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有人估計看到過這樣的視頻,在一個動物園裡,遊客們隔著玻璃牆觀賞裡面的銀背大猩猩,不知道是不是有人惹怒了大猩猩,它用巨大的拳頭使勁錘一下玻璃牆,沒想到玻璃牆一下子就出現了一條清晰的裂縫,可見狠背大猩猩的力道還是非常大的。人們不由得聯想到電影《金剛》,裡面「金剛」的原型其實就是銀背大猩猩,其戰鬥力可以用爆表來形容。那麼,有人設想,如果銀背大猩猩與老虎相遇,誰才會笑到最後呢?
首先要說明一點,在自然環境中,銀背大猩猩和老虎是根本碰不著面的。銀背大猩猩是靈長類動物中體型最大、身體最強壯的一類動物,其棲息地都位於非洲大陸中部的山地森林中,在維魯加山脈、布溫迪山脈東部的森林中生活著山地大猩猩,而在這兩座山脈的西部生活著低地大猩猩。
而老虎現存的亞種一共只有5個,分別是我國東北地區和俄羅斯遠東區域的東北虎、亞歐大陸東南部的印支虎、印尼的蘇門答臘虎、印度的孟加拉虎、我國華南地區的華南虎(基本野外滅絕),所以我們不可能看到銀背和老虎在野外相遇和交手,只能從它們的體型大小、生活習性以及攻擊性方面作一下簡單地比較。(由於老虎的亞種較多,而且人們習慣稱它們為百獸之王,這裡拿體型最小的雄性蘇門答臘虎來應戰雄性銀背)
首先,從體型上看,成年雄性銀背大猩猩一般身長1.5-1.7米,體重普遍為100-120公斤,少數可以突破150公斤,差不多與成年人類的身高相當,但明顯體重要偏大。成年雄性蘇門答臘虎的身長大約為2.2米左右,體重平均為120公斤,最大的體重可以達到140公斤左右。從二者體型的對比來看,除了老虎的身型要稍微細長一些外,體重則不相上下,可以認為它們打個平手。
其次,從生活習性上看,銀背大猩猩屬於群居動物,平常性情比較溫和,擅長爬樹、但遊泳技術較差,膽量遠沒有我們預想的那樣大,遇到危險或者一聽到風吹草動,首先想到的則是逃避,這一點與電影中「金剛」的形象大相逕庭,只有在爭奪群體的「王位」過程中,雄性大猩猩才會爆發激烈的對抗和衝突。銀背大猩猩的食性為雜食性,但絕大部分(98%左右)的食物來源為植物,剩餘的不到2%也只是以小昆蟲等來補充,所以銀背大猩猩的攻擊欲其實是很低的。
反觀蘇門答臘虎,雖然是現在體型最小的虎類,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和其它虎類一樣,蘇門答臘虎為獨居動物,擁有很強的攀爬、遊泳和隱蔽能力,也具有極強的爆發力。同時,在大型食肉動物中,除了豹子之外老虎也是最為敏捷的,蘇門答臘虎也不例外,這一點就從它們捕食和獵殺過程就可以看出,無論是體型較大的野豬,還是體型較小但運動較為靈敏的野兔、鹿類等,只要被老虎鎖定目標,在隱蔽-爆發衝出-追趕-咬住脖子這一連串的動作之下,很難逃脫。
第三,從攻擊性來看,銀背大猩猩由於以素食為主,基本上不需要施展什麼進攻手段來抓捕獵物,如果遇到「硬茬」或者遭遇危險,由於天性膽小,一般都會迅速離開「是非之地」,所以能夠鍛鍊其戰鬥力的地方其實不多,只有在雄性爭奪「王位」時,兩隻雄性銀背才能面對面地對峙,這個時候勢大力沉的兩個前臂的力道才會顯現出來。據科學家們估算,雄性銀背的前臂,一次性可以輸出高達1噸左右的衝擊力,想想也是蠻恐怖的。
相比之下,老虎的攻擊手段就多了,比如尖銳的牙齒(蘇門答臘虎犬齒長度5釐米左右)、尖尖且可以伸縮的虎爪(蘇門答臘虎的腳爪前端長度也在4釐米以上),如果被老虎抓到或者牙齒刮到,一般的動物肯定皮開肉綻。同時,還有的攻擊手段有:巨大的咬合力(蘇門答臘虎咬合力接近200公斤)、虎爪的巨大拍擊力(蘇門答臘虎的拍擊力約為600公斤)、虎舌上分布有密密麻麻的倒刺、虎尾還有著很大的橫掃威力等。
綜合以上的分析,我們即使拿體型最小的蘇門答臘虎來與銀背作比較,由於老虎作為一種大型的食肉動物,捕殺獵物是它們的天性,所以無論什麼種類的老虎進攻欲望都十分強烈,在體型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吃肉和吃素就是決定它們「天花板」高度的最重要因素,在這方面銀背始終會處於下風。
雖然銀背一開始幾拳的輸出力量,要比蘇門答臘虎爪子的拍擊力要大一些,但對于敏捷的老虎來說,挨上幾拳並不會產生致命的傷害,但是銀背如果被老虎的爪子拍到、抓到,或者被老虎咬到,那可是連皮帶肉都要被刮掉甚至咬掉的。再加上銀背作為靈長類的一員,其痛覺神經要比老虎發達得多,只要身體受點傷,就會很快使得其臂力輸出縮減,同時膽小的性情會迅速放大,如果此時能夠逃跑則是萬幸,逃脫不了,則很快就會被老虎的血盆大口咬住要害,頃刻間喪命。
以上就是銀背大猩猩與東北虎假想「相遇」後的結果,連虎類中戰鬥力最弱的蘇門答臘虎都可以輕鬆應對銀背,保況其它體型更大的老虎呢,不同種類的老虎,對於銀背來說,只是能撐住幾個回合的區別。在陸地生態系統中,除了大象這樣的巨無霸之外,自然狀態下還真的少有老虎的對手,能夠與老虎般對般「過上一些招數」的,可能也只能是棕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