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到尿毒症要多長時間?年輕人3個習慣,可能會加速腎衰竭

2020-12-03 醫聯媒體

現在很多人因為不良生活習慣的影響導致腎臟病變出現,在腎臟疾病發展過程中有可能會演變成腎衰竭,腎衰竭沒有引起重視有可能就會往尿毒症的方向發展,這樣發展為尿毒症之後身心健康受損,還有可能會縮短患者的壽命。

因此,發現腎臟疾病之後需要儘早治療,這樣才能防止健康受到威脅。那麼,腎臟疾病到尿毒症有多遠呢?

腎臟疾病到尿毒症有多遠呢?

腎臟疾病到尿毒症這一過程需要經歷多長時間因人而異,因為部分人的腎臟疾病比較嚴重,而且得不到控制,加上不良生活習慣的影響可能就會導致尿毒症提前出現。

出現腎臟疾病之後可以儘早控制,通過合理的方式控制病情發展,腎臟疾病得到改善,腎臟功能也慢慢提高,距離尿毒症就會遠一些,不容易短時間內出現尿毒症。腎臟疾病距離尿毒症有多遠,需要綜合實際情況來判斷。

年輕人有哪些不良行為容易加速腎衰竭?

1、諱疾忌醫

很多年輕人諱疾忌醫,出現腎臟疾病之後沒有及時治療,任由病情發展,容易加速腎衰竭發展。因為腎臟疾病對腎臟功能會造成影響,沒有通過合理的方式進行改善,有可能導致腎臟疾病繼續發展,腎臟疾病在發展過程中有可能就會引發腎衰竭。

發現腎臟病之後應該引起重視,不要諱疾忌醫。第一時間針對疾病展開治療,腎臟部位的病變得到控制,才能防止腎衰竭這種不良後果產生。

2、憋尿

很多年輕人出現腎臟疾病之後依然存在憋尿這種行為,這種行為有可能會加速腎衰竭。因為在憋尿的影響下腎臟可能會吸收尿液中的有害物質,久而久之腎臟功能受損,病變可能會繼續發展,可能就會轉變成尿毒症。

發現腎臟疾病之後應該養成良好的習慣,出現尿意之後第一時間排尿,這樣才能防止腎臟繼續受損而引發尿毒症。

3、錯誤飲食

年輕人出現腎臟疾病之後依然存在錯誤的一些行為,有可能會導致腎衰竭的出現。很多人平時口味非常重,大量進食高鹽食物,高鹽食物攝入過量除了容易升高血壓之外還有可能會加速腎臟病變,導致腎臟負擔加重,久而久之腎衰竭的出現就會威脅健康。

發現腎臟疾病之,應該注意飲食的合理化,遠離高鹽食物。另外,部分辛辣食物,含酒精食物都要遠離。只要講究飲食的合理化,才能防止病情持續發展引發腎衰竭。

相關焦點

  • 得了慢性腎病,變腎衰竭、尿毒症只是時間問題嗎?
    慢性腎病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其在早期往往沒有明顯的症狀,但會悄無聲息地發展。一旦有了明顯症狀後則會來勢兇猛,多數已經發展到晚期腎衰竭,甚至於尿毒症,因此如何早期發現腎的微小變化非常重要。腎衰竭是各種慢性腎臟病逐漸惡化的最終結果。
  • 腎病多長時間會到腎衰竭?答案一目了然
    不同的人,被確診腎病後,對待病情的態度不一樣,選擇的治療方案不同,病情的預後也會千差萬別。對於腎病多久會發展到腎衰竭?自然每個人得到的答案也是不同的。從腎病整體的發展方向來看,腎臟本身存在強大的代償性,腎功能炎症反應到纖維化期再到硬化階段,多數需要數十年、幾十年的時間,並不會很短。腎病治療的目的就是盡力延緩腎功能的衰退,拉長到腎衰竭的時間。那麼哪些因素會影響腎功能進程的節奏?這6項因素在不同階段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 從腎病到腎衰竭與尿毒症,會隱藏這5個表現,仔細觀察就能發現
    若到了尿毒症階段,則只能依靠腎臟替代治療(透析或腎移植)來維持生存。然而,慢性腎臟病也並非完全是「來無影去無蹤」的疾病。雖然在慢性腎臟病的發展過程中的表現較為隱蔽,但若仔細觀察與識別,仍可以早發現,從而為下一步治療創造機會。如下五個表現,就常常隱藏在慢性腎臟病的發展過程中。
  • 腎衰竭發展成尿毒症時間有多長?反正和你想的不一樣!
    腎病的發展速度超乎你的想像,有的時候腎衰竭發展到尿毒症只需要幾天的時間。哎呦喂,看把你嚇的!其實腎衰竭也沒有那麼可怕,這病啊,都是「嚇出來」的。想要延緩腎衰竭到尿毒症的發展,需要注意一下幾個方面:3.治療容易加重慢性腎衰竭惡化的因素,如:感染、血壓控制不佳、蛋白質攝入過多。如果存在上述因素,要積極糾正,血肌酐和尿素氮往往能夠回落一些。特別是某段時間肌酐升的特別快,就需要檢查下是否存在什麼原因導致腎病快速惡化了。
  • 腎病患者最擔心尿毒症?這3個時間段很關鍵,記得把握好
    對腎病患者來說最害怕的是發展到尿毒症階段,其實只要腎病患者抓住治療黃金期,管理好各項指標,就能防止發展成尿毒症。尤其是抓住以下三個關鍵時間段,積極配合治療,就能擺脫尿毒症機會。腎病患遠離尿毒症,這3個階段要密切關注1、腎炎反應早期腎炎反應早期也就是腎病1~2期,此時病情並不嚴重,只是有輕微的炎症反應,沒有嚴重的尿潛血和尿蛋白,只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且合理用藥,就有機會讓腎功能好轉。
  • 腎病多久會到尿毒症?答案讓人欣慰,做好3點時可延緩腎衰竭
    慢性腎病按照腎小球濾過率的高低分為5個時期,從腎病1期到5期是濾過率開始下降,意味著腎功能損傷越嚴重,離尿毒症也就越近。腎病1屬於安全期,腎臟沒有任何的損害及變化,2期開始出現輕微的炎症反應,到3期腎臟內的細胞出現實質性的纖維化甚至硬化的情況,腎功能的作用不能再完全發揮,稱為腎功能不全。腎病3期是整個病情發展過程的中點,也是轉折點,肌酐在180-450之間,腎小濾過率在60以下,30以上。
  • 26歲男子,查出腎衰竭,3個傷腎習慣,很多年輕人不控制
    醫生安撫小武母親,在不斷的詢問中,醫生也很無奈,3個傷腎習慣,很多年輕人不控制 1、長期喝飲料 小武每天在打籃球的時候,最好也要喝2瓶,斷斷續續持續幾年。 國外研究表明,過量飲用碳酸飲料會增加患腎結石、腎衰竭及其他腎病的風險。
  • 腎衰竭的早期症狀表現?腎衰竭患者最關心3個的問題
    慢性腎病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在早期往往沒有明顯的症狀,但會悄然發展,一旦有了明顯的症狀就會來勢兇猛,大多數已發展到晚期腎功能衰竭,甚至尿毒症。所以如何早期發現腎損傷是非常重要的。早些時候的腎病儘管是沉默的,但也並非沒有蹤跡。
  • 腎衰竭與什麼有關,平時注意4件事,尤其是年輕人,別被「毀」了
    而和肝臟共同承擔代謝功能的腎臟卻不同,如果發展到慢性腎衰竭階段,那等待患者的就將會是尿毒症!慢性腎衰竭是不能逆轉的過程,隨著腎臟功能被徹底破壞,尿毒症也會因此爆發。所以,醫學認為尿毒症並不是單一疾病,而是慢性腎衰竭的最末端表現。
  • 腎病專家莫主任,哪些因素可誘發尿毒症?如何治療?
    尿毒症(亦稱終末期腎病)是慢性腎臟病的共同結局,但並非所有的慢性腎臟病都發展到尿毒症。那麼,哪些因素可誘發尿毒症呢? 誘發尿毒症的4大因素腎病是導致尿毒症的主要原因,早期腎病患者由於不重視生活習慣,往往會加速病情的發展,特別是熬夜、工作勞累、暴飲暴食等不良習慣,更容易造成尿毒症的發生。
  • 得了慢性病導致腎衰竭的三大病因,腎病保險是否能成為希望
    患有慢性腎炎的腎病患者如果早期不加以控制,腎功能損害就會加劇,出現腎功能不全,最終進展到腎功能衰竭,也就是我們說的尿毒症。糖尿病患者如果控制的不好,後期可能會出現蛋白尿的情況,嚴重的話腎臟會受到損傷,引發糖尿病腎病。尿蛋白增多加重了腎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導致腎小球濾過率降低,腎功能減弱,從而使蛋白尿流失進一步增加,形成惡性循環。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療,最終也有可能會進展到慢性腎衰竭。
  • 這5項腎病併發症,比尿毒症更可怕!做好2點可防治
    尿毒症是慢性腎病的終末期階段,整體來說腎病發生尿毒症的機率並不高,多數類型腎病系統治療後,都可穩定在腎功能不全階段。而已發生腎衰竭包括尿毒症的患者,除了病理本身較嚴重,主要是長期治療不濟導致的惡性發展結果。 雖說腎病治療的目標是延緩腎功能衰竭,預防尿毒症。
  • 腎病到尿毒症需要幾步?身體給出的這些暗示,儘量別再忽視了
    而腎病的尿毒症只需要4步,如果錯過了這4部,那麼腎臟的健康可能就無法挽回了。腎病到尿毒症需要幾步?如果人體出現了這種現象時,那麼就說明腎病已經發展到了第2步,這個時候離尿毒症不遠了。3、腎衰竭如果人的腎病發展到腎衰竭這一步就屬於比較嚴重的了,這個時候我們腎臟的健康損傷是比較大的,受損程度已經非常嚴重了,人的腎臟健康到了這個地步,那麼就會容易使人出現易感疲憊夜尿增多、全身浮腫的現象,身體內的酸鹼平衡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這個時候也被稱為腎臟衰竭器,人體一旦到了這個時候就需要進行住院治療了
  • 腎病降低腎衰竭風險?穩住這項指標非常關鍵,不只是血肌酐
    其中這項併發症危害較大,腎友們要注意提前防治,即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素來有腎病「隱形殺手」之稱,相比於尿毒症是不少人擔心的結果,很多人往往不會把腎臟病和心血管病聯繫起來。但一些發展到腎衰竭階段的患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有的往往不是倒在了尿毒症,而是心臟健康出現了問題。
  • 臉色3個異常,是腎病惡化預兆!注意2點防住腎衰竭
    但腎病治療不單純是用藥治,還要重視預防。有些症狀及時預防,或許就能消滅在萌芽中,還有些症狀可以延緩到來,繼而減輕腎臟的壓力,為病情的治療及腎功能的恢復爭取更多時間。 不僅腎病早期會出現水腫,中後期也會發生嚴重水腫,甚至全身浮腫。尤其是一些腎友經過治療後水腫緩解,但過段時間又出現了,更要警惕病情惡化徵兆。
  • 腎病患者做好這5件事,才有希望遠離尿毒症!
    等到感覺有明顯異常時,或許病情已經到了較為嚴重階段。早點看醫生,就有希望逆轉、緩解、阻止或延緩腎病。就算擺脫不了腎病,至少可不讓其發展成慢性腎衰竭,更不能讓其進展為尿毒症。2.有病別迴避明明知道自己患有腎病,可有些腎友就是不願接受這一事實而刻意迴避它。
  • 肉眼血尿小心這類腎病,年輕人最常見!預防腎衰竭,注意3點
    年輕人要重視起來IgA腎病屬於原發性腎小球疾病,IgA即免疫球蛋白 A,病理檢查可發現腎小球繫膜區出現IgA或IgA沉積。病變類型較多,可以表現為局灶節段病變,或者是繫膜增生病變,或新月體病變,明確診斷需進一步的檢查。
  • 腎病在向腎衰竭發展過程中,會出現哪些預警信號?早抓機會可阻止
    周遜 腎內科主任醫師雖然絕大多數經規範治療及科學管理的腎病不會發展成尿毒症,但是總會有少部分「不聽話」或「不安分」的腎病會向尿毒症緩慢發展之中。有腎友會說:「我的慢性腎衰竭(尿毒症期)是突然得的!」這句話肯定有錯!!!
  • 腎衰竭和尿毒症,只有透析一條路嗎?
    肌酐高,並不是都會走向尿毒症和透析腎衰竭是否會走向透析,首先要看腎小球濾過率,如果腎小球濾過率沒有低於45ml/min,那麼通過治療原發病、防治併發症,可以有效控制住腎功能的下降。腎病如果治療得當,腎功能的衰退速率可以達到和正常人一樣,可以用到老。而腎小球濾過率已經處於45ml/min以下的腎衰竭患者,腎衰竭進程已經無法逆轉,進展到尿毒症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但這部分腎友也不要灰心,通過治療可延緩進展到尿毒症的時間,為什麼不讓透析更晚一些呢?
  • 4類腎病最不易腎衰竭!保持腎功能穩定,關鍵記住2點
    腎病雖說最終發展結果為腎衰竭終末期,也就是尿毒症。但不意味著所有患上腎病的人都會發展到尿毒症。由於每個人自身條件不同,包括年齡,身體素質,免疫情況等,且具體到病理類型,有些腎病病理類型本身較重,進展速度快,尿毒症風險本身較高。如糖尿病腎病、繫膜增生性腎炎、多囊腎等。