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懵和巴庫的父親豬豬當年曾參加魯甸地震搜救
距離6月17日長寧地震已過去11天,這當中有很多讓人難忘的人和事,還有不會說話的它們——宜賓長寧地震救災期間,人民網一條微博引發了上萬網友點讚,而這些被網友們一個個大拇指包圍的「救災英模」是兩隻名叫「大懵」和「巴庫」的搜救犬,在救災過程中短暫休息,疲憊的眼神讓不少網友紛紛表示「心疼」。
大懵
而隨著逐漸長大,大懵和巴庫繼承了因傷退役的豬豬的事業,投入到了諸如宜賓興文地震、瀘州敘永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的搜救工作,兩隻4歲的搜救犬,已經具備了充分的實戰經驗,也逐步受到媒體和網民的關注。
大懵巴庫在長寧地震搜救現場
肖兵介紹說,搜救犬開始訓練的時間,比很多人想像的都早,「他們和我們所有的搜救犬一樣,基本上從能跑的時候就開始幼訓了。」大懵和巴庫很小的時候就在隊員的指導下進行幼訓,隊員們會將食物、玩具等小犬們喜愛的東西藏起來,讓它們嘗試嗅探,從小培養搜救的靈敏性和意識。
等到搜救犬們長到了七、八個月,基本就到了正式訓練的年齡:「主要是增強他們的體能和嗅探工作時間,比如我們會對他們進行環境適應、越障、社會化等訓練。」肖兵說,搜救犬的生活環境比較單一,但一旦出勤救災,就需要適應各種客觀環境。於是,隊員們會定期把搜救犬們遷出訓練場,走進超市、工地、家庭等,同不同的陌生人接觸。
「沒頭腦和不高興」
大懵和巴庫就這樣經過訓練和實戰,成為了優秀搜救犬的一員,而肖兵說到這兩個小傢伙,忍不住滿臉的笑意,因為大懵和巴庫的個性在搜救犬中也尤為突出,帶給了隊員們不少回憶。
嗅探訓練
「大懵貪吃,行為也比較粗獷。」肖兵說,大懵自出生以後就保持著活潑好動的性格,甚至有時候吃飽了,還要自己離開隊員身邊去玩耍。「而且它有時候會偷吃東西,把衛生紙偷出去玩。」肖兵回憶道,有一次他帶著大懵進行社會化訓練,它甚至叼走了他隨身攜帶的衛生紙。「當時我在上廁所,最後還是讓隊友把衛生紙拿過來的。」肖兵又好氣又好笑,愛玩是狗狗的天性,他又怎麼忍心責備它。
大懵小時候
而巴庫因為小時候牙齒發育得晚,性格和大懵形成了鮮明的反差:「巴庫是屬於比較高冷文靜的類型,但比較貪耍,做嗅探訓練的時候我們給它準備的都是玩具。」
這兩個「沒頭腦和不高興」的組合平日裡給隊員們帶來了很多快樂,但他們一走上救災現場,都會立馬變得冷靜和專業起來……
「想讓他們早點退」
2018年12月9日,瀘州敘永縣一個高速公路路段發生了山體滑坡,初步認定有12人被埋在了廢墟之中。災情發生後,大懵和巴庫立即同隊員們整裝出發,而回憶起這兩隻搜救犬在救災現場忙碌的身影,肖兵感覺既欽佩又心疼。
「當時正是冬天,天還下著冷雨,氣味揮發不明顯,兩隻搜救犬就這樣連夜在現場不知疲倦地嗅探和刨。」在救災現場,大懵和巴庫在零下1攝氏度的環境下交替著連續進行著搜救,腹部以下都被冰冷的淤泥沾溼了:「當時我們救災的人都穿的大衣,它們雖然有毛,但那種狀態比我們更冷。」搜救犬的前肢甚至磨破了皮:「雖然這很正常,但看著很心疼。」
在這次宜賓長寧地震發生後,大懵、巴庫和隊員們一同趕到了災區,協助對200餘間房屋進行了排查。「這次環境好了點,但是排查區域很大,兩隻犬幾乎連續工作了32個小時。」大懵和巴庫在救災現場小憩的短視頻被傳到網上後,立即就成了「網紅」,於是就有了開頭的那一幕。
敘永泥石流現場
肖兵說,每次參與完救災凱旋後,隊員們都會買一些搜救犬們喜歡的零食犒勞他們:「還會讓它們去訓練場地到處跑和鑽,這是他們最喜歡的娛樂項目。」肖兵說,平時訓練場地的維護非常嚴格,「但這種情況就可以暫時不管了,讓他們進去放鬆一下。」
大懵和巴庫還有一名叫「豬小賤」的兄弟,但是此前不幸殉職了,想著父親「豬豬」的因傷退役和「豬小賤」的過世,肖兵有了新的想法:「我們準備讓大懵和巴庫在6歲左右就逐漸退下來,這樣也有利於搜救犬新鮮血液的補充。」但更重要的,肖兵希望這些搜救犬不要在工作中落下各種傷病,和其他狗狗一樣自然地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