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扭蛋機替代娃娃機後,他要激活下沉市場的「盲盒」,年入6500萬

2021-01-08 小飯桌新媒體

2019年盲盒火了,似乎一夜之間成為抓娃娃機、口紅機之後的又一風口。

2017年胡篤晟率先敏銳地嗅到了盲盒的機會。他發現商城開始出現盲盒販賣機,販賣的小盒子裡,裝著不同造型的系列玩偶,在打開之前並不知道裡面是什麼,單個價格在59元到79元不等。為了收集出現率極低的「隱藏款」來集齊全套,很多「娃友」會不斷剁手。

在日本生活過六年的胡篤晟意識到,盲盒販賣機的套路和日本50年前出現的扭蛋機如出一轍,本質上是一潮玩的生意。在日本遍布的扭蛋機歷經三次熱潮,2017日本市場規模達到319億日元。

國內盲盒的背後推手代表泡泡瑪特,也通過盲盒的生意煥發第二春。2017年至2018年,泡泡瑪特業績增長140倍。2018年上半年,其營收1.61億元。

但國內盲盒潮玩的玩家並不多,還是一片藍海。胡篤晟2017年11月成立快樂扭蛋決定入局,當時泡泡瑪特、玩偶一號的頭部玩家正搶佔一線城市的商圈。胡篤晟不想混戰在渠道之爭中,便盯上了二三四線城市的市場空白,用10-20元的更低價格、「農村包圍城市」的打法迅速跑馬胡篤晟不想混戰在渠道之爭中,便盯上了二三四線城市的市場空白,用10-20元的更低價格、「農村包圍城市」的打法迅速跑馬圈地。圈地。

為了跑得更輕盈,胡篤晟並沒有效仿泡泡瑪特偏大型的販賣機,依然沿用日本的扭蛋機形式,自研了成本更低的扭蛋機,通過自營+代理雙引擎模式快速鋪設,一年多的時間裡覆蓋了180個城市,投放了2300個點位,超2萬臺機器。

融資方面,2017年快樂扭蛋曾獲梅花創投的千萬級Pre-A輪融資。

「農村包圍城市」

單個價格在59-79元的盲盒,和幾百上千的手辦相比,確實價格上很有吸引力,但掃一下得花六七十元,胡篤晟認為對於絕大多數消費者而言依然偏「高端」,如果要往二三線城市走,走高端的路子很難行得通。

要想把價格壓低得先控制成本。盲盒販賣機一般在2萬以上,加上一線城市商圈不低的租金價格,胡篤晟覺得成本太高,很難快速實現規模化。

快樂扭蛋創始人胡篤晟

胡篤晟首先想到的是複製日本的扭蛋機,扭蛋機相比於販賣機造價要低的多。不過當時國內市場也不是沒有人嘗試扭蛋機,但一直不溫不火。

思考背後的原因胡篤晟發現,大多商家照抄日本模式,在日本很強勢的動漫文化下,扭蛋的IP幾乎錨定的是成年人,但國內動漫圈層依然小眾,能為單價偏高的扭蛋買帳的人並不多。同時扭蛋機的生產商以代工廠為主,較少有運營思維。

胡篤晟索性換了一套思路,把扭蛋先做一個普通玩具生意,瞄準4-12歲少兒人群,做單價10-20元的扭蛋。通過扭蛋機先搶佔渠道點位,迅速實現規模化。

在扭蛋機跑通後,再篩選出合適的點位,把其中的扭蛋機替換成盲盒機,切成人的潮玩市場。」兒童玩具是存量市場,成人的潮玩是增量市場,前者保證公司的營收後,再逐步切入到更有想像空間的後者。」

為了控制好扭蛋機成本和扭蛋機的運營效率,胡篤晟自研了單價在220元的可掃碼支付的「水星」扭蛋機。通常每臺機器裝置一個成本在150元左右的4G支付模塊,在快樂扭蛋改進後,一個支付模塊可以控制 8 臺機器,相比傳統扭蛋機,成本降低了60%多。

同時扭蛋機的投放形式更靈活,可以通過不同數量的扭蛋機排列組合,鋪設在兒童樂園、商場等多種場景。

投放時,扭蛋機通常是四排或八排一組,單櫃可以存放 72 枚蛋。後臺系統可以監測到每臺機器的狀況,並設計補蛋路線。

扭蛋機成型後,胡篤晟開始找合作點位。很趕巧當時國內娃娃機正處於下行,一些遊樂場的娃娃機被撤走,快樂扭蛋便迅速替代娃娃機登場。「一臺娃娃機被撤走,可以換上四臺扭蛋機」。

胡篤晟也很謹慎,小範圍測試後才開始快速起跑。除遊樂場、兒童樂園、兒童培訓機構等渠道外,胡篤晟發現人流量更大的購物中心才是更好的場景。

為了讓扭蛋機匹配商場的調性,胡篤晟開始研發第二代顏值更高、帶有電子屏的「金星」扭蛋機,屏幕上可以不停播放扭蛋內玩具形象來吸睛。

同時為了建立更穩定的渠道,胡篤晟找連鎖知名品牌合作,不單以租金或流水分成最普遍的做法來談點位,而是為品牌定製專屬的IP形象。「對於品牌來說,為他們做品牌增值更有吸引力」,以內容產品與品牌的流量置換,快樂扭蛋或許更能與品牌方建立強粘性。

在扭蛋機運維上,快樂扭蛋在每個城市區域建立自己的庫房,補貨和修理機器的人員分成兩撥,互不幹涉,騎著更輕便的摩託車跑線路,一天能跑至少10個點位。

為了快速跑馬圈地,一開始胡篤晟就嘗試找代理商,他看好原先代理過娃娃機、點唱機的商家。代理商代理的條件是至少買下60臺扭蛋機,扭蛋從快樂扭蛋進貨。點位密度逐漸上來後,場地之間會傳播,代理商會更主動的找上門來合作。目前自營和代理各佔一半。

不到兩年的時間裡,快樂扭蛋已布局成都、昆明、杭州、石家莊、寧波等180個城市,投放2300個點位,23000多臺扭蛋機,扭蛋機每日的出單量 3800-4500 個,平均 0.8 次/天。在單枚扭蛋售價10-20元左右的情況下,通常3 個月就可以收回各項成本,超2萬臺的扭蛋機可帶來6500多萬的年收入。

在胡篤晟的計劃裡,自營+代理的模式只是先搶佔渠道,在運維效率問題解決掉,扭蛋品類更充足後,GDP前80的城市的渠道點位最終快樂扭蛋會回收,作為自營運轉。

激活下沉市場的潮玩

無論是扭蛋還是盲盒,最後還是要回歸零售的本質。

胡篤晟想要大批量進玩偶的時候,就強烈地感受到玩具行業的亂象。首先正版不多,其次上遊供應鏈能力薄弱,玩偶的品質參差不齊,工廠的產出效率較低。

儘管胡篤晟追求做到更低的價格,但如果扭蛋品控把握不好,最終也與想做潮玩的初衷背道而馳。

在快速佔領渠道的同時,胡篤晟也在構建供應鏈能力。在惠州自建的扭蛋組裝工廠,可以自動化流水線包蛋,統一包裝下實現品牌形象統一,現日產量達5萬個。快樂扭蛋還生產了一款「扭頓」蛋殼,蛋殼本身也是一款玩具,給用戶提供附加值。

目前快樂扭蛋的玩偶有TOM貓的獨家授權,拿下了日本TOY SPIRITS中國區總代理獨家授權,總共有171款系列玩偶。

同時胡篤晟籤約設計師,保證一年出5款快樂扭蛋的獨家IP。胡篤晟瞄準的是潮玩展上的自由設計師,他們有專業的設計能力,但沒有渠道和商業化生產能力,剛好能與快樂扭蛋互補。達成合作後,由設計師負責2D3D建模,快樂扭蛋負責打樣開模生產,設計師拿扭蛋的銷售抽成。

IP的來源可能來自高校的學生。高校學生有創意但專業能力有限,快樂扭蛋會一次性買斷創意,然後交給專業的工作室優化後開模生產。

快樂扭蛋具備了穩定的生產能力和點位規模優勢後,今年11月份,胡篤晟準備發力盲盒,在原有的扭蛋機基礎上,研發出了成本在不到600元的扭盒機,主打單只39元的盲盒。

快樂扭蛋的盲盒和泡泡瑪特等玩家的玩法別無二致,一般出有6-8隻系列玩偶的盲盒,每套盲盒都會有出現概率極低的「隱藏款」,甚至還有可媲美手辦的限量款非賣品。

特別款的玩偶成為收藏品流通後,開始從線下零售轉向線上熱鬧的二手交易。

根據閒魚2019年中發布的數據,過去一年有30萬盲盒玩家在閒魚上進行交易,交易額達千萬級,盲盒月發布量增長320%,最受追捧的一款價格從60元炒到2350元,上漲39倍。還有炒盲盒的黃牛黨能月入10萬。

在胡篤晟的藍圖裡,扭蛋玩具切低端市場,盲盒玩具佔據中端市場,限量款激活高端潮玩。

胡篤晟透露,快樂扭蛋的盲盒11月份入場,預計2019年底扭盒機能鋪設4000臺。

相關焦點

  • 抓娃娃機、盲盒、口紅機...真的「低投入、高回報」麼?
    娃娃機運營商的成本結構並不複雜,主要包括娃娃機、禮品娃娃、場地租金、運營維護。娃娃機的價格其實不貴,根據2019年最新的市場報價,國產單臺娃娃機價格貴的5000元~9000元,便宜的一兩千。二手機更便宜。不同價格娃娃機,主要區別體現在機臺的尺寸、材質和外觀。日本進口的娃娃機,價格在1萬到2萬左右,主要是娃娃機主板的技術差異。
  • 「低投入、高回報」背後的殘酷真相:抓娃娃機、盲盒、口紅機真能躺...
    娃娃機的價格其實不貴,根據2019年最新的市場報價,國產單臺娃娃機價格貴的5000—9000元,便宜的一兩千。二手機更便宜。不同價格娃娃機,主要區別體現在機臺的尺寸、材質和外觀。日本進口的娃娃機,價格在1萬到2萬左右,主要是娃娃機主板的技術差異。阿里巴巴平臺截圖針對禮品娃娃,可選擇的空間比較大。正版IP、中端、高端、不同抓型、不同尺寸,成本都不同。
  • 寵物扭蛋機?寵物盲盒?它們的未來誰負責
    (越來越多的盲盒扭蛋機)但是你知道嗎如果盲盒、扭蛋機這種形式用到貓狗這種動物身上呢?,滿足他們的觀賞欲——前言一.貓狗當盲盒?我最怕的是什麼是寵物在籠子裡的生活環境嗎不,不是的寵物的生活環境至少是要展示給大家他們多多少少都會注意下功夫(雖然目前看來也做得不到位)但其實這種形式我最怕的是沒有養寵資格,不具備養寵能力的人卻得到了所謂的寵物獎品這些貓狗或者其他動物的後續真的能得到妥善的照顧嗎
  • 寵物扭蛋機?寵物盲盒?它們的未來由誰負責
    >(越來越多的盲盒扭蛋機不,不是的寵物的生活環境至少是要展示給大家三.說在最後無論是盲盒扭蛋機總是將貓狗設置為獎品,然而這可是活物是一條需要陪伴接近20年左右的生命同時借著此文也想告訴很多人想用動物做噱頭熱度的人
  • 娃娃機「低投入」創業背後的殘酷真相
    據咔啦酷創始人秦婷婷介紹,這家店平均每月營業額可以達到20萬左右。咔啦酷成立於2017年,創始人秦婷婷在日本考察期間發現,一家娃娃機公司在日本可以做到一年營收26億,而彼時中國的600億娃娃機市場,還沒有出現能佔據5%市場份額的品牌,格局分散。因此,秦婷婷認為如果把娃娃機做成連鎖品牌,在中國完全有可能做到10%的市場份額。
  • 一入盲盒深似海,泡泡瑪特最出彩
    2006年,香港潮玩界藝術家Kenny Wong創造了Molly的形象。靈感來自Kenny參加活動時看到的小朋友,當時是在一個公益籌款活動,他為小朋友們現場畫像,每畫一張小朋友的媽媽就會捐100元,所以他畫得很快,小朋友們就有些不高興,嘟著嘴看他,這個小朋友就是Molly的雛形。
  • 抓娃娃機如何抓住玩偶?學會技巧,大大提升抓取毛絨玩具的概率
    作為06年就誕生的阿狸,出版的童話繪本和動漫視頻早就突破了300多萬的銷量,註冊粉絲有千萬之多,阿狸的周邊產品也是層出不窮,比如手辦,公仔,還有遊戲等等。而我喜歡阿狸的手辦和公仔玩偶,尤其是在盲盒裡抽到,在娃娃機裡抓到的。
  • 扭蛋機和娃娃機簡直冰火兩重天,這麼大的差距原因是什麼
    現在的消費水平升高,麥當勞的提價幅度也還不多,但是我們到外面下館子的費用去翻了幾倍,現在麥當勞也真的不算是什麼高檔餐館,但是十幾年前的麥當勞的套餐可是夠一家人吃上一餐好的了。相對而言在中國的娃娃機的紅火程度就要好上不少,畢竟費用相對來說還是低廉很多,單單這一點就足以聚攏不少的人氣。
  • 盲盒、玩具和娃娃機成為年輕人新寵,「潮玩」的中國式機會
    2018年,萌趣嘗試推出了一款哆啦A夢手機支架盲盒,很快就售出了數萬個,至今仍是萌趣賣得最好的單品之一。 通過盲盒的產品形態,「抽盒機」節日福袋等更為遊戲化的消費場景,獲得行為本身,甚至比獲得的具體內容更能帶來滿足。 抖音潮玩博主「二哥來開盒」入坑潮玩後,最沉迷時一天會在抽盒機上花一兩千元。他坦言,自己享受的是打開盲盒一瞬間的快感。「人總要有點興趣愛好,玩什麼不是玩?玩別的更燒錢。」
  • 逢夾必中,十二棟想用夾機小佔為中國娃娃機「正名」
    十二棟經過市場調研,發現中國用戶和消費者對娃娃機普遍帶有不夠信任的觀點,這其實是過去眾多不夠正規的娃娃機運營方給整個市場留下的」歷史遺留問題」。圖片來源:十二棟 記者 | 林北辰2020年已接近尾聲,中國線下娛樂市場也逐漸恢復了元氣。
  • 抓娃娃機躺賺?深度解析盲盒、泡泡瑪特、夾機佔、咔啦酷、口紅機...
    據咔啦酷創始人秦婷婷介紹,這家店平均每月營業額可以達到20萬左右。咔啦酷成立於2017年,創始人秦婷婷在日本考察期間發現,一家娃娃機公司在日本可以做到一年營收26億,而彼時中國的600億娃娃機市場,還沒有出現能佔據5%市場份額的品牌,格局分散。因此,秦婷婷認為如果把娃娃機做成連鎖品牌,在中國完全有可能做到10%的市場份額。
  • 逢夾必中,十二棟想用夾機小佔為中國娃娃機「正名」|界面創新家
    王彪認為,疫情的到來在某種程度上對娃娃機行業起到了「優勝略汰」的作用,那些過去不夠正規、玩法對消費者不夠公平的娃娃機,在疫情中被無聲淘汰,這為真正想要振興娃娃機市場的公司們帶去了更為良性的發展環境。王彪表示,十二棟經過市場調研,發現中國用戶和消費者對娃娃機普遍帶有不夠信任的觀點,這其實是過去眾多不夠正規的娃娃機運營方給整個市場留下的「歷史遺留問題」。
  • 「傾家蕩產」買盲盒,年輕人中的是什麼「毒」?
    從各大商超中出現的抽盲盒機以及每到周末泡泡瑪特店裡人流如織的場景,就可以看出盲盒的受歡迎程度,再加上二級市場的加持,使得盲盒不僅具有玩具屬性,甚至還有人搞起了投機。抽盲盒就像阿甘的巧克力 盲盒是如今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一種潮玩,它的消費群體以95後、00後為主,玩偶的造型包括動漫周邊、設計師的設計作品等。
  • 盲盒,莫名爆紅:這屆年輕人,就這樣破產了
    盲盒爆紅:每年 20 萬 95 後花掉 2 萬「填坑」什麼是盲盒?盲盒最早起源於日本,購買時並不知道盒內是哪一款玩具,和扭蛋盒類似,是大家路過扭蛋機、便利店可以隨手消費的小東西,其樂趣在於開啟後帶給玩家的小驚喜,引發消費者獵奇心理。
  • 盲盒在天貓一天賣出 200 萬個,是什麼讓它持續增長?
    2019 年下半年,我們迎來了新風口「盲盒」。所謂風口,即指它終有一天會褪去熱度,回歸到正常的商業邏輯中。現在媒體對盲盒的關注度已經逐漸降溫,但盲盒的銷量並沒有隨著輿論的消逝而下滑。2019 年雙 11,泡泡瑪特在天貓一天內賣出了 200 萬個潮玩,實現了 8200 萬銷售額。他們甚至沒有打折促銷,就達成了這個成績。
  • 賣盲盒有多賺錢?33歲夫妻年入16億,旗下網紅公司要上市了
    天下網商記者 章航英六一兒童節這天,以盲盒「出圈」的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瑪特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正式發起上市衝擊。如果成功,泡泡瑪特將成為中國「盲盒第一股」。「一入盲盒深似海,從此錢包是路人」,對盲盒欲罷不能的年輕人讓泡泡瑪特悶聲發大財。
  • 樂趣在於「不確定」,盲盒「驚喜經濟」能否持久
    從喜茶到鮑師傅,頻繁更替的網紅產品,使這裡頗有市場風向標的意味。自復旦大學歷史系畢業後,一直在博物館同文物打交道的孫路遙,沒想到自己有朝一日入了「盲盒」的「坑」。「冬天加班結束,或是忙完一個大展,就順帶去商場逛一圈,悄悄帶一款盲盒回家,忐忑又興奮。」吸引孫路遙的,是不知何時出現的盲盒販賣機。
  • 小小盲盒「抽出」千萬級市場
    小小盲盒「抽出」千萬級市場  「買盲盒沒有什麼頻率而言,主要看心情,有時候一到店裡就會花個上千元。」90後北京姑娘小貞一說起盲盒消費就滔滔不絕,雙眼放光。這個話題一開啟,就像打開了話匣子,周圍人也七嘴八舌地參與進來:「我家有一個柜子全放著盲盒玩偶」「我現在多是在自助機上抽盲盒,那樣抽到限定款的機率更高一些」「我帶著男朋友入坑盲盒,現在他比我還欲罷不能,那天就下單了一套labubu森林音樂會系列,但也沒買到隱藏款」。   從一個一對一採訪,變成了眾人討論,足以佐證盲盒這一近年來在年輕群體中興起的「愛好」消費之火爆。
  • 「小玩具」掘金記:盲盒助力潮玩破圈
    提起這些年買的潮玩,在微博上有著100萬粉絲的資深玩家「胖胖熊愛潮玩」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玩家收藏的潮玩 圖片來源:「胖胖熊愛潮玩」供圖採訪中,「胖胖熊愛潮玩」難掩對潮玩的真切喜愛。「入坑蠻久了,大概從大學時候起,入坑『熊』是最近幾年。已經記不清花了多少錢,沒算過。」
  • 盲盒大誘惑,「泡泡」有風險
    「曾經著魔一樣喜歡收集盲盒,但這些年下來,不但花費了不少錢,也覺得沒有什麼新意了,不好玩了。」欣欣這樣告訴《商學院》記者。「入坑」「退坑」是盲盒玩家們的「常態」。對泡泡瑪特這樣的企業來說,不斷找到更具潮流的IP、不斷吸引「入坑」的消費者,成了他們是否能持續「繁榮」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