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區天塔街富源裡創新為老服務模式 打造養老互助小組 鄰裡相...

2021-01-08 瀟湘晨報

內容提要:今年,河西區天塔街富源裡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創新為老服務模式,建立了以「互助小組」為核心的「以老養老」服務模式,讓社區身體健康的低齡老人成為助老志願者,為高齡老人、空巢老人、獨居老人與困難老人家庭開展日常照料、心靈陪伴、文化活動等志願服務。如今,老人原本冷清的家,充滿了歡聲笑語。

天津北方網訊:今年,河西區天塔街富源裡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創新為老服務模式,建立了以「互助小組」為核心的「以老養老」服務模式,讓社區身體健康的低齡老人成為助老志願者,為高齡老人、空巢老人、獨居老人與困難老人家庭開展日常照料、心靈陪伴、文化活動等志願服務。如今,老人原本冷清的家,充滿了歡聲笑語。

照料生活

昨天,本市迎來大風降溫天氣。「今天太冷了,您別出門買菜了,我幫您帶回去。」60多歲的馬敬儀是富滿裡小區的一名普通居民,同時也是互助小組中「健康組」的組長,她出門前還不忘問問和自己結對子的老人有什麼需要。

馬敬儀告訴記者,富滿裡是富源裡社區的一個自然小區,位於黑牛城道路邊,是社區裡距菜市場最遠的一個小區。自從加入互助小組,馬敬儀就與組員一起成為小區高齡老人的「生活管家」,負責為固定幫扶的老人買菜並採買生活用品,陪老人們聊天,排解獨居、空巢的寂寞。

富源裡社區居委會主任郭新娜說,富源裡社區是個老社區,60歲以上老人佔社區人口的38%,社區社工人數較少,只憑網格員的力量無法對社區高齡老人、獨居老人、空巢老人等進行全覆蓋。而老人們更願意由周圍知根知底、年齡相仿的鄰居照料。「為解決社區養老的難題,社區依託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創新服務模式,在今年初創立了以健康老年人為主的互助小組,協助網格員為老人開展志願服務活動。」

精神陪伴

如今,在富源裡社區,像馬敬儀這樣的志願者還有很多。記者採訪中了解到,從年初創立互助小組以來,社區如今共有5個互助小組,共70餘名志願者參與其中。除了入戶探訪、採買代購等日常生活照料,精神陪伴也是互助小組的一項重要工作。

「張大姐,天涼了您得多注意,給您買了點菜和掛麵,再給您一雙我們自己織的毛線襪子。」59歲的張玉萍是互助小組「友愛組」的組長,她與小組成員一起來到七旬獨居老人張大娘家,陪張大娘聊天。張玉萍告訴記者,「友愛隊」互助小組共有18名志願者,負責6戶獨居老人。「他們每次來,家裡瞬間就溫暖了很多,熱鬧了很多。」張大娘說。組員毛樹雲說,每次去陪老人聊天,老人們總是拉著手說很多話,臨走時總是依依不捨。

居住在富滿裡的八旬獨居老人張大娘居住在馬敬儀家樓下,每天早上看到時間差不多了,她總會站在門前等著馬敬儀下樓。「這個時間小馬該來了。」張大娘總是念叨。聊天時,張大娘總是和馬敬儀講起年輕時的往事,講著家裡最近發生的事;馬敬儀也總是將最近的新鮮事告訴張大娘。「大姐特別愛美,家裡化妝品和香水很多,每次去了都給我講怎麼化妝,把我變得時尚起來,讓我也覺得生活有了精氣神兒。」馬敬儀說。

幸福互助

郭新娜告訴記者,互助小組成立以來,志願者噓寒問暖、買菜送藥,為獨居、空巢老人的居家安全和日常生活加了一層保障。此外,每個互助小組,每周還會組織行動方便的老人到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開展文化娛樂活動。

「團結組」組長劉桂芬告訴記者,每周組員都會帶著老人們一起唱歌、下棋、打太極拳、做手工藝品,讓老人們不再整日悶在家中。「多走走,多動動手和腦,大家坐在一起聊聊天,老人們的心情就會好很多。」劉桂芬說。此外,每逢節日,互助小組還會組織老人開聯歡會。

記者了解到,互助小組中,有不少組員是互助小組以前的幫扶對象。他們看到大家為老人服務的熱情,也主動加入到互助小組中,為其他老人服務。「幫助他人,自己也鍛鍊了身體,收穫了快樂。如今,我們社區特別溫暖。」69歲的互助小組志願者邱守義說。

如今,富源裡社區的低齡老人有了發揮餘熱的平臺,社區壯大了為老志願服務力量,高齡老人獲得了多樣化的服務,形成多贏局面。(津雲新聞編輯孫暢)

【來源:北方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雲南景谷:建立五戶互助小組 成立五種互助模式 鞏固脫貧成效 實現...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如何鞏固脫貧成效,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如何實現無縫對接,如何激發群眾內生動力,發動所有老百姓參與到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這場持久戰中來是景谷縣委政府一直在思考探索的重要問題,通過摸索,摸索出了一條建立「五戶互助小組,成立五種互助模式,」利用群眾與群眾,戶與戶之間互相監督提醒,共同致富,共奔小康的發展之路。
  • 河西區掛甲寺街新城小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舉辦元旦聯歡活動
    近日,掛甲寺街在新城小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舉辦了元旦聯歡活動。活動由掛甲寺街聯合魯花集團和諾曼設計學院共同舉辦,為轄區老年人宣傳居家養老政策,並為老年人提供了一個展示廚藝的平臺。此次活動掛甲寺街各社區老協會長及社區居民共計40餘人參加,大家歡聚一堂,反響熱烈。
  • 濟寧「幸福院+周轉房」養老模式 讓老人「老有所安」
    濟寧市不斷加大養老、孝老、敬老服務體系,大力實施「銀齡安居」工程,讓老年人「老有所安」。在濟寧市魚臺縣張黃鎮袁窪村,佔地1200㎡的老年人安居房建設進入收尾期。目前,主體工程、內部裝修、基礎設施配套已經完工,預計6月23日可竣工交付使用,可滿足60位老人養老需求。
  • 日出江花紅勝火——紅谷灘新區沙井街道打造鄰裡中心讓居民享受多...
    不僅設施齊全,還精心打造了未來之城和兒童天地。「中心整合多方資源,以老人為中心,以醫養相結合,打造專業服務團隊和標準化服務流程,提供全面優質的社區居家照護服務,滿足老人多方面的需要,提升老人的生活質量。同時兼顧託幼託學的服務。普賢鄰裡中心周邊6萬多人口就近便可享受一站式智慧服務。」沙井街道黨工委書記陳挺說。
  • 河西區掛甲寺街南北大街社區「12.5國際志願者日」志願服務活動
    12月5日是國際志願者日,為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凝聚志願服務力量,展現志願者服務風採,南北大街社區聯合河西區紀委監委黨支部開展社區志願服務活動。活動過程中志願者們在居委會開展憲法日宣傳活動,針對即將實行的《民法典》為前來的居民進行講解宣傳,並向轄區居民詳細講解《民法典》編撰的意義和新增的與居民息息相關的各類條文,此次活動向居民發放宣傳材料30餘份。此外,志願者們還為社區內存在困難的獨居老人上門進行家中衛生打掃。
  • 廣西南寧市青秀區新竹社區:黨建引領聚眾力 開啟「時間銀行」互助...
    新竹社區以黨建為引領,把「時間銀行」互助養老志願服務工作作為落實十九大精神和推進社區互助養老的有效載體,打造以社區黨組織為龍頭、黨員先鋒為示範、社會組織為輔助、社區居民志願者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開創了黨建引領下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新局面。
  • 讓老有所養 南湖街道打造「15分鐘養老服務圈」
    至此,作為2019年南湖區政府實事工程,「基層養老服務提升」項目正式全面交出溫馨「答卷」。 十幾名阿姨聚在一起包餃子,幾個老爺爺戴著老花鏡下象棋,還有些老人在健身器材上做運動……現場充滿歡笑,今年以來,南湖街道打造「15分鐘養老服務圈」,真正實現了老人們從家中出發步行15分鐘,就能到達所在社區的居家養老照料中心、「一裡居」共享點。
  • 全國敬老月:探訪中山百歲老人,關注新型養老服務模式
    「醫養結合是近年來才被大眾、官方所認可的一種養老模式。其實,不少家庭都遇到這樣的困難:長者年紀漸長,容易突發心腦血管疾病,或因摔倒骨折等問題。在醫院完成一場大手術後,亟需在家精細的護理和療養。但現在年輕人的工作強度大,無法很好地兼顧照顧老人,即便請護工在家裡,也無法實現專業化的護理。」中山廣弘康復醫院、中山市廣弘頤養院院長明巴生說。那麼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是什麼?
  • 福州最大養老機構創新服務模式 員工認養老人
    福州新聞網9月13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林春長/文 石美祥/攝)昨日,福州最大的養老機構正式推出新型陪伴服務模式——員工自願與老人結成「親情關係」,提供陪聊天解悶、取報紙、幫忙購買物品、陪伴散步鍛鍊等暖心服務。
  • 【控糖】互勵互助、攜手控糖,瑞金二路社區打造同伴支持模式共同降糖
    【控糖】互勵互助、攜手控糖,瑞金二路社區打造同伴支持模式共同降糖 2020-07-21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化養老」多風採,繪出別樣「夕陽紅」
    大森林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受老人歡迎。紅網時刻長沙11月21日訊(記者 胡芳 通訊員 陳姣)「穿草鞋那個背土槍,囉嘿囉嘿,反圍剿那個鬥志旺,囉嘿囉嘿……」11月19日,長沙雨花區左家塘街道紅花坡社區快樂老人大學教室裡,上百名老人正在進行演出前的排練,現場座無虛席。在聲樂老師的指揮下,上百名老人縱聲高歌,鏗鏘有力的旋律在教室裡迴蕩。
  • 又出了一種養老新模式:朋友圈互助養老!變老的路上不孤單!值得借鑑
    中國人在"朋友圈"發動態,英國人卻用"朋友圈"養起了老在英國,倡議社會福利改革的社會企業Participle 於2007年開始,在倫敦南華克倫敦自治市(Southwark)建立一項名為「Circle」(以下翻譯為「朋友圈」)的互助計劃,支持50
  • 三明大田:補齊養老事業發展短板 好服務讓養老變享老
    養老服務中心成立於2016年,大田縣委託福建居敬澤惠養老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運營管理,建立「網際網路 」公共信息服務平臺,開通24小時服務熱線。老年人通過免費提供的智慧型手機「一鍵呼叫」,服務中心就近精準調度,實現1分鐘接單、15分鐘內上門服務。該中心能調度籤約服務機構和2000多名孝老員,為居家老人提供助醫、助餐、助潔、助浴等多元化服務。
  • 失能、半失能、失智老年人在家裡如何養老?看到這些我就放心了!
    根據江蘇省民政廳對全省老年服務需求進行的抽樣調查顯示,空巢老人、獨居老人佔老年人口的50%以上,其中80%以上願意在家裡養老。那麼,失能、半失能、失智老年人在家裡如何養老?居家養老都有哪些新模式,老人們對此評價如何?
  • 天津數字經濟產業創新中心:飛來更多的數字「金鳳凰」
    新年伊始,走進位於河西區新八大裡商務區核心區的天津市數字經濟產業創新中心,瞬時被這裡朝氣蓬勃、激情洋溢的創新熱忱打動,情不自禁融入其中。近年來,我市積極培育數位化生態,促進形成了多業支撐的產業格局。2019年,這個由市委網信辦、河西區政府、中冶置業集團聯合打造,致力發展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數字經濟產業的「網信大廈」正式亮相。
  • 市北區敦化路街道黨建引領打造15分鐘「為老服務生活圈」
    自從了解到家門口新開的街道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可以送飯上門,他第一時間為父親選擇了訂餐服務,放下了心中的大石頭。經了解,該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配有中央廚房,不僅有包子、油條、茶葉蛋、豆漿等多種傳統早餐種類供大家選擇,而且中午只需要花費15元即可選擇四菜一湯及主食,在為周邊老年人提供堂食服務的同時,還可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預約送飯上門服務。
  • 智慧養老雲平臺、關懷日曆……這場比賽為老人設計創新產品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主辦方獲悉,本次大賽是公益力量對於打造垂直化養老專業人才培養平臺的首次嘗試,旨在提供創新創業機會,加速養老產業的創新轉型與升級發展。總決賽現場。這10個項目,將大數據、智能化、醫療、健康管理、臨終關懷、社區居家服務管理、適老化設計與養老產業結合,體現了湧動在養老產業創新創業思維的內在原動力。其中,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的頤樂EGO(Enjoy Getting Old)智慧養老雲平臺是針對當前老年醫養難題設計的新一代網際網路養老服務平臺。
  • 「養老頭條」寵物治療已成為老年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貴州提出大力發展社會化中高端養老服務近日,貴州省政府辦公廳下發《關於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實施意見》,該《意見》提出,貴州要打造面向國內外市場的高質量養老服務產業,抓好貴州省內大中城市、旅遊區養老服務業布局,充分發揮貴州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民族醫藥資源等優勢,把醫療、氣候、生態、康復、休閒等多種元素融入養老服務業,建設一批集休閒旅遊、度假養生、康體養老於一體的綜合養老項目
  • 李海博談壁虎互助合規密碼 網絡互助監管兼顧防風險保創新
    作為一種原始形態的風險保障形式,網絡互助為中國大眾廣泛接受有其合理理由。網絡互助能為國家醫療保障體系作補充、提升國民風險保障意識。同時多數平臺採用的0元加入、後期分攤付費的模式雖能規避「資金池「風險,用戶依然存在後期累計金額分攤是否過重、平颱風控是否嚴格公平,平臺是否能穩定持續等方面的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