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小Q》改編自日本非常著名的書籍《再見了,可魯》,攝影師秋元良平跟蹤拍攝了一隻 「導盲犬」普通的一生,他用鏡頭跟蹤導盲犬可魯從出生、長大、訓練、工作、生病再到死亡的短暫一生。剛出生時的小可魯很特別,一般來說拉布拉多獵犬的毛髮都是純色的,多數是純黑色或黃色的單一色,幾乎不會生出有混雜色的下一代,但小可魯身上卻有一個像海鷗飛翔時張開翅膀的黑色十字形斑紋,讓它非常與眾不同。可魯很可愛,它會像個孩子一樣打哈欠,小表情時而歡欣時而憂鬱,明亮的雙眼專注忠誠,黑暗中沉思冥想的側臉都讓觀者的心萌化,蒼茫煙雨中與主人一起漸行漸遠的弱小身影,還有逝世前對主人、對塵世戀戀不捨的那一瞥都讓人難忘。
日本作家石黑謙吾看到秋元拍攝的這些充滿深情的可愛照片後,被照片中可魯的故事深深感動,他決定用語言把照片背後人與狗的故事表述出來,讓更多的人知道可魯,讓更多人知道導盲犬的故事,他為了這些照片譜寫了文字,最後照片和文字一起編輯成書在2001年出版,此書在日本暢銷了200多萬冊,後來被改編成日本電影《導盲犬小Q》,感動了上億觀眾。該書語言用詞簡單,筆觸很淡,沒有刻意的煽情,只是平實的陳述,沒有複雜的故事情節,但是人與動物之間互動的誠摯情感卻感動萬千讀者,一隻不會說話的狗用自己的一生訴說了什麼是真正的愛、責任與忠誠。
一部《小Q》溫暖治癒了全國觀眾改編電影《小Q》也從本土出發,做了很多契合本土的改編。緣分是一件很奇妙的東西,很多事情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某天,香港城中著名的天才糕點師陳寶庭在相識的醫生家救了一隻剛出生不久的小狗小Q,此時他還不知道這隻小狗會給他以後的人生帶來多大的安慰,彼時他已經患上了眼疾,醫生預計他將在三年內失明。兩個月大時,小Q被寄養在陳楚喬小朋友家裡,一歲時被送往導盲犬訓練基地進行訓練,訓練合格後,在2歲時成為合格的導盲犬,被分配給有需要的新主人。小Q則被分配給了已經失明的糕點師陳寶庭,只能說緣分天註定,小Q在幼時早早就認定了它的主人,在今後的狗生中它會用自己的愛心、堅持和勇氣幫助因中年失明而頹廢、脾氣暴躁的主人陳寶庭開啟新的生活。
《小Q》平平淡淡故事裡人與狗的深情卻依然很動人,讓人非常感動。自尊心很強的陳寶庭因為失明後,自暴自棄,性格變得很古怪,對人對已都過分嚴苛,對於導盲犬協會送來幫助他生活的小Q,他完全不想配合訓練,他大雨天把小Q扔到街上過夜,忘記給小Q餵食,沒有戴小Q去遛狗。面對惡魔般的主人,小Q卻展示了自己天使的一面,即使在雨夜被趕出去也沒有離開寶庭,而是忠心耿耿地躲在寶庭家下面的汽車底躲雨;寶庭不餵它吃東西,別人餵它時它也不肯吃;主人忘記帶她出去溜帶她去噓噓,她也不吭聲,只默默忍耐。在惡魔主人要自殺時,她還拼命救助了主人,最後她憑著自己的耐心、忠誠終於贏得了主人的信任,兩人終於成了完美的搭檔。
#時光荏苒,初心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