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本可以進一步研究,為何突然停止挖掘?專家:涉及人類起源

2021-01-09 天天撿錢

考古簡單來說,就是半年工地挖土,半年實驗室寫報告,挖出來的東西需要細研究的太多了,就要停止挖土,專心實驗室工作,反正地下埋的也跑不了,急功近利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刨了再說。

三星堆本可以進一步研究,為何突然停止挖掘?

中華大地上,類似三星堆文化的遺存很多。但都是中斷了的、神地位比較高的(其實就是不能脫離原始的象徵),且後來都是被中原文化替代了的,良渚文化也是如此。

廣漢三星堆我去看過幾次,包括成都市內的金沙遺址。詭異的是,這麼高度發達的一個文明,沒有文字!

對於沒有文字留存我開個腦洞,眾所周知,增熵原理,文明是從開始走向毀滅再從毀滅重新開始的。從眼睛崇拜可以聯想到松果體,那麼很可能三星堆是一個高度發達的史前文明,他們有極強的精神聯繫,因此並沒有我們這個文明的產物——文字。但後來他們的文明也逃不過循環往復的周期而毀滅,我們這個新的文明用我們的眼見為實的邏輯方式去試圖理解他們,就永遠如隔著薄霧一般神秘了。

文字的產生是由於長距離信息交流的需要,這裡長距離,不僅是地理上,還包括時間,空間上,比如與老祖宗,與陰間或仙間等交流需要,如果統治區域不大,以及有直接能與異域空間交流的人存在,文字產生的動力就不強了。

三星堆遺址沒文字,但商甲骨文周金文已很全了。青銅器製造工藝的精美,商周的也比三星堆的強,三星堆的青銅器主要是大。另外,三星堆的青銅器發現時,大都是處於被有意識破壞後集中填埋狀態。我估計,有可能是商周王朝(主要是商王朝)擴展至此時,刻意銷毀此種原始的、神化的文明。從巴楚出土文物看,周及以後的幾乎全是中原文明類型了,也佐證了這點。

關於三星堆器具的工藝和造型,我這個愛好者的直覺,和中華文明沒有任何關係。我看到幾個「專家」的論述,牽強附會的把三星堆文明往黃河流域文明上扯,扯了很多莫須有的玩意兒,要說三星堆文明受到了黃河流域文明的影響,純粹扯。

如果你親臨三星堆青銅器館,絕對會推翻以前的所有認知,作為歷史愛好者,我覺得三星堆絕不是中原文明的衍生,你見過衍生文明擁有比同時期主體文明高超得多的冶煉技術和精工技術嗎?而且如果是從屬於中原文明為什麼一個甲骨文字都沒有,要知道金沙文明已經和商是同期了。

三星堆鼎盛時期相當於商晚期,青銅器有明顯的中原青銅器的影子,出土的玉琮也延續了良渚文明的樣子。

古代祭祀和日常酒氣炊具是非常重要的,祭祀的玉壁、玉琮、玉璋等都是典型中原形制。酒器炊具也都一樣。至少三星深受中原影響,而且三星時間較晚,絕不會使三星影響中原。另外,三星確實又有一些頭像人像比較有特點,也有可能同時受其他文明的影響。

為什麼不敢挖下去,沒法弄,荒蠻之地,遠離中華文明發源地黃河流域,存在一個遠遠領先於中華文明的文明,最要命的是,明顯和西亞和中東的人物形象極其相似,怎麼解釋?中華文明從中東西亞傳來的?因為三星堆出土的青銅人面,青銅神樹,太陽鳥等等這些文物和古瑪雅文明太相似了,青銅人的外貌也完全不是中國人形象,再研究下去會動搖我們的已知文明系統,並涉及到人類起源問題。

不挖掘是出於整個層面的考慮,現已有的出土文物來對比,三星堆遺址更像古埃及和東亞細文明的邊緣文明。我國的歷史證據有斷層,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不承認夏的存在,因為確實沒有找到夏的遺址,而文字記載在考古學中屬於二等疑似證據,不屬於考古鐵證的。我們稱呼自己為炎黃子孫,華夏兒女,如果證明我們所在的土地上有更早的古埃及延伸文明的存在,對於民族歸屬感,自豪感都是嚴重的打擊。

器物也能保存一定的信息,可以通過器物的使用和埋藏、建築遺址的設置來推測當時的社會發展程度和人類行為;而且找到了當時的地層,還可以做浮選選出當時的植物來推測環境;找到了動物骨骼可以推測當時的肉食來源等等。現在考古已經不只是對人造器物的研究了。關鍵像三星堆這種只剩下文物,但是沒用文字傳承的文明,還咋考證啊,只能靠和周邊文明進行比對來考證了麼。

說實話我看到那個三星堆人像全身的那個照片,認真研究了半天覺得它頭上戴的很像我們老家辦祭祀時祭司身上穿的,所以說臉像歐美人,我覺得是否定的,羌族那邊的人並不是都是小眼睛塌鼻梁,包括四川人也從來不是。

不過心裡一直有個疑惑。

三星堆祭祀坑怎麼會遺留這麼多的東西,金器、玉器,那個朝代都是炙手可熱的東西,為什麼東西還會一直在。畢竟大型祭祀活動也是公眾活動,不是秘密。如果文明是被另一個消滅,必然會有破壞,難道跟瑪雅一樣,突然消失嗎。

一般的遺址發現也就頂多看到人類活動的痕跡、墓葬按等級會有隨葬品,可是祭祀坑這個概念我印象中停留的還是歷史書上的殉葬坑。這麼多器物記載好像真沒有。

還是期待更多的考古發掘,把點滴線索都串聯起來。

文明多樣性

我記得有科學家做出過這樣的推測:人類不是由類人猿進化而來的,而是地球上亡而復生循環的一種生物,就是說人類到了某個時期會滅亡,又到了某個時期又出現了,所以地球上才會出現這麼多無法解釋的,留有人類活動軌跡的古蹟。我一直比較認同這個觀點。

只要是遠古文明都有類似的地方,比如瑪雅金字塔是九層,而秦始皇陵考古證據也是九層,形態完全形似,就是中國是夯土,他們是石頭。這說明不了什麼。另外三星堆也出土了人頭骨,是典型東亞人特徵,與西方人沒關係,但是在商代亳都都城遺址牆基下也發現歐洲人遺骨還是個1.8米大高個。這也說明不了什麼。

作為「旁證」,我國文明載體是「木」,也就是更喜歡把文字記載在有機物上——比如木頭、竹子、龜甲等物上。倘若如此,那麼還真沒有留下痕跡的條件。不過三星堆沒出現類似「金文」的銘文很奇怪,究竟是有文字、出於某種原因而不在器物上銘刻;還是壓根沒成熟文字,根本不得而知。不過不排除「口口相傳」、「只有發音」這個程度,畢竟現有的少數民族也有類似情況。文明的進步似乎有一定偶然性和不均性,優秀的冶金工藝和藝術造詣均不需要以文字傳承為必然前提。甚至文學創作都可以脫離文字實現。

那麼,是不是以文字存在這種定義文明的方法本身就不夠科學呢?歷史考證有自身的獨特特性,很難像邏輯一樣證偽和證明,這導致研究過程中需要靠想像力提出各種假設,以豐富探索思路。我覺得這種說法其出發點全無壞處,反而有利於研究歷史真相。有目共睹,科學技術200年發展歷史足夠長,但是文明積累5000年卻有點短。

之所以可以一統天下,並且還是成氣候的大一統文明,一定是有著巨大的現實優勢的。多樣性的好處我覺得是針對未來發展的,遭遇停滯或僵局時,需要從多樣性的文明中孕育突破和發展。生存資源和文明程度,還不足以包容足夠的多樣性,才會有一統和多元之爭。中國算是為世界保留了這種大一統文明,大一統文明也算是中國的量體裁衣。

時隔34年,三星堆遺址重啟

今年9月5號,三星堆重啟挖掘,說白了就是有第三方在操作,在往後的跟進報導中維持熱度,考慮到三星堆旅遊。

到成都旅遊的遊客,如要到三星堆旅遊要折騰景區直通車,車程來回都花上三四小時,而存在與三星堆構成繼承關係的金沙遺址地鐵就能到,多方便。三星堆相隔34年發掘的說法是針對祭祀坑的發掘工作。

三星堆銅樹人居環境由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兩個環境組成。在社會環境中用事物發展(事物發展六要素為性質,時間,地點,起因,經過,結果)樹模式管理。這樣就和三星堆銅樹的社不謀而合。自然環境可以用產品雞理論產品樹模式管理。這樣就和三星堆銅樹扶桑不非常神似吻合。生物科學管理可以用生命之樹基因樹模式管理。

三星堆的獸面銅人,用上帝視角思維,人們考慮分析事情有三個度(高度,角度,態度)。在自然界中狼蟲虎豹在自己行業裡自以為大,其不知鷹才老大,因為鷹的視角是立體的。任何事物因素到了一定的高度都為一粒沙。獸面銅像也許就是讓人思考問題時要有鷹的視角思維方法去考慮問題。

相關焦點

  • 三星堆的面具為何沒有瞳孔,專家說:它們有可能是一群特殊人士
    其實,除了浙江良渚之外,四川三星堆文化遺址,同樣也是5000年華夏文明的起源。(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在三星堆出土的大量文物中,最能代表三星堆文化的,也許就是青銅面具了。三星堆青銅面具前所未見,奇特怪異的造型,給它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究竟這些面具所刻畫的都是一些什麼人呢?
  • 你從哪裡來,三星堆?
    新華社成都8月22日電題:你從哪裡來,三星堆?新華社記者童芳作為長江上遊文明中心的三星堆,是中華文明「滿天星鬥」中最神秘的那顆星辰,目前已發掘的面積僅為千分之一左右。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唐飛近日向記者透露,已經制定了新的三星堆考古發掘研究計劃,接下來將重啟對三星堆遺址的深入調查、勘探與發掘,進一步揭示三星堆神秘古國的真實面目。
  • 《山海經》記載的扶桑樹,與三星堆的青銅神樹相同,專家這麼解釋
    《山海經》記載的扶桑樹,與三星堆的青銅神樹相同,專家這麼解釋!三星堆遺址而廣漢的三星堆遺址也是被稱為「世界第九大奇蹟」,三星堆第一次被發現是在1929年,當時的農民在河道中偶然發現了一坑玉石器,1934年,當時的華西大學博物館館長葛維漢和助理林名鈞組成考古隊挖掘,但是由於當時的技術有限
  • 探秘三星堆文明五大謎團,出土文物與古埃及文明有何種聯繫呢?
    今日話題三星堆文明,與埃及有千絲萬縷聯繫?2020年9月6日,時隔34年後世界第九大奇蹟曇花一現的高級文明三星堆遺址再一次展開挖掘工作。這一神奇的文化遺蹟也再一次映入人們的眼瞼中。很多人都知道三星堆文明十分神奇,但它到底神奇在什麼地方呢?它有哪些地方讓如今高度發達的人類文明都自愧不如的呢?
  • 三星堆挖出「憤怒的小鳥翻版卡通豬」 考古專家:系器物殘件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9日發布了四川省廣漢聯合遺址的考古成果,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該考古項目負責人辛中華處獲悉,該遺址位於四川省廣漢市南豐鎮聯合村1組,南距著名的三星堆古城遺址約8公裡。
  • 三星堆挖出「神樹」,與《山海經》描述相同?網友猜測:不是巧合
    但是為何能在3000年前準確記載全國各地地理風貌?這無人知曉,在四川古蜀文明遺址發現的文物與《山海經》中記載的十分相似,這一切都是巧合嗎?考古專家表示:這不只是巧合。在三星堆出土的數千件文物中,有兩件或者隱含著三星堆的秘密,因為這件文物和《山海經》中記載的完全一致,這或許就說明上古奇書《山海經》的來源或者真的有根據。
  • 三星堆挖出「青銅神樹」,專家:《山海經》裡扶桑樹,能通往三界
    1986年,我國考古專家發掘了「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的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在二號祭祀坑,出土了數量龐大的青銅器碎片。其中,就有一顆「青銅神樹」備受矚目。這棵神樹被發現的時候,鏽跡斑斑、變形嚴重,果實、神鳥碎得不可計數,主體樹幹斷成三截,樹枝斷成18截。
  • 人類起源的三種說法
    人類是地球上唯一的高級動物,而按照目前科學發展水平尋找人類的起源至今仍然是個迷,或者說對於人類的起源來說目前還沒有滿意的答案。但是人類的起源卻有很多種說法,下面我們來看看其中最流行的三種說吧。1.進化論1859年,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出版《物種起源》一書,闡明了生物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複雜的發展規律。1871年,他又出版《人類的起源與性的選擇》一書,列舉許多證據說明人類是由已經滅絕的古猿演化而來的。他將人類起源過程分為三大階段:古猿階段;亦人亦猿階段;能製造工具的人的階段。
  • 疑似扶桑樹的青銅神樹,怪異的青銅面具,三星堆到底藏著什麼秘密
    由於這裡曾經有三個巨大的土堆,所以自古以來就被稱為「三星堆」,而這裡出土的文明遺址也因此被命名為「三星堆遺址」。考古學家在此發現了兩個巨大的祭祀坑,並且從中發掘出土了很多精美的青銅器,只是年代太過久遠,加上造型獨特,很難確定它們具體的來源。卻不曾想到,即便過去八九十年,有關三星堆的謎團仍未破解。
  • 神秘的三星堆遺址你了解多少?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學過歷史的都知道,被稱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的三星堆遺址, 出土了眾多特別的文物: 2米多高的青銅大立人、 1米多寬的青銅面具、 近4米的青銅神樹等, 都是堪稱獨一無二的曠世神品, 極富觀賞性和藝術價值。
  • 印度象頭神與三星堆象頭冠,存在什麼樣的不為人知的聯繫?
    多數考古專家都認為,該冠中間頂端的捲曲狀裝飾物和象鼻相似,並結合三星堆祭祀坑中出土了大量象牙的現象,推測此冠應為象頭冠。冠前方的空槽,應該是安裝象牙的。三星堆象頭冠及推測復原圖(左)可以推測,這個象頭冠青銅面具,就是在模仿象神。
  • 三星堆裡挖出來的豬火了 和《憤怒的小鳥》一毛一樣!
    【三星堆裡挖出來的豬】近日,在距離三星堆古城遺址約8公裡處,發現一處綿延近5000年的考古遺址。7月29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外發布考古成果,這座被命名為廣漢聯合遺址的地方,發現了極其豐富的新石器、商周、秦漢、魏晉、唐宋和明清時期的遺存,堪稱成都平原通史型遺址。
  • 《人類起源的故事》:混血融合是人類演化史的主旋律
    隨著對古人類DNA研究的突破,人類起源和演化史正在被重寫,《人類起源的故事》正是該領域的奠基之作,它通過對古人類DNA的研究考察探索世界各地區人群的演變史,並揭示出混血融合才是人類演化的主旋律。我們致敬《人類起源的故事》,它深入淺出地展示了當下古人類DNA研究的最新成果,找到現代人與其他早期智人的混血證據,並描繪出一幅數十萬年的人類起源、遷徙、演化和混合的宏大地圖。我們致敬作者大衛·賴克,他以科學的實證和人文的情懷,破解了種族神話臆想的「純種」傳說,並直言不諱地批評了那些試圖將人群間差異「種族化」的謬論。
  • 三星堆陶豬撞臉小綠豬,跨越千年的兄弟重逢
    而在七月二十九日,考古人員在三星堆古城遺址裡面,挖掘出來一個陶瓷豬,而且這個陶瓷豬跟《憤怒的小鳥》裡面的小綠豬頭一模一樣。三星推出土憤怒的小鳥,可謂妙不可言。當然這款遊戲是一款2009年研發的遊戲,跟現在考古挖掘出來的陶瓷豬相差了上千年,其中的聯繫自然是妙不可言。有的玩家甚至還猜測是否有時光機的出現,將現代人送回了古代,並在無意間製造了這個豬頭。當然,再未經科學考察之前,這些都只能是是無稽之談。
  • 山海經:三星堆的蜀王蠶叢、魚鳧,或與太皞、顓頊有關係?
    文化是,或者說應該是,對完美的研究和追求;而文化所追求的完美以美與智為主要品質。—阿諾德 在三星堆文明未發現之前,《山海經》中很多記載尚且籠罩於迷霧之中,但青銅神樹和面具讓所有人都再次將目光投到上古奇書中,試圖去尋找二者之間的秘密。
  • 探尋中華文明起源,良渚、三星堆文化屬於「中國」嗎?
    此後的90年,隨著多處遺址發掘的展開,學者們對中華文明起源的認識逐漸深入。始於1996年的「夏商周斷代工程」在既有的文獻資料基礎上進行研究,遭遇來自海內外學界的各種爭議,但2000年11月9日公布的《夏商周年表》,依然成為應用最廣、被認為依據最充分的古代歷史年表。
  • 世界「第九大奇蹟」:外籍專家用儀器都找不到,中國農民拿鋤頭就...
    被稱為世界第九大奇蹟的三星堆遺址,是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重要意義除了昭示了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一樣,同屬中華文明的母體,被譽為"長江文明之源"外,還出土了數千件珍貴文物,其中屬於國寶級的就有五件,件件價值連城。
  • 研究發現:狒狒叫聲隱藏人類語言起源的秘密
    人類語言是如何在2500萬年前起源的,一直被認為是科學界最大的未解之謎之一。科學家近日發現,這個謎可能從狒狒的叫聲中找到答案。來自法國格勒諾布爾阿爾卑斯大學等6所高校的科學家對1335隻狒狒進行了聲學和舌部解剖學研究。結果發現,幾內亞狒狒的幾類叫聲中包含著獨特的類人元音。
  • 兩項中國研究成果為人類起源研究填補「缺環」
    「2020年度人類起源研究十大新認知」名單。昭通新近紀中猴化石的發現直接與人類進化歷程相關,它幫助我們了解現在未滅絕的靈長類如何倖存、繁盛和全球遷徙。白石崖溶洞沉積物中發現丹尼索瓦人古DNA成果使得丹尼索瓦人遺傳特徵首次在中國被揭開。· 昭通新近紀中猴化石成果·中猴的遷移路線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猿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的遷移路線,也與早期人類的遷移路線大體一致,對於研究早期人類起源具有重要意義。
  • 「三星堆不是華夏文明」之商榷
    在網絡上,筆者不時會看到「三星堆不是華夏文明」的說法。具體來看,持有這些說法的人又可以分為兩種。其中一種說法稱三星堆文明是古埃及文明遷徙過來的,故不能稱華夏文明;另一種說法則稱三星堆是西南蠻夷文明,故也不能稱為華夏文明。筆者認為,這兩種看法都存在明顯的認識誤區。要說明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華夏文明」的定義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