄉風文明建設中來。(石獅市委文明辦 石獅日報記者 林智傑)

【來源:泉州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文明北京 藍天行動」樹木認養活動在京舉辦
    學生家長、企業市民與媒體代表100餘人現場見證了認養過程。  北京綠化基金會頒發捐贈證書  位於北京東城區的景山街道,因美麗的景山公園坐落於轄區內而得名。  馮建國介紹,景山街道在開展「文明北京 藍天行動 做綠色環保志願者」主題系列活動中,倡導群眾參與樹木認養、義務植樹、垃圾分類、垃圾撿拾,做環保志願者。
  • 特克斯縣:建設特色巷道 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近年來,特克斯縣全面貫徹落實「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改善鄉村人居環境為目標,持續加大鄉村綠化美化力度,努力打造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  走進特克斯縣齊勒烏澤克鎮闊步村,一排排整齊的房屋、一條條嶄新的水泥路面通往各家各戶,整個村子道路寬敞,屋舍儼然,環境優美,一幅新農村、新面貌的美麗畫卷展現在眼前。
  • 司令農品訂單式認養農業助力鄉村振興
    司令農品訂單式認養農業助力鄉村振興 2020-11-02 10:28:32 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是所有參與者共同的目標。  當前,訂單農業正在成為農業生產新風尚,在訂單農業中,非常關鍵的一個創新型試點就是認養農業。我國認養農業剛起步沒幾年,還處於探索階段。在國內談起訂單式認養農業就不得不提盤錦市。
  • 開展樹木認養活動 - 常德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訊(記者 帥澤鵬 劉清 通訊員 尹志)3月12日,鼎城區人民檢察院舉辦「愛滿鼎檢,綠沁我心」樹木認養活動,全院81名幹警每人認養一株院落內的樹木,共同營造、維護優美的自然環境。    當天,檢察院負責人發表了動員講話,要求全院幹警能夠通過此次活動切實發揮檢察公益訴訟職能,服務保障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持續抓好黨風廉政工作,繼續保持密切聯繫群眾的工作作風;始終發揚以青松為代表的大樹精神,做一名穩重、擔當、奉獻的檢察官;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為鼎城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 湖州新時代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讓文明之風吹遍美麗鄉村
    作為「兩山」理念的誕生地、美麗鄉村的發源地、生態文明建設的示範地,近年來,湖州通過打造「生態引領、全域創建、成風化俗、和諧發展」的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湖州模式」,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持續引領全國。從田野到農家,從生產到生活,文明之風吹遍農村千家萬戶,文明之花扮靚了全市每個美麗鄉村。
  • 還原農村本色 谷城美麗鄉村建設被高規格指導規劃
    7月27日,農道聯眾院長、北京綠十字總顧問孫君帶領設計團隊專家來穀城縣指導美麗鄉村建設,助力鄉村振興。縣領導黃克立、王曉宇、任安強等參加活動。孫君一行先後到五山、南河、茨河、城關等鄉鎮,實地察看下七坪村藝術家村項目、堰河村美麗鄉村建設再提升項目、九裡坪康養小鎮、石井衝村航空小鎮以及老街明清古建築暨藝術家城等項目建設現場,對穀城縣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給予肯定。
  • 螢火蟲:建設美麗鄉村的使者
    國家現在把生態文明建設提到了突出位置,非常有利於螢火蟲等生態物種的保護,完全可以讓螢火蟲成為美麗鄉村的使者。」  小螢火能撬動大環保  螢火蟲屬鞘翅目螢科昆蟲,全球有約2000種,我國有200多種,主要集中在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它們的成蟲在夏季夜間活動,因尾部發光而得名,喜棲於河邊、農田等相對溼度較高、草木繁盛的地方。
  • 建設美麗鄉村要面子光鮮裡子更美
    曾經只存在於《桃花源記》中世外桃源般的日子,如今在美麗鄉村真實再現。新時代下的新農村不僅有詩,更有遠方。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指出:「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中國,美麗鄉村遍地開花,湧現出了一個個生態宜居、生活富裕的幸福家園。
  • 山東認養一頭牛項目助力白彥鎮鄉村振興
    山東認養一頭牛項目助力白彥鎮鄉村振興 2020-11-16 10:01:38來源:平邑縣白彥鎮 黨政作者:平邑縣白彥鎮 黨政
  • 「小積分」激發「大能量」 湖南各地掀起文明實踐新風尚
    湖南文明網記者 張移珍 綜合報導「積分超市」引導鄉村文明新風尚;「愛心銀行」弘揚志願服務精神;「貢享超市」裡兌換愛心口罩……湖南各地積極探索志願服務積分模式,將志願服務和百姓需求精準對接,構築起「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愛心鏈條,助力基層社會治理,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長久長效。
  • 聚力美麗鄉村建設,打造「嚮往的生活」
    為滿足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再上新水平,展示淄博品質活力新形象,2020年4月份,淄博市婦聯開始在全市試點開展鄉村美學教育活動,即圍繞個人形象、人居環境、鄉風民風「三個美起來」,聚焦聚力學習美、塑造美、展示美。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了解到,鄉村美學教育活動的開展得到廣大農村群眾,特別是農村女性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
  • 洛陽:建設美麗鄉村 打造宜居洛龍
    與其他城區相比,洛龍的美麗鄉村建設就顯得意義尤為重大,任務也更重。  因為惠及群眾多,洛龍區非常重視美麗鄉村建設工作。該區多次召開區委常委會和區政府常務會議,對美麗鄉村工作做出部署;結合實際及時制訂了《洛龍區美麗鄉村建設實施方案》,成立了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區主要領導親自掛帥抓落實;建立各部門聯動機制,密切配合,強力推進工作開展。
  • 延平區美麗鄉村美貌不同 恰似「孔雀開屏」
    伴隨著逼近的春天氣息,連日來,我們踏訪延平區各鄉鎮的美麗鄉村,無論是地處國道邊的葫蘆坵村,位於茫蕩山中的高坪村,還是毗鄰延平湖畔的香山村、南溪村,緊靠延平新城的洋坑村……無不讓我們深切感受到農村幹部群眾創新不同建設模式,異曲同工齊奏美麗鄉村建設大合唱的熱情和喜悅,看到了五彩斑斕的鄉村美景。
  • 認養認購樹木也能為城市添綠
    《成都市綠地樹木認養認購實施辦法》(草案)有望今年出臺  本報訊(記者萬金龍楊東實習生劉若辰)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植樹節。但是,由於成都市區義務植樹地點偏少,市區「義務植樹難」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
  • 「網際網路+」樹木認養新模式開啟
    作為園林行業「共享經濟」倡導者,找樹網積極實施「3+2」戰略,「3」即找樹網公司獨立運營的「找樹網、養樹網和認養樹」三大網絡板塊,「2」即為行業內提供B2B電子商務和為行業外社會大眾提供共享園藝。    在開展「網際網路+」全民義務植樹活動中,找樹網開發搭建了認養樹木綠地為專項的移動網際網路「認養樹」募捐平臺,專門用於認養樹木。
  • 心繫一棵樹 共建生態城——上海植物園「3·12樹木認養」活動獲...
    3.12植樹節3月10日(周日)上午,由上海植物園與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團委聯合主辦,以「心繫一棵樹 共建生態城」為主題的「3·12樹木認養」活動在植物大樓順利開展。上海植物園青年職工全員上陣,各展所能,為絡繹不絕來園參與樹木認養的市民遊客們提供服務。
  • 石獅:港邊村打造「海蠣之鄉」微景觀
    記者看到,在「海蠣之鄉」微景觀內,港邊村用本村的海蠣殼填補古厝圍牆空隙,海蠣殼堆砌的牆體不僅彰顯出港邊村「海蠣之鄉」的鄉村文化,也讓人聯想到閩南特有的蚵殼厝。小公園內保留了古厝原有的水井,周圍是一圈菜地,菜地的認養者正是這棟古厝的主人港邊村旅菲僑親李德康。「這棟古厝是我爺爺於1936年建成的,一共兩層,內有20個房間。」
  • 線上認養一棵樹 你我寄語一片情
    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履行植樹義務,保護自然資源,建設美麗中國,幫助青少年增強環保意識,學習環保知識,引領青少年積極參與自然資源保護,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從身邊小事做起,培養維護生態、促進文明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 企事業單位可認建認養城市綠地
    在3月12日第40個中國植樹節及4月1日~15日「首府綠化節」到來之際,首府綠化委員會、銀川市人民政府向駐銀各單位及全體市民發出全民動手、廣泛參與造林綠化,共建美麗家園的倡議,為建設「綠色、高端、和諧、宜居」銀川做出積極貢獻。
  • 湖州:美麗庭院入畫來 「潔淨人家」引領文明新風尚
    ;  ……  今年以來,湖州以「創建美麗庭院、助力美麗升級」為主題,以「序化、潔化、綠化、美化」庭院為目標,帶動村民用自己的雙手創造美麗生活,深入開展美麗庭院創建活動,取得了良好成效。圖片來源:湖州日報  今年,湖州市還出臺了《關於深入開展美麗庭院創建活動的實施意見》,按照「空間優化布局美、物品擺放整齊美、清潔衛生環境美、花木繁盛綠化美、文明和諧家庭美」的要求,把美麗庭院創建有機融入美麗鄉村精品村創建和美麗鄉村示範帶建設重要內容,力爭到2020年,全市20%左右的家庭達到美麗庭院創建標準,每個縣區至少建成兩條以上美麗庭院示範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