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不良反應(AFR)指在消化食物成分的過程中出現的非正常反應。其中,涉及免疫介導機制的反應稱為食物過敏(FA) , 除此之外的非正常反應統稱為食物不耐受。可進一步將食物不耐受分為代謝性、藥理性、毒性和特異反應性不耐受。
尚不明確犬貓AFR的流行狀況,一部分原因是診斷困難和臨床症狀的多樣性。AFR最常見的臨床症狀是皮膚問題,即皮膚侵害性的食物不良反應和胃腸道問題。最常見的皮膚症狀是非季節性瘙癢,這種瘙癢可能是全身性的,也可能是局部的。犬常見的皮膚損傷包括紅斑、丘疹、抓痕、爪部皮炎和外耳炎,貓常見的皮膚損傷包括粟粒性皮炎、嗜酸性斑塊、 自發對稱性脫毛和頭頸部抓痕。胃腸道反應包括嘔吐、腹瀉和腹痛。同時出現皮膚症狀和胃腸道症狀的病例通常佔所有食物不良反應病例的10%~15%,至少對貓來說,這些症狀是非常具有提示性的。儘管小於1歲的犬表現出類似臨床症狀的概率較高,且暹羅貓有更高的發病率,但總體來說,AFR的發生率並不具備年齡、性別或者品種的傾向性。
AFR具有多種病理生理學機制,無論是食物過敏還是食物不耐受都會產生相似的症狀。儘管已有研究假定犬貓發生食物過敏時,對食物抗原的正常處理過程和口服耐受情況會發生變化,但尚未完全明確犬貓食物過敏的病理生理學機制。儘管相關的數據很少,但現認為伴侶動物也存在IgE介導和非IgE介導的免疫反應。糖蛋白是最普遍的食物過敏原,因此需要界定觸發過敏反應的最小分子量。在人類醫學中,將觸發過敏的糖蛋白的最小分子量定義為10~70 kD, 但是犬貓的研究並未給出類似數據。食物不耐受的不同不良反應的病理生理學機制也是不一樣的。在這些發生食物不良反應的病例中,非蛋白質原料(例如食物添加劑)是這些臨床症狀的誘因。
研究表明腸道的炎性環境可能是引起食物過敏的原因之一。也就是說可以假設患炎性腸病的動物可能更易發生食物過敏。一些學者認為部分患炎性腸病的動物會對食物變化較敏感,並且可以將其定義為一種食物不良反應。也可以將一些特徵性的症候群定義為食物不良反應,例如愛爾蘭雪達犬的谷蛋白敏感性腸病和軟毛麥色梗的蛋白丟失性腸病--蛋白丟失性腎病。
針對 AFR 的管理方案是儘量避免使用會引起不良反應的原料。首先必須確定導致 AFR的原料,可以在排除跳蚤過敏性皮炎、寄生蟲性皮炎、膿皮病和寄生蟲性腹瀉之後,應用排除-激發試驗識別出導致AFR的原料。排除試驗的操作是先專一飼餵動物一種日糧,這種日糧使用動物從未接觸過的原料。必須隔離其他過敏原(如零食、含有風味劑的藥物、含有風味劑的牙膏與不可追溯來源的食物)。對患有CAFR 的動物,這一過程需要8~12周,對患腸病的動物,則需要2~4周。如果排除試驗中使用的原料不是動物首次接觸的,則會出現假陰性結果,因此在排除AFR之前,至少應使用兩種不同的日糧。
在排除試驗階段,如果動物的臨床症狀有所改善,那麼接下來需要使用懷疑可能引發食物不良反應的單種食物成分,來刺激動物再次產生食物不良反應,這個階段應該持續1~3周。也可以使用原來的食物進行激發試驗,但是可能永遠也無法界定引發食物不良反應的成分。如果臨床症狀復發,那麼可確診該動物患AFR.有高達35%的犬可能對不止一種原料產生食物不良反應。進行激發試驗之後,症狀未復發則排除AFR。有一項研究表明在患慢性腹瀉的貓中,20%的貓對排除試驗有反應,但對激發試驗無反應。作者認為原因可能是未正確找出引起AFR的原料,激發試驗的時間過短,AFR 自愈,或者排除試驗日糧的消化率或脂肪含量發生變化改善了症狀。
因為排除-激發試驗較複雜,也可嘗試其他診斷方法。但血清特異性IgE檢測的靈敏度很低,同時尚未充分評估其他技術,如胃鏡、結腸鏡食物檢查等方法。
食物的蛋白質來源和形態是疑似AFR 患病動物的關鍵營養因素。最易引起犬AFR的原料是牛肉、奶製品、小麥、雞蛋、雞肉、羊肉和大豆,最易引起貓的AFR的原料是牛肉、奶製品、魚和禽肉。一般來說,應避免在排除日糧內使用這些原料。但是,有研究認為這些原料與食物不良反應存在相關性,是因為在過去幾年裡,這些原料都是寵物食品的常用原料,動物不可避免會反覆接觸,而不是由於這些原料本身的「過敏原性」 。不同過敏原之間可能存在交叉反應,但在獸醫領域沒有相關的研究。
從理論上來講,難消化大分子肽鏈在腸腔內存在與滯留是消化道症狀的重要誘因,而消化率對減少這些誘因至關重要。有兩種類型的排除日糧:使用不常見的原料(確保患病動物從未接觸過這些原料)或使用水解蛋白質。
找到動物從未接觸過的一種食物是比較困難的,特別是寵物食品的配方包含的另類蛋白質原料(如野牛肉、三文魚肉和鹿肉)的種類越來越多。有兩種食物可供選擇:商品日糧和自製食物。需要在選擇前仔細考慮這兩種食物的優點和缺點。
水解蛋白質的目的是充分破壞蛋白質的結構,把蛋白質降解成不會觸發免疫反應的大小,這樣既可避免已經對完整蛋白質過敏的動物產生免疫反應,也可保護未出現免疫反應的動物。市場上已有一些商品化的處方糧。這些日糧採用不常見的碳水化合物源或純化澱粉。
當患病動物曾經接觸過多種食材或者既往飲食史不完全時,這些日糧對它們來說是很好的選擇。試驗證明這些日糧對大部分犬是有效的。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動物不僅對完整的蛋白質過敏,也對水解產物過敏,或者對這些日糧中的其他原料(澱粉、油脂、添加劑或新抗原)過敏。
最常見的併發症是原有臨床症狀復發。患AFR的動物需要持之以恆的飲食管理,避免給予易引發AFR的食物,並需終生使用全價、均衡的食物,這些食物可以是商品日糧或自製食物。因為動物餘生的飲食將局限使用單一的食物配方,動物主人的依從性會是最大的問題,有時候動物主人會無意識(動物吃了為其他動物準備的食物、餐桌食物、未檢測到來源的食物,甚至改變食物的固定配方)或是故意(動物主人餵給患病動物零食或其他食物)破壞患病動物的飲食管理。在排除試驗階段和之後的飲食管理過程中,針對消費者(動物主人)的教育是保證治療成功的關鍵環節。在進行診斷後的定期回訪(每6~12個月)時,應詢問完整的飲食史(檢查動物主人是否遵醫囑)。
在診斷出AFR之後,一些寵物可能會因新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再次出現AFR症狀。必須為這類病例找到合適的替代日糧。
有報導並發過敏的現象,可能會影響臨床症狀的發生閾值。必須嚴格控制AFR患犬的異位性皮炎和跳蚤過敏。
食物不良反應會導致犬貓產生慢性、非特異性皮膚和胃腸道臨床症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治療的核心是避免動物接觸引起臨床反應的食材,應基於此列出一份全面的、詳細的飲食史,這是非常重要的。多種食物可供選擇,其中包括商品日糧和自製食物,這些食物含有非常見的食材或水解蛋白原料。同時,必須避免動物接觸其他可能會導致AFR的食物(如零食、人類食物、含風味劑的藥物)。為了保證動物主人遵循醫囑,避免動物臨床症狀的復發,進行定期監測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