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藍天、沙灘……青島的海在陽光下恣意散發著魅力,潔白的海鷗成群划過天際、掠過海面,訴說著與這座城市的萬縷情緣。青島並不是個多雪的城市,海鷗一來,便讓天地間充滿潔淨,暖暖的陽光之上,它嬉鬧著穿梭在人們的生活中,留一些詩意於柴米油鹽;每年冬季,棧橋會迎來最美賞鷗季,而這幾年,很多細心的市民會發現,五四廣場附近的海鷗也漸漸多了起來。這些變化,離不開島城熱心市民的愛心和堅守。
自白:一隻海鷗的心裡話
大家好!我是一隻來自西伯利亞的小海鷗,聽我媽媽的媽媽說,從20多年前起,我們海鷗家族就經常來青島過冬,因為這裡不但有小魚、小蝦、小蟹等各色海鮮大餐,還有善良友好的人們。貪吃的我每年冬天來的時候身體輕盈,可是來年回去的時候,總要胖上兩圈。
不是跟你們吹牛,我們海鷗的記憶力可是響噹噹,哪裡的人們對我們好,哪裡的海域食材豐盛,我們都記得清清楚楚。從小媽媽就常跟我講,青島,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甚是美麗;在這裡,有愛我們的「海鷗爸爸」、熱情的遊客,還有我們專屬的攝影師,不論是覓食、追逐,還是嬉戲,我們每一個精彩的瞬間,都定格在他們鏡頭之下。瞧,我們那一幅幅展翅翱翔的動感「寫真」,都是出自他們之手!冬天已至,為了奔向這座溫暖的城市,我們不遠萬裡,飛過冰川,越過高山,不管前方是坦途還是坎坷,是狂風還是暴雨,都阻擋不了我們前進的翅膀。
我們深愛著這座城市,它是我們最親近的故鄉。如今,數以萬計的兄弟姐妹們又迎著朝陽,向著青島……飛翔!
信守承諾6年來堅持餵食
6年來,他風雨無阻,堅持每天凌晨5點準時來到海邊給海鷗餵食,鄰居們親切稱呼他為「海鷗爸爸」,他就是香港中路街道雲霄路社區居民、今年68歲的孫方成。
11月21日清晨,孫方成帶著準備好的食物早早來到棧橋邊,看望久違的老朋友——海鷗。 「我無時無刻不在牽掛它們……」孫方成說,自從去年被電鋸割傷手腕,他餵海鷗的行動被迫暫停,再加上今年的疫情,直到現在才有機會來給這些小傢伙們餵食。
8年前,孫方成老兩口時常從家裡散步到五四廣場,看到海鷗搏擊風浪的身姿,病中的妻子也提起了精氣神,提議以後經常來餵海鷗,孫方成爽快地答應了。自此開始,孫方成信守對妻子的承諾,年年冬天堅持餵海鷗。
運食的自行車騎壞了3輛
多年來,孫方成通過不斷摸索實踐,明白了大海鷗喜歡吃魚雜,小海鷗喜歡吃甜食。他總是在凌晨把前一天從市場收集整理好的魚腸、魚頭,以及從飯店收來的剩飯菜分類裝進塗料桶裡,用自行車推到海邊。氣溫最低時達零下14℃,他經常得從結冰的桶裡往外摳魚雜,常被魚刺扎破手指。為此,他的兩個手指受了寒,至今無法正常彎曲。有幾位晨練的老太太特意給他送來棉手套,但為了能將食物拋得更遠,他從來不用。有一年冬天,孫方成餵海鷗時,腳底一滑,跌倒在溼漉漉的防浪石塊上,跌傷了腰部,疼痛難忍。第二天早晨,他還是一瘸一拐地推著自行車去了海邊。
這些年浮山灣的海鷗逐年增加,孫方成準備的食物,由以前一天七八桶,變到後來的十二三桶。這三四百斤重的食物,全靠他一次4桶用自行車分批運到海邊。幾年下來,自行車已經騎壞了3輛。
是愛心讓海鷗戀上了青島
孫方成今年68歲,體力已不如當年。2019年他使用電鋸時不慎將手腕割傷,縫了十幾針,不得已暫停了餵海鷗的行動。孫方成說,雖然他現在不能天天來餵海鷗,但始終牽掛著這些小傢伙,時常來看望它們。 「現在咱們青島人越來越愛護海鷗,海鷗也戀上了青島,人鷗同樂,為我們城市增添了更加亮麗的色彩。 」孫方成說。
舉辦攝影展宣傳保護海鷗
海鷗熱衷來青過冬,也得益於島城市民愛護海鷗意識的增強。20多年來,青島不乏民間公益組織和愛鳥者通過各種形式宣傳保護海鷗的意識,並身體力行。山東省鳥類攝影協會青島分會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公益組織,會長程建飛介紹,這些年來,協會先後在棧橋、五四廣場等地方舉辦以保護海鷗為主題的攝影展。
近日,記者採訪了專注海鷗攝影10多年的程建飛,他告訴記者,從青島發起挽留海鷗行動之後他就開始拍海鷗,舉辦過多次海鷗攝影展的他,已經是這群海鷗的老熟人。
多年前,為了拍到海鷗搶食的畫面,也出於對這些「老朋友」的愛,程建飛每次拍攝前,都會先去早市買500多塊錢的鮮魚和八帶等讓海鷗吃個夠。他告訴記者,「那時候海鷗個頭很小,和現在的不是一個品種。現在來青的海鷗品種多了,數量也多了,還被市民餵胖了。因為長期和人頻繁交流,有的海鷗不怕人,都飛到岸上來啄食。
這些來青島的海鷗並不怕生,經常盤旋在行人附近,不管是展翅翱翔、空中滑行,還是梳理羽毛、海中捉魚等,海鷗的各種姿態都被攝影師們一一記錄下來,為它們留住了最美的瞬間。
守候只為留住最美瞬間
為了拍海鷗,程建飛往年都是從11月底、12月初就開始在海邊守候,平均每天能遇見三四十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攝影愛好者。 「有的是北京來的,有的是上海來的,陝西、山西的也有,大家都在一個攝影群裡,一說網名一般都認識。」程建飛說,他拍攝海鷗已經10多年,拍攝的照片多達上萬張。「有時候為了抓拍海鷗一個動作,我常常會蹲守半天,只為了那一個精彩的瞬間。 」
「為了增強人們保護鳥類、保護海鷗的意識,我們自2014年起至今已經舉辦了7屆鳥類攝影展、1屆海鷗攝影展,目前還在中山公園索道站附近展出。海鷗展也先後在棧橋、中山公園小西湖、五四廣場、中國海洋大學等地展出,收到了非常好的反響。 」
本版撰稿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李彥宏
劉文超 攝影觀海新聞/青島早報首席
記者 孫啟孟
返回半島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