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錦草的植物學信息
1,名稱和分類地位
地錦草在《中國植物志》
中正式中名記載為地錦,這個名稱出自《中國高等植物圖鑑》,在《秦嶺植物志》中正式中名記載為地錦草,還是以《中國植物志》為準吧;別名還有鋪地錦、被單草、雀臥單、臥蛋草、鋪地紅、田代氏大戟、血見愁、奶漿草等等。在植物分類學中屬於大戟科大戟屬地錦草組植物。
2,分布和生境
地錦草在我國除了海南外各省區都有分布;通常生長在原野荒地、路旁田間、沙丘、海灘、山坡到處,在森林中少見,在長江以北地區最常見。
3,外形特點
為一年生草本,莖細弱,分叉多,平臥,常帶紅色;莖葉折斷有白色乳汁;葉對生,葉片長圓形,長5-10毫米,上部邊緣有細齒;杯狀聚傘花序單生於小枝葉腋,花朵小,七月到十月開花;
蒴果三稜形狀球形,長二毫米左右,分果三瓣,生長在小枝下面,八月到十一月結果。
二,地錦草的應用價值
第一,由於地錦草分布廣生長普遍,在農村一般作為普通雜草對待,但生長在農田裡對農作物生長影響不大。農村小孩常作為玩耍之物。
第二,地錦草在中醫上是常用中藥,全草入藥,使用地錦草的乾燥全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內蒙古藥材標準》和《本草綱目》中都有記載。認為它具有散血、止血、利尿、治痢疾和通乳功效。現代醫學對地錦草研究比較多,表明它的全草主要含有黃酮類(槲皮素、山奈素等)、萜類(倍半萜、三萜類等)、酚類(短葉蘇木酚、短葉蘇木酚酸等)、生物鹼類、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類等成分;藥理學認為,地錦草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病毒、止血、降血糖、免疫調節、解毒、降血脂等作用。
總之,地錦草在農村普遍生長,資源豐富,價格便宜,在醫藥開發中具有一定價值。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供參考。
(圖片引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