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大錘,萬萬沒想到……」如果你還不知道這個風靡網絡的笑梗,那就有點out啦!昨日,被封為「2013網絡第一神劇」的《萬萬沒想到》累計播放量已經突破2 3億大關,刷新了網絡自製劇的最高播放紀錄——而這距離首集上線還不到3個月時間。
「我叫王大錘,萬萬沒想到……」如果你還不知道這個風靡網絡的笑梗,那就有點out啦!昨日,被封為「2013網絡第一神劇」的《萬萬沒想到》累計播放量已經突破2.3億大關,刷新了網絡自製劇的最高播放紀錄——而這距離首集上線還不到3個月時間。
一集不過五六分鐘,幾個非科班的不知名演員,這部「不走尋常路」的劇集竟以高達9.4的評分位列主流視頻網站全站電視劇分類好評榜首。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其捕獲了網際網路時代觀眾的眼球?記者深入採訪了該劇的主演和出品方後發現,時間短、笑點密、話題熱,短平快是其走紅的三大「秘笈」。
更重要的是,《萬萬沒想到》揭示了「多屏時代」的觀劇新趨勢——隨著以平板電腦和手機等移動端收看視頻的觀眾越來越多,「迷你劇」勢必將從傳統電視劇和微電影市場分得一杯羹,成為又一影視新熱點。
5分鐘短劇火爆程度堪比《甄嬛傳》
《萬萬沒想到》在網上有多火?記者在中國最大的視頻網站優酷看到,去年網絡播放量冠軍的《甄嬛傳》,總播放量破億用了近一個月時間;而《萬萬沒想到》和它幾乎旗鼓相當,播放量單日過千萬、24天即破億。
該劇主角是有著「最深沉的屌絲氣質」的王大錘,經歷著一場場荒誕故事,將動漫和吐槽文化盡情演繹。「這是我的算盤運算三級證書、契丹語專業八級證書,還有我的騎馬證,這些不過只是冰山一角。」密集的笑點把段子、惡搞和反諷發揮到了極致。
該劇出品方代表、優酷出品總經理盧梵溪認為,該劇擊中網際網路主流用戶群體:85後和90後。「契合了他們追求輕鬆搞笑、自嘲、樂觀和快節奏的特性,因此爆紅。」
笑點密話題熱:連「土豪協會」都出場了
雖然火爆堪比《甄嬛傳》,但與該劇的豪華大製作比起來,《萬萬沒想到》的幕後團隊在多數人眼裡看來簡直是「寒磣」,但資深網民肯定不會陌生:80後導演「叫獸易小星」躥紅新媒體影像界多時;扮演王大錘的白客此前是《搞笑漫畫日和》的配音。此外劇中所有演員都是「叫獸易小星」公司「萬合天宜」的員工,導演本人也多次擔任角色。
每次視頻上線,「叫獸易小星」就會眼巴巴地在網上收集觀眾反饋,調整後續劇集的笑點。
「叫獸易小星」分析,迷你劇的成功原因為:時長和製作周期短,笑點密集;定時更新,緊跟社會熱點,快速反應。比如「本集由中國土豪協會贊助播出,我們不想和你做朋友,謝謝哦。」就是從「土豪,我們做朋友吧」這一網絡流行語衍生的。
移動端用戶暴漲催生「迷你劇」
實際上,《萬萬沒想到》並非第一部網絡迷你劇。早在2009年,《嘻哈四重奏》就拉開了中國網劇的歷史,隨後,《乙方甲方》、《泡芙小姐》等時長均在15分鐘以內的「迷你劇」相繼誕生。其走紅的深層原因,莫過於移動端用戶的驚人增長。
盧梵溪告訴記者,早在今年初,優酷移動端的日視頻播放量早已突破2億,手機和平板電腦日益成為用戶觀看視頻的最重要設備。「我們發現移動網際網路用戶呈現出更加年輕化、上網時間碎片化的特點,並捕捉到了要為移動用戶訂製內容的趨勢,於是研發了迷你劇的概念和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