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到今,洗衣服都是無法避免的繁重家務勞動。在洗衣機出現以前,人們主要通過浸泡、用力揉搓、棒擊、衝刷、甩打等這些不斷重複的體力勞動來洗衣服。整個過程枯燥繁重又繁瑣至極。時間久了,不僅腰酸背痛,雙手還會因為長時間浸泡在肥皂水中被鹼性物質侵害,並且忍受刺骨的冰涼冷水。洗衣機的出現可以說是解救了千千萬萬的勞動婦女,讓洗衣這件事變得不那麼辛苦勞累。
其實洗衣機的發明還要從啪啪啪說起,對,你沒看錯,古人洗就是靠「啪(搗)啪(衣)啪(棒)」!腦補一下:夕陽西下,小溪河邊,一群妙齡少女人手一根又粗又大的棒子在啪啪啪的抽打衣物,這畫面細思恐極啊。。。隨著少女們的肱二頭肌越來越發達,人類終於發現「啪啪啪」的洗衣方式真的很廢!體!力!洗完一次衣服,感覺整個人都被掏空了。
作為現代家庭生活必備的白電之一,洗衣機可以說是減少家務勞累的好幫手,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的到來使人們在洗衣服的時候節約了很多力氣,這也是人類科技與智慧下的產物。但我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人們以前是靠什麼來洗滌衣物的,那麼今天筆者就帶您翻開歷史的篇章,去回顧一下洗衣機的發展史吧。
一、古代洗衣機
不說古代,現在農村有許多地方的河邊經常還能看見農婦在用這種方法。就好像洗衣機用攪的方法一樣。用棒子打的衣服,是靠棒子打衣服時的力量,用水把汙垢帶出來,再用流水衝淨。一個木桶加一個棒槌,這可能就是古人最先進的洗衣機了。
雖然我們現在使用的洗衣機都是依靠電力制動的,但洗衣機最初卻是木質材質的。1858年,一個叫漢密爾頓?史密斯的美國人在匹茨堡製成了世界上第一臺洗衣機:洗衣機的主件是一隻圓桶,桶內裝有一根帶有槳狀葉子的直軸。軸是通過搖動和它相連的曲柄轉動的。由於使用費力又損傷衣服,這臺機器沒被廣泛使用,但這臺構造簡單的洗衣機卻標誌了用機器洗衣的開端。
而1874年由美國人比爾·布萊克斯發明的木質手搖洗衣機,具有更重要的意義:它啟發了無數想要提高洗衣機效率的創造性人士。從此以後,洗衣機的改進過程開始飛速發展。這臺洗衣機構造也是極為簡單:主要部件也是木桶,木桶裡裝有六塊攪拌葉片,通過手柄和齒輪轉動,從而使衣服在筒內翻轉,達到洗淨衣物的目的。
1880年,在美國出現了蒸氣洗衣機,蒸氣動力開始取代人力。那時候的蒸汽洗衣機和現代蒸汽洗衣機的原理類似,都是以深層清潔衣物為目的,當少量的水轉換成蒸汽之後,通過高溫分解衣服汙漬。
在蒸汽洗衣機之後,水力洗衣機、內燃機洗衣機也相繼出現。水力洗衣機主要由洗衣筒、動力源、和與船相連接的部件組成,洗衣機上有進出水孔,還有衣物進口孔和密封蓋,洗衣機外殼上設有動力源,整體通過連接件與船體相連。因為它不需要任何電力,只需自然河流水力就能洗滌衣物,節約時間的同時又能減輕家務負擔,通常被船民廣泛使用。
四、電動洗衣機時代
1911年,還是在美國,第一臺電動洗衣機試製成功。它由一種小型發電機供電,它的主要部件是一個會轉動的大桶,使用時把衣服和肥皂放在裡面。在攪拌器葉片的作用下,衣物在肥皂水中劇烈地前後翻滾,達到洗淨的目的。這臺電動洗衣機的問世,標誌著人類家務勞動自動化的開端。
五、攪拌式洗衣機
雖然電動洗衣機已經問世,但那個年代電力不足,電動洗衣機並沒有廣泛地被人們使用。到了20世紀20年代,在西方國家,電力開始變得普遍,洗衣機開始得到推廣。1922年,美國瑪依塔格公司研製出一種嶄新的洗衣方式——「攪拌式」,該款「攪拌式」洗衣機是在筒中心裝上一個立軸,在立軸下端裝有攪拌翼,電動機帶動立軸,進行周期性的正反擺動,從而促使衣物和水流不斷翻滾、相互摩擦,清洗汙漬。這款洗衣機在當時很受歡迎。瑪依塔格發明的攪拌式洗滌結構使洗衣機的結構固定下來,這也就是第一臺攪拌式洗衣機的誕生。
六、前裝式滾筒洗衣機
1932年,又是在美國,本德克斯航空公司研製出第一臺前裝式滾筒洗衣機,它的洗滌、漂洗、脫水等步驟都在同一個滾筒內完成,這款洗衣機的問世意味著電動洗衣機的發展又前進了一大步。直到今天,滾筒式洗衣機仍然在全球得到廣泛應用。
七、噴流式洗衣機
1937年,第一臺自動洗衣機問世。它是一種「前置」式自動洗衣機,衣服在注滿水的洗衣缸內不停上下翻滾以去除汙垢。到了40年代,「上置」式自動洗衣機也出現了,就是我們現在常見的現代款。
在這個時期,工業化正在加速發展,世界各國都在研製洗衣機。同樣在1937年,英國研製並推出了一種噴流式洗衣機,它是靠筒體一側的運轉波輪產生的強烈渦流,使衣物和洗滌液一起在筒內不斷翻滾來洗淨衣物。
八、波輪式洗衣機
1955年,日本引進了英國噴流式洗衣機,並在此基礎上研製出流行至今的波輪洗衣機。波輪洗衣機在桶底裝有一個圓盤波輪,上有凸出的筋。在波輪的帶動下,桶內水流形成了正反旋轉的渦流,從而帶動衣物跟著旋轉、翻滾,使衣物之間、衣物與桶壁之間,在水中進行摩擦,在洗滌劑的作用下實現去汙清洗。至此,波輪式、滾筒式、攪拌式在洗衣機領域三分天下的局面初步形成。
九、半自動型洗衣機、全自動洗衣機
20世紀60年代以後,經濟發展迅速,洗衣機的家庭普及率也很快上升,日本研發了帶幹桶的雙桶洗衣機,被稱為「半自動型洗衣機」。70年代,波輪式套桶全自動洗衣機也出現了。到了70年代後期,採用微電腦控制的全自動洗衣機在日本問世,讓洗衣機操作更簡單,功能更完善,洗衣程序也得到了改進,外觀造型也比原來的時尚,讓人耳目一新。
90年代,得益於點擊調速技術的提高,洗衣機逐漸實現了寬範圍的轉速變換和調節,在此基礎上許多新型洗衣機走入我們的生活中。此後,日本研發出電機直接驅動式洗衣機,省去了變速機構和齒輪傳動,帶來了洗衣機領域的產業變革。而隨著科技的進一步發展,滾筒洗衣機已經成為常見的生活電器。
到了近幾年,市場上開始出現各類智能全自動洗衣機,比如可以自動判斷衣物的材質、數量、髒汙情況以及水溫、水位,從而決定投放洗滌劑的用量和最佳的洗滌程序等等。此外,還有能夠效仿人類洗滌動作的「智能手洗」、自動烘乾、預約洗滌等功能,或者是更加貼心的智能洗滌程序,而這些都可以一鍵式自動控制。另外還有專門針對嬰兒、婦女等用戶人群的洗衣機,以及定位高、中、低各個檔次的洗衣機。現在智能家居的概念大熱,很多家電廠商都在著力開發智能化產品,為用戶帶來全新的洗衣體驗。
從發明到現在,從手動棒槌到智能化,洗衣機伴隨著歷史的長河逐步成長起來,從那些古老的木桶我們就能看出人類的那種超凡智慧。這些年洗衣機產品的不斷更新給人們帶來越來越多的方便,節電節水、產品功能、外觀設計等方面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洗衣機的操作將不再使用按鍵,用水量很少而且更加節能環保。伴隨科技的進一步發展,相信未來的洗衣機會比現在更好用、更智能,徹底解放我們的雙手,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新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